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加入联盟
找回密码
航空人生
新一代连飞客户端下载
空管人生
中国航空运动协会推荐
WEFLY
模拟飞行玩家聊天工具
门户
文章
商城
二手市场
外包服务
模飞软件
硬件设备
飞行体验
学院
云课堂
问答
资料下载
论坛
模拟飞行
低空飞行
太空探索
星圈
资源
企业
太空探索论坛
»
论坛
›
外层空间
›
土星
›
探测器列传:17.穿过土星环
返回列表
发新帖
查看:
865
|
回复:
0
探测器列传:17.穿过土星环
[复制链接]
iso10000
iso10000
当前离线
积分
1657
窥视卡
雷达卡
467
主题
580
帖子
1657
积分
金牌飞友
金牌飞友, 积分 1657, 距离下一级还需 1343 积分
金牌飞友, 积分 1657, 距离下一级还需 1343 积分
积分
1657
飞币
1075
注册时间
2017-7-14
发消息
发表于 2024-12-22 22:51:06
|
显示全部楼层
|
阅读模式
咱们书接上文,上文书讲到JPL的理查德·戈德斯坦和乔治·莫里斯用雷达波对土星的光环进行了探测。雷达波的波长是12.5厘米,信号一来一回是2小时45分钟。走过的距离是24亿公里。戈德斯坦发现,雷达回波比他们预计的强得多。从雷达返回信号来分析,土星环是非常粗糙的,也就是说大块的固体非常多,尺寸起码要到1米左右。这些大块的固体可能是冰块,也可能是石头,这事儿说不准。估计还是大块的冰块占了大多数。
既然如此,你让探测器从环里边穿过去,那可就相当的危险了。万一撞上冰块,那可不是闹着玩儿的。但是,土星环之间是有空隙的。土星环分很多层,从地球上拿望远镜能看到的最亮的两个分层,外圈叫A,内圈叫B,中间有一道缝隙,叫做卡西尼缝,这道缝是巴黎天文台台长卡西尼在1675年用一架放大90倍的望远镜发现的。这道缝有多宽呢?大概是4800公里,这么宽的缝隙,按理说足够让先驱者11号穿过去了。
在A环靠近外侧,有一道非常细的缝隙,叫恩克缝,这道缝是美国天文学家詹姆斯·爱德华·基勒在1888年发现的,但是以当时柏林天文台老台长恩克的名字命名。这个恩克就是著名的恩克彗星的发现者,他对土星环做过观测。但是恩克缝不是他发现的。他已经在1865年去世了,以他的名字命名是为了纪念他的贡献。
这道恩克缝有多宽呢?大概是320多公里。这就比卡西尼缝要窄得多。天文摄影也是分各种门派的,标准各不相同。评判行星摄影爱好者水平的高低,一个重要指标就是你能不能拍清楚这道细细的恩克缝。卡西尼缝还是很容易拍到的,恩克缝就难说了。
其实啊,土星环的缝隙还不止这两道,你仔细去看,土星环就像是唱片一样,密密麻麻的充满了细微的纹理。B环靠内侧有一片比较暗淡的区域,这里就是C环。C环不如A环合B环那么明亮。但是明显不是空无一物,只是物质比较稀疏,因此反光率不高。
那么在C环的内侧,是不是存在更暗淡的区域呢?也就是更靠近土星表面的D环。大家猜测,这个D环应该是有的,但是从地球上压根看不清楚。因此最好是让先驱者11号过去打探一番。另外,从环的最内侧钻进去,等于是尽量贴着土星的表皮飞,拍摄的照片更大更清晰。所以艾姆斯研究中心的先驱者团队还是希望探测一下D环。
你要探测D环,就必须精细设计飞越的轨道。你别忘了,先驱者11号是从黄道面之外飞一个弧线和土星汇合。因此可以借助土星的引力拐弯,从斜上方进入,从A环的外侧拐发夹弯,第一次斜插过土星环,探测器过了土星环以后,方向就已经拐回来了。然后探测器贴着土星环的下表面,擦着皮飞过去。借助土星的引力,从土星背面兜个圈子,从下边往上正好斜穿过内侧D环的区域。
但是,这么做非常冒险,前面我们不是说了嘛,按照雷达数据,土星环里边到处都是大石头,万一撞了,那些全歇菜了,先驱者11号的存活几率大概只有1%。所以,当时也有很多人不同意这个做法,艾姆斯研究中心的这个方案太激进了。
这时候有人跳出来了。这帮人就是旅行者计划执行团队。旅行者计划的团队属于JPL,和艾姆斯研究中心不是一家人。这个时间段,两枚旅行者号探测器已经上路了,都快到木星了,下一步也要拜访土星。但是这两颗探测器的目标可不仅仅只限于土星,而是要借助土星的引力弹弓效应甩一下,人家还要奔着天王星和海王星方向去呢。
可是,这种引力弹弓对轨道计算要求非常高。大家算来算去,发现这条路不好走啊。力道要准,方向要精确,时间还不能错。能用的轨道就不剩几条了。旅行者探测器很可能要穿过A环才行,这可就要了老命了。
土星的A环几乎是最亮的光环了,最亮意味着什么呢?冰块最多最密呗。能不能钻过去啊?最好有个人先探探路啊。谁啊,不就是先驱者11号嘛。所以,JPL的旅行者团队就想让先驱者团队帮个忙,走另外的路线,穿过A环,咱也别拐到D环去了,咱直接借助引力弹弓向A环的以外扔出去。这条路很重要,未来旅行者1号和2号就走这条路奔着天王星方向去了。
先驱者团队立刻就火冒三丈了,你们打算要我老命啊!合着要我们的当替死鬼!不行,我们不干。这条外围路线,即便是走成了,距离土星太远,拍照也拍不清楚,磁场探测也打折扣。如果走不成,撞了,那就啥都没了。
人家先驱者团队归属艾姆斯研究中心,旅行者团队归属喷气推进实验室。这还互相不买账了。于是,JPL的旅行者团队马上去找领导了。先驱者11号要是不先试试看,这条路后续的旅行者也不敢走啊。谁敢冒这个风险?如果不走这条路,那就没办法去天王星海王星啦。何去何从,领导看着办吧。这个选择题就摆在NASA高层领导的面前了。
领导脑袋都大了,他们合计了半天,先驱者11号如果要改道,那么探测土星肯定要打折扣,但是,后续的旅行者1号和2号可以弥补这个缺陷。让旅行者多拍几张也就是了,况且旅行者好的相机比先驱者号强多了。但是如果旅行者去不了天王星和海王星,那损失可就大了,有一半的任务目标没完成啊。算了,还是让先驱者11号通融一下,您就先当一把先驱,万一撞了,您就荣升先烈了。
先驱者11号的穿越轨迹
当NASA高层宣布这个结果的时候,JPL的团队在鼓掌庆贺,先驱者团队发出了一片哀叹之声。当然,轨道还是可以做优化,咱尽量从A环的外侧擦边钻过去,咱别真的往土星环密度大的地方扎。甩出去以后,还可以顺便拜访一下土卫六泰坦。在当时,大家都以为土卫六是太阳系里最大的卫星,也算是因祸得福吧。这个轨道在NASA领导看来,算是最稳妥的了。没事儿啦,那就继续执行吧。
1979年的8月份,先驱者号进入了土星的引力范围。科学家们对土星的磁场是最关心的。土星有磁场吗?强度如何?按照计算,这几天就要冲击土星磁层弓形波了。所以,值班人这几天几乎都没时间睡觉了。但是,他们偏偏遇上了几个难题。
首先,土星的位置不利,和地球之间恰好隔着一个太阳。无线电通信总是受到太阳辐射的干扰。另外,这几天刚好是太阳大爆发。土星的磁层会被太阳风暴强烈压缩,测出来的数据不是日常情况。另外,强烈的太阳风暴带来大量带电粒子,科学家们从先驱者11号的读数上分辨不出那些是来自土星本身,那些是来自于太阳。所以,这事儿还不太凑巧了。
科学家们天天盯着前方的数据回传。就连几个已经退休的老员工都主动回来帮忙。一方面的确是遇到了麻烦需要人手,另一方面这也是见证历史的时刻,人类的探测器终于到了土星了。现在先驱者11号的通讯速率已经非常低了,只有512bit/秒,这点速度够干啥的?
现在先驱者11号距离土星400万公里。磁场读数上没有任何异常。又等了两天,在探测器距离土星146万公里时候,数据上看到了弓形波的迹象。这证明土星的确是有磁场的。接下来的半个小时,太阳风暴持续加强,探测器又穿过了一次磁顶层。到9月1号的,探测器又有2次穿过了弓形波。土星的磁层被压缩的非常小了。按理说周围的卫星和光环都应该在磁层的屏蔽之下,但是这一次,根据探测数据,土卫六泰坦是在磁层保护之外,可见太阳风的冲击有多强。
这是在距离土星250万公里的时候拍摄的。因为角度的关系,拍的是土星环的背面,因此显得比较黑。恩克缝隐约可见,下方的小亮点是土卫5,只有月亮一半大。
1979年9月2号凌晨0:36分,先驱者11号以每小时11.2万公里的速度疾驰而过,这个过程发生在土星背后,地球上是收不到信号的,所以穿过土星环的具体时间实际上来自于推测。到下半夜的3点中,戈德斯通测控站收到了先驱者回传的信号。现在可以宣布,先驱者11号穿过了土星环。现在正贴着土星环盘子的下表面往前飞呢。
从微流星体探测器接收到的数据,土星环其实根本不是由一大堆大冰块组成的。雷达数据不靠谱儿啊。误导了大家。土星环里1米大的冰块不能说没有,但是不是主流,平常根本撞不上。土星环的组成成份大部分还都是很小的冰晶颗粒。所以,先驱者11号擦着边穿过光环,基本没什么损失,穿过光环是安全的。
这时候,先驱者发送的照片也逐渐传回来了。从照片上看,土星环一点都不亮,而是发黑的。因为探测器这时候在土星环背面。背面照不到太阳,当然是黑的。B环可以说几乎是不透光的,可见密度相对来讲还是比较大的。
土星环中间最宽的黑带部分是B环,从背面看几乎不透光。这样的拍摄质量虽然不高,但是也已经超过了过去所有望远镜拍摄的照片了
从发送回来的影像上,科学家们发现了一道极细的光环,只有大约几百公里宽。这道非常不明显的环在A环的外侧。大家谁也没想到这里还有一道独立的环呢。所以这道环被称为F环。F环和A环之间的缝隙被称为洛希缝。这个洛希就是那个提出洛希极限的洛希。用他的名字来命的确是非常合适的。因为土星环之所以出现,就是因为在这里形成不了大的天体,都被土星的引力扯碎了。明亮的A环之内是不可能有大型天体的,洛希缝差不多就是边界了。
F环为啥这么窄呢?后来大家才发现,洛希缝里有一个小天体叫土卫16,名字叫普罗米修斯。F环的外侧有一个小卫星叫潘多拉,编号是土卫17。这两个小家伙长度大概是100多公里。粗细大概70~80公里的样子,反正长得都想枣核一样。这两个家伙是清道夫,它俩各自清理出一条空白的轨道。但是这二位轨道半径很接近。所以中间留下的隔离带宽度就很小了。于是就剩下这么一个窄窄的F环。
极细的F环
当然啦。此前科学家们断定,在最明亮的土星环之外应该还有一层非常不明显的弥漫性的外环,编号是E环,但是这一次先驱者11号没探测到E环的存在。大概是灵敏度还不够吧。不过倒是找到了一个不明显的G环。
先驱者穿过光环以后,在土星的引力作用之下拐了个弯,一直贴着光环下表面飞行。因为速度太快,距离光环太近了。它的曝光成像方式又是那种扫描式的,对于静物没问题,对于动的东西就不灵了。所以拍出来的光环全都拖线了,糊成一片。但是左侧露出的土星表面,也还算是比较难清楚吧。这样光环糊成一片的照片,一共拍了5张。
倒是磁场探测器首先发现了异样。从数据上分析,探测器在穿过光环的那一刻,它几乎与一个大家伙相撞。高能粒子探测器的数据突然急剧下降,磁场计也发现了异常。这个过程维持了10秒钟才过去。这说明啥呢?这说明有一颗卫星恰好路过。探测器刚好穿过了这个卫星的磁场的尾迹。科学家们毛估了一下,这东西直径大概是170公里。距离探测器最近距离大约几千公里。在宇宙空间,几千公里已经算是很近了。科学家当时不知道这家伙到底是谁,索性起了个编号叫1979S2。土星和木星的卫星实在太多了,很多小家伙,在地球上拿最好的望远镜也看不太清楚。所以,科学家们也无法确定谁是谁。
艺术家的想象图,先驱者11号在环底下擦过去
总之,这是人类在以前完全没有类似经验的条件下获得的一次重大成功。飞行6年半,飞了足足32亿公里,距离那么远,精确度却那么高。这无论从哪个角度来讲,都是一个奇迹。
模糊的土卫6泰坦实在让人看不透,但这也说明土卫六有大气层
这一次,先驱者11号还遇到了好几颗卫星,大一点的土卫3,土卫5还好辨认,其他的卫星都太小,到底谁是谁还很难说呢。9月3号,先驱者11号从35.4万公里的距离上掠过土卫六,拍摄照片也不太清楚,看上去像个圆形的饼干,没有太多的细节了。到此为止,先驱者11号探测行星的任务已经基本完成,它现在自由自在的飞向太阳系之外,一路上探测器还在不断地发数据,但是无线电信号也已经越来越微弱了。最后一次接收到信号,大概是在1995年。之后就再也没有消息了。当然,这是后话了。
先驱者11号为土星家族拍摄了440张照片。这些发送回来的照片和数据都要经过仔细的研究。比如那个1979S2到底是谁?分析人员从照片里面还真的找到了这个家伙。根据照片推算,这个小家伙的直径有400公里。同时,科学家们发现,这个家伙就是土卫10,一个1966年就被发现的小卫星。
但是,再仔细研究下去,大家才发现这事儿还有幺蛾子。只能说天下之大无奇不有。1966年的12月15号,法国天文学家多尔菲斯发现了土星的一颗小卫星,后来起名字叫做雅努斯。过了3天,12月18号,另一位天文学家理查德·沃克也发现了土星的一颗新卫星。后来比对了一下,发现这个家伙的轨道和多尔菲斯发现的那个卫星是一样的,这应该是同一颗卫星。但是奇怪的是,沿着同一个轨道走,但是周期似乎不一样,对不上啊。这到底是怎么回事呢?
这个问题一直没弄明白怎么回事。一直到了1978年,另外两位科学家拉尔森和方丹才提出一种说法,这是两颗卫星,但是几乎共用了同一条环绕轨道。所以才会那么怪异。
第二年,也就是1979年,先驱者11号就和这个奇怪的土卫10有了一次亲密接触。不过最终拍摄到土卫10和土卫11这两个家伙照片的是旅行者1号。旅行者号拍的照片非常清楚,土卫10的半径又被下调到了140公里。不过这是下一年,也就是1980年的事儿了。
事情是这样的,这两颗小天体的轨道半径几乎是一样的,只相差了50公里。这两个小家伙每过几年就有一次相遇的机会。当这两个小家伙逐渐接近的时候。因为万有引力互相吸引,跑的快的速度会变慢,跑的慢的速度会变快。结果呢,减速的那个轨道半径会变小,加速的那个轨道半径会变大。于是,这两个家伙居然交换轨道了。这次你跑外圈,我跑里圈,下次再遇到就再次交换,你跑里圈,我跑外圈。这种情况,实际上也是限定条件下的三体问题,只是比较另类罢了。
先驱者11号除了拍摄到了一大串土星的卫星。还发现了土星有磁场,虽然比不上木星,但是也比地球强了500多倍。土星也一样有辐射带,有磁层。先驱者11号发现了了两个新光环,一个F环,一个是G环,G环在F环之外,更加暗淡,更加稀疏。但是从照片上还是可以分辨出来的。但是那个传说中的E环却没探测到。
另外,卡西尼缝里面也不是空的,也是有大量的颗粒物,因为A环和B环太亮太显眼了,才衬托得这个卡西尼缝比较黑。其实卡西尼缝的亮度和后边的C环差不多。最内侧的D环,照片上也分辨不出来。根据先驱者11号的数据推测,土星环的密度很低,主要是冰颗粒组成的,所以反光比较强。
要进一步了解太阳系的这几个大家伙,只能等待日后的旅行者1号和二号了。这个时候它们俩还在路上呢,此处按下不表。苏联人这几年在干什么呢?他们正在跟火星怄气呢。他们的火星探测任务已经失败了好几次了。这到底是怎么回事呢?我们下回再说。
穿越土星环mobi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提升卡
置顶卡
沉默卡
喧嚣卡
变色卡
千斤顶
照妖镜
返回列表
发新帖
高级模式
B
Color
Image
Link
Quote
Code
Smilies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加入联盟
本版积分规则
发表回复
回帖后跳转到最后一页
浏览过的版块
视频专区
太空政策讨论
太空探测器
航天娱乐和爱好
太阳系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