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北京时间4月9日凌晨 4 点 52 分,美国太空探索技术公司 Space X 成功发射猎鹰9号火箭并回收一级火箭,这是Space X在陆地回收火箭成功后,第一次在世界上成功实现海上平台回收。
这个完美落地小编看了几十遍,每次看都很燃!
成功不仅仅是因为便宜,猎鹰9号火箭系统设计能力出色
回收航天器并不新鲜,但回收火箭的难度要远大于航天飞机、飞船和返回式卫星。这是因为越是细长的飞行物,越不好控制其空中姿态,要使细长的火箭箭体精确地在海上平台垂直着陆,是难上加难。
有航天专家介绍说,实现这一突破需攻克两大关键技术:
一是通过运载火箭上的液氮推力器来调整飞行姿态,使火箭几乎没有任何滚转,在降落过程中一直与地面保持垂直;
二是火箭发动机要具有推力可调、多次启动等功能,以便软着陆。猎鹰9号火箭可通过主发动机3次点火制动减速,来控制火箭的下落速度,由每秒1300米减速为每秒2米。
在不久前,有资深航天工程师指出,猎鹰9号一级火箭的回收技术以着陆支架、姿态控制技术、推进剂交叉供应和高效发动机为亮点。
这些技术单项看来与一些航天大国的现有技术相比并没先进到哪儿去,但将它们组合起来的系统却非常优异。这意味着不论火箭技术、卫星技术,还是探测器外星着陆技术,都可以集成在一起,系统更优化、指标更先进,这体现出火箭系统设计的出色能力。
虽然,一次成功的海上回收距廉价太空发射还很远,也不是所有人都相信火箭回收就能降低发射成本,美国的航天飞机就是反例。但无论如何,正如马斯克所言,这次软着陆成功至少证明海上回收技术上可行,至少是世界航天史上一个具有里程碑意义的亮点。
中国的运载火箭成本相对较低,可重复使用研究进入关键技术攻关阶段
2011年,中国航天科技集团一院研发中心开始启动可回收火箭项目,可以说与Space X公司提出的可回收火箭研发计划几乎是同一时期。到目前为止,也取得了很大成果,进入到关键技术攻关阶段。点击右侧标题查看文章《关于火箭可回收,中国航天少说多做没闲着》。
网上的许多关于此次Space X成功的报道都颇具“情怀意识”,讲Space X顶住巨大压力走出阴影,在失败面前屡败屡战越挫越勇直到取得成功,讲马斯克做成了PayPal电子支付、特斯拉电动跑车、SpaceX商业航天等几件世界级大事。
我们的中国航天也是执着与创新的代名词。中国航天人曾白手起家、一穷二白研制两弹一星,曾在山沟沟里建设三线基地打造国家战略大后方,曾拿着草图顶着压力去国际上谈合同,也曾在发射失利中不断爬起来走向成功,创下世界最高的发射成功率……
在世界为SpaceX的成功喝彩的时候,中国航天人应真诚地向国际同行送上掌声和鲜花,同时,我们也应保持冷静,客观地看待各自的优势和不足,按照自己的节奏,走好脚下的路。
(综合)
中国航天科技集团
微信号:cascwx
官网:www.spacechina.com微博:@中国航天科技集团投稿:cascweixin@163.com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