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加入联盟
找回密码
航空人生
新一代连飞客户端下载
空管人生
中国航空运动协会推荐
WEFLY
模拟飞行玩家聊天工具
门户
文章
商城
二手市场
外包服务
模飞软件
硬件设备
飞行体验
学院
云课堂
问答
资料下载
论坛
模拟飞行
低空飞行
太空探索
星圈
资源
企业
太空探索论坛
»
论坛
›
外层空间
›
其它星系
›
华严科学宇宙观1-4
返回列表
发新帖
查看:
921
|
回复:
0
华严科学宇宙观1-4
[复制链接]
13066624229
13066624229
当前离线
积分
1402
窥视卡
雷达卡
381
主题
494
帖子
1402
积分
金牌飞友
金牌飞友, 积分 1402, 距离下一级还需 1598 积分
金牌飞友, 积分 1402, 距离下一级还需 1598 积分
积分
1402
飞币
906
注册时间
2017-7-12
发消息
发表于
5 天前
|
显示全部楼层
|
阅读模式
向上滑动阅读
华严科学宇宙观(第一集)
尊敬的诸位法师,诸位大德同修,大家晚上好。阿弥陀佛!今天末学茂森回到久别两年多的净宗学院,看到我们诸位大德同修非常好的精神面貌,看到我们学院在我们师父上人的指导下,专心的来研习经教以及念佛修行,末学觉得非常的欢喜。今天有幸回到学院来,我们学院的执行副院长悟行法师给末学一个慈命,让末学在本次的佛学讲座当中给大家做一个专题报告。因为这两年来,末学跟随我们师父上人学习经教,主要是听《华严》,老人家也曾经给我一个规定,希望我能够把现代的科学与《华严经》所讲到的宇宙人生真相结合起来做专题的报告,而且要讲十次。那我想正好这样一个因缘,就不揣浅陋,给大家来做一场这样的报告,题目就是「华严科学宇宙观浅探」,这是很肤浅的一个探讨。
末学在习讲的过程当中,本次讲是第四次习讲,真正对于我们佛祖的智慧是佩服得五体投地。现在科学家们做了大量的研究,在探索太空、研究宇宙学,可是所得到的结论都远远没有办法跟佛在经上所说的宇宙人生真相相比。我们就做一个尝试,把《华严经》里面的关于科学、关于宇宙的这部分的描述提取出来,结合现在科学家的发现来做一个研究,目的当然不是为了学习太空物理学,而是为了通过这么一种尝试,真正对于宇宙的真相有更深刻的明了。师父上人常说,能看得破,才能放得下。看得破就是明了宇宙真相,明了了,我们就能够放得下。所以我们的目的还是要去放下,把我们的妄想分别执着放下,放得愈多愈好;如果不肯放下,不仅障碍我们的菩提道业,而且还会障碍我们往生。
所以我们今天开始连续五天,总共要用十个小时来做研习。首先,我想用现代科学家的一些发现来简单的介绍一下现代的宇宙学,然后我们再简单的介绍一下《华严经》,再用十个方面的专题,我列举出十个题目,每一个题目我们来做一次比较、学习。大概这十个小时之内,我们对于宇宙学、对于《华严经》里面的高度的智能至少有一些明了。
首先我给大家简单介绍一下现代的宇宙学。这个宇宙它是代表什么意思?古时候有一本书叫《淮南子》,它讲「四方上下谓之宇,往古来今谓之宙」,以喻天地。这个说明宇就是四方上下,代表空间;宙是古往今来,代表时间,所以宇宙就是讲时间和空间。人类进入二十世纪以后,科技可以说有了大的发展,在天文学上,在宇宙学上,有了一次又一次的革命性的进展,我们现在科学家所观测到的太空,已经远不是几百年前人类晚上看看星空做一点这种探索研究可以相比的,天文学家现在是对大尺度的空间和在悠久的历史长河里物质的演变已经有了比较全面深刻的认识。在近期发展起来的一个学科叫现代宇宙学,可以说是天文学上的一个分支,它所研究的内容是大尺度时空的性质、物质运动的规律。宇宙怎么来的?宇宙到底有多大?到底是什么个样子?物质怎么形成的、怎么演变的?宇宙未来的命运将是如何?宇宙会不会灭亡?这一些很广大、很深刻的问题。
很多的理论也提出来,可是每一个理论确实都很难被广泛的接受。往往科学就是这样,一个理论提出来,没过多久,另外一位科学家又提出另外一个理论把前面的一个理论就否定了。就是这样一次一次的否定再否定,科学家们通过这种思惟、这种研究,希望对于宇宙能够更完整的认识。可是你看我们师父常讲,只要人有妄想分别执着,要想真正究竟圆满的了解宇宙人生真相,这是不可能的,我们最多只能够了解一部分,而且这部分还常常会出现错误。现在科学都是在这种发现错误、改正错误当中来进展。
相对科学而言,佛法真的是一个智慧的学问。你看,佛在三千年前没有天文望远镜、没有现在的数学理论,可是他对宇宙的描述,跟现在天文学家所发现的一对比,我们才发现惊人的相似,而且佛讲得更为广大、更为完整。所以孙中山先生曾经说过,佛教乃哲学之母,研究佛学可佐科学之偏。人类的学问一个是哲学、一个是科学,佛教是哲学之母,也能够辅佐科学之偏。现代科学之父爱因斯坦,他所讲到的那就更加进一步了,他说,如果问哪一种宗教可以应付现代科学进展的需求,那这个宗教便是佛教,这是爱因斯坦说的。一位犹太人、美籍的科学家,竟然说出这样一句惊世骇俗的话,说科学要依赖佛教。那我们就得认认真真的来学习佛教,尤其是对于科学感兴趣的人,科学工作者,相信学佛必定是会有很大的帮助。
我们今天开始讲的这个专题,是在佛法大海里面选取其中一部经典,这部经典就是《大方广佛华严经》,就是现在我们师父上人每天讲解的。我们师父到现在已经讲解了十一年,小时数已经超过四千小时,可是刚刚讲到五分之一,这是大部头的经典。确实《华严经》在佛教里面有着崇高的地位,古人称它为经中之王、根本法轮,我们师父称《华严经》是佛法的概论。你看,佛教里面八个大乘宗派、两个小乘宗派,在《华严经》里面统统都有体现,各宗各派的这种理念、修学的方法,《华严》里面都有讲到。
《华严经》过去我们师父上人的老师方东美先生称为是「哲学的最高峰」,所以方老先生在晚年致力于佛法的研究,尤其对《华严》可以说是非常深入的研究。末学这两年从澳洲昆士兰大学教授的位置上退下来以后,回到中国,在安徽省庐江县(就是我们师父的家乡)实际禅寺,在那里闭门修学。安徽省有个大学叫安徽大学,成立了方东美研究所,当时研究所开幕的时候特别邀请师父和末学去参加。因为师父他在香港讲经不能来,做了一个录像发言在开幕式上播放,请我也做了一个主题发言。当时我就是给这些教授、学生们讲《华严经》里面关于和谐世界这方面的理念,大家听了也觉得很新鲜。我跟大家讲,说方老先生,方东美老教授,虽然大家公认他对新儒学是有卓越的贡献,但是很少人说他对于《华严》、对于大乘佛法这方面的贡献。你翻开《方东美全集》,总共七册,其中大乘佛教和《华严》就占比例有七分之三,所以在学术上,方老先生可以说在《华严》上面造诣很深。他说《华严》是哲学的最高峰。
我们师父现在给我们讲《华严》,他讲,不仅是哲学的最高峰,而且也是科学的最高峰。那我们从学习《华严》当中,也是慢慢能够体会的。我们来看看《华严经》,首先我简单介绍一下。大概在座的诸位对《华严经》也一直听下来了,相当的有这种体会,也对《华严经》有相当的熟悉,所以我们在这里用很简短的时间来给大家介绍。
《华严经》是释迦牟尼佛成道以后(他睹明星悟道,大彻大悟成佛了),在二七日中(有的说是三七日中),在菩提树下,在定中讲解出来。参与法会的人,不是我们人间的这些凡夫,凡夫没这个资格,入不了定。那是什么人?都是法身大士,也就是把妄想分别执着全部放下了,断了,才有资格参与法会。所以这个法会是在一真法界里面召开的,在华藏世界里面,佛讲二七日就是十四天,或者三七日二十一天,把《华严经》讲完了。讲完以后出定,然后再开始四十九年的讲经说法。我们都了解,他从三十岁悟道以后一直到七十九岁,说法四十九年,讲经三百余会,他是一位真正的教育家,给我们开示宇宙人生真相,教导我们众生断恶修善、破迷开悟、转凡成圣,所以佛教是个教育。
《华严经》怎么样流传到人间来的?既然他是在一真法界里面召开的,我们人类怎么能看得到?这里有一段典故。相传在世尊灭度之后七百年,印度,古印度出现了一位高僧,就叫龙树菩萨。龙树菩萨不得了,非常有智慧,在很短的时间里面把人间典籍全部学完,而且把佛法也都通达,觉得自己很不错,有点傲慢心起来了,这都是习气。结果大龙菩萨就在龙宫里面,他知道龙树菩萨是个大根性人,现在有点傲慢心起来了,怎么样教导他?就把他请到龙宫里面,打开他的宝藏。告诉他,佛在二七日(三七日)当中讲解了这部《大方广佛华严经》,分量有多大?十个三千大千世界微尘偈,一四天下微尘品。古印度它记载经典是用一偈一偈的来计数,这一偈就是四句,就像我们中国讲的诗,四句的诗,四句的偈,它一偈为一个单位。多少偈?十个三千大千世界微尘偈。这三千大千世界,就是我们讲一个娑婆世界,那好大好大,十个这么多,你把这世界全部磨成微尘,现在我们讲基本微粒,别说基本微粒,就说磨成原子这么小,你看数目有多多?然后你看看这么多数目的偈子。这龙树菩萨一看傻眼了,这么大的分量受持不了,那傲慢心哗啦就没有了,谦卑下来了。他想来学习学不了,怎么办?再看中品的《华严》,刚才讲的是大品,大品没办法受持,看中品。中品也不行,只好找小品的《华严》,这小品《华严》总共十万偈,等于说是大品的目录提要。这一看还算凑合,还可以,勉强将就能够学习,于是就把它带到人间来。这就是《华严经》流传到人间的这么一个因缘。
后来《华严经》怎么样流传到中国来的?《华严经》传到中国来经过了三次的翻译。第一次翻译在东晋时代,是义熙十四年,也就是公元四一八年。古印度有一位高僧叫做佛陀跋陀罗,这位尊者把《华严》带到东土,在扬州翻译,翻译了六十卷。所以东晋时代的这部《华严》也称《六十华严》,也称《晋经》,晋朝翻译的叫《晋经》,六十卷,这是古本。第二次翻译是在唐朝证圣元年,就是公元六九五年,它是实叉难陀译的。我们都晓得实叉难陀,大名鼎鼎的译经师,《地藏经》是他翻译的,现在师父让我们落实三个根,《十善业道经》也是他翻译的。《华严经》也是他翻译的,他翻译了八十卷,就叫《新华严》,叫《唐经》,唐朝翻译的。后来在唐朝德宗贞元十二年,公元七九六年,由般若法师翻译了一部《华严经.普贤行愿品》,总共四十卷,这是《华严经》到最后这一品「普贤行愿品」,翻译得非常完整。结果《华严经》到这三次翻译之后,可以说已经是相当完整,虽然没有办法把全部的《华严》翻过来,中间很多是已经失佚了,可是在中国保留下来的这个版本是最为完整的。
《四十华严》,就是《华严经》最后一品「普贤行愿品」,跟八十卷的《华严》最后有相同的这部分,把相同的部分过滤掉,八十卷加四十卷凑在一起,总共有九十九卷,又称《九九华严》。这是清朝末年、民国初年的时候,弘一大师他非常提倡读《华严》,读《九九华严》,也就是把《八十华严》的前五十九卷、《四十华严》的四十卷合在一起,总共九十九卷。我们师父上人现在讲解的《华严》就是按这《九九华严》来讲的,先讲《八十华严》,讲到最后用「普贤行愿品」。
在《华严》翻译之后,唐朝出现了五位高僧大德,是华严宗的祖师,他们对《华严》非常有见地。第一位是杜顺和尚;第二位是智俨大师;第三位是贤首大师,像我们师父上人刚刚讲完的《修华严奥旨妄尽还源观》,这就是贤首大师他所作的;第四祖是清凉大师澄观,他着了一部《华严经疏钞》,疏是批注《华严经》的,钞是批注疏的,就叫《疏钞》;第五祖是宗密大师。这五位大德,可以说是把《华严经》整个抬起来。后人虽然也有不少研究《华严》的,但是成就都没有像这五祖这么大,所以《华严》只有这五祖,后来就没有再续祖师了。
我们师父上人现在讲解《华严》,主要的参考数据就是清凉大师的《疏钞》,还有一位也是唐朝,李通玄长者,这是一位居士,他也是对《华严》有非常深刻的研究,他着了一部《合论》。在清朝时代有一位道霈法师,把清凉的《疏钞》和李长者的《合论》,把它汇集在一起,删繁取要,就把它作成一部《疏论纂要》。这个「疏」就是指清凉大师的《疏钞》,「论」就是李长者的《合论》,把这两个批注合在一起叫「疏论」,再来个提要叫「纂要」。我们师父主要是依据《疏论纂要》,参考清凉和李长者的批注。这是简单来介绍一下我们师父上人讲解《华严》。这《华严经》、现代宇宙学怎么一回事,我们准备在十个方面(十个专题)来进行研讨,到底《华严经》里有什么样的科学宇宙观。
首先第一个,我会给大家介绍一下宇宙的概貌,把现代科学发现和《华严经》里的描述做一个对比;第二个,讲宇宙的生灭,宇宙的出生、灭亡到底是怎么一回事;第三,讲黑洞的成因,这黑洞是现代宇宙探索的一个很重要的课题,它到底怎么来的;第四个,我们来讲讲华严数学,《华严经》里这个数学真是了不得;第五,我们讲虚幻时空,现在科学家对于时空的描述,而且他们都明白了,时间、空间都是假的,都是虚幻,《华严经》里讲得是更加的透彻;第六,质能的互换,这个质能守恒定律在《华严经》里也提到;第七,讲基本粒子,探索宇宙最小的物质单位基本粒子到底是怎么样一回事;第八,讲一种黑暗物质,这个黑暗物质是现在天文学家发现,但是没有办法理解,就是有这么一些物质,但是你看不见它,就叫黑暗物质;第九,讲全息理论,是现在宇宙学里面非常流行的、被广泛接受的一种理论,全息理论在《华严经》里其实都讲到;还有,探索宇宙之外,宇宙之外还有什么样的状态。这十个专题,我们来学习。
首先第一个,我们来介绍一下宇宙的概貌。我们来看,科学的发展实际上是一部血泪史,为什么?人类在认识宇宙、认识太空的过程中,也受了很多很多的折磨、屈辱。我讲的是西方,当时宗教,基督教、天主教都非常的把持着民心,当时是政教合一,很多的科学在发展的时候就受到宗教的限制。譬如说,早期的人们认为自己所居住的地球就是宇宙的中心,月亮、太阳是围着地球转,这是在西方国家里面早期人们都是这么认识的,所谓「地心学说」;还有的人认为地球不是圆的,是一个平面,种种的说法。一直到五百年前有一个科学家叫哥白尼,还有像布鲁诺这些科学家们,大胆的提出「日心说」,说什么?太阳才是中心,地球不是宇宙中心,地球是围着太阳转的。可是这个观点提出来,跟当时宗教的当权教会的提法是完全抵触的,所以被排斥为异端邪说,甚至像布鲁诺这样的科学家还被教会活活的烧死。所以科学家们为了科学探索也是有很多的献身。
当然,真理总是没有办法被强行掩盖的,最后科学发展大家也就逐步认识了,地球确实不是宇宙的中心,地球只是在宇宙当中一个很小的星球。太阳,我们知道是太阳系的中心,地球围着太阳转,可是太阳也不是宇宙的中心,像太阳这样的一种恒星,在宇宙当中是不计其数;太阳系围着银河系转,银河系是外面更大的星系,像银河系这样的星系,在太空当中也是无量无边,这现在科学家都能承认。你看西方国家,他们对于宇宙的认识这么缓慢,而且他通过科技。
主要的几个发展,我这里提一下。在一九00年,英国天文学家伊斯敦,他发现银河系是一个回旋不已的星云系统,就像铁饼似的一个回旋系统,那才证实了太阳系只是这个大的星系当中的一个小的部分,这是一个贡献。另外在一九一八年,美国天文学家哈勃发明了精密的望远镜,它能够观测到遥远的天体,能够发现银河系以外还有所谓的「河外星云」,这才能够证实银河系它也不是宇宙当中仅存的一种状态,在宇宙当中像银河系这样的星云多得不计其数。现在已经证实了,有近十亿个像银河系这样的星系的存在,这些星云、星系各种形状都有,像我们刚才讲的银河,它是像铁饼似的一个漩涡形;有的星系像一个棒槌,就是一个铁槌,有个柄;有的还有不规则的形状。每一条这种所谓的银河系,都含有上亿个、乃至亿亿个像太阳这样的恒星;也就是说,像太阳系这样的恒星系统,在每一个银河系里面都是无量无边。你看看科学家很不容易,几百年的探索终于能够逐渐逐渐发现。
可是你看看,佛早在三千年前《华严经》里怎么说的?在《华严经》里他早就说了,这个大世界(就是这些星系)是无量无边的。在《华严经》第五品「华藏世界品」里面就谈到,他举出一个例子说,有十佛剎微尘数世界。一个佛剎,我们知道释迦牟尼佛的一个教化区叫一个佛剎,是娑婆世界,这个娑婆世界有多大?经上有跟我们讲,一个单位世界里头有一个须弥山,这个须弥山就是这个世界的中心,日月都围绕着须弥山转。我们翻开古本的《华严经》,你们看到前面有一些「法界安立图」,那上面就很明显的指示给我们看,日月围着须弥山转。所以一个单位世界是什么样的一个星系?其实应该是个银河系。有的人说是太阳系,其实不对,因为什么?既然说日月围绕着须弥山转,围绕着银河系的中心转这就对了,单位世界应该是银河系,不可能是太阳系,太阳系中心是太阳,它怎么能够自己围绕自己转?
一个单位世界,这是黄念祖老居士曾经讲过的,我们师父也是这么说,一个单位世界是一个银河系。一千个单位世界叫一个小千世界,一千个小千世界叫一个中千世界,一千个中千世界叫一个大千世界,所以我们讲的三千大千世界,这是一个佛剎。实际上这三千大千世界,前面讲的三千就是指三个一千相乘,一千乘一千乘一千,这叫大千,那是多少?十亿,或十万万。这十亿个像银河系这样的单位世界构成一个大千世界,构成一个娑婆世界,这叫一个佛剎。
《华严经》里面讲所谓「十佛剎微尘数」,这个多少数目?十个这样的佛剎,所有的物质磨成微尘,这么多数量。来比喻什么?我们这个宇宙里面有这么多的世界。佛讲世界,实际上我们现在讲的星系,这些星系有的是回转型的,像银河就是回转形的,是一个漩涡形的系统。大家可以看字幕,「所谓:十佛剎微尘数回转形世界」,我这里省略一点,它包括「十佛剎微尘数江河形世界、十佛剎微尘数漩流形世界」,为了节约时间我们就简单一点,有轮辋形世界、坛墠形世界、树林形世界、楼观形世界、尸罗幢形世界、普方形世界、胎藏形世界、莲华形世界,等等等等,底下很多我们就省略了。这里讲到这么多的世界,无量无边、各种形状,跟科学家讲的不谋而合。
科学家们发现,这个银河系有多大?银河系是一个单位世界而已,银河系大约它这个大铁饼宽八万光年,中心厚度大概是一点二万光年。这个光年是一个长度单位,天文学家最长的单位只能用光年,是光走一年的距离。那光走一年有多长?光一秒钟走三十万公里,这是已测出来了。一秒钟,你算一年有多少秒?一年三百六十五天,一天二十四小时,一小时三千六百秒,你乘,乘到最后,你可以算出来,大概一光年是九点七万亿公里这么长。银河系是宽八万到十万光年,就光走八万年或者是到十万年这么长距离,这一个银河系,单位世界。娑婆世界像银河系这样的单位世界有多少个?十亿个,这是释迦牟尼佛一个教化区,你看看,我们佛祖多伟大。现在科学家们能够探索、能够证实的,约有十亿个银河系的存在,这个数目正好跟现在我们佛在经里讲的很相似,大概再远科学家没办法发现了,超出娑婆世界以外了。你这个人没超出娑婆以外,不能跳出三界外,你不可能再观测到娑婆世界以外的那些情况。所以我们现在所观测到的宇宙就是这么个范围。
实际上佛告诉我们,我们所见到的境界完全取决于我们自己的这个心,你是如是心,你就能见到如是境界,好人见到个个都是好人,坏人见到的个个都是坏人。我们现在在三界之内,没有跳出六道轮回,在三界之内,你看到的永远都是三界之内的情形,哪怕你用最精密的天文望远镜,看到的还是三界内的东西,娑婆世界就这么大。所以真正要看到娑婆世界以外,那就得转我们的心,怎么样转?把执着放下了就行。所以佛告诉我们,无限大的宇宙空间跟我们心念,那个无限小的念头是完全相关的,所以转外面的境界不如转自己的念头,念头一转,你外面境界就跟着转。我们常常都有这样的体会,高兴的时候,看到月亮怎么这么圆,这花怎么这么美,心情高兴。心情悲伤的时候,看这个月亮怎么这么难过,愈看愈难过,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愈思悲从中来;看到这个花,花再美,花在人不在,难过。同样的月、同样的花,为什么境界不一样?心不一样。所以我们科学家现在以什么心?执着心,执着的心总不可能看到放下执着之后的那个境界,所以怎么观测还是娑婆世界,这点科学家没懂。佛告诉我们这是真实的。
释迦牟尼佛告诉我们三界,娑婆世界三界,欲界、色界、无色界,这一层比一层高,我们人类是活在欲界里面。这个欲界就有六道,咱们还算不错,属于善道;这上面有天道,有我们人道,还有一个阿修罗道。阿修罗道它也属于天人,有天人的福报,但是没有天人的德行。底下还有三恶道,畜生、饿鬼、地狱。这六道都是什么?有欲望。天人,欲界里面就有六层天,六层天是什么?四王天、忉利天、夜摩天、兜率天、化乐天、他化自在天,六层天都有欲。欲就是饮食男女、财色名食睡,就这些欲,但是愈往上欲望愈低。所以看到欲望不是好东西,欲望愈浓,我们的生命层次愈往下降。
谁的欲望最浓?地狱,地狱道的欲望最浓。所以你看看,地狱里面抱柱地狱是惩罚什么?淫欲最重的人就会到抱柱地狱,男抱铜柱,女卧铁床。这抱柱地狱是什么?这些地狱的众生看到烧得火红的铁柱,他因为业力的关系,看到这个柱子以为它是美女,就往上抱,一抱全身烧烂,欲是苦本。结果死了,死之后地狱的阴风一吹,他又醒了、又活过来了,活过来之后又把刚才那个痛苦忘记了,又看到美女,又抱,一抱又全身燋烂。就是这样,一日一夜万死万生都不觉悟。为什么?这个欲望太浓了。所以我们晓得,咱们可不能活在地狱当中,财色名食睡,那都是让我们往下坠的,这地狱五条根你不断不行。你的欲愈淡,你的生命层次愈高。
所以人就比三恶道好,天人又比人好,天上每一层天一层比一层好,第二天忉利天比第一天四王天又好;再往上,忉利天再往上得修禅定,你有一定禅定的功夫,欲就已经可以基本伏下来;再往上,你就突破欲界进入色界。色界十八层天叫禅天,他禅定的功夫很深,把欲望全部都伏住,虽然根没断,但是它绝对不会起现行,也就是说他已经没有财色名食睡了,享受禅悦为食,这个喜悦真是我们人间尝不到。我们人间以为乐,是欲乐,欲其实本身就是苦。叫你吃饭,吃饭是乐,叫你吃,吃一碗还算不错,吃两碗不行了,吃三碗太苦了,连续吃十碗,我看得去医院加护病房了,还乐什么!所以欲本身就是苦本。色界再往上,无色界,更不得了,不仅欲没有了,连色,就是物质都没有,就是他们整个的境界是一个灵体的境界,灵界,没有身体,也没有物质,完全是在那种空灵的禅悦当中。无色界是四层天,最高的是非想非非想天,寿命是八万大劫,那个寿命可是长久。这么多的众生,三界的众生合在一起在这个世界里面,这叫娑婆世界。娑婆世界这样的世界在宇宙当中有多少?无量无边。
《华严经》里面跟我们讲的无量数的像娑婆世界的这种世界,构成一个「遍照十方炽然宝光明世界种」,这《华严经》上讲的,就叫一个世界种,包含着无量无边这样的世界。大家这个概念能明了吗?这一层一层往上推,这世界种包含着这么多的娑婆世界这样的世界,每一个世界有十亿个银河系这么大,你说世界种有多大,能想象出来吗?这一个世界种有二十层,咱们娑婆世界在哪?在第十三层。极乐世界跟我们这个世界也是都在十三层,当然这个极乐世界是指它的凡圣同居土,我们娑婆世界也是凡圣同居土,都在第十三层。给大家一个概念,大概是我们处在宇宙当中是这么一个地位。
这样的遍照十方炽然宝光明世界种有多少个?也是无量无边,在经上讲十个不可说佛剎微尘数。这个单位什么意思?「不可说」,这是印度的一个数量单位,不可说就是没办法说,太大了,就这么个意思。太大太大,还十个不可说。完了之后,还讲佛剎,就是刚才讲的娑婆世界,十亿个银河系这么大的一个空间。这么多物质磨成微尘,这么多数量,想去吧,有多少?这么多的世界种(刚才讲的世界种)构成一个「华藏庄严世界海」。
世界海又比世界种更大了,也就是无量无边世界种构成一个世界海。所以你从大尺度的宇宙来看,祖师用天帝网来比喻,这个大网很大很大,里面真的是星罗棋布,什么都有,各种各样的世界都有。那还没完,以华藏庄严世界海为中心,在它的八方上下,就是东、南、西、北,东南、东北、西南、西北,还加上上、下,总共十方,八方加上下,各有十个这么样的世界海,都与华藏庄严世界海相等。然后又说,像这样的世界海的数量是十亿佛剎微尘数,十亿个佛剎微尘的数目这么多的世界海,那真的是无量无边。这就是释迦牟尼佛三千年前为我们描述出来这个宇宙的样子。这哪是我们现在科学家能观测到的?用最精密的望远镜来推测来研究,大概有十亿个银河系,小多了,没得比!
所以从佛的这一段说法,我们可以推测、能够断定什么?第一个,佛当时给我们讲的地球,是一个非常小的星球,而且地球绝对不是宇宙中心。你看他讲到这个地球,再往上娑婆世界,娑婆世界这么多,无量无边,哪可能轮到地球当宇宙中心?早在三千年前就已经点出来了,地球是个很微小的小星球。而且讲八方上下,证明什么?地球是悬在空中的,它不是个地平面,它是悬在空中的一个天体,所以它有八方上下。你看,佛的慧眼给我们看出来了。第二个,《华严经》讲的宇宙是无限度,真的是无限的,想都想不出来这个无限是什么样子,真是不可说。所以现在我们科学家能够观测到的,相比华严世界海那是小之又小。我们看到美国前副总统戈尔先生在各地演讲,他是提倡环保,他给我们展示了一个相片,是一个无人驾驶的宇宙飞船在四十亿英里以外给地球照的照片,那真的是,我们地球是一个很小很小的一小点,这就是我们的家园。所以我们的心量要扩大,怎么能够在这么点小家园里头,还你争我斗、尔虞我诈、自私自利?那真的,人类太渺小了。现在时间到了,我们先休息半小时,八点钟我们继续来学习。谢谢大家。
向上滑动阅读
华严科学宇宙观(第二集)
尊敬的诸位法师,诸位大德同修,大家晚上好。阿弥陀佛!刚才我们第一堂课学习了《华严经》里面对于宇宙方面的一种大约的描述,虽然是非常粗线条的描述,我们从《华严》的经文当中,已经能够体会到我们这个宇宙是这样的广袤、这样的宽广。我们在这样的大宇宙当中,是一个非常渺小的个体,虽然是渺小,但是又是跟这个宇宙息息相关。了解这个宇宙真相之后,我们把我们自己定位在大宇宙当中,不要光顾著眼前那么细小的时空。所以学《华严》自自然然能够把我们的心量扩大,经中常说的「心包太虚,量周沙界」,心量扩大,我们的福报、我们的智慧也随之扩大,所以学《华严》确实有很多的好处。
我们接下来继续探讨第二个方面的专题,是宇宙的生灭。这宇宙是怎样形成的?怎么样发展、演变?最后会不会灭亡?这也是现代宇宙学探讨的一个重要课题。在当今时代宇宙学当中最富影响力的,可以说是大爆炸宇宙学的理论,这是美籍苏联物理学家伽莫夫在一九四六年创建的。这个理论大致是这样说的,我们这个宇宙是在大约一百五十亿年之前,在一个很微小的、密度很高的、温度很高的基点那里爆发出来,这就是所谓的大爆炸。那个小点爆炸之后逐步形成我们现在的宇宙,而且这个宇宙还在不断的扩张,也就是这个爆炸的惯性力还在不断的进行。因为这个体积,从原来很微小的一个体积,现在爆炸演变出那么广大无限的宇宙,这体积已经增加无限倍,温度也随著下降,原来是超高温,没有办法想象的温度,现在已经冷却下来,相继也就出现了我们现在所看到的星系、星球,有恒星、有行星,甚至有生命,这就是佛法里讲的有情众生和无情众生,这么出现的。这是科学家大爆炸理论所做的诠释。 这个理论提出来,当然它有它的弊端,可是确实是找到不少的证据来证明这个理论,譬如说现在我们科学家观测到的宇宙确确实实是不断的在膨胀,向外膨胀;换句话说,它既然是膨胀,那总有一个膨胀的最开始的原点,它肯定是从一个点慢慢膨胀起来的。这样推断,估计这个宇宙是从那一点爆炸出来的。而且物质也是从密度高到密度低来进行演化;换句话说,我们这个物质是不断的往外膨胀,所以它的密度愈来愈小,就好像一个爆炸的趋势一样。另外还有关于宇宙红移的现象,这个都是物理学里面的范畴,我们就不多的涉及。还有各种各样的,譬如说观测到太空当中的各种微波、辐射,种种的迹象,似乎都支持著大爆炸宇宙学的这个理论。 可是有很多根本性的问题,大爆炸这个理论没有办法解决,譬如说,这宇宙既然是大爆炸发生的,那爆炸之前是什么样的状态?这个没办法解答。这个爆炸是怎么引起的?这个宇宙不断的膨胀,那膨胀到最后会是什么样的结局?这些根本的问题现在的理论也没有办法圆满的答复。 我这里姑且引用美国太空总署(就是NASA)一位物理学家叫做奥敦沃博士,他描述这个宇宙在爆炸之前、形成以前那种状态是什么样的。他说,宇宙形成以前的状态,既没有时间也没有空间,甚至连真空都没有,这个状态并非我们一般心目当中所思量的空无状态,这是科学家告诉我们。换句话说,我们没办法想象那种状态是什么样子,因为它没有时间,也没有空间,就是六祖讲的「本来无一物」,一物都没有。因为有物它就必定有时间、空间这些性质,它根本都没有,空无。可是空无,物理学家也说,并不是我们心目当中所思量的那种空无状态;也就是说,我们根本想象不出那个空无的状态是什么样的状态。我们在脑海里概念当中所想的空、所想的无,不是那个样子的,这佛法里讲什么?「言语道断,心行处灭」,根本就是不可思不可议,就那种状态,没有办法用语言来描述,没有办法用思惟来想象。这个宇宙本来状态,佛法里讲一切现象都是「唯心所现,唯识所变」,是自性变现的,所以它变现的那个体,佛法用自性、用法性、用真如等等这些名词来描述。这个比科学家强,科学家他找不出这些词,但这个词也不是真正的描述,它只能是一种勉强的说法,因为说是说不出来的。 所以佛,你看他描述这样的一种本体的特性,他用「八不」来描述。「八不」是什么?不生不灭,这两个;不常不断,这两个;不一不异,这又两个;不来不去,这八不。不生不灭、不常不断、不一不异、不来不去,就是它没有生也没有灭,它不是永恒的,也不是中断的,不是一个也不是多个,它不来又不去,就这么种状态。大家想,能不能想出来是什么状态?想不出来,佛告诉我们不可思议,不可思就是你不能想,不可议不能说;换句话说,我讲这么多都是废话,明明说不可思不可议,还在思还在议,这没办法。所以佛是方便说,还能够讲一讲,但是不能执著语言,也不能够执著我们这种想法、我们的思惟,这才有可能看到咱们的父母未生前本来面目,这就是宇宙未生前本来面目。所以科学家似乎感觉到有这么一点消息,但还是差得很远。 所以宇宙怎么来的?《楞严经》上有这么一句话讲得好,说「诸法所生,唯心所现,一切因果,世界微尘,因心成体」,你看佛讲话多么简练,简简单单几句话把整个宇宙怎么形成都告诉我们了。诸法所生,就是一切宇宙万有的现象唯心所现,这个心是我们的真心,不是我们心脏那个心,那个不是真心,那个心怎么能现?也不是我们这个能思考、能想象,在《中峰三时系念》里面讲的缘虑心,不是那个心。是什么心?是灵知心、是真心,每个人本来就有,只是因为迷惑了而不能证得这个真心。但是宇宙确实是这个心的作用,唯心所现,宇宙是这么现出来的,包括一切因果,大到世界、小至微尘,无限大、无限小,整个宇宙因心成体,因为有了心才有这个体;换句话说,物质世界怎么来的?物质世界是因为心所现出来的,因心成体。 换句话说,我们的心能改变物质,因为心是创造物质的本体,很多宗教里面把这个本体称作神、称作上帝、称作阿拉。实际上不管你用什么代号、用什么名词去称呼它,都是那样东西,它是我们宇宙的本体,所谓造物主就是我们的真心。你看日本江本胜博士,他这十多年来做的水实验给我们证明了,发现什么?人的心念对于这个物质结构会改变。他用水来做实验,水结晶,假如我们用善念对水,它的结晶非常美;我们如果用恶念对水的话,水结晶就很丑陋,证明心对于物质有这样的一种能量,能改变它。为什么能改变?因为一切物质因心成体,心产生的,当然心能改变它。 我们讲了,我们想善、想恶这个念其实是一种意识心、缘虑心,能分别、能执著的。你刚才不是讲这个能分别、能执著的缘虑心是我们的真心吗?实在讲能分别、能执著,我们现在能思惟、能想象的这个心,它的体还是真心,因心成体,什么都是,不止物质世界,连精神世界的体还是真心。所以佛称我们这个思惟分别执著的心叫妄心,妄心还是真心,不仅妄心是真心,一切万事万物都是真心所现的,换句话说,它跟真心还是一不是二。佛常常用梦来给我们做比喻,因为这个事情非常难懂,如果佛不用比喻,我们真的很难明了。这宇宙,我们现前这所有的物质、人、桌椅板凳,你看这个图书馆里面放了这么多书,这实实在在的,哪是我的心变出来的?它本来就有,确实难理解,怎么说它是我的心变现的?佛用梦来给我们做比喻。梦,大家都发过梦吧?都做过梦,晚上睡觉一闭眼开始作梦,你看作梦的时候你不是梦到山河大地?你可能很殊胜,梦到来到净宗学院,坐在这么庄严的讲堂里头,旁边有《大藏经》,这么好的同学都坐在一起,听著锺老师在那瞎白活,都是在作梦,你梦到了。请问一下,到底谁在作梦?你见到种种的梦境,见到人、见到事、见到物从哪来的?我们作梦的心变现的,因为我们心在作用,所以梦境就产生了。 现前,我们现在是在作梦还是不在作梦?这个咱们先别提,庄子曾经讲的,庄周梦蝶,到底是自己梦到蝴蝶还是蝴蝶梦到我?咱们不要跟他兜圈子,我们就看现前,不管它是不是真的梦境,但是它的作用是一样的,有这个现象就好像有梦境一样,有梦境就有心,没有心绝对没有境。我们现前的境界肯定有心,这个心是什么?我们的真心。唯心所现,所以看到境界,我们就能推测肯定有心、肯定有这个本体,没有本体不会现出境界。我们好像能够明了了,大概是这么个道理。然后您能理解《楞严经》里所说的,「诸法所生,唯心所现,一切因果,世界微尘,因心成体」,这句话真的就把整个宇宙形成的原因告诉我们。 《华严经》里有类似的说法,在「菩萨问明品第十」里面有这么一段经文讲到,「法性本无生,示现而有生,是中无能现,亦无所现物。眼耳鼻舌身,心意诸情根,一切空无性,妄心分别有」。这两段经文讲的就是宇宙的根源,宇宙的根源从哪出生的?法性所变现的。法性本无生,示现而有生。法性是不生不灭的,它是永恒,可是我们六根,眼耳鼻舌身意,没办法去攀缘它、没办法接触它,所以常常说法性空寂,就是因为我们六根没办法去接触。眼见不到,耳听不到,鼻子闻不到,舌头尝不到,身体触摸不到,意,意念都想不到,所以咱们不能想,一想肯定没办法接触到法性。可是它的作用就是示现,它能生能现,示现而有生,所以这个有生就是我们这个宇宙。怎么生成的?示现,就像作梦似的。作梦的心能不能找到?找不到,你拿那个作梦的心给我看看,找不找得出来?找不出来。可是示现而有生,你肯定有作梦的心,才会有梦境出现,你才会有示现,才会生梦境出来。 可是这个作梦的心,是中无能现,亦无所现物。你要去找找不到,这个能现的心在哪?找不到。既然能现的心都找不到,所现的物哪里是真实的?你说梦境哪里是真实的?明明梦到有好吃的、好穿的,想要。就好像有一个笑话,一个酒鬼非常爱喝酒,有一天晚上作梦,他喝醉了,作梦,梦到他在家里,有人送来一瓶好酒,他非常欢喜,然后跟老婆讲:赶快把这酒去温热了,拿给我喝。他老婆拿走了。结果很久很久都不回来,他等得著急了:怎么还不回来?结果一著急,他醒了。醒了之后他非常的后悔,刚才不要叫老婆拿酒去温热就好了,我就咕噜咕噜喝掉了。愚痴凡夫就是这样子,本身就没有所现物,酒哪有真实的,梦境当中的酒哪是真的?如果从这个不是真实的东西里面,你要找真实,你想得到真实,错了,这打妄想。我们现前一切万事万物不都是这样吗?师父常讲的,「一切法无所有、毕竟空、不可得」,无所有不是说你真什么都看不见,不是,梦境,梦境是无所有。是看到好像有,明明看到那瓶酒,不能说没有,看到了。看到怎么样?它还是无所有,还是毕竟空,它没有实体的,梦境当中哪有真实的?不可得,你想喝酒还是喝不到。说老实话,他喝了酒还是没喝,梦境当中哪有喝酒?不可得,所以你得和不得都是不可得。我们明白了就得放下,你得不到的,得放下。毕竟空的,得放下,无所有的,得放下,放下你就得自在。咱们的烦恼都是因为放不下来,就跟那酒鬼一样,想要还得不到,后悔这就是烦恼。认识了之后,根本没有烦恼出生的地方,本身就无所有、毕竟空、不可得。 这些东西、这些事物怎么得到的,怎么有的?下面一句经文讲,眼耳鼻舌身,心意诸情根。就是因为我们有这六根,六情就是六根,眼耳鼻舌身意,它有强大的分别执著的作用。本身这个宇宙,一切空无性,就好像作梦似的,一切都没有的,都是无所有、毕竟空的,真实是这样的。可是我们,妄心分别有,有了妄心这就是迷,以为它真有。六根接触六尘境界,它开始分别、开始执著,把它固定下来以为真正有,以为东西真能得到,以为真有人对我好、真有人对我不好,真有顺境、真有逆境,真有善人、真有恶人,这都是以为的。妄心分别有,这个分别是来自什么?来自妄心。所以真正明了这个道理,眼前这些六尘境界,色身香味触法,就是说你所看到的、所接触到的,统统是虚幻的,大梦。那何必在这种虚幻的境界里面去自寻烦恼?顺境的时候起贪爱,逆境的时候起瞋恚,人家瞪我一眼心里还不高兴,这自寻烦恼,真叫「天下本无事,庸人自扰之」。所以你看《华严经》里讲到的,给我们揭示宇宙人生真相,不仅是告诉我们这个宇宙人生真相,还告诉我们明了宇宙人生真相,我们应该怎么做,怎么样用心,怎么样能够得大自在。 我们再来看看科学家他们对宇宙是怎么描述。他说宇宙最初形成是这么一个原点,这个原点有多大?根据他们的数学计算,这个宇宙最初形成,就是爆炸还没开始、马上要开始爆炸的一刹那,那个点有多大?它的直径有十的负三十三次方(10-33)厘米。十的负三十三次方(10-33)也就是(0.00……001)零点零零零零(三十三个零)一厘米,就是公分,这个概念咱们恐怕没办法想象它是怎么样小的一个程度。如果用一个比喻来说明可能能够理解,比方说我们从头上拔一根头发,这根头发算它横切面的直径。譬如这是一根头发,它的直径假如是零点零一毫米,这个比较细的了。这个头发平面直径上能摆多少个这么个宇宙原点?可以摆一百万亿亿亿个这样的原点,一百万后面三个亿;换句话说,一根头发里头,它的直径就含容著这么多的宇宙的信息。 我们现在的宇宙这么大、无限大,所包含的信息内容跟最初的时候那个原点的信息内容完全一样,平等平等,只是一个大一点、一个小一点,一个是浓缩的、一个是比较稀松的,就这么个区别,所以我们才知道,真叫大小不二。你看看《华严经》里面贤首大师所立的十玄门,其中有一个叫「微细兼容安立门」,这是讲什么?大小不二,大小平等。经上比喻大至须弥山,须弥山不是在我们地球上,刚才我们提到的单位世界的中心就是须弥山,这个是很大。咱们别说是须弥山,拿我们地球上最高的山峰珠穆朗玛峰,够大了。须弥这么大,可以放在一个芥菜子里头,叫「芥子纳须弥」,为什么?大小不二,芥菜子不小,可以容纳须弥山;须弥山也不大,可以放在芥菜子里头。这点如果我们很难理解,我举一个比喻,你看咱们净宗学院图书馆有《大藏经》,一部《乾隆大藏经》一百二十一册精装本,现在可以把它放在一片CD上面,CD够小了,可是它含的信息内容跟《大藏经》一百二十一册完全平等,大小不二。现在更了不得,计算机的芯片很小很小,它能够存著好多部的百科丛书,《四库全书》都能存在里头,大小不二。 《华严经.十回向品第二十五》里面有这么一句经文说,「一毛孔中悉明见,不思议数无量佛,一切毛孔皆如是,普礼一切世间灯」。这段经文讲什么?是讲大菩萨的境界,他们能够看到这样大小不二的无障碍的法界。他怎么样?在一个毛孔里面,人体最小的一个单位用毛孔来代表,一个毛孔里面可以看到不思议数的无量佛,无量无边的佛。每一尊佛的教化区是一个佛刹,像释迦牟尼佛娑婆世界有十亿个银河系,这一个佛刹。他这里是不思议数,就是你想都想不到这么大的数目,无量的佛、这么多佛刹在哪里?在一毛孔当中。你想想,这个讲绝了,大小不二,小的这么小,大的这么大。而且是不是一个毛孔能够现这么多佛刹?一切毛孔皆如是,全身这么多毛孔,每一个毛孔都能现无量无边的星系、无量无边的佛刹。大菩萨还有这个本事,能够进入这毛孔当中无量的佛刹里头去礼拜「世间灯」,世间灯是佛,在里头礼佛,供养诸佛,这可了不得。 这一点我们可能觉得很难理解,实际上,为什么大菩萨能够在毛孔中佛刹去示现、去礼佛、去供养如来?假如说这些佛刹(这些刹土、世界)是真有,它是真实的,大菩萨也进不去;就是因为这些佛刹是虚幻的、是影现的,所以大菩萨能够进入这无量的世界里头。 末学这两年来都在摄影棚里面习讲,也讲些儒释道的经典。我讲课在摄影棚里没有听众,只是对著摄影机讲,今天还算好,很久没看到大家的脸了,平时都是在那个小屋里头对著摄影机,别人看不看得到也不知道,只能够是琢磨著大家的表情怎么样,所以刚开始还是觉得挺别扭,后来就习惯了。后来讲著讲著突然有个悟处,像大菩萨说可以到无量佛刹去示现,去礼敬诸佛,那我们在摄影棚里讲经,同步的传到网上,这全球有多少同修这时候打开计算机同步的来观看,他们计算机里不就影现著我们的形相吗?大家看这个银幕,你看上面不是有我的样子吗?一部电视机就有我的一个样子,两部电视机有两个样子,一万台电视机,一万台计算机,有一万个锺茂森,这也是无量;可是锺茂森没动,还在那摄影棚里,他居然能够进入千家万户做示现。其实我没这个本事,我也没真有这个本事示现,可是这叫法尔如是,本来就是这个样子。 大菩萨他在诸佛刹土示现,他也没想著我要去示现,他有想他还是凡夫,这妄想分别执著没断。他什么?应众生心,现所知量,众生想看打开计算机,他就有了;关了计算机,他就没了。可是你说他有也好、没也好,有的时候也没有真有,他没真到你家里来;没的时候他也没真没,他还存在,信息号在这个空间当中永远存在,打开计算机就有。你看不来不去、不生不灭、不一不异,不是一个,也不是多个,你说锺茂森是一个还是多个?说不出来,打开就有。我们举个比喻体会一下,这就是经上讲,菩萨是怎么样进入无量无边佛刹去度众生的,他就是这么度的,真身没动,法身不动,可是在一切刹土示现无量无边身,去礼敬无量无边佛。佛也是示现,也是这样影现出来的,众生也是影现出来的,就是这样的一种境界,非空非有。你说它真实,它不真实,像梦境一样;你说它没有,它又有,明明看到。咱们慢慢去体会,这叫华严境界。 所以世尊,你看给我们讲出这么一种境界出来,这个科学家就讲不出来。科学家讲得太实在了,以为宇宙真的就从那么一个点爆出来,变成我们现在的宇宙,那都是因为有执著,把它定死了,所以没有办法去体会真正宇宙的真实相。所以我们用心不能够执著,不能够著实。科学家他们讲到,这个宇宙爆炸速度是极快的,它在十的负三十三次方(10-33)秒之内,这个原点就爆炸出来,扩张了十的二十六次方(1026)倍,这纯粹都是天文数字了。举个比喻来讲,在一千分之一秒当中,很短,一千分之一秒,这个微粒已经扩张到比我们现前太阳系还要大的这么一个空间,嘣咚一下就变这么大,已经没办法想象这种速度。 佛家讲我们宇宙是一时顿现,科学家好像有这样说,似乎有点相似,可是比起佛讲的一时顿现还是有很大距离。佛告诉我们宇宙怎么来的?一时顿现,这个顿现不是扩张,是一下子就有。现在无量无边的大宇宙,一念就现前,一时顿现,也是一时顿灭,所以生灭都是极快速的,瞬间就完成了。包括我们现在的时间和空间,都是在这宇宙当中的。时间也是空间,科学家讲是第四度空间,还有更高的第五度、第六度,一直到上面第十一度,现在科学家承认的十一度空间。那个空间我们没办法想象,我们能想象的只有四度空间,就是长宽高这三度,再加上时间,四度空间,这能想象。再到五度,想不出来了,什么样子想不出来。不管是多少度,理论上是无限度的空间,都是这一念喀嚓产生的。所以科学家他没有办法超越这个,他说宇宙在不断的扩张,扩张是有时间概念的,时间本身也是这一念产生的;换句话说,这一念里面就产生著无量的时间,过去、现在、未来,产生无量的空间。 现在科学家观测到了一百五十亿光年以外的世界,跟现前地球上发生的种种事情,同是这一念中产生的,而且同时在一念当中就灭掉了,宇宙就是在这样瞬间的生灭里面相续。咱们为什么觉察不出这宇宙好像在不断的跳,一下生一下灭、一下生一下灭,为什么我们看不到这样的情形?原因很简单,因为它生灭速度太快了。我们师父常用一个比喻,就是看电影,电影底片。老式电影用放映机,放映机灯光一秒钟开关二十四次,换二十四张底片,底片不断的往前前进,灯光不断的开合,把这个底片放映到银幕上,你就看到了电影,电影好像人物在相续,这有情节、有内容。实际上,你看它的底片一张一张的,前面一张不是后面一张,后面一张不是前面一张,每一张各个都是分离的,只是因为它在相续,所以你看出好像有电影的情节发生了,里头有空间、有时间,有人物、有事情,有物质、有精神,都在这个影片当中反映出来。实际上什么?它的本体就是各个底片不同,因为太快速,一秒钟二十四张,我们就被蒙骗了,以为这个宇宙本来它就是这样的相续,实际上不是。 佛给我们讲这个生灭的速度,他在不同的经典里面有不同的说法,这都是方便说。譬如说在《仁王经》里面讲,他说一弹指六十刹那,一刹那就有九百生灭,这是讲念头的生灭。念头的生灭产生宇宙的生灭,一个念头生出一个宇宙,这念头灭掉了,宇宙也就灭掉了。就好像底片,这一个底片放在银幕上,灯光一熄,这个银幕上什么都没有;马上又换第二张底片,再把它放到银幕上,这第二个情景现前了。我们的生灭就是这样,念头一起来就好像灯光开了,底片打到银幕上,念头一熄灭,灯光熄灭了,银幕上什么都没有;再换第二张,第二个念头又起来了,又打到银幕上,我们看到宇宙了,念头一灭,宇宙又没有了。 念念在相续,所以宇宙就在相续,而且它速度很快,一刹那。一刹那有多少?他讲一弹指六十刹那。一秒钟我们算四弹指,弹得快的可以弹四下。一弹指六十刹那,一刹那九百生灭,也就是说六十乘九百再乘上四,这一秒钟四下,四弹指,总共一秒钟有二十一万六千次的生灭。诸位想想,一秒钟二十四张底片,我们的眼睛都被蒙骗了;现在告诉你一秒钟二十一万六千次的生灭,请问您老人家怎么能看得出来这个宇宙是在闪、在生灭?你看不出来,所以你看到这个宇宙好像在持续。我们人有寿命,这持续相续相;地球也有寿命,地球现在寿命是四十六亿年,银河系也有寿命,宇宙也有寿命,这些寿命是相续的相。实际上,真正的寿命有多少?二十一万六千分之一秒,《仁王经》上告诉我们的。 弥勒菩萨跟佛有一段对话,那讲得更加彻底了,比二十一万六千次更快。是这样说的,「佛问弥勒:心有所念,几念几相识耶?弥勒言:举手弹指之顷,三十二亿百千念,念念成形,形形皆有识。识念极微细,不可执持」。这个我们相信弥勒菩萨讲得更真实。你看佛问他,这心里头有念头,这粗的念头,譬如说我现在想吃饭,这一个念头很粗,这个粗念里面有多少个细念,几念?这细念。几个相?几个识?相是物质世界,识是精神世界,所以说我们一个念头里头有多少个细念?多少次的物质世界和精神世界的生灭?佛问我们这么高深的问题。这弥勒菩萨才能回答,弥勒菩萨是唯识专家,他说什么?举手弹指之顷,也就是四分之一秒,三十二亿百千念,三十二亿百千,一百乘一千是十万,三十二亿百千就是三百二十万亿,这么多个念头,那是指细念。每一个细念念念成形,这个形是物质世界,每一个细念都有物质世界产生。这个世界是什么世界?我们现在的宇宙,哗啦一下宇宙就现前了,不是说膨胀,从小到大,没有那样,一下就现前。每一个物质世界里面都有精神世界,形皆有识,识是什么?见闻觉知。所以这个宇宙就是这么样的极快速极快速生灭产生的。念极微细,不可执持,这种境界太微细了,这念头太微细、太快速了。你想想,一弹指三百二十万亿次的生灭,一秒钟乘上四,就是一千二百八十万亿次生灭,我们怎么可能感知这宇宙是假的?我们能感知的只是它的相续相而已。所以你要知道,真的,一切法不可得。 家里有很多财产,以为得到了,没有。那财产怎么来的?一念产生了,跟著这一念灭掉了,那个财产就没了;没了,第二念又产生了,只是因为你念头在相续,那个财产就好像在相续。你拥有它十几、二十年,甚至拥有它一辈子,那是你的相续,那是假的,真实是什么?念念在生灭。前一念的财产跟后一念的财产不一样,你想执著哪个财产?这里讲的不可执持,「持」是保持,你保持不住,「执」是执著,你根本没得执著,前一念后一念不一样,所以前面一个宇宙跟后面一个宇宙都不一样,请问你执著哪一个? 所以真正明了这个道理,一定要放下控制、占有的念头,要放下那种贪欲,为什么?你贪不到。你贪到了那你就尽管贪,可是你贪不到,贪不到且不说,你这贪心产生的业将来堕三恶道。三恶道也是念念成形,什么念?贪瞋痴的念,念念相续,三恶道就相续了,可是在三恶道里面咱们不知道那是假的。我们人,当人都不知道是假的,当三恶道那更加不知道,更愚痴了。所以就在这种虚幻的境界里面受苦,看到地狱里面的刀山火海,什么?念念成形,不断生灭产生的,就是因为我们念头不肯断,所以他的境界不能断。就好像我们刚才举出的那个淫欲重的人,看到了火柱,把它看成是美女,抱上去,死了,死了还生,生了之后又看到,念头没断。念头没断,境界就不断。地狱,你一堕进去说无量劫,为什么无量劫?这无量劫里面念头一个都不断,念念都是贪瞋痴,没断过。什么时候地狱没有了?你贪瞋痴没有了,一下哗啦就没了。 就像释迦牟尼佛跟我们讲的一个例子,他过去无量劫前也堕过地狱,堕到那个抽筋剥皮的地狱。看到那些跟他在一起被抽筋剥皮的众生很苦,产生了一念慈悲心。他在地狱里面,要轮到他来抽筋了,他跟狱卒讲,他说,大哥,你多抽我一根筋,我代他们抽,我真的看到他们太苦,不忍心,反正要抽就抽多一根。你看跟鬼卒谈判。地狱里的鬼卒可不跟你来这一套,喀嚓,拿起狼牙棒一棍子就打下去,把释迦牟尼佛前生这个众生打死了,一死出地狱了。为什么?他贪瞋痴没有了,他一念慈悲心地狱相就灭了,念念成形。所以明了这个道理,我们才知道,原来宇宙是这样形成的,千万别控制占有,不要执著,一执著自找苦吃。今天时间到了,我们这个专题还没讲完,明天晚上我们继续来做研讨。讲得不妥之处,请大家多多批评指正,谢谢大家。
向上滑动看更多
华严科学宇宙观(第三集)
尊敬的诸位法师,诸位大德同修,大家晚上好。阿弥陀佛!我们今天晚上继续来研讨「华严科学宇宙观」。昨天我们简单的介绍了宇宙学和《华严经》,提出有十个专题我们来讨论。昨天给大家介绍了《华严经》里所描述的宇宙是什么样的,也谈到宇宙的生灭,学习到宇宙是怎么样形成的,《华严经》里告诉我们是唯心所现,唯识所变,是我们的念头所变现出来的。
今天我们继续来学习,宇宙生灭它有一个过程,也就是一切事物都有成住坏空。成住坏空,这是我们所见到的相续的状况,实际上宇宙的本来面目,它是剎那生灭的,它没有这种成住坏空的过程。可是我们凡夫由于有妄想分别执着,换句话说,我们的感知有一种滞留的特性,所以看到宇宙的生灭,我们没有办法感知它是在念念的生灭,而是看到它有一种相似的相续相。科学家通过观测,看到我们这个宇宙当中各种天体,包括大的星云星系、小的星球,一切的物质都有它生成和消灭的情形。佛法一般讲成住坏空,物质是由空而有,因有而住,从住就有坏、就有消亡,最后还是归于空。这个过程虽然并不是宇宙真相,但是确实在我们感知世界里面,这是真实的。
我们会问,为什么我们看到宇宙这些万事万物会有成住坏空?这是我们凡夫所见的;如果你在极乐世界里面,你就看不到有成住坏空。为什么?原因就在于念头不一样。我们这个娑婆世界凡夫念头是不定的,所以佛告诉我们「观心无常」。这个心就是我们的念头,念头永远不会相同,念念在生灭,而每一念都不一样,这叫妄念。所以感知到这个世界就是不一样,它就有成住坏空的过程,这原因在于我们的念头就不一样。在极乐世界的念头是一样的,你看《阿弥陀经》里告诉我们,极乐世界的人,他是永恒的念佛念法念僧,念三宝,所以极乐世界的境界是永恒不变的。
我们现在科学家通过观测,确实也看到很多星系有成住坏空。我举个例子,离我们地球最近的一个星系叫猎人星座,距离地球有十五光年,就是光走十五年到达它那个地方。从美国夏威夷猫娜基山顶用无线电望远镜拍摄这个猎人座的星云,就能看到猎人座星云爆炸以后散开、从坏到空的这个情形;然后又能够通过红外线镜头拍摄到猎人座又在逐步形成新的星云。这证实星云也有成住坏空,证明佛在经里面讲的,人命无常,国土危脆。人有生老病死,这我们亲眼看到的,无常;我们的世界、我们的地球一样也有成住坏空,不可能永恒存在。所以对于这些不能永恒存在的事物我们要看淡一点,纵然不能够完全看破,至少要看淡,别执着,执着就会有苦。
根据科学家的发现,一个星体,不管什么样的星体都有成住坏空的过程。当一个星变老了,开始消亡的时候,往往会成为一种「红光巨星」,就是它开始发射红光,这是它的寿命已经到老了,最后要准备消亡了。我们的太阳,这是离我们最近的一个恒星,我们是在太阳系,太阳再经过六十亿年就会老化成为红光巨星,开始发射红光,最后就会毁灭。濒临毁灭时的星,天文学家称为「白光矮星」,那是这个星球已经把它的能量消耗尽了、放射尽了,最后辐射出一种白光。这个时候星体就会愈来愈缩小,最后在突然的爆炸当中毁灭,归于空。我们现在太阳和地球寿命大概是四十多亿年,可以说这是中年,到了中年的年纪,逐渐逐渐就会到老化。
这个事情,《华严经》里面其实已经讲到,在「华藏世界品第五」里面就说到,我们所能感知的不同的世界都有成住坏空。经文上是这样说的,这是普贤菩萨说的话,「世界有成坏。譬如依树林,种种果差别,如是依剎种,种种众生住。譬如种子别,生果各殊异,业力差别故,众生剎不同」。这是给我们很概略的讲清楚了,这个大宇宙当中种种的世界都有成、坏,成就是生,坏就是要灭了,成住坏空。这里是举一个比喻,说树林,树都会结果,结的果都有差别,不一样。为什么不一样?因为种子不一样,依剎种,种子不同,生成的果就不一样。这里比喻,什么是种子?众生的业力是种子,业力差别故,众生剎不同,你看这句话,把我们生活环境那个根源给点出来了。为什么我们现在生活在这样一个娑婆世界里面这么苦,生老病死人人都免不了?还有四种,爱别离,你爱的人偏偏离你而去,爱的事情偏偏不发生;怨憎会,讨厌的人偏偏老是见到,不是冤家不聚头,不喜欢发生的偏偏就发生了,怨憎会;还有求不得,我们想求,衣食住行这方面的需求,我们希望做的事情偏偏不能成就,真是古人所讲的人生不如意事十常八九;还有一种五阴炽盛,这五阴就是色受想行识,色是我们的身体,受想行识是我们的精神,身体、精神都受到煎熬,身心的煎熬,这五阴炽盛,八苦交煎。
为什么我们生在这样一个世界里面?这不能怨人,怨谁?怨自己,自己业力感召。所以当我们遇到不顺心的事情的时候,当我们遇到讨厌的人的时候,不能发脾气、不能骂人,为什么?谁叫你自己没修好因,谁叫你不往生极乐世界?你有本事到极乐世界去,就不会见到这个八苦。所以真正了解这个原因,我们的心就平了,气也和了。这是业力差别故,众生剎不同,咱们是比下有余比上不足,比起三恶道那是好太多了,当然你要跟天人比,那是差远了。不管我们现在生活境界如何,总要安住于现前的境界,要修好因。既然知道我们的生活环境由我们自己来创造,那就要好好的修善因,将来得善果。只要我们有执着,就没有办法脱离生老病死,没有办法脱离这个世界的成住坏空,为什么?这些现象都是我们执着产生的。
所以《华严经》里又有一段经文讲到,还是「华藏世界品」里面,说「有剎住一劫,或住于十劫,乃至过百千,国土微尘数。或于一劫中,见剎有成坏,或无量无数,乃至不思议」。你看这段经文就把宇宙里面各种不同世界的寿命给我们描述出来了。剎,我们现在可以说是星云、星系,大的国土世界。住一劫,劫是一个时间长度,到底有多长?说法不一,一般来讲,有小劫、有中劫、有大劫。佛告诉我们,人的寿命不是永恒不变的,最长的寿命有八万岁,最少的时候寿命是十岁。从十岁,每过一百年,我们的平均寿命增加一岁,一直到八万岁是最顶点;然后,又每过一百年,平均寿命降低一岁,一直降到十岁,这样一来一回叫一劫,这一劫是个小劫。我们用数学可以算,每过一百年增加一岁,从十岁到八万岁,这个一算我们就知道,一个小劫是一千五百九十九万八千年这么长,也就差不多是一千六百万年,这一个小劫。二十个小劫就叫一个中劫,你再乘上二十。一个大劫有四个中劫,就再乘上四。中劫就是所谓的成住坏空,四个中劫,这么一乘,大概时间有多长?大概有十二点七亿年,一个大劫。《华严经》是大经,所以它这里讲的劫都是指大劫,不是指小劫。
这里讲的有剎住一劫,就是有的世界,它可能停留的时间十二点七亿年。我们现在的地球寿命已经是四十六亿年了,那肯定不止一劫,好几劫了。这里说有剎住十劫,十劫大概是一百二十七亿年。对我们娑婆世界来讲,因为我们现在太阳系大概五十亿年,再过六十亿年开始老化,所以差不多时间是一百二十亿年,可能是十劫,娑婆世界大概是这么长的时间。可是国土不一样,有的有百劫、有千劫,还有国土微尘数劫,那就不得了,无量。像极乐世界,佛告诉我们寿命是无量的,无量无边劫,你数都数不清楚,寿命长久。
一劫当中可能有剎土的成住坏空,或者是无量无数劫里面才有成住坏空一个过程。乃至不思议,不思议也是数目字,《华严经》里都用这些很巨大的数目来给我们描述宇宙,我们讲的天文数字,这个天文数字比现在我们科学家用的天文数字真正大得太多。我们下来就会有一个专题介绍《华严》数学,那真是不思议。现在,我们看到经上讲阿弥陀佛成佛以来几劫了?十劫,十劫也就是大概一百二十七亿年。阿弥陀佛极乐国土有多长?无量劫。所以现在我们极乐世界是刚开始,大家念佛求生净土,到了极乐世界将来都属于元老级人物,这早期的,早期移民。所以各个世界它的寿命是不一样。
根据天文学家的推算,天文学家不仅是算我们这个地球和太阳系的寿命,也在推测宇宙的寿命。可是天文学家们,他们的推算各人有不一样的结论。根据美国麻省理工学院他们科学家的推测,我们的宇宙到现在还很年轻,现在寿数只有一百一十亿到一百二十亿年这么大岁数;根据哈佛大学天文学家罗伯特.柯什纳他的推算,现在宇宙大概有一百五十亿年,就是一百五十亿岁这么大;普林斯顿大学的埃德.特纳博士,他推算宇宙现在已经二百四十亿岁。说法不一,大概的幅度就是一百一十到二百四十亿岁,现在我们宇宙的年龄,这科学家的算法。他们认为,这宇宙会从无到有、从有又归无,这么一个过程,大约一个循环的时间是二百四十亿年到三百四十亿年,他们推算是很短的,这个推算主要是根据大爆炸理论。
这个时间到底准不准确,科学家没有定论。可是如果根据爱因斯坦的相对论来分析,这个时间根本是doesn't make sense,根本是没有意义的。底下我们会给大家介绍一下爱因斯坦相对论里面讲的,时间本身是个错觉,是个假象。所以谈多少亿年这本身是毫无意义的。我用个比喻给大家说明一下可能比较好懂一点。时间,它属于第四度空间,我们如果在第四度空间里面观测三度空间的生命,实际上我们会看到它是同时存在;换句话说,如果你站在四度空间以上来观测,就没有过去、现在、未来。
我们降低一度来说明,可能比较好懂。假如我们现在是三度空间的生命,确实我们人都活在三度空间里面,有长、有宽、有高,有高度感,这三度空间。如果看一只蚂蚁,地上走的蚂蚁,蚂蚁是活在二度空间里面的,牠只有长和宽,只有平面的,牠没有高度。所以牠走到墙上,牠总是觉得是平面,走到天花板上,牠也觉得这个是平面,牠根本没有那种意识,我现在是在一个高度,牠没有恐高症的,因为牠永远活在一个平面当中。假如说我们现在人是一个高级的生命,三度空间里看到二度空间的生命,假如牠是在一个平面上,假如说这里有两点,这两点,蚂蚁从这一点走到这一点可能要费很多时间,对吧?可能从这一点走过来要一分钟,这一分钟是个时间单位。可是我们三度空间看这两点,实际上是在同一个平面上,它们完全是同一个空间里的;换句话说,这两点实际上对三度空间生命来讲没有距离,它是整一块,他没有距离感。
我们把这个空间维度升高一级就能了解了。假如我们现在站在五度空间里面,看四度空间、看三度空间的生命,我们就知道,三度空间里面的生命,他们感知有时间的观念,实际上在高维度空间里面看没有时间,不同的时间点也是同时的。这个大家能理解吗?就正如我们看一只蚂蚁,牠从这一点走到这一点,对蚂蚁来讲牠有个距离感,牠有个空间的概念,但是对我们人的观测来讲,我们看牠,牠是同在一个平面上的,这两点对我们来讲,不存在任何的距离感。这一点和那一点,两点来说,对我们是一样的距离,同在这个平面上。所以当空间维次升高以后,我们是有可能看到过去、现在、未来是同在一个空间当中,同时存在;换句话说,你讲三百四十亿年的寿命,其实已经没有什么意义了,在高一个维次空间当中一看,同时存在。这就是《华严经》十玄门里面讲的「同时具足相应门」,就是过去、现在、未来同时具足,同时的,没有先后。
《华严经.华藏世界品》里面有一句经文讲到,「华藏世界所有尘,一一尘中见法界」,这是讲同时具足相应门。什么意思?在华藏世界里面的大菩萨,他们能够从任何一个微尘里面看到法界。这微尘,我们现在讲基本粒子,譬如说从一个原子,甚至从一个电子,从一个夸克,最小的一个基本粒子来看,里头竟然都有世界。为什么?因为在这个华藏世界里面,这叫一真法界,一真法界里面所有的时空统统都不成障碍了。所以三维空间也好,四维空间也好,五维、六维,无限维的空间,在华藏世界的菩萨眼中都是同时、同处存在,里面没有距离、没有先后,这是所谓的不思议境界。
这些法界无量无边,宇宙又是这么广袤,实际上它是怎么来的?昨天我们跟大家讲是念念成形,就是每一个念头形成的法界,所以这个宇宙不管它寿命有多长,都是我们这一念当中所现的物。所以在我们这一念当中,我们能够现出宇宙的过去、现出宇宙的现在、现出宇宙的未来,不出乎这一念。所以古大德有讲,十方三世不离当下,不离这一念,这一念都是极短促的,不可执持。昨天我们讲到弥勒菩萨的那段经文,一弹指就有三百二十万亿个念头,一秒钟一千二百八十万亿这么多个念头,你怎么能执持,你怎么能够保留这些境界?所以《楞严经》里面说,「当处出生,随处灭尽」,这是我们宇宙。所以讲宇宙寿命没有意义,为什么?宇宙是当处出生,马上随处灭尽,没有,它随着你的念头在生灭。
《华严经.菩萨问明品》里面说,「种种法出生,速灭不暂停,念念悉如是」。这讲到宇宙人生真相。种种法,就是我们所感知的这个宇宙万物,包括物质世界、精神世界。种种法出生,怎么出生?剎那生灭,速灭不暂停。速是迅速、快速,快速到什么程度?一秒钟一千二百八十万亿次,这么快速,没有暂停。就是这个念头,一念接着一念、一念接着一念,每一念都是一千二百八十万亿分之一秒这么长的时间,一念接一念,没有停止,从来不停止。念念悉如是,这个宇宙就是这样念念、念念的产生,而且前一念和后一念,这两个没有联系,就是前面一个宇宙和后面一个宇宙都已经没有关联,它不是说中间有一个力量互相勾在一起,没有,中间是中断的。第一个念头生了,它自己灭了,所以前一个念的宇宙生了,马上又灭了;到第二个念起来的时候,又是第二个宇宙。
所以经文里面讲,「是故彼一切,各各不相知。譬如河中水,湍流竞奔逝,各各不相知,诸法亦如是」。这讲得太精辟了,他用个比喻。是故彼一切,这一切包括我们的宇宙,前一个宇宙和后一个宇宙是两个独立的时空,各各不相知,不相知就是No Correlation,没有关联,前一念不知后一念,后一念不知前一念,前念一个宇宙是他们自己的宇宙,跟后面那个宇宙完全没有关系。这比喻像河流,佛真的是讲这么深奥的道理,他用一个最浅显的比喻。这个河流流着,像孔老夫子在河水上面看,「逝者如斯夫」。释迦牟尼佛说,你看逝者如斯夫,他告诉我们河水怎么流的?前流和后流各各不相知,前面那个水跟后面一个水没有关联。确实我们看到后面的水推着前面的水,长江后浪推前浪,可是告诉您,后浪和前浪不是一个浪,而且它当中没有关联,这是比喻各各不相知。
也说到这前流和后流没有自性,都是因缘和合。这是比喻我们的宇宙,宇宙怎么生成的?因缘和合,它的体是我们的心,但是要有缘它才能成就。推动念头在相续的力量是什么,也就是说让这个宇宙在相续的力量是什么?就是因果定律,善因推动的是善果,恶因感得的是恶报。因缘果报相续,这是一种力量,推动念头在不断的生灭,于是推动宇宙在不断的生灭。这下可把宇宙的真相给说清楚了,所以我们知道宇宙当体即空,了不可得。为什么了不可得?念头产生的。而且念念不能够执持,虽然不能执持,但是它不断的生灭。为什么不断的生灭?因为有因果的力量,所以万法皆空,因果不空。我生了善念,这一个念头善,马上出现一个善的宇宙,这个善念能够相续,那你的善的宇宙在相续,这就是因果,因果是同时的。因就是我们的念头,果就是宇宙。所以讲得最深处,这个因果没有时间观念,时间没有意义。我们说前因后果,我今年种善因,明年得善果,那是给你方便说,真正的真相是什么?这一念是善,当下这一个宇宙就是善。
这个宇宙里面有现在、有过去、有未来,所以我们看到,好像我这一念善了之后,以后才有果报。那是你的错觉,你已经活在时间里头,在四度空间里面,实际上没有,当下就在你的宇宙里面,你将来有果报,这个将来就在你当下这一念的宇宙里面,没有出你这一念之外。所以真正明了这个道理,咱们不能够不对我们的念头负责,这个宇宙是你自己创造的,你是自己的造物主。
你想活得好一点,没别的,你只生善念,别起恶念,你的境界就善了。如果我们念念贪瞋痴,念念制造出三恶道;那么最好念阿弥陀佛,净念相继。什么是净念?阿弥陀佛,一个阿弥陀佛是一念。这一念里面生什么境界?极乐世界。极乐世界,不是说我现在念佛,将来到极乐世界,不是的,现在这一念是阿弥陀佛,现前极乐世界就成就了。成就时间多快?同时的,问题是在于我们能不能够让这个净念相继,您能够把净念相继了,那你的极乐世界就相继。这个极乐世界是你自己的极乐世界,不是别人的,别人生贪瞋痴,他生的是地狱、饿鬼、畜生的境界。你呢?你生的是阿弥陀佛,你生的是极乐世界,所以这叫「自性弥陀,唯心净土」,净土是你自己心念产生的。所以为什么不念佛?没事干,起贪瞋痴,这叫做自寻烦恼,自己折磨自己。真的,天下本无事,庸人自扰之,境界都是自己创造的。所以你只要能够念阿弥陀佛,那就是大势至菩萨讲的现前当来必定见佛,必定!为什么这么肯定?理很深,就是告诉我们一切法心想生,境界是我们念头变现的。
所以我这次回来,跟我们师父回到澳洲,也两年多没回来了,在大学遇到过去跟我做博士论文的两个博士生,一个博士生不错,另外一个就差一些。有一个博士生,他博士论文做得不是很顺利,他的太太也常常抱怨他,很烦恼。两个人都跟我讲很烦恼,学佛好像得不到什么好处。我就劝他,你为什么要念念都住在烦恼当中?你这个念头为什么不住在善良、美好的境界里面,为什么老想这些烦恼?弥勒菩萨讲,「念念成形,形皆有识」,你看你念念成什么形?成烦恼的形,怨天尤人,多苦,自己折磨自己。形皆有识,识是见闻觉知,你所见所闻所知都是烦恼,为什么不转化自己的念头?想要顺利,没别的,修善,多帮助人、多布施,修善就是修福,念念都帮助别人,那你的心善,你的境界就善。
今天我去拜访了一位老居士,这老居士年轻的时候很苦,家里家境很贫寒,嫁了人之后也不理想,养了五个儿女,都非常的苦。可是这位老人家很难得,从来没有怨天尤人,非常能够忍耐,把这五个儿女都拉扯大,而且非常善良,念念都帮助别人,一有好事她就去做,而且非常会照顾人。晚年真是福报现前了,儿女都非常孝顺,她想要做好事,儿女都帮助她。她自己心里觉得很安慰,过去所受的苦、所忍的辱都值得。这个里头,我们学了佛之后知道,只要她能够在逆境当中,在苦的环境里面保持善念,让善念相续,她的苦的境界很快就能转化;假如在苦的境界当中怨天尤人,起贪瞋痴慢,她的这个境界会相续,这就愈来愈苦。所以我们真正懂得这个道理,就知道如何转变命运。这里我们给大家简单的介绍了这个宇宙的生灭,这里面都有大学问。
下面我们给大家介绍第三个专题,「黑洞的成因」。黑洞怎么来的?黑洞,这是现在天文学家已经公认的在宇宙当中存在的一种天体。一般的说法,这个黑洞是怎么形成的?是讲的一颗恒星衰老,像我们太阳,这是恒星,它有衰老的时候,成住坏空。它衰老了,它就会释放出很多的能量,把自己中心的这些燃料,主要是一种氢,氢气的氢,把这些燃料统统都燃烧殆尽。因为中心的能量已经消耗殆尽了,所以外面这外壳,由于引力的作用,外面的这些物质就会往里头吸引,就向中心去压。这种能量是很大的,因为恒星的质量很巨大,不像我们地球,这个质量都不大,像太阳或者比太阳更大的恒星是很大的质量。当它里头的中心空了以后,没有办法承担外面的压力,于是外面的这些物质,就会以巨大的力量往里头压缩,最后形成一种很小的、密度很高的星体,这是由于引力的作用。
在整个星体压缩的过程,这是一个比较缓慢的过程,就是耗时间很长的,因为它的星体很大,真正要压成一个小点,那要很长的时间。在这个过程当中,整个星体都以非常高的速度,实际上是接近光速,向它的中心点冲进、冲过来,就是压缩,所有外围的物质都往里头飞速的飞去。最后形成的星体,是一个体积接近于零,而质量无限大、密度无限高的这么一个点,这种天体就叫做黑洞。为什么?因为这种黑洞的点,它的引力特别的大,因为物理学告诉我们,一个物体的质量愈大它的引力愈大,而且跟它的密度有关系。像这样的天体,它的体积很小,但是质量是无限大,等于是说把所有的物质全部融成一点,这是不可思议的天体。所以这个巨大的引力,使所有的物质都没有办法脱离它的引力,连光都跑不了,光是速度很高,但是由于它的引力都被这个天体给吸引,光都出不来了。所以它没有光了,我们天文学家没有办法用科学仪器去观测到,就是它根本不存在了,它看不见了。实际上不是不存在,是因为它存在,但是没有放射出任何的光出来,你看不到它,这叫黑洞。
所以科学家只能用科学的、数学的理论去推断、去证实。一般来讲,推断的方法是去探测这个天体周围有没有X光射线,因为在这个天体形成的时候会释放出很多能量,释放出X光射线。假如能够捕捉到周围的X光射线,这就能够确定它的存在。现在已经证实了,在宇宙当中有不少这样的黑洞。譬如说美国斯坦福大学天文学研究小组,他们发现了一个目前最庞大、最古老的黑洞,这个黑洞的代号叫做Q0906+6930,一个最大的黑洞,它的引力场可以吸纳上千个太阳系,那么大的一个引力。它现在的质量相当于银河系里头的所有恒星质量的总和,银河系里有上千亿个像太阳这样的恒星,质量的总和。这个星体估计是在大爆炸之后,十亿年之内形成的,所以它现在的寿命大概是一百二十亿年这么长。另外还有美国宇航局(就是NASA),他们用斯皮策太空望远镜也看到了一些黑洞,就是观测到一些黑洞。现在科学家已经广泛接受这样的事实,黑洞确实存在,而且它是由于星体的毁灭而形成。
这种说法,《华严经》里面有没有提到?实际上我们仔细看,也是有的。在佛法里讲,大概我们都有听过三灾,小三灾、大三灾。大三灾是什么?水、火、风,水灾是一个灾难,火灾是个灾难,还有个是风灾。风灾是最厉害,风灾发生以后,一直吹到三禅天,就是三禅天以下所有的众生都要遭灾难,都要灭亡;只有四禅天以及无色界他们这些天人不受灾难。
这个风灾,在《华严经.如来出现品第三十七》有这么一段经文,就讲到风灾怎么样毁灭一个世界。我们看经文,「譬如风灾坏世界时,有大风起,名曰散坏,能坏三千大千世界,铁围山等皆成碎末」。这讲到风灾怎么样毁灭世界,这里讲的跟黑洞的形成也很相似。他说风灾,什么是风灾?大风起,这个大风是一种什么风?由于引力而产生的风。我们刚才讲了,黑洞形成的时候,一颗恒星由于它衰老了,中间空了,外面的物质都往里头压,以光速向中心飞去,这不就形成一种风吗?所有的物质、所有的原子、所有的微粒,全部都以光速往这中心靠拢,形成一股大风。这个大风不得了,叫散坏,能坏三千大千世界,就是娑婆世界十亿个银河系这么大的世界都能够散坏。所以现在我们观测到的最大的一个黑洞,它可以有银河系所有恒星的总和,这银河系只是个单位世界而已。那真正的大风,破坏整个娑婆世界,它是把娑婆世界里面的,十亿个银河系里的所有物质统统都吸引,形成大风,而且都碾成碎末。因为物质在飞速飞行的时候,它的摩擦力就把所有物质都给摩擦掉了,变成碎末。实际上黑洞形成,就像风灾一样,一个世界的衰老、灭亡就是这个样子。
但是它不完全只是有一种引力,它还有一种反作用力,就是有一种排斥力。科学家们谈到这个,说黑洞形成不是无限的在压缩,压缩到一定的时候它就有一种反弹力。就好像物质,它密度很高的时候会往外反弹。《华严经》里也讲到,「复有大风,名为能障,周匝三千大千世界障散坏风,不令得至余方世界。佛子,若令无此能障大风,十方世界无不坏尽」。你看这段经文就讲到一种反作用力,这个大风叫做能障。前面讲的是散坏,散坏是一种引力,往里头压;能障是排斥力,往外推,能障也是一种大风,可以周匝三千大千世界,就是我们娑婆世界,它就是等于障碍着这个散坏的风,就是障碍着这个引力。他说如果没有这种反作用力,这个散坏可以把余方世界所有的天体都能够坏尽。所以这是讲到黑洞形成的时候就有这两种作用力,一种引力,一种排斥力,这是《华严经》有讲到的。现在时间到了,我们先休息半小时,谢谢大家。
向上滑动看更多
华严科学宇宙观(第四集)
尊敬的诸位法师、诸位大德同修,大家晚上好,阿弥陀佛!刚才我们讲到天文学家发现的黑洞是怎么形成的。实际上讲,所谓的黑洞就是恒星毁灭之后形成的天体,也是属于成住坏空的坏空这一部分。
虽然天文学家他用大量的研究、精密的仪器来探索太空,可是讲来讲去都远不如释迦牟尼佛在经中所说的真相那么圆满、那么究竟,真是古人所讲的「世间好语佛说尽」,现在科学家们怎么说都说不过佛,都给佛说尽了。我们现在之所以要结合现代科学来讲宇宙人生的真相,是不得已,因为现在人不信,不信佛讲的,迷信科学,只好用科学的语言来给大家说明。特别是讲给那些有一定知识文化的、有学位的那些人,他比较迷信于科学。实际上真正最高等的科学就在《华严经》里面。刚才就讲到黑洞的形成,不管是什么样的物质都有成住坏空,有情生命都有生老病死。实在讲,到底有没有生死、有没有成住坏空?在相上我们看到似乎有,实在讲没有。那我们看到的是怎么一回事?这个道理很深,清凉大师在《华严经》的注疏里面,他在批注「十通品第二十八」里面有一句话说到,「色存即空隐,色亡则空显」,这两句可以说把物质生灭现象背后的真理给我们揭示出来。色就是物质,色存就是物质存在,我们看到有物质,看到有这些桌椅板凳,有人、有动物、有这些有情生命,有天体、有星系,色存。
色存实际上是什么?是空隐。这个色和空是相对的概念,色是一种存在,一种物质;空是没有,没有物质。实际上讲,「色即是空,空即是色」,这是《心经》上大家都耳熟能详的一句经文,这物质就是空,空就是物质。这怎么说,此话怎讲,明明看到有物质,怎么能说它是空?实际上物质存在,实际上空也存在,只是空在隐的地方,它没有显,那我们就说物质存在。色亡则空显,色亡是消失了,物质没有了,没有了是一种什么现象?是空显了。所以空本来就存在,它是有隐显不同。既然空只是隐显之不同,物质又何来有生灭?所以本来是不生不灭,只是我们说物质存在的时候,空隐;物质消亡的时候,空显。所以清凉国师在批注当中是这么说到,「论存亡隐显者」,这个存亡是讲物质,隐显是讲空,这两个概念是一不是二。所以「色即是空,则色亡空显;空即是色,则空隐色存。然皆即亡即存,即隐即显」,这可把真相说太透彻了。这个存亡是讲物质,一切有情众生、无情众生。色即是空,就是说当物质衰亡了,空就显现,这句话就是色即是空的意思;空即是色,是讲空隐去了,物质就存在。
这个空不是什么都没有,不是我们科学家讲的真空。它是一种什么状态?是一种隐的状态,所以即亡即存,就是色(物质)的存在和消灭,我们现在讲的星体的存在和消亡,同时的。所以空的隐显也是同时。我们讲物质没有了,形成一个黑洞,黑洞是什么?看不见,什么都没有,连光都没有。这是什么?是空,空显了,我们看到黑洞实际是空显。可是里面有没有物质?有物质。它是不是空?那么就不是空,里面真有,只是我们看不到;我们看不到,不代表它真的什么都没有,而是空显了,物质隐了。所以佛法里讲的「存亡不二,隐显不二」,就是这个道理。这个道理如果我们觉得真的很难懂,我们再用一个比喻,《金刚经》里面常讲的「一切有为法,如梦幻泡影」,梦幻泡影就是一种比喻,这是梦观,佛常常用梦观,用这个比喻。在《华严经》里面也讲到,在「十忍品」里面有一句经文说,「菩萨了世法,一切皆如梦」,这就是《金刚经》里讲的,一切有为法,如梦幻泡影。
下面又说,「梦体无生灭,亦无有方所」,梦的体是什么?是我们的心,这个心,当然我们作梦的时候是妄心起作用。但是这里讲到的一切法,它的体是真心,所以梦体是比喻真心,真心没有生、没有灭。它也没有方所,方所就是东南西北。真心在哪里?它无处不在,哪都有。大家都有作梦的经验,梦中我们看到山河大地,看到这个宇宙、太空,种种星系。试问一下,在梦中的这些物质,它是色还是空?它是物质吗?当然你能说它是个物质,因为你在梦中明明看到,梦中是物质;可是它也是空,梦中的境界当然是空的,了不可得。所以虽然看到了,但是色即是空。你看这就能够理解了,梦里的境界它也是空的境界,虽然是空,但是你又能看到,虽然看到了,醒来之后什么都没有。所以这个色空不二,而且是同时存在的。
你在梦境,同时有物质,但是同时它又是空,所以当你看到它的时候,它当下就是空。不是说你梦醒了之后,它变成空了,不是,你在作梦的时候,它也从来没有过,当体即空。所以懂得这个道理,我们就觉悟了,我们现在现前的境界就是梦境。怎么出生的?前面讲的念头出生,因为我们有念头,所以就看到有境界;因为念头在相续,所以现在的境界在相续。但是我们要懂得,它当体即空,了不可得,所以何必要去执着它?有的时候你没有得到,没有的时候你没有失去。你看,得失感没有了,烦恼就没有了。见到好的境界不用起贪爱,为什么?贪不到,得不到,它当体即空,了不可得。像一个肥皂泡,看起来好像五彩斑斓,挺好的,里头是空的,而且马上就破掉,如露亦如电,要应作如是观。看到不好的境界,逆境现前了,也知道它是个肥皂泡,一会就破掉,而且也是当体即空,了不可得,所以也不会起瞋恚心。你看顺境不起贪爱,逆境不起瞋恚。那不是变成一个痴呆,什么反应都没有?不是,看还是看得清清楚楚,但是内心里不起这些烦恼。过日子还是过得很快乐、很幸福、很美满,只是没有烦恼而已。所以佛告诉我们要放下的是执着,把这些贪瞋痴的烦恼放下,随缘度日。做什么?自觉觉他,自己修行,把自己境界往上提升,同时帮助众生也觉悟这个事实真相,也明了这宇宙到底是怎么一回事。
《华严经.须弥顶上偈赞品第十四》,我们师父刚刚讲完这一品,有一段经文讲得好,「观察于诸法,自性无所有,如其生灭相,但是假名说。一切法无生,一切法无灭,若能如是解,诸佛常现前」。这一段是讲我们如何作观,观是我们的观念,就是《华严》的宇宙观、人生观,这是正确的观念。我们应该存着什么观念?观察于诸法,自性无所有,诸法是一切现相,一切现相没有自性,这是什么?众缘和合的东西,当然是没有自性。我们现在说一切法是自性所变现的,这个自性到底有没有?跟诸位说也没有,如果你执着还有个自性,那你又执着。这前面讲的,如其生灭相,但是假名说,自性也是假名,老子说的「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如果说有个自性,你把它着实了,那你又执着了,你就见不到自性了。这是个假名,勉强给它起个名字叫自性,实际上没有,空的。我们六根没办法接触,眼睛见不到,耳听不到,鼻子闻不到,舌头尝不到,身体触摸不到,连意念都想象不到,当然就说也说不到。这个自性,万法的本体,如其生灭相,生灭相,就讲到一切的万事万物都有生灭的现象,可是它什么?都是真如本性所现的,这个如讲的是真如本性。
一切法无生,一切法无灭,无生无灭,前面讲到的色和空同时存在,所以生和灭根本没有。这里我们可以比喻,譬如说一个大海,大海我们把它比喻成自性,自性不生不灭、不来不去、不一不异、不常不断,这讲大海。一切法比喻海里的水泡,海里水泡太多了,无量无边,水泡有生有灭、有来有去、有断有常、有一有异,这是讲到现相。可是本体只有一个大海,大海没有动,里头的水在动,这水波、水浪、水泡,它们有生灭,生灭的相,可是不离大海,都是自性变现的。所以觉悟的人他看到是大海,迷的人看到是水泡,看到水泡生灭很感伤,自己最亲的人怎么就夭折了?很伤心。看到什么?看到生灭相,而且执着在生灭相里头,他就烦恼,他没看到自性,自性不生不灭。大海本来不生不灭,也不来不去,你要看到现相就忘了大海,忘了大海,迷进去那就苦了。所以真正懂得这个道理,知道人哪有生老病死?没有生死,我没有生死,我是我们的自性、真我,每个人都没有生死,我们这是讲体。相上这个肉体,肉体生灭相,肉体也不是我,随它去,它生灭随它的缘生灭就好,我没有生灭,我没有动摇,我没有来去。
所以真正若能如是解,诸佛常现前。这个人见到佛了,见到佛就是明心见性、见性成佛,他懂得自性,真正明了了。这个解是真正明了、真正看破,看破,他就放下了,放下什么?放下分别执着。看到这些种种生灭相,他会不会动心?不动心,知道那都是虚幻的,都是空的、假的、不可得的、无所有。知道这些道理,心如如不动,这个人就成佛了。诸佛常现前,就是他成佛了,成佛以后他会怎么做?见到大海了,所有的水泡都是大海,所有的现相都是大海,所以他就怎么样?礼敬诸佛。所有的水泡都是大海,所以我礼敬水泡不也是礼敬大海吗?一切众生都是佛,礼敬一切众生也就是礼敬诸佛,礼敬诸佛就是礼敬自己,这就是自爱自重。
所以真正成佛了,这种人才懂得自爱自重,因为他真正爱一切众生、尊重一切众生,他知道众生跟自己不二,是一不是二。所以我们要从这里下功夫,学着礼敬诸佛,学着爱一切众生,爱一切的有情、无情的众生,礼敬他们。这是什么?性德,能够这么做,才能有一天见性,才能有一天诸佛常现前。你看人家大菩萨,诸佛常现前,天天见到佛。常常见到佛,没有一刻不见到佛,为什么?他明白了,众生不都是佛?眼前你们每一位都是佛,桌椅板凳也是佛。为什么?自性变现的。谁的自性?我的自性。自性变现的,怎么不是佛?怎么没有佛性?
所以凡夫整天说,我怎么老不见到佛?天天念阿弥陀佛,阿弥陀佛也不现前。为什么?以凡夫心,见到所有的众生都是凡夫,没见到大海,只见到水泡。所以懂得这个道理,我们要从心念上转,学着见一切人都是佛。印光大师讲,见一切人都是菩萨;我们实在讲,应该见一切人都是佛,本来他们就是佛,现在呢?现在也是佛,现在还是佛。这个本来,不是说他过去就是佛,现在不是佛了,不是,你们诸位每个人现在本来就是佛。这话听明白了吗?这个本来是讲现在,不是讲遥远的过去,无始劫之前是个佛,现在迷了,迷了之后变成凡夫了,没有,现在、当下本来是佛。为什么看不到?就是因为没见性,没见我们的佛性,只见水泡,不见大海。所以我们要去这样观察,念念都保持着见一切人是佛这个态度、这个心念,那恭喜你,你现前当来必定见佛,现前就见佛。而且诸佛常现前,都是佛,我们在座个个都是佛,桌椅板凳都是佛,佛示现,这叫做入华严境界。所以科学家所讲的,你看真的叫鸡毛蒜皮,跟佛讲的宇宙人生真相差得老远;而且认识到真相,却不能够改变自己观念,得不到受用。关键我们要改变自己的观念,要用佛的观念替代我们自己凡夫的观念,这就对了。这是讲到黑洞的形成,我们得到的启示。
下面一个专题,我们给大家报告一下《华严》的数学。我们都知道数学是现代科学之母,没有数学可以说科学没办法发展,科学发展有赖于数学,宇宙学也不例外,都是通过数学推演出来的。我们在描述太空、描述宇宙星系,用的这些数字都是庞大的数字,所谓天文数字,一般来讲用一个概念叫做幂,英文叫Exponential,幂。这个概念,实际上早在三千年前佛在《华严经》里就提到,而且提得更加的高深。什么叫幂?幂就是,如果我们用拉丁字母来讲,譬如说α的n次方(αn),下面是个α,右上角一个n,这是α的n次方。譬如说十的二次方是什么意思?就是十再乘上十,两个十相乘,就是十的二次方,等于一百;十的三次方,三个十相乘等于一千;十的一百次方,等于一百个十相乘,那我们就没有名词来说它了。不像说百千万亿,那我们还有个名词说,再往上,兆,京。中国古代圣人也了不起,黄帝算法有二十三种单位,了不起了,现在我们只能是用多少多少次方,很抽象的概念。
在《华严经》里面讲到多少个次方?总共讲了一百二十四个这种数学的单位,比中国古代黄帝算法二十三个又多得太多了。你看,我们看其中有一段经文,这是在《八十华严》到最后第六十五卷讲到善财童子去参访,参访到一位菩萨叫做自在主童子。这自在主童子他是个数学家,很了不起,他给善财童子讲这个天文数学,他讲什么?「自在主言」,自在主童子说,「善男子」,这是对善财童子说,「我昔曾于文殊师利童子所,修学书、数、算、印等法,即得悟入一切工巧神通智法门」。这是数学家,他从哪里悟入?从数学悟入。这个跟一般的法门不一样,他是专攻数学。他在哪里学的?在文殊师利菩萨那里学的,他修学书、数、算、印等法,而且他能够悟入一切工巧神通智法门,难得,他从数学悟入。底下是他的心得报告,他说,「我亦能知菩萨算法。所谓:一百洛叉为一俱胝,俱胝俱胝为一阿庾多」。我先给大家解释一下一百洛叉,洛叉这是佛经里面的一个数学单位,就是十万,十的五次方,十万,这一百洛叉就是一千万,一千万叫一个俱胝。俱胝是个数学单位,俱胝是多少?一千万。俱胝俱胝为一阿庾多,俱胝的俱胝就是一千万再乘上一千万,你们算算是多少?用数学表示,就是十的七次方,再乘上十的七次方,十的十四次方。底下还有,「阿庾多阿庾多为一那由他」,这又往上乘,十的十四次方,再乘个十的十四次方,十的二十八次方,这叫做什么?一个那由他。再往上,「那由他那由他为一频婆罗」,二十八次方再相乘,五十六次方。那底下倍倍相乘,我们就不解说了,我们把经文念一遍,你们就知道数目字有多大。看看哪一位数学好的,我们念完,你把那数字告诉我。
「那由他那由他为一频婆罗,频婆罗频婆罗为一矜羯罗;广说乃至,优钵罗优钵罗为一波头摩」,这都是数学单位。「波头摩波头摩为一僧祇,僧祇僧祇为一趣,趣趣为一谕,谕谕为一无数,无数无数为一无数转,无数转无数转为一无量,无量无量为一无量转,无量转无量转为一无边,无边无边为一无边转,无边转无边转为一无等,无等无等为一无等转,无等转无等转为一不可数,不可数不可数为一不可数转,不可数转不可数转为一不可称,不可称不可称为一不可称转,不可称转不可称转为一不可思,不可思不可思为一不可思转,不可思转不可思转为一不可量,不可量不可量为一不可量转,不可量转不可量转为一不可说,不可说不可说为一不可说转,不可说转不可说转为一不可说不可说,此又不可说不可说为一不可说不可说转」。总共一百二十四个单位。下面讲,「善男子,我以此菩萨算法,算无量由旬广大沙聚,悉知其内颗粒多少」。最后一句话是讲什么?是自在主童子用这些菩萨算法,就是这些高深数学来算什么?无量由旬广大沙聚,这是讲我们这个大宇宙里面,无量的星体里面的微尘、颗粒。换句话说,我们讲基本粒子有多少?这么大的宇宙有多少个基本微粒,你们能算出来吗?菩萨能算出来,他用这么大的数目字。
如果我们把这些庞大的天文数目单位,转成现在的数学是多少?我真正做了一个推算,用计算器来算出来,最后一个多大?就是这个所谓「不可说不可说转」,这是最后一个数学单位,是等于多少?十的三十七亿五千八百0九万六千三百八十四次方(103758096384)这么大。什么意思?我还说不明白,这个意思就是说,你写这个数字,要把它写下来,一后面多少个零,譬如一、三个零是一千,一、五个零是十万,一后面画零画多少零?我举个比喻说要画多久,画多少。假如说你用一张A4纸去画零,一张纸算你画一千个零,假如说一张普通A4纸四克这么重,你要把这个数目字写完,需要多少重量的纸?十五吨。你想想你能写得完吗?这就是最大的那个数目字,你看,光把它写一遍都够呛了,所以怎么可能用我们的思惟想象它有多大?假如说你要写,多长时间写完?我算你从现在开始写零,画零,算你能够每一秒钟写两个零,正常速度,一天二十四小时不间断的写,也不吃饭,也不睡觉,拼命的写,把这个数目字写完要多久?要六十年,就要这么长时间。这就是《华严经》里讲的这个数目字,不可说不可说转。这真叫天文数字,那科学家简直叫望洋兴叹。所以这些数字用来做什么?自在主童子告诉我们,他用来算整个宇宙的基本微粒数目。
所以你真正入佛境界,整个宇宙无所不知、无所不晓,都知道了。有多少个数目,你不用这么算,用六十年,佛现前就看到这个宇宙怎么一回事,大智慧。为什么这么大的智能?这个宇宙是自己的自性变现的,所以佛真正是对自己完全明了,宇宙人生真相完全明了,无所不知,无所不能。这是佛给我们用这一个数学算法来告诉我们,第一个,这个宇宙是无限大,真的是不可思议,这里面的现象也是不可思议。不可思议,但是佛的德能也不可思议,都能够通达,都能够明了,这叫做得大自在。所以你看现在科学家他们所观测到的宇宙,现在他们的估算,我们科学家所观测到的宇宙,基本粒子的总数大约是十的八十次方这么多个,那是小意思,十的八十次方而已。人家《华严经》里讲的大宇宙,那肯定这个大宇宙比科学家观测的要大。前面我们讲到科学家还没有观测到娑婆世界以外,更何况我们前面讲的,一个世界种有无量的娑婆世界,一个世界海又有无量的世界种,这个宇宙里面又有无量的世界海,所以那个基本微粒的数目是没得算的。所以科学家真的是所知太渺小了,说佛是大科学家,一点不为过。
佛用什么科学方法?他不是用科学仪器,也不是用我们的数学,用我们的数学根本没办法,你写那个零都写六十年,你什么时候才能算得清楚?佛不用这些方法,用什么?用禅定,他在深度的大禅定当中,《楞严经》里讲叫「首楞严大定」,大定当中观测到的宇宙明明了瞭,根本不用那么麻烦,还用科学仪器,还用数学推断,这是太麻烦了。所以佛教给我们的科学方法就是用禅定,开智慧。为什么把它叫做科学方法?所谓科学方法是人人都可以用,人人都可以证实的,这叫科学方法。什么叫科学?譬如说我们做实验,像氢气加氧气,一燃烧变成水分,化学里面讲的,H2就是氢气,plus(加上)O2氧气,equal(等于)H2O,(H2+O2=H2O),那就是水,对不对?这个你去做实验,你拿氢气和氧气一烧,它就成水。换一个张三他这么做也出水,李四做也出水,不管谁做,同样一个实验,结果是一样的,这叫科学方法,科学实验。
那佛教给你的方法,你也能够这样子,你去做你得到的跟佛一样,你修定你就能开智慧,你就能现前看到这个宇宙真相。张三做他也能够得到,李四做也能够得到,只要你用同样一个方法,你得到的结果是一样的,这就叫科学方法,只是没用他的仪器而已。所以佛教是最科学的,谁都可以去实践,谁都可以证得。证就是验证,就是证明佛讲的境界,要我们每一个人去证明。佛告诉我们念佛,念阿弥陀佛就能往生,你证明。不是听佛说得好像天方夜谭,不是的,你去念佛,念到一心不乱,极乐世界就现前。你可以试试看,保证现前,这不是最科学的吗?一点误差都没有,完全是公修公得,婆修婆得,你不修就不得。这是讲到《华严》数学对我们的启示。在《国际数学通史》,这是世界所集结的关于数学的历史。这本书记载着全世界公认释迦牟尼佛对数学有着重大贡献,这是在《数学通史》上记载的,你看《华严经》里就讲到这么多数学单位。所以你看三千年前就讲到这么高深的数学,所以佛法真的是高等科学。
下来一个专题,我们给大家汇报一下,叫「虚幻时空」。研究时间和空间,这都是科学家们研究的领域,在佛法里面早就讲到。爱因斯坦,这是我们都知道的近代最伟大的科学家,现代科学之父,他提出相对论,奠定了太空研究的理论基础。相对论,有狭义相对论和广义相对论,根据相对论的推断,空间上这种广、狭、远、近实际上是不定的,就是它是个变量,不确定,时间上的长、短、快、慢也是可变的;换句话说,时间和空间都不一定的,没有真实的、没有实在的时空。要证明这一点,我们当然稍微要懂得一点数学。广义相对论、狭义相对论,它都是建立在所谓的「非牛顿系统」中,这么一个理论。牛顿,我们知道是英国早期十八世纪初一位大科学家,他在物理学可以说是鼻祖了,他所研究的物体运动,是所谓小的、缓慢的运动,譬如说我们日常见到的汽车在行走、飞机在飞行,这些都是低速,体积很小、质量很小的物体。飞机很快,这个速度还是很慢,它相对什么而言?相对光速而言飞机就很慢了。
爱因斯坦的理论,就不是建立在这么一种小范围的基础上,他所研究的是大尺度的空间,质量很大的、高速飞行的这些物体。爱因斯坦发现,他研究看到物体的物理特性,譬如说长度,它的体积随着它的运动速度变化而变化。他有个公式,这个公式是Lv(Lv是运动中物体的长度),等于L0乘上根号一减去V平方除上C平方,()。这什么意思?V就是运动物体的速度,C是光速。换句话说,这个物体在运动,它的速度影响着这个物体的长度,它的速度愈大的话,它的长度就会缩小,有这么一个关系。这个就是说,当一个物体在高速飞行状态下,相对一个静止的物体而言,它缩小了,体积也缩小。它的长度缩小了,各个方向的长度缩小,整个体积就缩小了。这是爱因斯坦相对论里面得到的结果。
换句话说,物体的体积它是在变化当中,在一定条件下,物体的体积可以变成零;也就是说,当它的速度等于光速的时候,它的体积变成零了,它没有长度。换句话说,它没有距离,因为没有长度就没有距离。距离也可以伸缩,在一定条件下,距离可以变成零,就是没有距离。就像我们的地球,假如在飞速飞行的话,光速飞行的话没有距离了,美国和中国现在相隔两万多公里没有距离,都在一点上,同时看到,就是这么样一个状态。实在讲,大菩萨有这种能力,他能够在广大的宇宙当中看到不同的物体如同就在眼前。
我们可能会问,到底是什么东西在动,动得这么快,能够改变距离,改变一个物体的体积?这个速度,天文学家讲的叫相对速度。实在讲相对什么速度?就是念头相对于自性的速度。我们的念头非常快速,不断的在生灭、在振动,所以产生了种种的距离,种种的宇宙的这些星系,这些现象。假如这个念头不动的话,什么距离也没有,什么时间、空间都没有;换句话说,只要有动,就会有境界发生。《华严经.世主妙严品》里面就讲到,有这么一句经文,「佛于一切十方中,寂然不动无来去,应化众生悉令见」。你看这句经文讲得好,佛在十方世界里面,他寂然不动(什么不动?心不动。这个心是什么心?我们的真心,真心没有来去,寂然不动)。但是佛又能够在十方世界应化,令众生能够见到。那是众生在动,众生一动,结果众生就能够见到境界,见到佛的境界。所以境界能否现前取决于有没有动,这个动就是心在动。这个道理很深,我们这一段还没讲完,明天我们同一个时间继续来开解,希望能够明了《华严经》里所讲到的这个宇宙真相。讲得不妥之处,请诸位大德多多批评指正,谢谢大家。
关注公众号,点服务观看更多!
发愿:余生为这个世界,尽己所能,在自己的能力范围之内,利益到我的世界里我能触达到的每一个人。给予温暖 . 传达温暖。南无阿弥陀佛
向上滑动看更多
点右上角三个点在QQ浏览器打开
再识别二维码或打开网址
link3.cc/sxdh
安装报恩影音讲堂APP
观看下面全部圣贤教育视频
以下广告与图文是平台随机分配,请学长们远离一切动物制品、远离游戏、远离情欲,远离四处攀缘募捐,远离一切不如法行为,诸恶莫作,众善奉行,才会获得幸福美满的人生。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提升卡
置顶卡
沉默卡
喧嚣卡
变色卡
千斤顶
照妖镜
返回列表
发新帖
高级模式
B
Color
Image
Link
Quote
Code
Smilies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加入联盟
本版积分规则
发表回复
回帖后跳转到最后一页
浏览过的版块
视频专区
太阳系
空间站
运载火箭
太空政策讨论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