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光伏项目发展蓬勃,但总是出现疑似图斑让人头疼,具体怎么回事呢。下面从遥感技术及处理、案例方面简单解释。
一、遥感技术
卫星遥感技术如同高悬天际的 “天眼”,严密监测着项目的每一处角落。令人惊叹的是,卫星凭借其高精度的监测能力,不仅能清晰分辨出一米大小的目标,还能敏锐捕捉到光伏项目中的疑似违法图斑,守护着行业的规范发展。
先来认识一下遥感技术,它是一种无需直接接触就能实现远距离探测的强大手段。借助安装在不同平台上的传感器,利用电磁波与物体相互作用产生的反馈,收集观测数据,再经过复杂的分析处理,从而获取物体的详细信息。这就好比拥有一双 “透视眼”,即使相隔甚远,也能洞察物体的细微之处。
遥感技术的分类丰富多样。从搭载平台角度来看,航天遥感将传感器安置于人造卫星、宇宙飞船等航天器上,具有成像高度高、观测范围广、可重复观测的优势,并且不受天气、地形和国界的限制,常用于全球环境监测等大型任务;航空遥感则把传感器搭载在气球、飞机等航空器上,灵活性极佳,获取的影像清晰且分辨率高,不过受气候影响较大;地面遥感将传感器安装在地面平台,如车载、船载设备,因其距离地面近,能够针对特定区域进行细致入微的观测。
从工作方式上区分,有被动式遥感和主动式遥感。被动式遥感依靠传感器接收目标物反射太阳辐射或自身发射的电磁波,像常见的可见光遥感、红外遥感都属于这一类。它具有信息丰富、成本低、操作简便的特点,但在天气和光照条件不佳时,监测效果会大打折扣。主动式遥感则是传感器主动向目标物发射电磁波,然后接收反射回来的信号,这种方式具备在夜间和恶劣天气下正常工作的能力,穿透性强,侧视雷达就是其典型代表。
卫星遥感的优势十分突出。它能够从地面到高空对地球进行全方位、大范围的探测,获取信息的速度极快,周期短,并且受地面条件的限制较小。通过不同波段,它还可以获取物体表面形状、颜色、温度,甚至内部结构等丰富信息。
在卫星遥感领域,国外起步较早且技术先进。美国的 Landsat 系列卫星已连续陆地观测长达 50 年;IKONOS 作为世界上第一颗高分辨率商业遥感卫星,QuickBird 达到亚米级分辨率,WorldView-3/4 卫星分辨率更是高达 0.31 米。欧洲的法国有 SPOT 系列、Pleiades 系列等。亚洲国家也在不断追赶,日本的 ALOS 三线阵陆地观测卫星、印度的 Cartosat 制图卫星、韩国的 KOMPSAT 卫星全色分辨率均达到亚米级。这些高分辨率卫星如同 “火眼金睛”,让地面上的光伏项目无所遁形。
我国的卫星遥感事业近年来发展迅猛。资源系列卫星自 20 世纪 80 年代开始研制,逐步形成多个分支。高分系列卫星源于高分辨率对地观测重大专项计划,覆盖多种类型,致力于建成具备高时空分辨率、高光谱分辨率、高精度观测能力的对地观测系统。例如,高分一号幅宽可达 800 公里,高分七号分辨率能达到 0.8 - 3.2 米。环境系列卫星专注于环境和灾害监测,小卫星系列也不断发展,像吉林一号卫星星座,拥有超高时空分辨率,1 天即可重访,分辨率可达 0.5 - 2 米。
案例
在实际的光伏项目监测中,卫星遥感发挥了重要作用,成功发现多起疑似违法图斑案例。
例如,①在北方某地,卫星监测到一处光伏项目出现疑似违法图斑。经高分辨率卫星影像和地理信息系统(GIS)技术分析,发现该图斑区域存在光伏组件超出审批用地范围建设的情况。相关部门迅速组织专业人员进行实地核查,发现项目建设方为扩大发电规模,未经许可擅自占用周边的农用地安装光伏组件,违反了土地规划法规。最终,相关部门责令建设方限期拆除非法占用土地上的光伏设施,恢复土地原状,并依法对其进行了处罚。
②在南方某山地光伏,卫星监测到的疑似违法图斑显示,某光伏项目在建设过程中可能存在破坏生态环境的问题。实地核查发现,该项目在施工时未按照环保要求采取有效的水土保持措施,导致周边山体植被遭到破坏,引发了局部水土流失。相关部门要求项目方立即停止施工,采取植树造林、修建挡土墙等生态修复措施,并对项目后续建设进行严格监管,确保其符合环保法规。
疑似图斑处理流程
当卫星监测到光伏项目出现疑似违法图斑时,处理流程一般如下。
首先,借助高分辨率卫星影像和地理信息系统(GIS)技术,对疑似违法图斑进行精准定位和深入分析,明确其在光伏项目中的具体位置、范围,仔细研究形状、颜色、纹理等特征,判断是项目建设过程中的正常情况,还是违反土地规划、环保要求等法规政策的异常表现。
紧接着,开展实地核查工作。派遣专业人员携带专业检测设备前往图斑所在区域,实地查看光伏项目现场。检查项目是否按照审批的规划和设计进行建设,有无超出规定的用地范围;查看光伏组件的安装是否符合相关标准,是否存在破坏生态环境的行为;同时,检查项目的相关手续是否齐全、合规。
若确定图斑属于违法情况,必须严格依法处理。对于违规占地的问题,按照土地管理法规,责令相关责任方限期整改,拆除非法占用土地上的建筑物和设施,恢复土地原状;若存在违反环保要求的行为,如破坏植被、污染土壤等,要求其立即停止违法行为,并采取有效的生态修复措施,如植树造林、土壤改良等。
在处理完成后,还会利用卫星遥感和地面监测设备持续跟踪复查,确保整改措施落实到位,违法状态彻底消除。
作为投资业主,遇到这类问题,该具体如何操作呢?我们下来再说。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