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 894|回复: 0

看了美国仅6小时的出舱时间,再看中国神十九,差距让我没想到

[复制链接]

415

主题

521

帖子

1476

积分

金牌飞友

Rank: 6Rank: 6

积分
1476
飞币
953
注册时间
2017-7-28
发表于 2025-1-3 20:51:47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这些年,我国在航空领域取得了很大的成就,航天员们多次乘坐宇宙飞船前往外太空进行科学研究,带回了很多宝贵的数据。

10月30号是神十九飞向太空的日子,虽然还不足两个月,但已经有了捷报,三名航天员顺利完成了出舱任务。



说到出舱活动不得不提的就是美国,美国宇航员曾在2018年时有过一次这样的活动,其活动的时间是6个小时。

那么,我国宇航员此次出舱活动的时间是多久呢?


一、美国出舱活动6小时

普通人看来,太空只是没有地球上的重力和空气,所以根本想象不到出舱活动到底有多么艰难。

实际上太空的环境就如同真空一般,在这种环境条件下,人体容易出现内外压力失衡的问题。

当内部的压力增大,人体就会像气球一样,气体不断增多导致膨胀。



若直接暴露于太空环境中,身体必然会遭受严重创伤,甚至因此失去生命。

因此,想要出舱活动必须要穿特制的航天服,这种航天服所提供的是和地球上类似的压力,尽可能的保证航天员的生命安全。

除了压力不平衡之外,还有来自太阳系外的宇宙辐射。



这种辐射强度远远超过一般的x射线,极易对细胞和大脑造成严重损伤。

在如此严苛的条件之下,宇航员的出舱活动需面对很大的挑战。

美国作为较早在航天领域起步的国家,其航天技术一开始也是遥遥领先的,在出舱活动方面有较为丰富的经验。



2018年,美国的两位宇航员走出了国际空间站,在外太空中足足待了6个小时。

当然,他们出舱并不是漫无目的的在太空里行走,而是为了完成任务。

当时国际空间站缺乏通信天线和摄像头,宇航员出舱就是为了装上这两项设备。

并且移除空间站制冷系统上的几个软管,以确保设备的正常运行。



其实,美国在外太空里的出舱活动还是非常频繁的,从1998年到现在,出舱的次数已经达到了209次。

虽然说数据看着很亮眼,但是在实际执行的过程中,却是频频出现问题,有些宇航员甚至还受到了生命的威胁。

比如宇航员惠特森的空中漫步,本来是想去装太空碎片保护罩,却没想到手一滑,这块保护罩就飘走了。



尽管并没有造成空间站和在场人员的损伤,可这却是航天任务当中的一次失误,也在一定程度上说明了美国航天员在执行太空任务时所存在的不足。

2013年,意大利的宇航员帕尔米塔诺在太空中行走,却遇到了头盔进水的情况。

航天服头盔处于密封的环境,随着头盔里的水越来越多,阿尔米塔诺视线和听力都受到了阻碍。



本想着自救,却因为跨越天线而转动了身体,导致头盔里的水进了鼻子,影响到了呼吸。

眼看就要因为窒息而死,与其同时出舱的另外一名航天员发现了异状,立即助其回到了舱内,这才算是保住了性命。


二、神州十九号的出舱活动时间

神州十九号进入外太空一个多月,三名宇航员便接到了出舱任务。

也就是给空间站安装好碎片防护装置,并且对舱外的设备进行相关的巡检和处置。

太空碎片可以理解为是漂浮在太空里的垃圾,随时都有可能会撞击航天器,进而影响到航天器的正常运行,甚至还会威胁航天员的生命安全。



防护装置安装好之后,空间站就等于是穿上了坚固的铠甲,一般的太空碎片所造成的撞击没有太大影响。

这样便可以保护好核心舱体以及各个关键部件,确保空间站的正常运行。

空间站的外部设施也需要进行定期的检查和维护,此次出舱进行巡检和处置就是为了这个目的。



如果能够把这两个任务顺利的完成,势必可以维持空间站的长期正常运作。

我国的三位航天员,从17号的晚上9:57开始了出舱活动。

借助太空站的机械臂以及身处地球科研人员的配合,历时9个小时,终于完成了碎片防护装置的安装以及舱外设备的巡检和处置任务。



在这8.5个小时里,三位航天员紧密合作,既展现出了强大的心理素质,也将自身的专业技术展现得淋漓尽致。

我国这些年在航天领域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多位航天员来到外太空执行任务,出舱活动自然也不是第1次。



但当我们回顾历年来宇航员们的外太空行走历程就会发现,每一次的出舱都比上一次有进步,就像是在翻越一座大山,一步一步登上顶峰。

神舟七号的宇航员们首次完成了在太空里的漫步,历时19分35秒。

到了神舟13号时,三位宇航员的出舱时间就达到了6.5小时。

神舟18号乘组再一次延长了出舱活动的时间,达到了8.5小时。



这一纪录在全世界来说都是名列前茅,就连自诩航天强国的美国也是自叹不如。

如今,神舟19号不仅延续了之前的辉煌,还将出舱活动的时间又延长了半个小时。

在短短数载的光阴里,我国宇航员执行舱外任务的时间不断刷新着记录,当然,他们在舱外的工作强度以及复杂程度也是显著提升。



每一次在太空里行走的难度都会升级,而这连续出舱任务彰显了我国在航天领域的迅猛发展,也深刻展示我国在这一领域内无与伦比的实力。

每一次出舱活动都是对未知宇宙的一次勇敢探索,同时也是在向全世界宣告,我国在太空探索的道路上又一次取得了辉煌成就。


三、中美航天事业发展对比

过去的中国确实十分落后,别说是登上太空,就连让老百姓们填饱肚子都是很大的问题。

而那个时候的美国已经十分强大,拥有各种先进的技术,经济实力也是遥遥领先。

美国人早早的就研制出了火箭和宇宙飞船,登上了外太空进行探索,中国却只能站在地球上仰望。



对此美国一直沾沾自喜,也从来没有想过有一天会被中国超越。

我们承认,在航天领域美国的技术功底还是比较扎实的,积累的经验也算丰富。

相较于我国,美国在太空行走的次数更多,总时长比较长。

不过,这并不能直接说明航天技术的真正实力。



太空环境有异于地球,在太空中的作业面临着太多未知的危险。

想要对比两个国家的航天技术水平,除了要看太空行走次数以及总时长之外,也需要关注太空作业的连续性和任务的复杂性。

中国入门航天领域的时间比较晚,但懂得笨鸟先飞的道理,所以在这条道路上,从来都未松懈过努力。



前面已经说过,我国在太空行走的时长不断延长,每一次任务的复杂程度也在提升,这一点足以说明中国在航天领域的巨大成就。

相对于美国而言,我国每一次的航天任务都完成的非常好,完成率可以达到100%。

尽管美国的太空行走次数多于中国,但中国的任务时长,任务复杂程度以及成功率都超越了美国,展现出了更大的优势。



对于我国公布的出舱时长,很多外媒提出了质疑,认为实际的时长可能没有那么多。

之所以会有这样的疑惑,说到底还是因为不了解我国舱外航天服的性能和设计理念。

对宇航员来说,想在太空活动,一款合格的舱外航天服是少不了的。



它就像微型的载人航天器,是航天员们在太空里行走不可或缺的保障。

我国所设计的宇航服兼具灵活性与实用性,即便宇航员的身材不同,也能够正常穿戴。

其预设的工作时间是8个小时,但这并不是说必须要严格限制在8个小时之内。



因为它还预留了一个半小时的额外时间和半个小时的返回时间,让宇航员能够更好的应对突发状况,安全返回舱内。

由此可见,神舟十九号宇航员们在舱外待了9个小时是合理的。

这9个小时确实超出了预定的时间,但并没有超出宇航服的承受范围,没有安全风险。



虽然国家一直都迫切追求在太空里的探索和突破,但一切都是建立在安全的基础上,绝对不会拿宇航员们的性命去冒险。

在未来,我们将会设计出工作时间更长,性能更加优越的舱外宇航服,再一次打破出舱活动时间的记录。


总结

神舟十九号航天员此次出舱不仅出色的完成了国家交代的任务,还向我们充分展示了太空的原貌。

当然,宇宙的奥秘还有很多,我们未来的探索之路也很长。

相信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我国在航天领域会取得更加瞩目的成就,发现更多的宇宙奥秘,为人类探索宇宙作出更大的贡献。
[免责声明]文章描述过程、图片都来源于网络,此文章旨在倡导社会正能量,客观叙述,无低俗等不良引导。如图片涉及版权或者人物侵权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内容!如有事件存疑部分,联系后即刻删除或作出更改。
参考资料:
路平2024-12-19中国又创造历史,神19出舱9小时,打破美国出舱记录
人民网2024-12-18 神十九乘组刷新中国航天员单次出舱时长纪录
环球时报2024-12-18 9小时!神十九乘组刷新中国航天员单次出舱活动时长纪录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加入联盟

本版积分规则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