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加入联盟
找回密码
航空人生
新一代连飞客户端下载
空管人生
中国航空运动协会推荐
WEFLY
模拟飞行玩家聊天工具
门户
文章
商城
二手市场
外包服务
模飞软件
硬件设备
飞行体验
学院
云课堂
问答
资料下载
论坛
模拟飞行
低空飞行
太空探索
星圈
资源
企业
太空探索论坛
»
论坛
›
太空穿越
›
运载火箭
›
见证历史!中国民营火箭首次完成入轨发射,商业航天或迎来 ...
返回列表
发新帖
查看:
607
|
回复:
0
见证历史!中国民营火箭首次完成入轨发射,商业航天或迎来新一轮爆发
[复制链接]
trilobite
trilobite
当前离线
积分
1349
窥视卡
雷达卡
356
主题
484
帖子
1349
积分
金牌飞友
金牌飞友, 积分 1349, 距离下一级还需 1651 积分
金牌飞友, 积分 1349, 距离下一级还需 1651 积分
积分
1349
飞币
863
注册时间
2017-7-26
发消息
发表于 2025-1-10 10:12:14
|
显示全部楼层
|
阅读模式
据星际荣耀官方消息,双曲线一号固体运载火箭已成功入轨,中国民营火箭首次完成入轨发射。
北京时间 2019 年 7 月 25 日 13 时 00 分,民营火箭公司星际荣耀的双曲线一号遥一(下称“SQX-1 Y1”)固体运载火箭在中国酒泉卫星发射中心成功发射,成功将多颗卫星及有效载荷送入预定 300 公里圆轨道,中国民营运载火箭入轨发射实现零的突破。
图丨火箭发射瞬间(来源:星际荣耀)
SQX-1 Y1 运载火箭采用三固一液的四级串联构型,火箭全长 21 米,最大直径 1.4 米,起飞重量 31 吨,500 公里 SSO 轨道运载能力为 260KG。本次发射携带了航天科工空间工程发展有限公司和北京理工大学的两颗卫星,搭载了央视未来新星验证载荷、西瓜创客载荷及星时代-6 载荷等三个末子级载荷,以及两个商业配重。
一次冲破瓶颈的发射
发射成功的意义不仅是对于星际荣耀,年轻的中国民营航天行业太渴望一次成功。
与美国从上世纪 80 年代就开始立法鼓励商业航天不同,中国民营企业长期以来一直难以涉足航天技术。直到 2015 年前后,国家政策才明确鼓励民营企业发展商业航天。在军民融合的政策放开背景下,民营航天公司在 2015 年后开始遍地开花。数十年来一直用国家力量推动的航天行业迎来了一股新鲜血液。
过去几年,星际荣耀、蓝箭航天、零壹空间、翎客航天、深蓝航天、星途探索、星河动力、灵动飞天、九州云箭等一众民营火箭公司先后成立。中国民营火箭行业的发展呈现出了“火箭速度”,从公司数量和业务能力上都处于百花齐放的状态。
图丨火箭升空(来源:星际荣耀)
与国家任务不同的是,在汹涌而来的资本热潮加持下,中国民营火箭公司诞生仅数年内就开始面临入轨考验。从 2018 年开始,以蓝箭、零壹空间、星际荣耀为首的火箭公司都开始了入轨发射尝试。
2018 年 10 月 27 日,蓝箭航天发射了中国第一个可以入轨的民营运载火箭“朱雀·南太湖号”,火箭发射后飞行正常,一二级工作正常,整流罩分离正常,但在发射的最后阶段,因为火箭三级出现异常,未能将所搭载的“未来号”卫星送入轨道。
2019 年 3 月 27 日,零壹空间 OS-M 运载火箭点火发射,火箭一级飞行正常,一二级分离正常。一二级分离后,火箭姿态失稳,发射失利。
从结果上来看,中国民营火箭发射的起步阶段不算顺利。两次入轨发射失利也同样意味着,年轻的商业航天产业在经历了数年的高速发展之后,遇到了第一个相对痛苦的瓶颈期。尽管业内对前两次发射的失败都有心理准备,不少人认为,失败是正常的,发射成功才是运气太好,但期待之下难免遗憾。
在此之前,一位关注并参与了火箭项目的投资者在接受 DeepTech 采访时认可了“瓶颈期”的说法,并且进一步表示。所谓的瓶颈期是正常且符合产业发展规律的,像 VR/AR、区块链、人工智能这些行业,也都依次经历过所谓的“萌芽期”“过热期”“幻想破灭期”,两枚火箭发射失败可能预示着行业已经要从过热期进入幻想破灭期了。
有业内人士指出,过去的几个月时间里,行业都处在一个要突破瓶颈的阶段。如今,这个瓶颈被星际荣耀的首次入轨发射冲开了一个巨大的缺口。
元航资本合伙人陈东向 DeepTech 表示,这次星际荣耀的发射对民营航天界至关重要,民营航天太需要一次成功的入轨来提振整个行业形象和信心。资料显示,元航资本是民营火箭企业星河动力的投资方,并未参投星际荣耀。
众所周知,航天产业所处的特殊地位,导致民营航天企业需要紧紧依靠国家政策的支持,如今年 6 月国防科工局、中央军委装备发展部发布《关于促进商业运载火箭规范有序发展的通知》就被视为是一大利好消息,体现出了国家对民营航天产业的认可。
在资金层面,中国民营航天企业缺少像马斯克、贝索斯这样的巨富掏钱,也缺少 NASA 这样的机构能够给与资金、技术支持,因而在早期需要依赖资本持续输血。
陈东认为,入轨发射成功将提升民营航天在公众、投资界和国家管理机构的声誉,为后续的融资和国家政策的持续支持打下一个良好的基础。
与此同时,火箭成功发射对从业者的鼓舞也不可忽视。如今民营航天的核心技术力量均来自于体制内的航天体系,对他们来说,航天产业向民营开放是难得的历史机遇,选择加入这一波民营航天浪潮,他们想要的不只是个人收入增加,更是亲手造出火箭、改变这个行业的参与感和荣誉感。
“我们想把自己亲手造出来的火箭稳稳地打上天。”这是民营航天人一致的信念。这个简单的信念并不易实现,此次成功发射让浪潮中的民营航天人可以第一次大声说,“我们做到了”,其中的鼓舞不可忽视。
入轨背后,考量的是技术扎实与否
在星际荣耀尝试入轨发射前,包括九州云箭创始人季凤来、星河动力 CEO 刘百奇在内的多位业内人士都向 DeepTech 表达了对此次发射结果的乐观看法,其中的原因便是对该技术团队的认可。
(来源:DeepTech)
陈东认为,星际荣耀总裁彭小波是航天技术领导出身,敬畏技术,对研发比较扎实,此次发射的准备也比较充分,因此认为成功的概率很高。
可以参考的是,中国航天事业在经过 60 余年的发展,已经具备非常高的可靠性。2018 年,中国运载火箭发射 39 次,成功 38 次,成功率高达 97%。这意味着,从长期来看,提高火箭的可靠性是可能且真实可行的。
对年轻的民营火箭公司来说,需要时间和尝试的过程,以及扎实的技术积累。“航天是一个系统工程。”多位火箭领域从业者和专家都对 DeepTech 表达了一致的观点。
入轨是每一家都需要面对的坎,谁也绕不开。但与国家火箭发射任务不同是,民营航天在资本推动下前进,同时也就不可避免地出现质量向资本、计划让路的情况,发射的成功率也就无法得到最好的保障。此前就有业内人士向 DeepTech 表示,部分民营企业的技术的话语权通常不是很强,而这对行业的发展来说是一个隐患。相比之下,体制内的航天任务有完整的质量保障体系,这对保障火箭发射成功率功不可没。
民营火箭企业以商业为考量,客观上无法承担庞大甚至是冗余的人员配套,但从业者认为,只要采用的方案成熟、过程上遵循研制规律和规范,那么风险就是可控的。再加上民营火箭在技术人员配置上几乎全部来自航天体制内院所,这让民营火箭实际上是在“巨人的肩膀上”发展起来的。这也是业内对民营火箭完成入轨如此乐观的重要原因。
图丨双曲线一号(来源:星际荣耀)
一名民营火箭公司技术负责人告诉 DeepTech,“这个行业里,技术的提高都是归零归出来的,就是将问题暴露出来,再解决问题,然后整体水平提高。”在两次发射尝试失利后,火箭的质量再被提高到了一个更加重要的地位,相应的质量监督力度得到了一定程度的加强,同时资金的分配上也更加考虑到了火箭的可靠性因素,研发人员作为技术方面的核心人员,也因此获得了更多的话语权。
在多位从业者眼中,两次发射在失利的同时,也给了行业更多冷静和反思的时间,因此从行业的长期健康发展来看,经历失利后的成功,可能比第一发就成功来得更具价值。
新的开始
DeepTech 就此次发射询问了多位行业从业者,他们给出的回答是一致的:“我当然希望它能打成。”在这个回答的背后,他们并没有否认可能会存在竞争关系。不过,目前民营火箭的发展阶段,决定了“市场竞争”还不是行业内的主旋律。
目前,民营火箭产业处于有市场需求但是还未有成熟接单能力的阶段,在行业尚处从无到有的时期里,即使企业间的产品、业务相近,更多的是在技术进度上的比拼,市场竞争还无从谈起。
与之相比,现阶段推进行业的发展,将市场打开才是大家共同的追求。竞争则是以后的事情,也正因此,实现入轨发射可以说是全行业所共同期待的。
不过,对民营火箭企业来说,前路依然漫长。火箭本就不是一个能容纳大量参与者的市场。未来民营火箭企业还需要通过多次发射验证火箭的可靠性、研制更大推力液体运载火箭、突破火箭回收可重复技术以降低发射成本等,才有机会在民营火箭浪潮中站稳脚跟。
从更大的角度来看,行业的发展要迈入下一阶段,还需要更多的企业迈过入轨的门槛,拿到商业火箭发射的入场券。而星际荣耀的此次发射,还仅仅是一个开始,一个好的开始。
加油呀,可爱的中国航天人。
-End-
关注 DeepTech
发现改变世界的新兴科技
(微信号:deeptechchina)
新一轮
,
见证
,
商业
,
一轮
,
迎来
相关帖子
•
中国至少6型可复用火箭2025年首飞,行业共倡商业航天“安全有序”发展
•
南财研选丨“元宇宙”概念领涨,游戏产业年会将开始,游戏板块会否迎新一轮业绩释放周期
•
中信建投:我国商业航天布局持续落地,SpaceX首个手机直连星座建成
•
日本商业公司豪赌,发射运载火箭,升空后就爆炸,台岛押错了宝
•
商业航天加速落地!这家隐藏极深的火箭零部件厂商,正在浮出水面
•
NASA火星车首次4K录像 见证真实的火星
•
商业气象小卫星数据首次获准进入我国气象业务系统 协同风云卫星有效支持气象预报预测
•
一日五试!我国火箭发动机研试再提速 2025或迎商业航天“黄金时代”
•
SpaceX于2024年共完成138次发射;北交所出现“商业航天第一股”;印度开启首次太空对接试验 | 商业航天大事记
•
贝索斯的新格伦号,比SpaceX猎鹰9号更有商业价值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提升卡
置顶卡
沉默卡
喧嚣卡
变色卡
千斤顶
照妖镜
返回列表
发新帖
高级模式
B
Color
Image
Link
Quote
Code
Smilies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加入联盟
本版积分规则
发表回复
回帖后跳转到最后一页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