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加入联盟
找回密码
航空人生
新一代连飞客户端下载
空管人生
中国航空运动协会推荐
WEFLY
模拟飞行玩家聊天工具
门户
文章
商城
二手市场
外包服务
模飞软件
硬件设备
飞行体验
学院
云课堂
问答
资料下载
论坛
模拟飞行
低空飞行
太空探索
星圈
资源
企业
太空探索论坛
»
论坛
›
太空穿越
›
空间站
›
港媒:中国天宫成功实现太空造氧和火箭燃料,为月球基地 ...
返回列表
发新帖
查看:
1036
|
回复:
0
港媒:中国天宫成功实现太空造氧和火箭燃料,为月球基地奠定基础
[复制链接]
tmsy
tmsy
当前在线
积分
1354
窥视卡
雷达卡
368
主题
473
帖子
1354
积分
金牌飞友
金牌飞友, 积分 1354, 距离下一级还需 1646 积分
金牌飞友, 积分 1354, 距离下一级还需 1646 积分
积分
1354
飞币
878
注册时间
2017-7-10
发消息
发表于
昨天 03:56
|
显示全部楼层
|
阅读模式
香港知名国际媒体南华早报报道:中国近年来在航天领域的突破不断刷新世界的认知,从嫦娥探月到天问火星探测,中国航天一次次实现了技术上的跨越。
近日,中国再次登上全球科技新闻的头条,天宫空间站传来一项引人注目的研究成果:成功模拟自然光合作用,首次在轨生成氧气和火箭燃料成分。
这不仅是中国航天领域的一次技术飞跃,更是人类在探索太空漫漫征途中的一个重要里程碑。
据报道,神舟十九号航天员团队在天宫空间站上进行了多项实验,通过半导体催化技术,将二氧化碳和水转化为氧气和乙烯(可用作航天推进剂的重要成分)。
这些实验为实现载人登月乃至未来探索火星提供了坚实的技术支撑。
值得注意的是,这种人工光合作用技术大幅降低了能耗,为未来深空探索任务的资源自给开辟了新路径。
天宫空间站的人工光合作用实验
在天宫空间站内,一个形状如抽屉的小型设备成为此次科学突破的核心。
这一设备利用半导体催化剂,在常温常压下成功将二氧化碳和水转化为氧气,并生成乙烯等可用于制造推进剂的碳基化合物。
据中国载人航天官方网站介绍,这一过程模拟了植物的自然光合作用,通过物理与化学的工程手段,在封闭空间或外星大气中生产生命维持所需的氧气和燃料。
实验中,科研团队攻克了多项关键技术,包括常温下二氧化碳转化、高精度的气液流体控制、微重力环境下反应产物的实时高灵敏检测等。
神舟十九号航天员通过精密操作,共完成了12项实验,为未来空间资源生产和人类生存技术积累了宝贵数据。
相比国际空间站主要依靠电解水技术提供氧气,中国的人工光合作用技术展现了显著的能效优势。
据国际空间站数据,氧气生成消耗了其环境控制与生命支持系统总能量的三分之一。
而中国的新技术则通过低能耗、模块化的方式实现了氧气与燃料的共同生成,为未来长期载人任务奠定了重要基础。
更值得关注的是,这项技术并非一蹴而就。据报道,中国科研人员早在2015年就开始探索“外星人工光合作用”的概念。
与传统高温高压方法不同,这项新技术在常温常压下运作,极大地降低了能耗。此外,通过调整催化剂,这一技术还能生产甲烷、甲酸等多种化合物,用途涵盖燃料推进、糖类合成等多个领域。
可以说,这项技术的成功不仅标志着中国在太空技术领域的又一次超越,也为未来深空任务的资源自给开辟了全新路径。
天宫空间站内安装的这一设备还具有可升级性,科学家可以通过更换催化剂和测试不同的反应类型,不断完善相关技术。
这种“在轨升级”的设计理念,展现了中国在航天技术研发中的前瞻性和创新能力。
太空资源自给的未来与挑战
此次人工光合作用技术的突破,不仅使中国在太空探索的道路上迈出重要一步,也为全人类的未来深空探索提供了新的可能性。
在深空环境中,资源自给是解决长期载人任务的核心问题,而天宫空间站的实验结果表明,中国在这一领域已经站在了全球科技的前沿。
这一技术的实用性体现在多个方面。首先,常温常压下的反应条件显著降低了设备的能耗和重量,为未来的深空任务减轻了能源和物资负担。
其次,设备的模块化设计允许科学家在轨调整催化剂类型,根据不同任务需求生产所需的化学物质。
这种灵活性不仅能满足登月或探火任务对氧气和推进剂的需求,还为未来的火星殖民地建设提供了可能。
与传统的生命支持技术相比,这种人工光合作用不仅更高效,还能够实现资源的多样化利用。
例如,通过调整反应条件,科学家可以生产糖类化合物,为宇航员提供额外的食品来源。同时,微重力环境下的气液固多相反应数据,为其他深空化学实验奠定了基础。
尽管取得了巨大突破,这项技术仍面临一些挑战。首先是设备的长期稳定性和可靠性问题。
在深空环境中,设备需要承受辐射、高温差和微重力等极端条件,如何确保其在长期任务中的性能稳定是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
其次是催化剂的优化与耐用性,目前实验使用的半导体催化剂虽然高效,但仍有进一步改进的空间,以提高反应速率和产物纯度。
此外,人工光合作用设备的规模化生产和成本控制也是未来应用的重要环节。虽然天宫空间站的实验设备设计紧凑,但如果需要支持更大规模的殖民任务,则需要更高效的系统集成方案。
这一突破不仅在技术层面意义非凡,更凸显了中国在全球太空探索竞争中的地位。
近年来,中国的航天技术从追赶者转变为引领者,而此次人工光合作用实验则展示了中国在可持续太空技术领域的领导力。
无论是与国际空间站现有技术的对比,还是对未来太空资源开发的启示,这项技术都彰显了中国在航天领域的创新能力和使命担当。
从更广泛的视角看,这项研究为解决地球环境问题也提供了新的思路。
通过高效利用二氧化碳和水资源,这种技术或许能在未来应用于地球上的碳中和工程,进一步推动全球气候治理目标的实现。
稍作小结
从模拟自然光合作用到生成氧气和推进剂成分,天宫空间站的这项实验标志着中国航天在太空资源自给领域的一次跨越式进步。
这不仅为未来的载人登月和火星探测提供了强有力的技术支持,也为全球深空探索注入了新的可能性。
在航天技术高速发展的今天,中国的人工光合作用技术展示了其对未来太空探索的前瞻性思考和务实创新。
可以预见,这项突破将成为人类迈向星辰大海征程中的重要基石,而中国,也将在这一进程中扮演越来越重要的角色。
港媒
,
火箭
,
奠定
,
基地
,
月球
相关帖子
•
嫦娥任务!人类如何开发月球?月球的工业化-科幻纪录片穿越未来
•
让世界瞩目!中国嫦娥八号:用3D打印技术造砖,要在月球盖房子?
•
月球上隐藏着什么?为何宇航员回来后,相信“地外文明”的存在?
•
火箭富调乙态朝取是什么?
•
月球并非太阳系天体!科学家发现月球内部巨大空洞!究竟来自哪里
•
2024年1月13日早上7点使用朱诺3号运载火箭,搭载着地眼1号卫星的火箭顺利升空
•
【中英双字】星辰号月球基地,苏联60多年前的月球基地计划及其失败原因
•
⚡读 评 论 #3⚡⚡火星基地的岩浆真好喝⚡
•
科幻电影:人类想用核弹炸掉月球,最后却发现月球居然是个生物!?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提升卡
置顶卡
沉默卡
喧嚣卡
变色卡
千斤顶
照妖镜
返回列表
发新帖
高级模式
B
Color
Image
Link
Quote
Code
Smilies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加入联盟
本版积分规则
发表回复
回帖后跳转到最后一页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