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加入联盟
找回密码
航空人生
新一代连飞客户端下载
空管人生
中国航空运动协会推荐
WEFLY
模拟飞行玩家聊天工具
门户
文章
商城
二手市场
外包服务
模飞软件
硬件设备
飞行体验
学院
云课堂
问答
资料下载
论坛
模拟飞行
低空飞行
太空探索
星圈
资源
企业
太空探索论坛
»
论坛
›
太空穿越
›
卫星
›
印度非要自研卫星,性能超GPS和北斗?也只有在印度本土 ...
返回列表
发新帖
查看:
924
|
回复:
0
印度非要自研卫星,性能超GPS和北斗?也只有在印度本土算盘菜!
[复制链接]
赋明通
赋明通
当前离线
积分
1558
窥视卡
雷达卡
428
主题
544
帖子
1558
积分
金牌飞友
金牌飞友, 积分 1558, 距离下一级还需 1442 积分
金牌飞友, 积分 1558, 距离下一级还需 1442 积分
积分
1558
飞币
1012
注册时间
2017-7-6
发消息
发表于 2025-2-12 13:22:50
|
显示全部楼层
|
阅读模式
印度放着现成的GPS和北斗不用,非要自己造导航卫星!
是为了省钱?还是为了“面子工程”?
别急,今天我们就来扒一扒,
印度的NavIC系统
牛不牛,能不能和我们的北斗卫星导航掰手腕!
印度为何要在卫星导航上“自力更生”?
卫星导航这口饭,大国喂给印度的他们不愿吃,偏偏要搞自主研发,这究竟是为啥呢?
1999年,印度和巴基斯坦的军事冲突在卡吉尔地区一触即发。
印度军队急需依靠美国的GPS系统,来定位巴基斯坦军队的位置
,结果,
美国却临阵切断了GPS。
这下可好,印度军队在战场上像“瞎子”一样,不仅找不到敌人的位置,还
因为定位不准吃了大亏,伤亡惨重。
卡吉尔战争
这一耳光让印度彻底清醒了:依赖别人的技术,关键时刻真的会“掉链子”!普通人用手机导航,信号没了不过是迷路而已。但放在战场上,“导航失灵”可是直接关系到国家安全。
于是,印度政府一咬牙一拍桌子:不行!我们得搞自己的导航系统!2006年,
印度正式启动了IRNSS(印度区域卫星导航系统)项目
,目标就是打造一个完全自主的卫星导航系统,不再受制于人。
有朋友要问了,印度怎么不直接用北斗呢?咱们的北斗可是全球覆盖,精度高、功能多,三哥不考虑一下?
其实,人家不是没考虑过,但作为一个有“大国梦”的国家,
印度还是希望掌握核心技术
,抄别人的答案虽然快,但自己学会才是硬道理。
从那时起,印度空间研究组织(ISRO)便踏上了充满挑战的研发之路。2013年,印度成功发射了首颗导航卫星——IRNSS-1A,迈出了自力更生的重要一步。
到了2016年,印度更是给这一系统取了个雄心勃勃的名字——NavIC,意指“印度星座导航”。
印度航天局局长宣布发射任务成功
讲到这里,大家是不是觉得印度还挺有骨气的!确实,NavIC系统的诞生,不仅是为了摆脱对大国卫星导航的依赖,更是印度在科技领域的一次“独立宣言”。
它向世界证明,印度不仅能造卫星,还能造导航卫星。虽然这条路走得不容易,但印度的决心和努力,也让人刮目相看了
不过,大家最关注的肯定还是一个问题:
印度的NavIC系统到底有多厉害,能超越GPS和北斗吗?
印度的“导航小宇宙”能打几分?
印度的NavIC系统自诞生以来,就一直被印度媒体吹得天花乱坠,
更有甚者说它的性能已经超越了GPS和北斗。
真相果真如此吗?今天,我们就来给NavIC打个分,看看它的“导航小宇宙”到底能爆发多少能量。
先说覆盖范围。
NavIC系统的覆盖范围,主要集中在印度及其周边1500到2000公里的区域
。换句话说,它就像个“区域小霸王”,在印度本土和周边地区表现不错,但一出这个圈,NavIC就有点“力不从心”了。
放眼世界,
北斗和GPS可是真正的“全球大佬”
,无论你是在北极看极光,还是在南极逗企鹅,它们都能给你精准定位。所以,在“统治领域”这一项上,
NavIC只能算是个“区域明星”
,离“全球顶流”还有不小的距离呢!
NavIC覆盖范围
再看定位精度。
NavIC系统的定位精度为20米,授时精度小于50纳秒。
这个数据听起来还不错,但和北斗、GPS一比,就显得有点“粗糙”了。北斗的定位精度可以达到5到10米,甚至在特定区域能达到2到3米,授时精度更是高达10纳秒!
打个比方,如果
你用NavIC导航去一家咖啡店,它可能会把你带到隔壁的奶茶店
。而北斗和GPS则能精准地把你带到咖啡店门口,甚至还能告诉你哪个座位靠窗。所以,在定位精度这一项上,NavIC的表现及格啦,但上升空间还是很明显的。
NavIC地面站
目前,
NavIC系统的在轨卫星数量仅为7颗
,包括3颗地球同步轨道(GEO)卫星和4颗倾斜同步轨道(IGSO)卫星。相比之下,
北斗系统拥有30多颗卫星
,分布在GEO、IGSO和MEO(三种不同轨道)上,
GPS也有24颗卫星
,覆盖全球。
卫星数量少,说明NavIC的服务能力和灵活性都有局限。比如,在高楼林立的城市里,NavIC的信号可能会受到遮挡,从而导致定位精度下降。而
北斗和GPS由于卫星数量多,信号覆盖更广,即使在复杂环境下,也能保持高精度定位。
另外,
NavIC系统目前主要提供基本的定位和导航服务,功能相对简单
。而北斗系统则堪称“全能版”,不仅提供高精度定位,还支持短报文通信、精密授时等多种功能。举个例子,北斗的短报文功能能够在通信中断时传递信息,这在2008年汶川地震中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相比之下,
NavIC的短报文服务仍处于起步阶段,应用场景和灵活性十分有限
。因此,在功能多样性方面,NavIC的表现平平,只能说够用罢了。
尽管印度在第二代卫星中,成功应用了自家研发的原子钟,但NavIC系统仍然在一定程度上依赖瑞士技术。2017年,NavIC的IRNSS-1A卫星上的三台铷原子钟,
全部发生故障,印度只得发射新的卫星来替换。
报废的IRNSS-1A
相比之下,我们的北斗系统则完全装备了自主研发的原子钟,运行千万年误差仅为1秒,且稳定性和可靠性显著提高。因此,就技术自主性而言,NavIC距离“完全自主”仍有不小的差距。
现在来看NavIC系统的成绩单,区域性应用这一科目表现不错,但仍然无法与北斗和GPS相提并论。不过,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说不定NavIC未来能成为全球导航系统中的一匹“黑马”呢?
卫星导航只有“土豪”大国玩得起?
你有没有想过,为什么世界上只有美国、俄罗斯、中国、欧盟和印度等少数几个国家能自研出卫星导航系统?
难道其他国家不想拥有自己的导航系统吗?
其实,不是不想,而是真的太难了!
自主研制卫星导航系统,首先得跨过一道高高的技术门槛。这可不是随便找个工程师就能搞定的事情,而是需要顶尖的科学家和工程师团队。
卫星导航系统的核心之一——原子钟
,它的精度直接决定了系统的定位和授时能力。
目前,
全球只有
少数几个国家
掌握了高精度原子钟技术
,而其他国家要么依赖进口,要么干脆放弃。
卫星的轨道控制和信号传输技术也是极其复杂的。
卫星需要在太空中精确运行,稍有偏差就会影响定位精度。
而且,卫星信号还需要穿过大气层,克服各种干扰,才能准确传送到地面。这些技术难题,让很多原本野心勃勃的国家,只能望而却步。
研发卫星导航系统,光有技术也不行,八个字:
想要落地就得投钱
。我们的北斗系统,从立项到实现全球覆盖,就投入了数百亿美元,这还不包括后续的维护和升级费用呢!
中国能投、敢投,但对于很多国家来说,这笔钱不亚于天文数字,根本负担不起。
而且,
研发卫星导航系统还是个“无底洞”。
一旦开始,就得不断投入资金,直到系统建成并投入使用。中途如果资金链断裂,整个项目都会前功尽弃。所以,只有经济实力雄厚的大国,才敢烧着钱搞研发。
技术有了,钱有了,剩下的就是“熬”!
北斗系统从1994年立项到2020年实现全球覆盖,整整花了
26年
!
这期间,科学家们经历了无数次失败和挫折,才最终取得成功。对于很多国家来说,这么复杂的战略规划,这么长的时间周期,简直让人“怀疑人生”。
还有很多人可能忽视的一点——中国研制北斗系统时,不仅在技术上取得了突破,还在终端设备、应用软件和行业标准等方面进行了全面布局。简单来说,
北斗系统不仅要有卫星,还要有手机、汽车、无人机等各种终端设备的支持。
对于很多国家来说,建设这样的应用生态,都是很困难的一件事,那还谈何导航研发呢?
不过,科技日益进步,国际间的合作也在不断加强,未来或许会有更多国家加入到这场“导航革命”中来。而在这场竞争中,毫无疑问,中国的北斗系统是最具优势的一颗明星。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提升卡
置顶卡
沉默卡
喧嚣卡
变色卡
千斤顶
照妖镜
返回列表
发新帖
高级模式
B
Color
Image
Link
Quote
Code
Smilies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加入联盟
本版积分规则
发表回复
回帖后跳转到最后一页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