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 785|回复: 0

导盲助行、灾害救援、月球探测……从大学里走出来的机器人都在干啥?

[复制链接]

398

主题

503

帖子

1445

积分

金牌飞友

Rank: 6Rank: 6

积分
1445
飞币
938
注册时间
2017-7-10
发表于 6 天前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在2025年的央视春晚舞台上,创意融合舞蹈节目《秧BOT》的“火”了。节目里,舞蹈演员和人形机器人一起扭秧歌,展示了机器人在未来人类生活领域应用的广阔前景。

机器人到底能做些什么?

近年来,上海交通大学在人形机器人和六足机器人多场景应用方面的研究取得多次突破。

在上海科技馆推出“科际穿越·科创校长空间站”系列课程中,上海交通大学机械与动力工程学院教授高峰带来了智能六足导盲机器人“小交”,介绍了六足机器人的几个重要应用场景。

上海交通大学机械与动力工程学院教授高峰

六足机器人相比

四足机器人的优势是什么?

“‘小交’行走的时候,始终有三条腿支撑,保证稳定的同时也更适合于导盲的伴随性行走,在特定场景下比四足机器人更有优势。”高峰介绍,智能导盲犬“小交”具有视觉感知环境的能力,可以自主导航至目的地、动态躲避障碍、识别红绿灯等。

“小交”还能听懂人的指令。“上楼梯”“掉头”等语音都能被它识别,并精准做出动作。

导盲助行、灾害救援、月球探测……从大学里走出来的机器人都在干啥?w2.jpg

上海交通大学六足智能导盲犬“小交”

“在设计的时候,我们考虑了盲人的切实需要,让‘小交’能通过盲杖感知盲人行走的状态和意图实现牵引和停止等动作。”高峰说,行走更稳定、体积更大、续航更足、负载能力更强等特点,也必然让六足机器人的应用场景更加广泛。

有哪些六足机器人?

“四足机器人一般有两种,即对角抬腿和同角抬腿两种方式。六足机器人总是每次抬三条腿,所以我们一般不通过抬腿方式给六足机器人分类。”高峰介绍。

从设计结构角度来看,目前六足机器人主要有四类,分别是类螃蟹机器人、类蜘蛛六足机器人、类章鱼六足机器人、仿昆虫六足机器人。

导盲助行、灾害救援、月球探测……从大学里走出来的机器人都在干啥?w3.jpg

类螃蟹六足机器人

特点:横着走,重心低,具备多关节协同运动能力,适应狭窄或低矮空间作业。

应用场景:核电站救灾、地下管道巡检、大型装备的狭窄舱体内部检查与装配等。

类蜘蛛六足机器人

特点:模仿蜘蛛的运动模式,关节自由度高,动态避障能力强,负重120kg以上,可爬55°坡。

应用场景:在野外执行地质勘探和生态监测任务、对地外星球复杂地貌进行探测、火灾现场快速定位火源等。

类章鱼六足机器人

特点:兼备六足的稳定性与章鱼触手的柔韧性,同时拥有抓取与行走的功能。

应用场景:海洋资源勘探、水下设备维护、在手术中协助搬运精密器械等。

仿昆虫机器人

特点:采用轻量化、模块化设计,体积小且机动性更强。

应用场景:灾害救援、反恐侦查、农业监测与管理等。

交大六足机器人即将登月

探索月球有了新方式

六足机器人研发过程中,需要解决步伐协调、机身稳固性和智能环境适应等多重难题。中国在此领域已经拥有创新优势,2022年举办的北京冬奥会上,上海交大的冰壶机器人“选手”就已经亮相。

导盲助行、灾害救援、月球探测……从大学里走出来的机器人都在干啥?w4.jpg

2026年嫦娥七号将会携带上海交通大学的一款六足机器人一起执行探月任务。

最右为即将登月的机器人样品

高峰介绍,“嫦娥七号的主要任务之一是探测月球表面的水,而这款机器人将作为飞跃探测器,通过跳跃飞行的方式反复‘起飞’‘着陆’,将探索范围扩大至更广泛的月球南极阴影区域,进行更细致的搜索。”

未来,上海交通大学将继续在机器人领域智能化、场景化、自主化方向展开布局。“通过跨学科协同与产业联动,机器人在复杂环境下的实时决策能力将不断提升,人机协作的安全性将不断优化。”高峰说。




文字:芮德贵

图片为视频截图

编辑:曹轶姗

校对:曹铒

责任编辑:吴华

转载此文请注明出处

关注“第一教育”

分享至朋友圈惊喜更多!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加入联盟

本版积分规则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