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 305|回复: 3

中国小行星探测规划:绕飞、采样、返回、撞击,都安排了!

[复制链接]

414

主题

535

帖子

1529

积分

金牌飞友

Rank: 6Rank: 6

积分
1529
飞币
1002
注册时间
2017-7-4
发表于 2025-1-3 08:16:05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今天来说咱们国家的小行星探测任务。目前已知的是两个任务,一个是小行星采样返回的天问二号任务,一个是小行星防御任务。

中国小行星探测规划:绕飞、采样、返回、撞击,都安排了!-1.jpg

61

主题

845

帖子

1743

积分

金牌飞友

Rank: 6Rank: 6

积分
1743
飞币
896
注册时间
2017-8-9
发表于 2025-1-3 08:25:10 | 显示全部楼层
迄今为止,全球仅日本和美国成功实现小行星采样返回。
2001年,美国的“舒梅克”号探测器成为人类有史以来第一个成功环绕和登陆小行星的探测器。该探测器发射于1996年,其登陆的小行星名为爱行星,是第二大的近地小行星。
而第一个实现小行星采样的国家是日本,并且先后完成了两次。2010年,日本发射于2003年的“隼鸟”号探测器成功将从“糸川”小行星上采集到的样本送回地球;2020年,日本发射于2014年的“隼鸟2号”探测器成功将从“龙宫”小行星上采集到的样本送回地球。
至于美国,则是第2个。2023年9月,美国发射于2016年的“奥西里斯 - rex”探测器成功将从“贝努”小行星上采集到的样本送回地球。
明年我国的天问2号也将实现小行星采样,不过采样方式有所不同,将能获取到更多、更丰富的样本。天问2号可实现附着式采样,是真正降落到小行星表面进行钻孔取样,而不是日本美国那样短暂触碰式“着陆”采样、悬停采样或者通过发射撞击物溅起尘埃后飞掠采样。
据悉,“天问二号”的附着采样机器人有4条机械臂,它们兼具附着和采样功能,还可以在小行星表面爬行。相较于日本和美国的采样探测器,不仅技术难度更大,还具有更高的冗余设计。
此外,为了避免探测器在软着陆过程中被损坏,天问2号还采用了构造独特的圆形柔性太阳翼。同时为了支撑小行星采样任务后可能开展的彗星探测任务,单个太阳翼的面积达到了17平方米。

55

主题

814

帖子

1751

积分

金牌飞友

Rank: 6Rank: 6

积分
1751
飞币
872
注册时间
2017-9-3
发表于 2025-1-3 08:38:57 | 显示全部楼层
长五成熟以后,中国深空探测终于也开始发力了。现在的问题就是deltaV不太离谱的地方基本都被美苏日欧探测过了,现在要超越早期的插旗式探测,真正做出有独特价值的研究成果,任务规划确实是很难的。

56

主题

838

帖子

1744

积分

金牌飞友

Rank: 6Rank: 6

积分
1744
飞币
904
注册时间
2017-8-23
发表于 2025-1-3 08:51:24 | 显示全部楼层
☝️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加入联盟

本版积分规则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