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 624|回复: 0

【北斗科普】北斗卫星导航系统建设历程介绍

[复制链接]

472

主题

619

帖子

1777

积分

金牌飞友

Rank: 6Rank: 6

积分
1777
飞币
1131
注册时间
2017-8-3
发表于 2025-3-5 21:07:03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点击蓝字 关注我们

   北斗科普

    ——

Do you know?

进一步了解

卫星导航系统(十)

【北斗科普】北斗卫星导航系统建设历程介绍w2.jpg

北斗导航系统建设历程介绍

<

自1994年北斗工程启幕,至北斗三号全球卫星导航系统落成,党中央领航掌舵,举国倾力支持。北斗团队秉持自强不息之姿,锐意进取,薪火相继。以智慧汗水,绘就航天华彩篇章,凝铸新时代北斗精神,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人类命运共同体构建之业,立下不朽功勋。

北斗导航系统建设气势恢宏,号为“五个千万工程”——聚千军万马之力,历千难万险之途,经千辛万苦之程,入千家万户之境,造千秋万代之福。此“五个千万”,不惟北斗研制之路与其重大意义之生动摹写,更淋漓尽致展现我国社会主义制度之优长,昭显中国人民与中华民族之创造伟力、奋斗伟力、团结伟力、梦想伟力。

【北斗科普】北斗卫星导航系统建设历程介绍w3.jpg

北斗七星示意图

“691“灯塔一号”工程(萌芽)

▂▂

提及中国卫星导航系统,大众熟知的往往是始于 20 世纪 90 年代建设的北斗卫星导航系统。但鲜有人知,早在 20 世纪 60 年代,中国人就有了利用人造卫星进行导航定位的大胆设想,且与世界发展同步。

钱学森、赵九章等老一辈科学家敏锐洞察到卫星导航的重大意义,适时提出研制导航卫星、构建中国卫星导航系统的规划。中央高度重视并大力支持。

1969 年,中国卫星导航工程先驱项目 —— 代号 “691” 的 “灯塔一号” 工程正式立项并列入国家计划。到 20 世纪 70 年代末期,卫星初样阶段工作圆满完成,眼看就要进入正样研制。然而,当时国家工业基础薄弱、经济实力有限,原定技术指标也逐渐落后。1980 年,为贯彻 “调整,改革,整顿,提高” 方针,遵循研制急用、实用卫星的原则,“灯塔一号” 项目下马封存。

尽管 “灯塔一号” 下马令人惋惜,但其播下的希望种子,在改革开放的土壤与 “科学的春天” 滋养下,即将生根发芽,开启新的篇章。

【北斗科普】北斗卫星导航系统建设历程介绍w4.jpg

北斗卫星导航系统

北斗导航试验系统

(北斗一号)

▂▂

1983 年,陈芳允院士等专家提出利用 2 颗地球同步轨道卫星测定目标的创新设想,以最小投入实现导航卫星从无到有的突破,获孙家栋等科研大家赞同,相关单位迅速开展预研与试验。

1994 年,中国卫星导航工程获批立项,命名为 “北斗一号双星导航定位系统”,孙家栋任工程总设计师,开启中国第一代卫星导航系统研制征程。

2000 年 10 月 31 日,北斗一号 01 星发射成功,12 月 21 日,02 星升空,二者构成北斗导航试验系统,我国独创定位体制,迈出关键一步。2003 年 5 月 25 日,备份星 03 星发射。同年 12 月 15 日,北斗导航试验系统开通运行,面向中国及周边提供有源服务,标志我国独立自主建立卫星导航定位系统目标达成。

中国由此跻身世界导航卫星强国,成为第三个拥有导航卫星的国家,解决自主卫星导航从无到有的难题,为下一代系统建设奠定技术基础,开启中国卫星导航事业新篇章。

北斗导航区域系统

(北斗二号)

▂▂

2003 年,中国建成北斗导航试验系统,与早已完成全球组网的美国 GPS、俄罗斯格洛纳斯相比,它覆盖范围小,仅能基本定位与授时,推广艰难。但北斗人不服输,决心打造更优系统。

1999 年,中国空间技术研究院超前论证第二代卫星导航定位系统。2004 年 9 月,北斗卫星导航系统建设启动。面对全球组网难题,团队经讨论,创新性提出 “先区域、后全球” 思路。北斗一号卫星总设计师范本尧称赞这 “三步走” 战略契合国情,让中国提前十年用上北斗。

为快速形成区域服务能力,北斗团队提出混合星座方案,由中圆地球轨道 MEO 卫星、地球静止轨道 GEO 卫星、倾斜地球同步轨道 IGSO 卫星组成,被亲切称为 “萌星”“吉星”“爱星”。这一创新方案,为国际导航技术注入中国智慧。

中国北斗比美国 GPS 晚 20 年起步,却后来居上。2009 - 2012 年 10 月底,北斗二号连续发射 16 颗卫星完成组网。2012 年 12 月 27 日,北斗二号向亚太地区服务,使中国摆脱对国外导航系统的依赖,在全球导航舞台崭露头角。

北斗导航全球系统

(北斗三号)

▂▂

【北斗科普】北斗卫星导航系统建设历程介绍w5.jpg

北斗三号全球卫星导航系统示意图

2009 年,北斗三号全球卫星导航系统立项,北斗团队立下 “中国的北斗、世界的北斗、一流的北斗” 目标。当时,国际主流导航系统采用单一轨道卫星部署,北斗却独辟蹊径,开创性提出并建成国际首个混合星座导航卫星系统。

2020 年 6 月 23 日,第 55 颗北斗卫星入轨,北斗三号全球卫星系统混合星座工程完成,形成 “3GEO+3IGSO+24MEO” 卫星阵容。从服务亚太到全球,北斗凭借独特混合星座设计,贡献中国方案,彰显中国智慧。

自 2009 年建设启动,难题不断,北斗团队攻坚克难,突破核心技术,解决全球布站难题,实现部组件和核心元器件 100%国产化自主可控。北斗系统特有的短报文通信功能,北斗三号较北斗二号服务容量提升 10 倍,单次可发 1000 个中文字符以及可以发送语音图片信息。2017 年 11 月 5 日,北斗三号首批组网星 “一箭双星” 发射入轨,开启组网序幕。

此后不到 3 年,全体工程人员日夜奋战,30 颗组网卫星相继发射,提前半年建成北斗三号系统,达成 “三步走” 战略目标。2020 年 7 月 31 日,北斗三号全球卫星导航系统正式开通,服务全球,中国北斗走向世界舞台中央。

【北斗科普】北斗卫星导航系统建设历程介绍w6.jpg

北斗卫星发射!

回首31载征程,北斗团队凭借无畏勇气与坚定信念,一路攻坚克难。科研人员挑灯夜战,以自主创新精神,在全球卫星导航未知领域开拓进取,从轨道布局设想至芯片自研,为北斗崛起筑牢根基。

北斗团队秉持开放融合理念,积极与国际顶尖机构交流,汲取经验并分享成果,推动全球卫星导航技术共同进步,让中国北斗闪耀世界。同时,万众一心的凝聚力成为事业前行的强大动力,无论科研人员还是后勤人员,心齐劲足,靠集体智慧攻克技术瓶颈,高效推进北斗工程。

北斗人追求卓越,对卫星设计制造精益求精,经无数次模拟试验确保卫星性能。在不懈奋斗中,新时代北斗精神孕育而生。从北斗一号到三号,辉煌成绩震撼世界,卓越贡献推动我国航天等领域发展。

背后是一代代航天人的心血。老一辈播下希望,新一代续写传奇。北斗精神深植中华民族自强不息的底色,激励中华儿女逐梦星辰,是科技创新、攀登世界科技高峰的强大动力。

参考来源:

【1】《中国北斗卫星导航系统》,中国宇航出版社,2018 年。

【2】王飞雪等. “北斗卫星导航系统的发展与展望”. 《中国科学:信息科学》, 2010 年第 40 卷第 12 期。

【3】杨元喜等. “北斗卫星导航系统的进展、贡献与挑战”. 《测绘学报》, 2010 年第 39 卷第 1 期。

【4】刘经南等. “全球卫星导航定位系统的新进展与思考”. 《武汉大学学报 (信息科学版)》, 2004 年第 29 卷第 2 期。

【5】徐颖. “北斗导航系统的创新点与应用”. 《科技导报》, 2018 年第 36 卷第 19 期。

【6】胡向东等. “北斗卫星导航系统发展现状与趋势分析”. 《重庆邮电大学学报 (自然科学版)》, 2011 年第 23 卷第 2 期。

【7】张波等. “北斗卫星导航系统的建设与应用”. 《数字通信世界》, 2012 年第 7 期。

【8】冉承其. “北斗卫星导航系统建设进展与思考”. 《中国航天》, 2019 年第 1 期。

【9】李长江等. “北斗卫星导航系统的发展历程与展望”. 《导航定位学报》, 2013 年第 1 卷第 1 期。

【10】中国卫星导航系统管理办公室. 《北斗卫星导航系统公开服务性能规范 (1.0 版)》, 2012 年。

   卫星导航系统更多详情,请关注下篇文章~

往期精彩推荐

【北斗科普】揭秘北斗短报文!

【北斗科普】北斗卫星导航系统的应用(上)

【北斗科普 | 号外】一图带你走过北斗30年!

【北斗科普】北斗卫星导航系统有何特别之处(上)

关于我们

广东拓思北斗科技园有限公司是省属国有企业广东拓思软件科学园有限公司全资建设的面向北斗未来产业生态培育的专业创新创业孵化机构和公共技术服务机构,是国家(广州)北斗产业园——北斗创新基地的运营单位、广州市科技企业孵化器、粤港澳时空数据服务技术创新联盟运营依托单位、黄埔区北斗产品质量基础设施服务工作站牵头单位。

广东拓思·北斗创新基地作为国家(广州)北斗产业园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在省市区各级政府支持下、在省生产力促进中心直接指导下,由广东拓思北斗科技园有限公司建设运营,力争在广州东部打造开发合作、融合发展、共建共享的战略性新兴产业孵化基地和时空数据与应用推广基地。

基地已集聚了广东省新时空位置网创新研究院、广东省先进技术综合服务平台等服务机构,建有展览展示厅、会议厅等公共设施,以及卫星导航仿真开发环境、智能网联汽车信息安全检测仓等开发平台。2023年,基地被中国卫星导航系统管理办公室学术交流中心认定为“北斗科普基地”,被广东省教育厅认定为广东省首批“大思政课”实践教学基地。

专业的创新创业服务团队

连续9年获评国家级优秀孵化器(A类)

多元化的产业平台资源

芯片研发 软件及系统评测 智慧教育

信息安全 创业投资 活动赛事 成果转化

完善的园区配套设施与服务

会议室 路演厅 园区展厅 员工食堂

办公空间 商务服务 生活服务

构建时空数据服务生态

赋能未来产业数字经济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加入联盟

本版积分规则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