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发表于 2025-1-22 12:11:19
|
显示全部楼层
甲骨文的“天”字指的是人的头,所以字形是人上面加个方块(之所以是方块而不是圆,是因为甲骨文是刻出来的,圆不好刻)。后来才引申出现在的天空的含义。这也就是为啥古代神话“刑天舞干戚”里的人叫做刑天,意思就是头被砍掉了的人。
至于古代神话中同时期提到的“洪水”,其实更可能是海啸而不是洪水。之所以同时期各地出现“洪水”神话,可能是因为地震造成的全球性大海啸。有很多“洪水神话”中提到了躲在船上或者其他载具上几天几十天甚至数年的情况,其实可能就是海啸时正好坐在船上的人,被海啸冲入了大海,漂流了很长时间(洪水里无法获得食物,只有在海里能获得食物活那么久)。有些神话提到了下了很久的暴雨,恰恰是海上遇上暴风雨的情况。之所以说更可能是海啸而不是洪水,是因为洪水需要从高海拔地区长时间大量下雨,积蓄到下游变成洪水。那这样在大洪水还没形成的地区,势必会留下很多没有受到毁灭性打击的人,会在同时期留传下更多记录变成暴雨神话而不是洪水神话。(简单来说,如果真的是发生了大洪水,同时期应该有更多暴雨神话,而不是反而只有洪水神话流传。)
以中国的洪水神话女娲补天来说,神话中提到了“四极废,九州裂,天不兼覆,地不周载。火爁焱而不灭,水浩洋而不息。”,即山倒塌、大地开裂、天空缺失、有不灭的火、有大量的水,恰好对应地震导致火山喷发和海啸的情况。其中并没有提到下雨,只提到有大量水。
另外,神话提到女娲“积芦灰以止淫水”,如果是下暴雨导致的洪水,显然是难以收集大量芦苇烧成灰来止水的(都被洪水冲走了)。而反过来想,巧得很,芦苇恰恰是治理盐碱化土地的手段,芦苇可以在盐碱地生长,吸收土里的盐碱,净化土壤。如果是遇上海啸,导致土地盐碱化,女娲通过种植芦苇后烧成灰倒入河流,来将土壤净化(并被误解为这是在用芦灰止水)。一切都合情合理了起来。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