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加入联盟
找回密码
航空人生
新一代连飞客户端下载
空管人生
中国航空运动协会推荐
WEFLY
模拟飞行玩家聊天工具
门户
文章
商城
二手市场
外包服务
模飞软件
硬件设备
飞行体验
学院
云课堂
问答
资料下载
论坛
模拟飞行
低空飞行
太空探索
星圈
资源
企业
太空探索论坛
»
论坛
›
太空穿越
›
运载火箭
›
SpaceX“龙”飞船发射升空!
返回列表
发新帖
查看:
845
|
回复:
0
SpaceX“龙”飞船发射升空!
[复制链接]
1194882513
1194882513
当前离线
积分
1770
窥视卡
雷达卡
53
主题
857
帖子
1770
积分
金牌飞友
金牌飞友, 积分 1770, 距离下一级还需 1230 积分
金牌飞友, 积分 1770, 距离下一级还需 1230 积分
积分
1770
飞币
907
注册时间
2017-8-23
发消息
发表于 2025-3-16 09:31:18
|
显示全部楼层
|
阅读模式
“科技创新、产业创新”是上周会议的核心思想。所以接下来的主线肯定要围绕这个方向来做。
其中deepseek和人形机器人是绕不开的两个方向,一方面是他们前期都走出了足够的空间和赚钱效应,另外一方面接下来政策扶持也都主要集中在这里。
当然短期这两个方向都开始分化了,市场也正在高低切换,选谷才是关键。如果你对这个方向的操作没把握,强烈推荐大家关注金田哥。去年他的收益绝对是圈内的佼佼者,近期他在公众号公布的几个人形机器人大牛标,都吃了大肉,均是公众号提前发布,历史文章可查。
接下来金田哥看好AI+智驾补涨,大家可以关注下方公众号,查看他布局的标!
————————————————————
美国当地时间3月9日,美国太空探索技术公司的“猎鹰9”火箭和“龙”飞船在佛罗里达州肯尼迪航天中心的39A发射台上竖起。按计划,美国东部时间3月12日晚上7点48分,也就是北京时间本周四(3月13日)早上7点48分,“猎鹰9”火箭将发射升空,把“龙”飞船及4名宇航员送上国际空间站。
届时返回飞船将接回已超期滞留空间站9个多月的两名美国宇航员威廉姆斯和威尔莫尔。
据悉,如果当地时间3月12日的发射无法进行,另一个发射窗口在当地时间3月13日。
据美国媒体报道,这次发射原本计划使用的“龙”飞船出现生产问题,新型“龙”飞船由于电池问题也尚未准备就绪,因此美国航空航天局决定使用一艘此前已执行过三次任务的“龙”飞船耐力号,以便及早发射,但要接回两名美国宇航员威廉姆斯和威尔莫尔的龙飞船,并不是这次飞上去的耐力号,而是自由号+(Freedom)龙飞船。
耐力号龙飞船
实际上自由号早在去年9月底就已经与国际空间站对接了
威廉姆斯和另外一名滞留太空的美国宇航员威尔莫尔于去年6月5日搭乘波音“星际客机”飞赴国际空间站,执行“星际客机”首次载人试飞任务。
飞船原定去年6月14日返航,但因推进器故障和氦气泄漏等问题,返航时间一再推迟。
据悉,美国航空航天局计划3月19日左右将两人接回地球,截至目前,两人已经滞留太空约9个月。
正常情况下龙飞船是坐4个人的,为了接回波音的2名宇航员,在自由号上去时就只带了2个人,另外2个要上去的宇航员没上去,把座位空了出来留给波音的这两名宇航员。
北京时间昨天清晨也就是3月15日,美国太空探索技术公司(SpaceX)的“猎鹰 9”火箭在佛罗里达州肯尼迪航天中心发射升空,把“龙”飞船及 4 名宇航员送往国际空间站,执行 Crew-10 任务。
有人肯定会问,那为什么不早点让波音的两名宇航员回来?
这是因为,他们做为crew-9补充成员在上面干活儿呢,让他们早回来,就意味着另外2名同时回来的crew-9宇航员上去没多久就要被换回来,这相当于90分钟的足球换人上场一小会儿就被换下,花那么多钱送上去还没于几天活就回来,这在经济上不合算,也不是国际空间站的正常轮换方式。
大家都知道太空飞行不仅仅是失重那么简单,长时间的失重和微辐射环境对于宇航员的身体是有一定负面影响的。例如肌肉消散骨骼流失,这也是宇航员在执行太空飞行任务之后,返回地球要坐“轮椅”的原因,因为他们需要一定时间再去适应地球的重力环境。
一般情况下6个月的太空飞行是最为合理的,既能保证每次载人飞行性价比最高,同时也能保证宇航员的身体不会受到过多不可逆的危害。
龙飞船(Dragon),其又译“天龙号”飞船,由美国太空探索技术公司(SpaceX)牵头研发,是世界上第一艘由私人公司研发的航天飞船。
载人“龙飞船”高约6米,宽3.7米,重约12吨,为乘员舱和非密封舱两舱式设计,是在货运“龙飞船”的基础上制造的,为实现龙飞船快速从货运舱转换成乘员舱,其乘员舱和货运龙飞船的货舱在结构上几乎是相同的。但是载人龙飞船比货运龙飞船更苗条圆润,而且设计有4扇舷窗,大幅扩展了航天员视野,内部设计也十分简洁,但最多可乘坐7人,有7个真皮斗式座椅,上层4个下层3个,采用碳纤维和阿尔坎塔拉织物材料。
它的先进之处在于飞船使用了大量新技术和新材料,它可以完全自动驾驶,即全程自动化飞控,可全自动对接空间站、全自动应急处理各项预案等,也可以切换到人工操控状态,或者接受地面的控制中心操作运行。
猎户座号飞船发射状态
该飞船的信息化水平也大幅提高。其内部操控台由3块可移动的大型液晶触摸屏组成,航天服上的手套兼容触摸屏,很方便操作。
不过该飞船的最大创新还是其首创的新型发射逃逸系统。以前的载人飞船都使用逃逸塔作为救援手段,但载人“龙飞船”可利用自带的8台“超级天龙座”发动机系统进行逃逸,当火箭出现故障的时候,飞船启动自身携带的发动机,就可以将自己推离火箭,这也使得该飞船具有了火箭发射过程中的全程逃逸功能,逃逸后后启动自行降落系统,就可以安全的返回地面,所以该飞船的安全性能也是很有保障的。
这里就得提一句中国的新一代载人飞船了,是由中国航天科技集团设计制造,同样由服务舱和返回舱组成,长达8.8米,宽约4.5米,发射质量16-22吨,体量比龙飞船更大一些,内部空间也更宽敞,但两者都是最多搭载7名航天员,而且都兼具货运功能。将来我国不仅会用新一代载人飞船往返我国的空间站,还会用它载人登陆月球甚至火星。
从技术指标上来看,我国的新一代飞船毫不逊色于美国探索技术公司的载人龙飞船,新技术新材料的应用、全程自动驾驶,信息化和智能化等等,个别当方面的水准还要胜出,不过发射逃逸系统还很不一样。
载人龙飞船是在飞船本身安装了8台发动机助力逃逸系统,不过我国飞船上并不具有这样的设备和功能,美国载人龙飞船的这种逃逸方式在登陆月球和火星时,这样的设计有着很实际的用途,因为月球上没有空气,而火星的大气层非常稀薄,都不适合只用降落伞,反推发动机更实用一些。
两款飞船看起来很相似,但是龙飞船是近地轨道飞船,是一款往返地球和空间站的运输舱,而中国新飞船是为深空探测研发的飞船,未来要用来探月,深空探测需要更强的抗辐射能力,还要应付从更高的轨道往返地球!返回时的温度更高,它对标的实际是NASA的猎户座飞船。
龙飞船返回地球时最多是第一宇宙速度,而中国的新飞船是深空飞船,返回时可以达到第二宇宙速度。
因此龙飞船发射时不需要用整流罩,而中国新一代飞船却需要整流罩。
但从宣传角度讲,中国不如美国太多太多,不管是画面还是角度,美国的宣传都甩中国的宣传十万八千里,不信看龙飞船的本次发射,有没有一种在看电影的感觉?
差距啊,值得反思!
————————————————————
最后再给各位投资者强调一下,金田哥的观点——这轮deepseek带动的AI行情,会带动中美科技股的估值重估,是围绕25年一年的大机会,但目前核心的deepseek和人形机器人都已经高位,尽量不要追涨了,需要挖掘低位新细分,他看好AI+智驾的补涨机会,同时也挖掘了几个核心受益标的,接下来会找机会布局,大家可以去关注公众号,及时查看。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提升卡
置顶卡
沉默卡
喧嚣卡
变色卡
千斤顶
照妖镜
返回列表
发新帖
高级模式
B
Color
Image
Link
Quote
Code
Smilies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加入联盟
本版积分规则
发表回复
回帖后跳转到最后一页
浏览过的版块
太空游戏
太空新闻
天体物理
天文学
外星生命
航天娱乐和爱好
星友报到
太阳系
黑洞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