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加入联盟
找回密码
航空人生
新一代连飞客户端下载
空管人生
中国航空运动协会推荐
WEFLY
模拟飞行玩家聊天工具
门户
文章
商城
二手市场
外包服务
模飞软件
硬件设备
飞行体验
学院
云课堂
问答
资料下载
论坛
模拟飞行
低空飞行
太空探索
星圈
资源
企业
太空探索论坛
»
论坛
›
兴趣和教育
›
航天娱乐和爱好
›
天宫一号/神舟飞船限量珍藏交会对接模型 ...
返回列表
发新帖
查看:
4428
|
回复:
0
天宫一号/神舟飞船限量珍藏交会对接模型
[复制链接]
kimkk
kimkk
当前离线
积分
1578
窥视卡
雷达卡
432
主题
561
帖子
1578
积分
金牌飞友
金牌飞友, 积分 1578, 距离下一级还需 1422 积分
金牌飞友, 积分 1578, 距离下一级还需 1422 积分
积分
1578
飞币
1025
注册时间
2017-7-27
发消息
发表于 2025-1-6 23:14:11
|
显示全部楼层
|
阅读模式
1992年,党中央作出实施载人航天工程“三步走”发展战略。经过20多年独立自主发展和接续奋斗,先后成功将11艘载人飞船、1艘货运飞船、1个目标飞行器、1个空间实验室送入太空,实现11名航天员共14人次太空飞行和安全返回,圆满完成第一步、第二步全部既定任务,为第三步建造中国人自己的载人空间站,解决有较大规模的、长期有人照料的空间应用问题,奠定了坚实基础。
此天宫一号/神舟飞船限量珍藏交会对接模型目前市场价值约50万以上
研究院主要从事空间技术开发、航天器研制、空间领域对外技术交流与合作、航天技术应用等业务。自1970年4月24日成功发射我国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以来,研究院抓总研制和发射了200余颗航天器,目前百余颗航天器在轨运行。已经形成了载人航天、月球与深空探测、北斗卫星导航系统、对地观测、通信广播、空间科学与技术试验六大系列航天器,实现了大、中、小、微型航天器的系列化、平台化发展。铸就了东方红一号卫星、神舟五号载人飞船、嫦娥一号卫星中国航天发展的三大里程碑,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
天宫一号(Tiangong-1)是中国的一项太空任务,旨在发展目标飞行器和空间实验室技术。该任务由中国空间技术研究院和上海航天技术研究院研制,隶属于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公司。 天宫一号的物理参数为重8.5吨,高10.4米,直径3.35米,其结构包括资源舱和实验舱两个部分,提供航天员15立方米的活动空间。 任务方案于2002年通过,初样研制于2006年开始。于2011年9月29日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升空,并于2016年3月16日正式终止数据服务,进入轨道衰减期。 在轨运行期间,天宫一号成功与神舟八号、神舟九号、神舟十号飞船进行6次交会对接,为中国太空技术的发展提供了实践基础,尤其是在空间交会对接技术和组合体控制技术方面取得了显著进展。
此外,还验证了在轨中长期飞行的生命保障技术,进行了多项航天医学实验,并在空间环境探测和地球环境监测方面提供了应用数据服务。 天宫一号的发射标志着中国具备了建立初步空间站的能力,即短期无人照料的空间站。同时,这也标志着中国载人航天工程“三步走”战略的第二步第二阶段的实现。尽管天宫一号的设计寿命仅为两年,但它超过预期服役两年多,取得了多项重要的突破性工作,并收集了大量来自太空的数据。
1986年,邓小平批准实施“863”计划,该计划的起始目标是通过发射载人飞船最终建设中国的空间站。1992年,中国载人航天工程正式启动,按照“三步走”的战略规划进行。在第一步中,着手发射载人飞船,建设试验性的载人飞船工程,同时进行空间应用实验。第二步着眼于突破航天员出舱活动技术和空间飞行器交会对接技术,通过发射空间实验室来解决一定规模、短期有人照料的空间应用问题。第三步的目标是建造空间站,解决较大规模、长期有人照料的空间应用问题。
2003年,航天员杨利伟成功完成中国首次载人航天飞行,标志着中国载人航天工程第一阶段任务的成功收官。第二阶段的核心任务是发展空间交会对接技术。最初的计划是通过对神舟飞船轨道舱的改造,使其留在轨道上作为目标飞行器,与后续飞船进行无人和载人空间交会对接。然而,在科学分析和深入评估后,航天专家认为中国已经具备进一步发展的条件。因此,他们建议中央政府调整原计划,直接发射8吨级的目标飞行器,同时作为空间实验室,实现自动交会对接、手动交会对接以及中长期太空驻留的目标。
天宫一号是由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公司旗下的中国空间技术研究院和上海航天技术研究院共同研制的太空实验室。其总重量为8.5吨,高度为10.4米,直径为3.35米,主要由资源舱和实验舱两个部分构成。 实验舱包括密封舱和非密封后锥段。密封舱提供有效活动空间约15立方米,可满足3名航天员在舱内进行工作和生活。非密封后锥段安装了遥感试验设备。舱内各区域配备了数量不等的锦丝带材质的手脚限位器,以确保航天员在失重飘移状态下能够方便地用手脚着力。实验舱前端安装了被动对接机构和交会对接测量合作目标,与飞船对接后,形成直径为0.8米的转移通道。 资源舱是柱状的非密封舱,装备有推进系统和太阳电池翼等设备,为太空飞行提供动力和能源,并控制飞行姿态。
天宫一号的主要任务包括作为交会对接目标,完成空间交会对接飞行试验;确保航天员在轨短期驻留期间的工作和生活,并保障其安全;进行空间应用、航天医学试验、空间科学实验以及空间站技术试验;并初步建立能够在短期载人、长期无人状态下独立可靠运行的空间试验平台,以积累经验为未来建造空间站奠定基础。
神舟十号是中国神舟号系列飞船之一,主要由推进舱(服务舱)、返回舱、轨道舱组成。神舟十号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921工位”,于2013年6月11日17时38分02.666秒发射,由长征二号F改进型运载火箭(遥十)“神箭”成功发射。在轨飞行十五天左右,加上发射与返回,其中停留天宫十二天,共搭载三位航天员——聂海胜、张晓光、王亚平。6月13日与天宫一号进行对接。6月26日回归地球。
神舟十号中将有三名航天员航天员聂海胜(中)、张晓光(右)和王亚平执行任务,乘组很可能仍然由两名男航天员和一名女航天员组成。“神十”航天员的人选尚未确定,但可以肯定的是,太空任务的执行仍以老一批航天员为主。航天员的选拔和训练正在有条不紊的进行当中,乘组选拔计划于2013年1月开始。
2013年2月28日,中国载人航天工程新闻发言人表示:我国将于2013年实施天宫一号与神舟十号载人飞行任务,开展载人天地往返运输系统首次应用性飞行。“神十”背负的任务将是对“神九”载人交会对接技术的“拾遗补缺”。“神十”将巩固和优化“神九”实现的载人交会对接技术,对“神九”和“神八”飞船存在的不完善之处予以改进。根据初步计划,神舟十号将在太空飞行15天,与天宫一号目标飞行器进行自动和手动交会对接,航天员进入天宫实验舱进行短暂的有人照管科学实验,并开展科普讲课等天地互动项目。
2013年6月13日,根据中国载人航天工程新闻发言人、载人航天工程办公室副主任武平此前透露,神十将在发射后两天与天宫一号进行对接。她表示,我们注意到俄实施了三次快速交会对接,但是快速对接对追踪飞行器的测控系统和航天员适应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同时也对发射窗口的选择开了很多约束条件。后续我们将根据中国空间站建设需要,开展快速对接技术的研究应用。
2013年6月23日10时07分,在航天员聂海胜的精准操控和张晓光、王亚平的密切配合下,天宫一号目标飞行器与神舟十号飞船成功实现手控交会对接。
神舟十号与天宫一号的成功对接,是中国航天事业的重要里程碑,标志着中国在载人航天领域的技术实力和自主创新能力。此次对接任务的成功完成,不仅巩固了中国在空间交会对接技术上的地位,还促进了相关技术的发展和创新。
作为世界上第三个独立掌握空间交会对接技术的国家,中国的这一成就在国际舞台上赢得了广泛赞誉,提升了国家的国际形象和影响力。神舟十号与天宫一号的任务也为国际间的航天合作提供了新的契机,有助于推动全球航天事业的发展和人类对宇宙的共同探索。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提升卡
置顶卡
沉默卡
喧嚣卡
变色卡
千斤顶
照妖镜
返回列表
发新帖
高级模式
B
Color
Image
Link
Quote
Code
Smilies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加入联盟
本版积分规则
发表回复
回帖后跳转到最后一页
浏览过的版块
视频专区
太空探测器
科幻与文学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