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 717|回复: 0

夜读|最常碰到的现象是土星亮带中延绵的昏暗花纹和散布的亮斑,由带纹中的喷射或附属结构所引起

[复制链接]

469

主题

599

帖子

1696

积分

金牌飞友

Rank: 6Rank: 6

积分
1696
飞币
1094
注册时间
2017-7-3
发表于 2024-12-19 13:43:06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观测土星

SATURN AND HOW TO OBSERVEIT





仰望星空

观测土星

每当晴朗的夜晚

我总是与望远镜待在一起

形影不离

训练有素的天文爱好者的眼睛

在断断续续的非凡视觉时刻

具有独特的感知能力

夜读|最常碰到的现象是土星亮带中延绵的昏暗花纹和散布的亮斑,由带纹中的喷射或附属结构所引起w2.jpg

土星本体表面主要特征的命名和特点

SATURN AND HOW TO OBSERVEIT

土星与木星一样,表面也有一系列带纹和亮带图案。带纹呈暗黄色至棕褐色,亮带呈白色至黄色,它们平行于赤道和土星环系,遍布整个星球。有时候,从土星的亮带和带纹中还可以观察到分离的小结构。这些特征与木星上的非常相似,但大多时候被厚厚的雾霾覆盖,难以观测。最常碰到的现象是亮带中延绵的昏暗花纹和散布的亮斑,由带纹中的喷射或附属结构所引起。图 1.1是土星本体和光环的示意图(如天文望远镜中的典型倒像中所看到的样子),显示了常见的大气特征和光环结构。表 1.1 给出了土星本体表面主要带纹和亮带图案的命名,并粗略描述了它们的特点。赤道区包括表 1.1 中的北赤道带纹、南赤道带纹和赤道亮带,它自转的恒星周期(日)[1]为 10 小时 14 分 00 秒,被称为系统Ⅰ。土星本体的其余部分被称为系统Ⅱ,其自转的恒星周期(日)为 10 小时 38 分 25 秒。有时,人们认为南极区和北极区自转速率与系统Ⅰ相同,而被排除在系统Ⅱ之外。此外,无线电波揭示,土星内部存在一个恒星周期(日)为 10 小时 39 分 22 秒的系统Ⅲ。土星本体上带纹和亮带的纬度不会因土星本体的自转而发生明显变化。如图 1.1 所示,光环从右向左(常规的倒置视图)穿过星体的表面,这对应着从西向东,或向正前方移动。这里的东西方向是土星上的真实方向,符合国际天文联合会标准,与我们从地球上观看土星时感知的方向相反。在本书中,我们均采用这种对方向的约定。另外,请记住,在天文望远镜的倒像中,依据国际天文联合会标准,土星的前导边缘(p)位于东面,后随边缘(f)位于西面。
夜读|最常碰到的现象是土星亮带中延绵的昏暗花纹和散布的亮斑,由带纹中的喷射或附属结构所引起w3.jpg

图 1.1 土星本体和光环的主要特征示意图。典型的天文望远镜倒像,顶端是南部,左侧是东部,星体特征从右向左(从西向东)移动,由国际天文联合会公约约定。图片源自小朱利叶斯·L. 本顿 / 国际月球和行星观测者协会土星部。

表 1.1 土星本体表面主要特征的命名和特点 *特征——描述——注释SPR——南极区——土星本体最南端,有时顶部出现南极冠。南极冠有时清晰可辨,有时暗淡模糊但偶尔闪现。SSTeZ——南南温亮带——把南南温带纹和南极区分隔开来;比其他的南半球区域暗很多。SSTeB——南南温带纹——不经常可见,即便能被看到也很窄,其特征也不明显。STeZ——南温亮带——通常非常明亮,若极力辨认,有时可看到微弱的暗特征和偶尔出现的亮斑。STeB——南温带纹——经常可见,偶尔出现模糊的暗斑。STrZ——南热亮带——和南温亮带一样,这个区域也非常明亮,周期性出现暗淡特征和边界模糊的明亮斑点或斑块。SEB——南赤道带纹——很暗,易看到,分为南赤道带纹南和南赤道带纹北,中间由较亮的南赤道带纹亮带隔开。南赤道带纹经常表现得比土星南半球其他区域活跃。EZ——赤道亮带——赤道亮带绝对是这颗星球上最亮的云带,云带内能观察到昏暗的细节和白斑,在这片区域里它们出现的频率要高于其他区域。赤道带纹细且罕见,将赤道亮带分为赤道亮带南和赤道亮带北。NEB——北赤道带纹——与土星南半球南赤道带纹相对应,许多特征也相同,同样分为北赤道带纹南、北赤道带纹北和北赤道带纹亮带。NTrZ——北热亮带——和南热亮带一样,这个区域常常很明亮,位于两条暗带纹之间,时常出现花纹和白斑。NTeB——北温带纹——经常可见,时不时地出现暗斑或扰动等活动。NTeZ ——北温亮带——相当明亮,其特征和周期性活动与南温亮带相似。NNTeB——北北温带纹——很少见,有可能在极佳观测状态下出现,显示为一条纤细的、缠绕星体的线。NNTeZ——北北温亮带——有点暗,有时能被看到,将北北温带纹和北极区分隔开来。NPR——北极区——这颗星体最北的部分,它的整体外观通常很暗,有时会变亮;在最低端,偶尔可以看到北极冠。

*顺序如图1.1所示;土星本体某些表面特征的可见性受土星环位置和方位的影响

仰望星空

观测土星

夜读|最常碰到的现象是土星亮带中延绵的昏暗花纹和散布的亮斑,由带纹中的喷射或附属结构所引起w5.jpg

丛书:仰望星空

书名:观测土星

著者:(美国)小朱利叶斯· L. 本顿

译者:李德力

书号:978-7-5426-8607-7

出版:上海三联书店    2024年9月

发行:凤凰壹力

定价:39.8元

分类:科普/天文学

信息:16开/224页/平装裸脊

●每当晴朗的夜晚,我总是与望远镜待在一起,形影不离。

●训练有素的天文爱好者的眼睛,在断断续续的非凡视觉时刻,具有独特的感知能力。

  

【编辑推荐】“仰望星空”系列丛书l  引进自国际知名出版社斯普林格的经典天文观测系列l  众多天文学家和国际天文观测协会成员合力打造的匠心之作l  中国科学院国家天文台研究人员执笔翻译l  丰富的天体理论知识、实用的观测指导,让你的观测更专业l  附有各种实际绘制的观测图,手把手教你学会观测星空
★ 权威作者倾情打造——国际月球和行星观测者协会成员小朱利叶斯· L. 本顿带你展开一场迷人的土星观测之旅。
★ 全面讲述关于土星的知识——让你成为一名合格的土星观测者。★ 面面俱到的土星观测指南——教你使用天文爱好者力所能及的方法、技术、设备来观察土星。★ 书末附有观测协会和讨论小组——帮你了解全新信息并找到天文同好者。★ 装帧精美——平装裸脊,可180°摊开,更便于阅读。 小朱利叶斯·L. 本顿自 1971 年以来一直是国际月球和行星观测者协会星部的主任,他对观测这颗拥有星环的行星的热情洋溢于这本书的字里行间。本书介绍了关于土星的详细背景知识以及有用的望远镜数据,总的来说,它将成为行星研究的坚实基础,对于新手行星观测者非常有价值。——理查德 · 麦克金姆,《天文台》期刊

【作者简介】小朱利叶斯·L. 本顿,国际月球和行星观测者协会土星部成员。在超过 25 年的时间里,他发表了大量关于月球和行星天文学的文章,在使用天文仪器观测月球和行星的技术方法上做出了很大贡献。他的文章发表在《天空和望远镜》《天文学》《英国天文协会杂志》《国际月球和行星观察者协会杂志》《恒星和天空》等刊物上。



【译者简介】李德力,复旦大学理论物理学博士,福建师范大学海峡柔性电子(未来科技)学院(研究院)副教授,从事器件物理与柔性电子器件等方向的研究,翻译作品有《人人能懂的相对论》。


【内容简介】假如把土星仅仅看作一个球体,那么它将是一个缩小版的木星,较小、较暗、较平静。但是,土星拥有宽阔且对称的光环,是唯一一个从地球上很容易看到其壮观环系的行星,无论目视观测还是摄影观测,土星都具有独特的魅力。阅读这本土星观测指南,与作者一起展开一场迷人的土星观测之旅,你将成为一名合格的土星观测者。本书是一本权威的土星观测指南,主要分为两个部分,第一部分回顾了土星及其环系统的形成、结构和相关天文学知识,并提供了一些图像;第二部分详细介绍了观测土星的理论和技术,展示了使用各种望远镜对土星、土星的卫星和土星环系进行观测和成像的方法。

|版权所有,未经授权请勿擅自转载|
|如有版权相关问题可联系后台处理|

★    凤凰壹力|极致阅读体验创造者    ★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加入联盟

本版积分规则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