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 640|回复: 0

通信卫星添新丁|五院抓总研制的中星10R卫星成功发射

[复制链接]

361

主题

489

帖子

1364

积分

金牌飞友

Rank: 6Rank: 6

积分
1364
飞币
873
注册时间
2017-7-26
发表于 前天 23:23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2025年2月22日20时11分,由航天科技集团五院抓总研制的中星10R卫星在长征三号乙运载火箭的托举下,于西昌卫星发射中心成功发射。随后,卫星进入预定轨道,发射任务取得圆满成功。

  中星10R卫星主要向我国交通、应急、能源、林草等行业部门用户,“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和地区提供卫星通信传输服务。

▲ 火箭发射(杨熙 摄)

  卫星研制过程中,五院研制团队坚持以“全面满足用户需求”为宗旨,秉持“全生命周期服务理念”,持续加强风险识别控制和短线管理,全力以赴确保卫星研制任务圆满完成、在轨稳定运行。

聚焦国产化,高质量打造“通信新星”

  质量管理是航天任务成功的基石,是降低工程任务风险和成本的重要保障。五院研制团队以东方红四号增强型平台为基础,以国产化产品在轨应用需求为牵引,全面推行卫星平台产品化应用,试点实行《产品化大纲》,在设计阶段狠抓单机、基线载体产品化研制全过程质量控制,有效夯实管理基础,提升研制效率。

  针对星上多类产品元器件国产化需求,研制团队结合卫星在轨使用条件及工况,组织开展国产元器件地面验证充分性全面复核,并开展系统评估。尤其是在电性件及鉴定件研制过程中,研制团队聚焦国产元器件与电路的匹配性和环境适应性验证,在前期在轨验证的基础上,持续做好卫星单机及整星测试、试验中的产品验证工作,确保满足卫星使用要求,为持续推动后续元器件国产化应用奠定基础。

  此外,在国产化单机方面,研制团队针对星上关键产品,从启动产品方案设计起,就精心组织开展产品设计评审、鉴定件研制等工作。在用户的大力支持下,研制团队历经18个月的艰苦攻关,先后完成了相关产品的可靠性专项验证,使其成为同类产品中输出功率最高、工作带宽最大的“明星产品”,实现了带宽和功率的新突破。值得一提的是,通过鉴定件研制开展全面验证,建立了相应产品的型谱,为后续全面替代引进产品、带动国产产品升级换代铺平道路。

兼顾成本与能力,成就高性价比卫星

  在卫星研制过程中,五院研制团队始终坚持“成本+”的产品研制理念,持续推动型号技术经济一体化工作落地。同时在大系统、系统层面持续增强平台的健壮性,既协同降低整星研制成本,又兼顾载荷承载能力有效提升,让这颗“通信新星”性价比“超乎预期”。

  针对卫星的研制成本控制,研制团队结合整星载荷特点,通过开展多方调研、多轮迭代论证,开展了测控和载荷一体优化设计,着力给星上单机“做减法”。这一举措不仅优化了平台配置,也增加了测控和载荷的使用模式。此外,研制团队还采用多项措施,持续优化星上产品和布局,使东方红四号增强型平台的承载能力显著提升。

坚持“首飞标准”,勇担当保成功

  自2025年新年伊始,中星10R卫星试验队出征发射场以来,在试验队临时党委的带领下,全体队员始终以党的政治建设为统领,坚持“首飞标准”,坚持质量第一,以饱满的精神状态、严慎细实的工作作风圆满完成各项发射场工作。

  为持续增强试验队员 “一切为了成功,一切围绕成功”的理念,试验队临时党委充分开展思想发动,通过召开临时党委(扩大)会、组织各临时党支部开展支部学习会等,深入学习贯彻集团公司第九次工作会、五院2024年战略管理委员会会议和集团公司、五院2025年度工作会议、型号工作会议精神,教育引导全体队员深刻认识确保型号任务圆满成功的重要意义;聚焦任务重点难点问题,组织开展风险管控培训、专业领域技术交流,持续开阔眼界、激发思想碰撞,不断增强队员迎难而上破解难题的决心和能力。

  试验队进场前后,正值冬季流感来袭,面对既要保证试验队员身体健康又不耽误主线任务的紧迫要求,试验队临时党委结合任务实际,认真做好统筹部署,精准调配优势资源,加强队员关心关爱,确保队员身体健康、队伍安全稳定。同时,试验队各分队充分发扬团结协作、互相补位的精神,大力协同、按时、高质量地完成了卫星进场后第一阶段工作,确保了发射场技术区及后续工作的顺利开展。春节期间卫星须贮存在发射场,部分队员充分发扬主动担当、勇于奉献的精神,毅然坚守岗位“伴星过年”,而大部分队员也在春节假期刚结束就立即返回发射场开展加注等后续工作,为确保型号任务圆满成功作出了贡献。

来源:五院通信与导航卫星总体部

编辑:任昕宇

责编:毛凌野

监制:潘 晨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加入联盟

本版积分规则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