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 4678|回复: 0

天文学专业走热?土木工程遇冷?“天坑”专业:该填坑的要填,该避坑的请避

[复制链接]

353

主题

498

帖子

1544

积分

金牌飞友

Rank: 6Rank: 6

积分
1544
QQ
飞币
933
注册时间
2017-7-8
发表于 4 天前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新同学,你读的什么专业?”新的学年,各大高校陆续开学中。一项关于学科专业的数据传开:作为全国仅有的两所拥有“A+”天文学专业的高校之一,南京大学天文与空间科学学院教授陈鹏飞文章援引称,从1999年至2020年,国内平均每年增加一所高校成立天文系,全国天文学专业本科招生数从1994年的28人增长到了2018年的208人。

当然,在上海,你遇到天文学专业新生的概率并不大。因为,真正设有天文系的沪上高校目前仅上海交通大学一所。在今年1.47万交大新生中,只有差不多一个班的本硕博学生来自天文系。但不管怎样,随着国家高度重视基础学科研究,以及大批空间科学项目建设运行,不少观察者指出,天文学这一高考报考中的传统冷门专业将迎来走热的机会。

天文学专业走热?土木工程遇冷?“天坑”专业:该填坑的要填,该避坑的请避-1.jpg


这不禁令人想到,此前志愿填报和高招录取阶段,曝出某沪上“双一流”高校的王牌专业在部分省市招生遇冷,分数线甚至同比降低了100分以上。还有人总结,除了土木工程这样的“坑子”专业,连“生化环材”(即生物、化学、环境、材料)也被戏称为“天坑专业”。

那么,高冷的天文学专业竟然走热,“世界最大工地”的土木工程居然爆冷,炎凉之变怎么看?

可以说,如果不用就业这一把尺子来衡量“坑”的深度,那么所谓“天坑”专业,应当像做学问的人那样具有一种“定性、定力”,不囿于一时一地。该填坑的,要填;该避坑的,请避。

天文学专业走热?土木工程遇冷?“天坑”专业:该填坑的要填,该避坑的请避-2.jpg


【坑,也许就是真的缺口】

专业到底需不需要填坑呢?

事实上,全球排名前50位的大学基本都有天文系,至少是物理系天文专业。2013年,拥有徐家汇、佘山两座百年天文台址的上海,结束了“有天文台、无天文系”的历史,当年上海交通大学物理系更名为“物理和天文系”,4年后这个系又成为“物理与天文学院”。那时,作为物理和天文系首任主任、粒子物理和宇宙学专家季向东教授就曾有言:“全国天文项目比天文专家还多,如此之大的人才缺口需要尽快补上。”

天文学专业走热?土木工程遇冷?“天坑”专业:该填坑的要填,该避坑的请避-3.jpg


天文学毕竟是小众的,但从“嫦娥”探月到“天问”探火,没有天文学是万万不能的。在上海师范大学,“天文学”学科属于数理学院,自2004年起开始培养天文学硕士生,是上海市最早培养天文学科研究生的高校之一,去年又成功获批天文学博士学位一级学科授予权。学科拥有两个上海市重点实验室及具有产权和知识产权的世界一流亚毫米波 LCT 望远镜。

解放日报·上观新闻记者了解到,最近,他们正与中国极地研究中心合作,计划今年将紫金山天文台研制的30厘米口径亚毫米波望远镜和上海师大研制的3米口径射电望远镜,搭载于“雪龙号”运抵南极洲,进行相关安装和天文观测工作,作为我国第39次南极科考的重要任务之一。

天文学专业走热?土木工程遇冷?“天坑”专业:该填坑的要填,该避坑的请避-4.jpg


南极与地球,南极天文与宇宙之谜,其关系可作同样理解。作为国家南极太赫兹战略计划的总负责人和国际顶尖的亚毫米天文技术专家,中国科学院院士史生才解释称,南极虽然条件恶劣,这里却是整个地球上最佳的亚毫米天文观测台址,拥有世界上最纯净的星空和“准空间”的亚毫米天文观测条件,是支撑天文学发展的珍稀资源。

关心极地科考的国人,必知海拔4093米的冰穹A,它是南极内陆冰盖距海岸线最远的一个冰穹,也是南极内陆冰盖海拔最高的地区。而作为南极4个重要冰穹之一,冰穹A之外的另3个冰穹已被有关国家“占先”,并建立了永久天文台。史生才院士说,“我国在第四极进行亚毫米天文研究,对于提升我国在天文观测上的国际地位,参与最前沿的天文观测研究具有重要战略意义。”

坑,也许就是真的缺口和空白——你不填补、别人填补。

天文学专业走热?土木工程遇冷?“天坑”专业:该填坑的要填,该避坑的请避-5.jpg


上海交通大学李政道研究所实验大楼。徐瑞哲 摄

【坑,或许“板凳一坐一鸣惊人”】

正如冰穹A需要中国人自己的南极天文台,中国人还需要自己的太空望远镜,并正在着手建设中国空间站望远镜、月球天文台等。无疑,这一切都需要天文学人才,尤其是新一代天文学人才。他们来自哪里,正是现今各大高校和科研院所的天文学学子。

但仅从“供需匹配”的角度讲,天文学专业需要的人才数量并不大,不太可能成为人才市场上的热门抢手货。相比于数量,更看重质量,即真正可以领军的天文人。

天文学专业走热?土木工程遇冷?“天坑”专业:该填坑的要填,该避坑的请避-6.jpg


换言之,建筑市场也是如此。当中国各大都市成为国际上大牌建筑设计师们的“试验场”时,也没有人希望国内大城市的土木工程也都成为“别人家”化蓝图为实景的建造场地。有些所谓的“坑”,必须有本土人才,尤其是甘愿“板凳一坐十年冷”、可能“厚积薄发一鸣惊人”的英才来填,填满填足,填得高大上。

“确实,很少有人在18岁时就很清楚自己今后的事业。从教30多年,我一直认为,兴趣是可以后天培养的。” 作为“生化环材”这“四大天坑”之一的专业导师,中科院院士、东华大学材料学院院长朱美芳坦言过,“很多时候,当我们的学生了解到材料领域还有那么多的高新材料的技术受制于人,还有那么多基础科研问题急需突破,他们往往会意识到自己的重要性,意识到自己专业的重要性,感受到自己的社会责任感。所以,只要投入进来,就会感受到乐趣所在。”

天文学专业走热?土木工程遇冷?“天坑”专业:该填坑的要填,该避坑的请避-7.jpg


“我国基础教育要重视培养学生对基础学科的兴趣,以及成为基础学科领域拔尖人才的志向。”21世纪教育研究院院长熊丙奇撰文认为,基于兴趣选择的大学和专业,对学生来说,就是属于自己的“热门”学校和专业。天文学等基础学科属于“长线专业”,只有兴趣才能让学生拥有学好专业的内驱力。而激发学生对基础学科的兴趣,也是培养基础学科拔尖人才的关键所在。

可见,如果你对所谓的专业“坑子”并无自发志趣,甚至仅仅以就业市场的“钱景”来量度,那么你就是该避坑的人,还请尽早避开绕行。
本文图片来源:徐瑞哲 摄 题图说明:李政道研究所
来源:作者:徐瑞哲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加入联盟

本版积分规则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