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 732|回复: 0

北斗聚焦 | 中国电信卫星公司在南极科考站实现 我国首次中轨道卫星极地4/5G通信;我国5G基站达到425万个

[复制链接]

403

主题

528

帖子

1492

积分

金牌飞友

Rank: 6Rank: 6

积分
1492
飞币
962
注册时间
2017-8-6
发表于 2025-1-29 01:23:59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北斗聚焦 | 中国电信卫星公司在南极科考站实现 我国首次中轨道卫星极地4/5G通信;我国5G基站达到425万个w2.jpg

北斗聚焦 | 中国电信卫星公司在南极科考站实现 我国首次中轨道卫星极地4/5G通信;我国5G基站达到425万个w3.jpg





第二百一十一期

2025/1/20-2025/01/26

△点击页面右上角“…” 选择 “查找页面内容”  搜索【一周快报】,即可跳转到新版块



★ ★ ★



NO.1

湖北省政协常委龚威:布局“北斗+卫星遥感” 提升基础设施安全监测与灾害预警能力

北斗聚焦 | 中国电信卫星公司在南极科考站实现 我国首次中轨道卫星极地4/5G通信;我国5G基站达到425万个w4.jpg

湖北省政协常委、九三学社湖北省委教育文化专委会主任、武汉大学副校长龚威。受访者供图

“‘北斗+卫星遥感’的融合,不仅将提升我国在精密定位、资源管理和环境监控等领域的综合能力,也为推动数字经济、智慧城市发展提供强有力技术支撑。”2025年湖北省两会上,湖北省政协常委、九三学社湖北省委教育文化专委会主任、武汉大学副校长龚威表示,湖北省北斗专精特新产业优势突出,通过北斗赋能商业遥感卫星和商业通信卫星,可以提升水利、交通和电力等相关领域的灾害监测和实时预警能力,实现更高效资源管理和环境监测,为我国在全球卫星应用领域的竞争发展提供坚实技术保障。

龚威坦言,目前在“北斗+”在湖北省基础设施安全监测与灾害预警方面仍存在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例如,“北斗+安全监测大数据”技术规范缺失,融合体系统筹融合不足,以及顶层设计亟待加强等。

因此,龚威建议,加快构建“北斗+大数据”在基础设施安全监测领域的技术规范体系,确保相关数据的有效利用。同时,优先选取湖北省在建的抽水蓄能电站、高铁线路和高速公路线路、超高压输电线路及大型变电站等基础设施,开展北斗与商业SAR卫星遥感融合的基础设施安全监测的应用示范,实现“北斗+卫星遥感”产业技术的规模化应用和示范效应,通过在建项目创新应用“北斗+卫星遥感”技术,以高科技手段促进我省“北斗+卫星遥感”产业跨越式发展。

此外,加快推广“北斗边缘计算+商业通信卫星”应用示范。在水利、交通、电力和气象领域,推广卫星物联网与北斗边缘计算终端的结合应用,以加强监测、降低运维成本并提高安全性,特别是在小水库变形、边坡智能化、边远山区高压输电线路及极端气象状况的监测中,作为地面4G/5G通信的重要补充,高效推动“北斗+卫星通信”的产业化和市场化。

来源:金台资讯

作者:张沛

受访者供图



★ ★ ★



NO.2

中国电信卫星公司在南极科考站实现 我国首次中轨道卫星极地4/5G通信

北斗聚焦 | 中国电信卫星公司在南极科考站实现 我国首次中轨道卫星极地4/5G通信;我国5G基站达到425万个w5.jpg

近日,中国电信卫星公司与上海清申科技发展有限公司联合开展基于“智慧天网01星”的中轨卫星网络与地面4/5G网络互通验证,在南极科考站完成了我国首次中轨卫星极地4/5G通信。

“智慧天网”是由清华大学提出的中轨泛同步轨道天基网络方案,组网后可提供全球覆盖的宽带卫星网络服务。在本次科考任务中,中国电信通过中轨卫星提供星地通信能力,开展了数据、短信、语音、视频等业务的试验验证。经测试,网速可达100Mbps以上,时延约300ms。用户在南极科考站可通过手机终端等设备接入中国电信4/5G基站,由中轨卫星链路回传至中国电信卫星专属4/5G核心网,并与地面网实现互联互通。

本次试验证明了中轨卫星在极地通信中的可靠性,为全球高纬度及无地面网络覆盖地区提供卫星通信解决方案。未来,中国电信将继续强化星地融合通信领域的技术与应用创新,为我国天地一体信息通信网络建设和运营提供坚实保障。

来源:中国电信



★ ★ ★



NO.3

我国5G基站达到425万个

北斗聚焦 | 中国电信卫星公司在南极科考站实现 我国首次中轨道卫星极地4/5G通信;我国5G基站达到425万个w6.jpg

新华社北京1月21日电  工业和信息化部信息通信发展司司长谢存在21日国新办举行的“中国经济高质量发展成效”系列新闻发布会上表示,我国5G基站达到425万个,千兆用户突破2亿,实现“县县通千兆,乡乡通5G”。

2024年,我国持续加大新型信息基础设施建设,加快信息通信业现代化发展。网络基础能力、技术产业实力等得到明显提升。

谢存说,我国建成全球规模最大的移动通信和光纤宽带网络,移动物联网加快从“万物互联”向“万物智联”发展,终端用户超过26亿户。在用算力中心标准机架数超过880万,算力规模较2023年底增长16.5%。

移动网络方面,5G标准必要专利声明全球占比达到42%,轻量化5G的核心网、定制化基站实现商用。固定网络方面,空芯光纤、高速光电模块器件研制取得重大进展,光纤到房间等新技术规模部署。卫星通信方面,“手机直连卫星”商用服务加速落地。

此外,全国建设5G工厂4000余家,重点工业企业数字化研发设计工具普及率达到84.1%。5G移动电话用户数突破10亿户,智能产品应用蓬勃发展,数字消费规模超6万亿元。

2024年,我国在北京、上海、海南、深圳4地启动实施增值电信业务扩大对外开放试点。电子证照全面推广,发放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电子证照2.35万张。

谢存表示,2025年,将推动网络演进升级,完善“双千兆”网络升级政策,试点部署万兆光网;推动融合应用升级,加快新一代信息技术全方位全链条普及应用;推动创新能力升级,加大5G演进和6G技术创新投入,适时扩大电信业务开放。

来源:新华社

记者张辛欣、张晓洁



★ ★ ★



NO.4

文昌:卫星超级工厂预计今年竣工投产

北斗聚焦 | 中国电信卫星公司在南极科考站实现 我国首次中轨道卫星极地4/5G通信;我国5G基站达到425万个w7.jpg

1月23日,文昌市第十六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五次会议开幕。海南日报全媒体记者获悉,今年文昌将聚焦资源和优势,大幅增加和提高产业投资占比,加快商业航天全链发展,为建设世界一流的文昌国际航天城打牢基础。

2025年,文昌将聚焦培育壮大新兴产业,加快培育“3+1+N”产业体系(“3”即火箭链、卫星链、数据链等航天“三链”产业,“1”即航天旅游产业,“N”即航天研学科普、航天育种等“航天+”产业)。培育壮大航天“三链”,加快海南商业航天发射场3号、4号工位和海上回收平台建设,开工建设商发配套码头、清澜港航天产业配套等基础设施,全力保障形成常态化发射能力,推动重型运载火箭、可重复使用火箭落地。

文昌正在全力推动建设卫星超级工厂,预计将于今年竣工投产,实现卫星“出厂即发射”。同时文昌还将聚焦海南自贸港应用场景,引入2个至3个航天领域数据和应用项目,培育和挖掘终端用户的需求潜力;加快建设国际卫星数据交易服务平台,打造卫星数据保税区,构建面向全球的商业卫星虚拟星座,推动卫星数据“国际引产”。

来源:海南日报

海南日报全媒体记者 刘冀冀



★ ★ ★



NO.5

我国成功发射通信技术试验卫星十四号

北斗聚焦 | 中国电信卫星公司在南极科考站实现 我国首次中轨道卫星极地4/5G通信;我国5G基站达到425万个w8.jpg

北京时间2025年1月23日23时32分,我国在西昌卫星发射中心使用长征三号乙运载火箭,成功将通信技术试验卫星十四号发射升空,卫星顺利进入预定轨道,发射任务获得圆满成功。该卫星主要用于卫星通信、广播电视、数据传输等业务,并开展相关技术试验验证。

来源:我们的太空

文字 | 曹译、刘鑫蕊、崔婉莹

摄影 | 马永涛



★ ★ ★



NO.6

水利部:去年指导督促各地清理整治“四乱”问题4.2万个



1月23日,记者从水利部获悉,2024年,水利部指导督促各地清理整治侵占破坏河湖库的“四乱”(乱占、乱采、乱堆、乱建)问题4.2万个,恢复水库防洪库容2190万立方米。

水利部河湖管理司司长陈东明介绍,2018年以来,水利部依托河湖长制平台,指导督促各地累计清理整治侵占破坏河湖库的“四乱”问题28万余个,推动江河湖库面貌实现历史性转变。

陈东明介绍,水利部聚焦国家重大战略实施,部署开展岸线利用项目排查整治、非法采砂打击整治、丹江口“守好一库碧水”等专项行动。开展为期2年的水库集中清理整治行动。对汛期广东西福河、内蒙古老哈河决口河段组织开展复盘,并举一反三,在全国部署开展阻水片林、高秆作物、围堤等妨碍河道行洪突出问题专项清理整治。充分发挥七大流域省级河湖长联席会议机制作用,推动妨碍河道行洪、侵占水库库容突出问题清理整治。与最高检联合挂牌督办重大问题,推动问题整改。

此外,水利部强化河湖智能监管,应用卫星遥感+AI智能识别等技术手段,开展河湖库地物图斑解译,将疑似问题图斑推送地方核查整改。2024年首次使用亚米级卫星遥感影像助力清理整治“四乱”,各地清理整治的4.2万个问题中近60%通过遥感发现。

来源:新京报

记者行海洋



★ ★ ★



NO.7

人类首次!“天关”卫星探测到宇宙早期爆发的软X射线信号

北斗聚焦 | 中国电信卫星公司在南极科考站实现 我国首次中轨道卫星极地4/5G通信;我国5G基站达到425万个w10.jpg

“天关”卫星探测EP240315a艺术想象图。(中国科学院国家天文台供图)

我国“天关”卫星(爱因斯坦探针卫星)观测到一例产生于约125亿光年之外的伽马暴EP240315a,这是人类首次探测到宇宙早期爆发现象的软X射线信号,将为开展早期宇宙相关研究开启一扇新窗口。相关成果论文23日在国际学术期刊《自然·天文》在线发表。

据介绍,宇宙中会发生大量的剧烈爆发现象,这些爆发现象往往随机出现、快速消失,宛如转瞬即逝的宇宙“焰火”。观测这些宇宙“焰火”,对于开展黑洞、引力波、宇宙演化等领域前沿问题研究具有重要意义。

国内外多位专家表示,“天关”卫星对EP240315a的观测成果,丰富了人类对宇宙早期伽马暴的认识,更为探索宇宙起源与演化之谜提供了全新的视角和研究方向。

来源:金台资讯

记者张泉、张建松

中国科学院国家天文台供图



★ ★ ★



一周快报

Weekly Express

国内行业资讯

1

我国成功发射云遥一号37-40星等5颗卫星

2

我国成功发射千帆极轨 06 组卫星

3

中国移动:2024年移动业务客户总数达10.04亿户,5G 客户 5.52 亿

4

为低空飞行器空域精细管理提供支撑 星图低空云正式发布

5

广东粤港供水有限公司申请基于北斗地基增强系统的调水工程智能巡检专利,实现对调水工程区域巡检的高效和高精度监察

6

舟山宁兴取得基于北斗卫星导航和天气预警功能的船舶专利

7

通号通信信息集团上海有限公司申请基于北斗卫星的列车运行路线快速定位专利,能提高搜索效率

8

长光卫星申请一种基于簇的动态甚低轨卫星馈电链路路由方法专利,有效解决卫星相关问题

国内外资讯

1

阿联酋卫星运营商ABS调整商业模式应对市场变化

2

谷歌推送安卓 15 QPR2 Beta 3:倒计时小部件,Pixel 卫星 SOS 将登陆英国



END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加入联盟

本版积分规则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