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如果你写科幻小说,总绕不开宇宙战争,那就必须搞清楚未来战场上的各种战术。很多人以为太空战就是星球大战里那样,双方舰队排排站,互相对轰一波,分个输赢。其实,真要是那么打,基本就是“谁先露头谁先死”,想象一下,整个宇宙空旷无比,没有地形遮蔽,没有战壕,任何一个出现在敌人雷达上的目标,基本就是个大写的“靶子”!
那今天就从头到尾,给大家梳理一下未来太空战争的基本战术。你要是打算写科幻小说,或者哪天真穿越到未来当个舰长,保证用得上。
一、远距离作战:宇宙战斗,先比谁能忍住不动
在太空里,想像海战那样靠近敌人,基本是不现实的。为什么呢?因为远距离武器的威力实在是太大了。未来的能量武器可不是现在的大炮或者导弹,而是光速级别的武器,一旦锁定你,基本没有反应时间,根本躲不过去。所以,双方舰队一旦进入相互射程范围,就意味着谁先暴露,谁就先被消灭。
那怎么办呢?大规模舰队作战,通常会在远距离进行长时间对峙,互相试探,不会轻易出手。就像西部牛仔决斗一样,谁先拔枪,谁可能就输了。
为了减少被集火的风险,舰队通常会改变队形,避免被敌人“一窝端”。比如:
伞形队形前方护航舰像张开的伞一样铺开,后方的母舰和补给舰藏在中间,减少正面受击面积。
球形队形如果敌人的攻击很密集,那就把所有舰只围成一个球形,最重装甲的舰在最外层,核心保护母舰。
对于进攻方来说,一次性派出全部战机可能会被防御方火力覆盖,所以通常会分波次攻击。最开始的战机可能只是诱饵,真正的杀招在后面。
二、近距离作战:一旦被贴脸,那就只能拼命了
如果双方舰队真的距离很近了,战术就完全不同了。远距离作战是靠火力覆盖,近距离作战就变成了机动战。舰队会立刻散开,避免被一波歼灭,然后各自为战。
这个时候,舰载机和小型战舰的机动性就变得极其重要,因为大家的目标都变成了同一件事——活下去。小舰队通常会选择混战战术,每艘舰艇都靠自身的机动能力规避敌人攻击,而不是像传统海战那样排成阵列对轰。
但混战有个大问题——己方火力容易误伤自己。能量武器的穿透力极强,万一不小心打歪了,自己人可能也遭殃。所以,这时候导弹武器反而比能量武器更靠谱,因为导弹有敌我识别系统,能自动避开友军。
三、伏击战术:用宇宙环境埋伏敌人
伏击是古往今来的经典战术,但在太空里伏击的难度非常大。为什么?因为太空没有“地形”可以藏兵,敌人很容易用雷达扫描整个战场。如果你把舰队藏在恒星后面,对不起,你自己也会被恒星光线晃瞎。而如果躲在行星表面,等你突破大气层,敌人早就发现你了。
所以,伏击的最佳选择是埙石带(陨石带)或者小行星带,这些地方本来就充满了岩石和碎片,舰队可以静静地停在那里,等敌人靠近时突然发动攻击。
但问题来了,敌人也不是傻子,他们会派侦察机先探测,所以伏击战经常会变成一场心理战,考验的是谁的耐心更好,谁能更晚暴露自己。
四、两栖作战:如何攻占一颗星球?
如果你的小说里涉及星球登陆战,那这个部分就很重要了。两栖作战的核心目标就是第一波兵力的投送,因为太空战不同于地面战,一旦第一批登陆失败,那这场仗基本就输了。
典型的登陆战步骤:
火力清除先用轨道轰炸摧毁敌人的防空系统,否则你的登陆艇刚进大气层就会被打爆。
登陆艇投放小型机甲和部队用登陆艇投送,中型机甲可能直接从轨道跳伞降落。
争夺制空权空天飞机要确保登陆场上空的安全,否则地面的部队会被空袭得抬不起头来。
五、信息战和电子战:打赢未来战争的关键
未来的战场,信息战和电子战会变得比物理战斗更重要。谁能瘫痪敌人的雷达,谁就能掌握主动权。未来的战舰很可能不会直接“看到”敌人,而是通过探测器分析数据,如果你的探测器被敌人黑掉,那你可能会“看不见”敌人,然后被突然袭击。
所以,未来战场上,电子干扰舰和黑客攻击可能会成为比战列舰更强的战斗力。
六、舰队组成:每艘战舰的角色
既然聊到太空战,那就得看看舰队里都有些什么战舰:
太空母舰舰队核心,负责指挥和投放舰载机。
火力支援舰巨炮舰,专门负责远程火力打击。
导弹舰发射大量导弹,主要用于防御和混战。
救护船专门回收逃生舱的医疗舰,有这东西在,战损人员生存率更高
后勤补给船舰队的“移动城市”,负责补给弹药、燃料和人员。
每个舰种都有自己的战斗定位,合理的舰队编组才是取胜的关键。
结语:想写科幻小说?先搞懂战术再动笔!
科幻小说不是瞎编的,尤其是涉及到太空战的部分。只有合理的战术设定,才能让你的故事更真实,让读者觉得“这仗打得有道理”。
如果你想了解更多写作技巧,包括科幻小说大纲、战斗场景设计、宇宙设定资料等等,可以扫码领取写作素材。扫码如果加不上,可以凌晨或者第二天白天再试试,别错过了好东西。
写网文,不是靠天赋,而是靠积累。希望你们都能写出让人拍案叫绝的科幻小说!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