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 4997|回复: 0

知识点:我们来对比一下中国空间站和国际空间站的优劣势

[复制链接]

378

主题

495

帖子

1410

积分

金牌飞友

Rank: 6Rank: 6

积分
1410
飞币
913
注册时间
2017-7-3
发表于 2024-12-19 11:30:33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在遥远的太空中,有两个了不起的 “大家伙”—— 中国空间站和国际空间站,它们就像两位超级英雄,各自有着独特的本领。今天,咱们就来一场它们之间的 “大比拼”,看看谁更厉害!
规模与成本


  • 国际空间站
  • 这可是 16 个国家一起建造的 “太空巨无霸”。它超级大,总重量差不多有 423 吨,长度大概 110 米,宽度 88 米,差不多有两个足球场那么大呢!从 1998 年就开始建造,花了 12 年时间,靠好多航天飞机和火箭一次次往太空送零件组装起来,花的钱超过 1000 亿美元,每年还要花 30 - 40 亿美元来维持它的运行和保养,这简直就是个 “烧钱大户”。
  • 中国空间站
  • 咱们中国自己建的空间站,看起来就小巧精致多了。设计总质量是 180 吨,虽然规模小,但是很实用。建造它只花了大概 80 亿美元,每年维护费 4.41 亿美元,是不是很会精打细算?就像我们过日子一样,花小钱办大事。
技术自主性


  • 国际空间站
  • 因为是好多国家一起建的,每个国家都有自己的技术和标准,就像好多人一起盖房子,每个人的设计和材料都不太一样,所以在建设和使用的时候,得花好多时间和精力去协调,不然就容易出问题。
  • 中国空间站
  • 这可完全是咱们中国自己研发和建造的,从最开始的设计,到造零件,再到发射到太空,还有后续的运营,全是我们自己搞定。所有的零件和模块都是按照我们自己的标准做的,接口这些地方也都统一,这样不仅建得快,而且质量特别可靠,就像一个手艺高超的工匠,精心打造出的完美作品。
功能布局与科研能力


  • 国际空间站
  • 它是用好多不同的舱段组合起来的,像 “星辰号服务舱”“曙光号功能舱”“团结号节点舱” 等等,里面的功能倒是挺多,不过也因为这样,里面的空间有点乱糟糟的,管理起来不容易。而且它建得早,有些设备和技术有点过时了,就像我们用的老手机,虽然还能用,但是没有新手机那么好用。
  • 中国空间站
  • 咱们的空间站是以天和核心舱为中心,再加上问天实验舱和梦天实验舱。布局很合理,一个核心舱就能干好多事,还能根据需要增加做实验的机柜。问天和梦天实验舱做科研的本事一点也不比国际空间站的差,而且用的都是最新的技术,就像给科学家们提供了一个超棒的 “太空实验室”,能让他们更好地探索宇宙的奥秘。
能源供应


  • 国际空间站
  • 它的太阳能板是用一个叫桁架的架子把太阳翼拉开,但是发电还是不太给力,发的电比中国空间站少 10%,而且太阳能转化成电能的效率只有 15% 左右。用的时间长了,设备也旧了,发电就更不稳定了,就像一个老电池,越来越不耐用。
  • 中国空间站
  • 我们的空间站把舱体的位置安排得很巧妙,这样太阳翼就不会互相挡着阳光,发电能力就强多了。而且用的太阳能电池技术很先进,能把 30% 的太阳能变成电能,就像一个超级厉害的 “太阳能充电宝”,可以给空间站提供足够的电力,让各种设备都能正常工作。
机械臂技术


  • 国际空间站
  • 它的机械臂是加拿大做的,虽然也能帮忙干点活,但是有好几个机械臂不能一起配合着工作,而且和中国空间站的机械臂比起来,它在技术的复杂程度、能举起多重的东西,还有操作的准头这些方面,都要差一些。
  • 中国空间站
  • 我们的机械臂是自己国家研发的,那可是现在世界上同类产品里最厉害的!展开有 10.2 米长,能举起 25 吨重的东西,就像一个大力士的手臂。它的关节可以很灵活地转动,能伸到各种地方去抓东西、干活,还能像小虫子一样在空间站上 “爬来爬去”,而且还可以让几个机械臂一起工作,这样就能干更多更复杂的任务,是不是很厉害?
交会对接技术


  • 国际空间站
  • 美国和俄罗斯等国家在建设的时候,掌握了让飞船和空间站对接的技术,不过因为参与的国家多,每个国家的技术和对接的装置都不太一样,对接的时候得费好大劲去协调,就像好多人一起拼图,但是每个人的拼图块形状都不太一样,得想办法拼在一起。
  • 中国空间站
  • 我们自己研究的交会对接技术已经很成熟了。从神舟七号到神舟十一号这些任务,不管是让飞船自己自动对接,还是航天员手动对接,都做得很好。对接的时候又准又稳又快,就像投篮高手投篮一样,一投一个准,这为空间站的建设和运行提供了很可靠的技术支持。
推进剂在轨补加技术


  • 国际空间站
  • 很早就开始用给空间站补充燃料的技术了,不过因为是好多国家一起弄,用的补给系统和设备都不一样,操作起来很麻烦,得协调好几个国家的技术和设备,就像让好多不同的车一起跑在一条路上,得费心思去安排。
  • 中国空间站
  • 我们国家成功掌握了这个技术,通过天舟货运飞船和空间站对接,就能给空间站补充燃料,这样空间站就能在太空里待更长时间。这体现了我们国家在空间站运营和维护方面的创新能力,让我们的空间站能更独立、更长久地在太空运行。
天地往返技术


  • 国际空间站
  • 一开始,宇航员坐美国的航天飞机或者俄罗斯的联盟飞船去空间站。但是后来美国的航天飞机出了几次事故,不敢用了,现在主要靠俄罗斯的联盟飞船送人。不过这个飞船在能运多少人、坐着舒不舒服这些方面,都不太理想,就像坐一辆旧公交车,挤挤巴巴的。
  • 中国空间站
  • 我们国家的神舟系列飞船已经很可靠地完成了多次送航天员去空间站的任务。神舟飞船很安全、很舒服,能让航天员放心地去太空工作,回来的时候也能平安到家。而且我们还在研究新的载人飞船,以后会更厉害,就像我们不断升级的交通工具,越来越方便、越来越先进。
使用寿命


  • 国际空间站
  • 最开始设计说能用 15 年,从 1998 年开始用,到现在已经超期服役快 10 年了,好多零件都老化了,有 588 个部件都过了该退休的时间,还老是漏气,修也不好修,能不能安全用到 2030 年都不好说,就像一个上了年纪的老人,身体越来越差。
  • 中国空间站
  • 设计寿命是 10 年,不过这是个比较保守的数字。实际上,通过维修和换一些零件,它能用 15 年甚至更久。而且因为是我们自己建的,维护起来很方便,就像我们自己的房子,自己打理起来得心应手。
空间站环境


  • 国际空间站
  • 有美国媒体说它像个垃圾堆,里面有好多灰尘,这些灰尘可不一般,有很多对人不好的东西,像溴化二苯醚、磷酸二氢铵这些化学物质,还有宇航员掉的头发、皮屑、衣服碎片等等,清理起来特别麻烦。而且因为是好多国家一起设计的,里面的电路到处都是,像乱麻一样,看着就乱糟糟的。
  • 中国空间站
  • 我们的空间站被夸像苹果专卖店,干干净净、整整齐齐的。各种做实验的仪器和电线都摆放得很整齐,航天员睡觉的地方也很宽敞,像双人床那么大,还有自己的小生活空间,就像一个温馨舒适的 “太空小家”,让航天员在太空也能生活得很舒服。
载荷重量占比与通信传输效率


  • 国际空间站
  • 能放东西做实验的重量占比比较低,一共只有 12 个可以用来做实验的设备,数据传输速度也慢,每秒只有 0.6gb,就像一条窄窄的小路,一次只能通过很少的车。
  • 中国空间站
  • 在放实验设备的重量占比上比国际空间站高很多,同样大小的舱段,我们能放更多的实验机柜,一共可以支持 67 个实验设备,数据传输速度也快,每秒 1.2gb,就像一条宽敞的高速公路,能让更多的数据快速通过,这样科学家们就能更快地得到实验结果,做更多的研究。
科研项目管理与合作模式


  • 国际空间站
  • 因为是好多国家一起参与,所以在安排做什么科研项目的时候,得考虑每个国家的想法和利益,商量起来很费时间,做决定也慢,这样就会影响科研项目的进展速度。而且国家之间的合作也不是特别紧密,大家一起做研究、分享成果的程度有限,就像一群人一起做项目,但是各自有各自的小算盘。
  • 中国空间站
  • 虽然是我们自己建的,但是我们很欢迎其他国家的科学家来一起做研究。我们管理科研项目很高效,说做什么就很快能安排好,这样就能更快地完成科研任务。我们的合作模式也很灵活,大家一起做研究、分享成果,能让人类对宇宙的探索更进一步,就像一个团结友爱、积极向上的科研大家庭。
通过这次全面的比较,我们可以看到,中国空间站在很多方面都有自己的优势,特别是在技术自主性、成本控制、科研能力提升,还有空间站的可持续发展这些方面,做得都很出色。随着我们国家航天技术的不断进步,相信中国空间站会在未来的太空探索中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为人类了解宇宙做出更多的贡献!让我们一起为中国的航天事业加油!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加入联盟

本版积分规则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