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 880|回复: 0

航天风采 | 我院“航天器动力学与控制团队”成功立项校级“五好”导学团队!

[复制链接]

71

主题

832

帖子

1734

积分

金牌飞友

Rank: 6Rank: 6

积分
1734
飞币
899
注册时间
2017-9-2
发表于 2025-3-8 00:48:42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在南京航空航天大学2025年研究生“五好”导学团队创建项目立项评审中,我院“航天器动力学与控制团队”成功立项!



本团队依托航天新技术实验室、航天器动力学与控制纵向党支部创建,在李爽教授的带领下,团队主要面向航天器动力学与控制、飞行器博弈对抗规划与控制、多星组网协同观测智能规划、深空探测和航天技术新概念等国家科技创新重大专项开展了持续深入的研究,是一支以航天重大工程为牵引,以服务国家和国防重大需求为学术理念的团队。



1

动力启航——德育建设好

作为学院首批纵向党支部和纵向团支部,坚持以“为党育英才,为国铸重器”为使命,以培养航天强国人才为目标,以党建教育为核心,在支部导师李爽教授的指导下开展团队德育建设,积极发展吸纳团队成员入党。





纵向团支部组织参加“传承红色基因,缅怀革命先烈”团日活动

在日常科研工作和生活中,团队所有老师和同学坚持“不忘初心,牢记使命”的思想,积极组织和参加各类党建活动,自发组织集体学习重要讲话精神。通过开展了一系列的主题教育、党课学习、党日活动,落实“三会一课”,“两学一做”,提高团队成员党性修养和思想觉悟。通过积极开展“研在现场”、“先锋计划”硕博实践团,引导团队成员为国防事业发展贡献更多智慧和力量。



参观学习航天教育基地





集体参加信仰公开课



      “研在现场”                          “先锋计划”               



2

师生协同——师生关系好

1

师生融洽

本团队中师生关系紧密,相处融洽。倡导双向沟通,鼓励研究生与导师坦诚交流,增进相互理解,促进导学关系,团队李爽教授入选南京航空航天大学“西航杯”第六届“良师益友——我最喜爱的研究生导师”。





团队成员与导师进行科研探讨

2

活动丰富

团队积极参与学院导学运动会,并组织团队成员参与校庆马拉松、新生运动会,开展团队球赛、团建等趣味活动,有效促进师生之间的积极交流。









团队参加导学运动会



3

硕果累累——科研成绩好

本团队科研实力雄厚,深耕航天研究领域。团队李爽教授入选江苏省“青蓝工程”中青年学术带头人,入选爱思唯尔“ 中国高被引学者”榜单,连续3年入选“全球前2%顶尖科学家榜单”。

团队承担了多项国防重点科研项目,主持了多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获教育部科技进步二等奖,公开专利80余项,发表多项专著,形成多套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航天应用软件;团队科研紧跟航天研究前沿,在航天器动力学与控制、飞行器博弈对抗规划与控制、多星组网协同观测智能规划等领域持续深耕,近三年团队在相关研究领域发表论文100余篇,SCI论文60余篇,其中30余篇发表在JGCD、TAES等业内顶刊;相关研究工作在我国2020火星探测工程和多个卫星型号任务中得到初步应用。





团队专著

同时,团队成员依托实验室平台,在科创竞赛中取得了优异成绩。包括国际空间轨道设计大赛、中国空间轨道设计大赛、研究生数学建模竞赛、研究生创新大赛等各类竞赛。其中在国际空间轨道竞赛进入世界前10名,国内前5名,在第13届中国空间轨道设计大赛甲题排名第三,夺得季军;在第十届中国研究生未来飞行器创新大赛挑战赛道获得第2名;中国研究生数学建模竞赛二等奖4次,在“华为杯”第二十一届CTOC中国研究生数学建模竞赛F题中排名第一,夺得一等奖。





团队在第九届全国空间轨道设计竞赛甲题中获得冠军



团队在“华为杯”第二十一届中国研究生数学建模竞赛F题中获得一等奖



4

星群接力——培养模式好

团队以学术素养和科研能力提升为终极目标,建立学术能力培养“3i”模式:国际前沿(international)、独立自主(independent)、创新思维(innovative)。团队为学生提供与国内外先进研究团队的交流平台,在交流中开拓科研视野,提高创新思维。团队把握航天工程需求,与航天主要研究院所建立良好的科研合作关系,促进学课交叉创新研究,并常态化组织行业专家、著名学者进行学术报告,了解国家重大专项、国际学术前沿的最新进展、技术需求与面临的挑战。





团队承办2021年中国航天大会航天动力学与控制青年研讨沙龙





团队承办第四届中国空天安全会议

团队一直以来弘扬“严谨表述、虚心求学”的良好学风,团队导师引导成员从小事做起,恪守科研道德,倡导青年科研人员在科研生涯初期就养成严谨求实的习惯。团队严格执行“每周例会”“半月汇报”“每月组会”制度,根据导师的要求进行详细的任务部署,工作常态化汇报半月进度,每周例会对团队相关活动相关工作按阶段或进程做具体的总结与安排,团队尊重研究生主体地位,营造宽容氛围,鼓励研究生在学术研究上发挥创造性。





每周例会                              每月组会



5

合作互助——文化氛围好

本团队在微信公众号和学术公告栏发布团队优秀成员科研成果,以“让优秀成为习惯”为团风,以“精益求精、科学求实”为工作作风,以“合作互助,协力向前”为团队核心。团队始终以新时代航天精神为引领,以培养祖国航天人才为使命,时刻牢记航天报国、航天强国初心,为祖国航天事业发展而努力奋斗。



航天新技术实验室学术公告栏

团队设有特色专属Logo,清晰地显示“ASTL”字样,即“航天新技术实验室(Advanced Space Technology Lab)”,同时将英文美化,Logo中首字母A从地球出发,代表着实验室从地球出发,以地球为实验室研究落脚点,以近地空间研究为基础,Logo横贯太阳以及八大行星,意在表明本团队不拘泥于近地,从近地迈向深空,坚持深耕深空探测领域研究。精简而富有内涵的Logo彰显着实验室特色文化。



团队Logo设计







未来“航天器动力学与控制团队”将继续深度参与技术攻关,开展丰富特色主题研学活动,融合理论学习与实践探索,为实现航天梦、强军梦、中国梦贡献青春力量!

出品 | 梦天工作室

值班编辑 | 孙千瑶

责任编辑 | 蔡思思 孙千瑶

审核 | 林晓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加入联盟

本版积分规则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