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 666|回复: 0

今日月全食,月球探测器如何在黑暗中生存?

[复制链接]

65

主题

828

帖子

1729

积分

金牌飞友

Rank: 6Rank: 6

积分
1729
飞币
909
注册时间
2017-9-1
发表于 2025-3-14 14:05:46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今日

农历二月十五

一场精彩的月全食即将上演

好消息是:这是今年的首场“红月亮”!

坏消息是:我国不可见...

因为月食发生时

月亮在我国尚未升起...

今日月全食,月球探测器如何在黑暗中生存?w2.jpg

△本次月食可见情况

虽然我们无法亲眼目睹

但可以想象它渐进变化的过程

另外还有个值得关注的问题

当月球在夜晚进入地球的阴影时

月球任务将陷入黑暗

在没有太阳光的情况下

月球探测器会怎么样呢?

今日月全食,月球探测器如何在黑暗中生存?w3.jpg

△月全食的各个阶段显示月亮在进入地球阴影时逐渐变成红色

今日月全食,月球探测器如何在黑暗中生存?w4.jpg
一昼夜间从温暖到冷却
今日月全食,月球探测器如何在黑暗中生存?w5.jpg

举个例子,NASA的月球勘测轨道飞行器(LRO)自2009年起就一直在绕月运行,它将面临一段特殊的时期。最大的挑战在于LRO的电池。这艘探测器依靠太阳能供电,在其大约两小时的一个绕月周期中,白天部分使用太阳帆板为船上的电池充电,而在月球背面,它依赖于这些存储备用电力。然而,NASA披露称,到2018年,由于持续不断的充放电,LRO的电池效率已经降至70%。

在3月13日至14日期间,月球探测器LRO将处于长达5小时48分钟的黑暗中——要么是月球背面,要么是在地球阴影内。虽然时间较长,NASA戈达德太空飞行中心LRO任务项目科学家诺亚·佩特罗在接受采访时表示对LRO的电池能够维持卫星生存充满信心。

为防止电力过度消耗,卫星上的每一项科学仪器都会被关闭。在全食期间,卫星内部的温度可能会降至华氏23度(摄氏零下5度),但对于较不受保护的广角相机来说,它可能会感觉冷到华氏负22度(摄氏零下30度)。因此,在进入全食前会采取措施确保一切尽可能理想。

此前,月全食期间采取的预防措施并没有如此严格。在之前的月食中,LRO能够保持其中一个仪器开启。其上携带了一个名为Diviner(占卜师号)的仪器,它是一个辐射计,用于检测月表发出的热辐射以研究月表如何在一昼夜内从温暖到冷却的过程。

在期间保持Diviner仪器开启的主要目的是研究月表如何在地球阴影中冷却的过程,这可以提供关于月壤(由岩石、细小颗粒和尘埃组成)成分及其粒度分布的信息。岩石的大小和成分影响它们冷却的速度。

今日月全食,月球探测器如何在黑暗中生存?w6.jpg

△月球探测器运行中


着陆器能否承受?


除了LRO之外,还有其他活跃的月球任务。Firefly Aerospace的Blue Ghost(蓝色幽灵号)是第二次成功实现月面软着陆的私营任务之一,在NASA的商业月球有效载荷服务项目框架下于3月2日降落在克拉维乌斯海(Mare Crisium)上。

蓝色幽灵号携带了10项由NASA设计的实验,用于调查月球表面。就像LRO一样,它也是太阳能供电。蓝色幽灵号被设计为只在白天运作,而在缓慢自转的月球上,这大约持续两周时间。事实上,蓝色幽灵号在日出时着陆。一旦太阳落下,着陆器的电池将关闭,加热装置也将停用,而月夜的寒冷可能会使其在三月中旬之前就停止工作。

从其着陆地点看,日落将在3月16日到来,但全食发生的时间比这早两天。因此,在进入月夜几小时后,任务可能仍能依靠电池继续运作。Firefly Aerospace团队对蓝色幽灵号能够成功度过此次全食充满信心,他们计划在着陆器进入地球阴影时于月球表面拍摄高分辨率的全食图像。换句话说,在月球上,蓝色幽灵号将看到一次全食。

今日月全食,月球探测器如何在黑暗中生存?w9.jpg

△Firefly Aerospace的Blue Ghost月球着陆器在2025年3月2日成功软着陆于克拉维乌斯海后拍摄到了自己的影子

话说回来

2025年还有一次月全食

这次中国能看到!

正好在北京的月亮升起(9月7日18:25)

到落下(9月8日04:50)之间

记得那天找个空旷的地方

看月球变身“血月”的一刻!

来源/NASA、星际航行等

编辑/谢辰

更多精彩内容请戳
明早起航,国际空间站滞留航天员替换乘组已就位

一反常态,特朗普表示“登陆火星”并非首要任务

政府工作报告中的“航天元素”

神二十、神二十一航天员乘组已选定!正在开展相关训练

今日月全食,月球探测器如何在黑暗中生存?w10.jpg

喜欢就点赞、留言、点击在看  扫描下方二维码,关注我们!

今日月全食,月球探测器如何在黑暗中生存?w11.jpg

太空梦想 ∣《航天员》

《航天员》杂志创刊于2005年10月,由中国航天员科研训练中心主管主办、中国航天基金会支持、北京太空梦想科技发展有限公司外协服务,是面向航天界及广大航天爱好者的权威科普期刊。
微信名称:太空梦想微 信 号:TKMX-HTY投稿邮箱:htymagzine@sina.com
合作邮箱:bjtkmx@126.com

合作伙伴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加入联盟

本版积分规则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