查看: 4463|回复: 0

我国气象卫星误差小于70公里,早已赶超欧美!为啥还要研发新的?

[复制链接]

161

主题

252

帖子

725

积分

高级飞友

Rank: 4

积分
725
飞币
483
注册时间
2017-7-27
发表于 2024-9-2 08:00:33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新卫星启动研制

我国要开始研制新的风云卫星了。
作为我国气象卫星的“扛把子”选手,风云系列气象卫星,相信很多人都有所了解。


截止到目前,风云卫星的发展已经走过了近40年的发展历程。而新的卫星的研制,将是这一系列卫星再添新成员。

根据公开的消息显示,新的卫星属于风云四号03批。该系列卫星,将包括D、E、F三颗卫星,未来主要应用在人工影响天气、短时临近天气预报以及数值天气预报等领域。


相比于上一批的卫星,新卫星的观测精度和定量化应用,都将得到增强。

目前来看,风云四号系列卫星,再发射至少两颗,就能形成新的预报网络体系。在未来气象业务的拓展预报领域,将能更满足需求。


风云四号系列卫星,属于第二代静止轨道气象卫星,最早的A星已经达到了设计使用寿命,其余的卫星有的在轨运行,有的正在按照预定计划准备发射。
不知不觉间,我国的静止轨道气象卫星,从研发到应用,已走过了20多年的时间。如果将极轨气象卫星也算入的话,我国风云气象卫星的发展,已经历30多年的风风雨雨了



下面我们就来看看,气象卫星的发展经历了哪些阶段。
极轨气象卫星的发展

世界上第一颗气象卫星,是美国在1960年发射的泰罗斯-1号。这标志着人类在气象分析预报、数值天气预报等领域迈出了第一步。


我国气象卫星的发展,则是从1988年开始的。当年9月,我国第一颗气象卫星发射升空,它有一个响当当的名字——风云。也就是从那时候开始,风云卫星这个名字,伴随着天气预报逐步走进了千家万户。
第一颗卫星风云一号,其成像能力的技术是全面的但未能具体展开应用。因为水汽对卫星探测器件的污染,最终使得卫星不能获取红外图像。


1990年9月,我国又发射了风云一号B卫星,顺利解决了红外图像的问题。这两颗卫星属于我国在极轨气象卫星领域的探索阶段,所以两颗星都没有达到设计要求,在三轴稳定姿控等方面,都还存在问题。
随后在1999年5月,风云一号C卫星发射升空,经过改进后的C星设计和使用寿命都得到了延长,卫星上的探测通道,相比于之前的卫星,也从5个增加到了10个。


接着在2002年5月,风云一号D卫星发射,它的设计使用寿命超过了6年

随着技术的成熟并伴随着应用的展开,新发射的两颗卫星,在第一代气象卫星发展中,就成为了监测和预报的生力军。


我国第二代极轨气象卫星的发展,是从2008年发射升空的风云三号A星开始的。相对于此前的第一代卫星,二代卫星的技术得以大大提升
卫星具有探索大气的三维要素和参数能力,全球资料的获取也进一步提高。全球、全天候、三维、定量、多光谱的大气、地表以及海表特性参数,卫星都能一一获取。



到2010年12月,风云三号B星发射升空,它和A星组网运行,构成了上午星和下午星,可以并网一起观测。
两颗卫星一共携带有11套仪器设备,其中的遥感仪器,能够在可见光、红外、紫外、微波等多个谱段展开工作


在这个基础上,我国又研发出了风云三号02批卫星,它们一共有5颗卫星构成,设计寿命为5年,可以持续发展10年左右

以上,便是我国极轨气象卫星的发展历程。
静止轨道气象卫星的发展

有人通过气象卫星的编号已经看出来了,似乎没有风云二号卫星。其实并非没有,而是二号这个序列,被分配给了静止轨道气象卫星
风云二号,是我国第一颗静止轨道气象卫星,它于1986年列入国家计划,到1997年6月正式发射升空。第一颗卫星由于消旋天线的故障,所以没有达到设计寿命。此后在2000年发射的风云二号B星,也没有达到设计寿命。


以上两颗卫星可看作是静止轨道气象卫星中的试验星。在此后的2004年到2012年期间,我国又先后发射了4颗业务应用卫星。
相比于前两颗卫星,后面发射的一系列卫星,可见光



和红外自旋扫描辐射仪探测通道由3个增加到了5个,数据的量化等级增加了。
而此后的风云四号系列卫星,是从2015年左右开始发射的。由于各项参数进一步提升,卫星对暴雨、强对流天气的监测能力进一步提升了

如今,风云四号03批卫星又提上了研发历程,未来该系列卫星在技术和应用上还将继续升级。



综合来看,从上世纪80年代第一颗风云卫星成功发射,我国30多年的时间里,一共发射了极轨和静止轨道两大类气象卫星,型号一共有四种,卫星的总数为20颗。截止到2023年4月,还有8颗卫星正在使用中。
风云一号和三号系列,即极轨气象卫星,都属于低轨卫星二号和四号系列卫星属于静止轨道卫星,相对于地面能够始终静止。

发展历程可谓波澜壮阔,但是中间的波折,也只有技术人员能真正知道。
从39天到6年

2001年的时候,美国人好像刻意来看我们笑话来了,他们提出可以卖给我们一颗气象卫星,价格绝对优惠。


美国人之所以如此,是因为我们的卫星,此前一度达不到设计使用要求。比如第一颗风云一号A星,它实际运行的时间只有39天。后来的几颗极轨气象卫星,实际的运行时间和设计寿命都脱节了。
甚至于在上世纪90年代的研发中,还出现过几次失败的情况。所以在这种情况下,美国人似乎认定中国的气象卫星发展不起来。



整个90年代,国内气象卫星的发展经历诸多波折的,在科研人员看来,由于此前一穷二白的背景,在卫星研发中对于环境、卫星的长寿命以及高性能认知都还不充分。

直到1999年以后,我国的气象卫星才真正进入了长寿命业务化的发展阶段。与此同时,我国也始终坚信,卫星的研制必须得自力更生。



而要想实现卫星的自主与可控,则需要持续投入长期坚持,只有不断经过磨练和探索,最终才能掌握核心的技术。
时至今日,风云四号G星的设计寿命已经为6年,目标在轨不间断工作的时长为5.3万个小时。


更准确的气象预报未来更需要

数千年来,人类都试图掌握对天气的跟踪和了解,一直到了20世纪,相对精准的预报,才通过气象卫星得以实现。

以台风为例,由于我国东南毗邻太平洋,沿海地区每年都会遭受台风的侵扰。没有气象卫星预报之前,台风什么时候来人们都不知道,对人员和财产安全构成了严重威胁。


而随着风云气象卫星的升空,台风的监测已经形成了一个完整的体系,对每年台风的预报监测,也成为气象卫星的主要工作。
目前,在轨卫星已经能做到高低轨道协同,立体化的监测体系,可以让台风24小时以内的预报路径小于70公里,这一预报水平已经和欧美的预报处在同一级别。


此前,根据保险行业对2022年的年度总结显示,这一年洪水、飓风等气象灾害给全世界造成了2750亿美元的经济损失。这充分说明在全世界的范围内,气象预报的精准和时效性,对于公众的整体服务还需要继续增强。

时至今日,风云卫星的的所有观测数据面向全球开发,而且可以实时共享。全世界126个国家和地区,都在使用由风云卫星提供的100多种数据产品和服务。


气象卫星的应用前景

随着技术的不断升级,现在气象预测,已不仅仅是传统的天气预报和气象预测业务。大气成分的监测,人工影响天气,农业和生态气象,也都成为气象卫星重要的业务。
比如早年在大兴安岭地区发生的一场火灾,地面火情的变化,周围的天气情况,都由气象卫星在空中给出切实的指导。我国是农林业大国,未来的发展,都需要气象卫星深度参与。
2023年8月,我国又发射了风云三号F星,它将接替此前在轨运行10年的C星,确保气象监测的各项业务不断档。


F星在风云三号的系列卫星中,技术已经相当的成熟。卫星不光能进行常规的天气预报,对于空气质量的监测也能有效展开。比如它上面搭载的紫外探测仪,能够对二氧化氮、二氧化硫、臭氧、气溶胶等展开成像探测。

它的业务类型,也涵盖了图像类、云辐射类、海陆表类、大气参数类、大气成分类以及空间天气类。一共有6种大类48种应用产品。
此外在运行时间段上,目前近地轨道的气象卫星,可以在早晨、傍晚、上午、下午四个时段展开业务。低轨道气象卫星完备的全球观测网优势,只有我国具备。


结语

最新的数据是,在轨的风云系列卫星有9颗,其提供的业务和支持也已经涵盖了129个国家和地区。
30多年的发展,我国的气象卫星从无到有。如果算上气象卫星的规划研发,那我国的气象卫星技术业务,已经走过了近半个世纪的发展历程。
50多年的时间,我国的气象卫星技术在不断演进和升级,业务涵盖的范围也越来越广,卫星在轨的寿命也越来越长。


如今,新的风云系列卫星又将展开研制。未来在气象预报领域,我国的技术将会更上一个台阶。
参考资料:
《气象卫星发展历程和启示》 中国气象局 2014年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加入联盟

本版积分规则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