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加入联盟
找回密码
航空人生
新一代连飞客户端下载
空管人生
中国航空运动协会推荐
WEFLY
模拟飞行玩家聊天工具
门户
文章
商城
二手市场
外包服务
模飞软件
硬件设备
飞行体验
学院
云课堂
问答
资料下载
论坛
模拟飞行
低空飞行
太空探索
星圈
资源
企业
太空探索论坛
»
论坛
›
太空穿越
›
太空探测器
›
中国火星探测“第一步”,顺便看看火星探测器和火星车长 ...
返回列表
发新帖
查看:
907
|
回复:
0
中国火星探测“第一步”,顺便看看火星探测器和火星车长啥样
[复制链接]
lihuaxun88
lihuaxun88
当前离线
积分
1715
窥视卡
雷达卡
65
主题
823
帖子
1715
积分
金牌飞友
金牌飞友, 积分 1715, 距离下一级还需 1285 积分
金牌飞友, 积分 1715, 距离下一级还需 1285 积分
积分
1715
飞币
890
注册时间
2017-9-25
发消息
发表于 2024-12-16 07:11:07
|
显示全部楼层
|
阅读模式
火星,人类太空探索的下一站,自然也不会少了中国的存在。昨天上午,国防科工局探月与航天工程中心召开了一场发布会——“中国火星探测工程名称和图形标识全球征集活动”。期间除了正式开启征名活动之外,更首次公布了中国第一个火星探测器和火星车外观设计构型。
中国“第一个”火星探测器和火星车长啥样?此次公布了探测器从地球发射到火星登录的完整 CG 视频,基于目前设计制造的实际情况制作,可以说是实际探测器和火星车的一次“提前曝光”。
整体方案采用了“环绕仓”+“着陆仓”的常见设计,可实现同时完成火星环绕探测和着陆的目的。
在经过一系列复杂的程序:突入大气层、打开降落伞、顶盖脱离、火箭喷射减速、着陆架缓冲之后,探测器将在火星表面实现软着陆,然后火星车就能通过轨道开到火星表面。
以上图片来自 国家国防科技工业局火星车的造型就像一只有着 4 只“翅膀(太阳能电池板)”的蜻蜓,依靠身下的 6 个轮子在火星表面行进,同时也拥有伸缩摄像头、天线以及各种科学探测设备。因为火星轨道和火箭发射能力的关系,探测器和火星车将于 2020 年 7-8 月间在海南文昌发射前往火星。
中国火星征程叫什么?你来定
图片来自 ASDC今年 1 月 11 日,中国航天局建立了中国第一个火星探测计划“中国火星探测计划”。对比之前中国探月计划的“嫦娥工程”,这个名字的确太拗口,但在中国的典故之中,火星远不及月亮“出名”,甚至是个大凶之兆(荧惑守心)。这么有挑战的工作用征名的方式来完成,也是相当“机智”的做法。实际征集的内容主要有两个:
中国火星探测工程名称;
中国火星探测工程图形标识(Logo)。
民众能够在今年 11 月 10 日前在新华网、腾讯网、国家航天局等入口提交自己的参赛作品,详细的要求参见上面几个入口中的明示。12 月 31 号进行的网络投票将分别评出名称和图标评出前三名。评选还对应了现金奖励,名称和图片的前三名分别可以获得 10000/5000/2000 元,30000/10000/5000 元的现金奖励,以及奖励证书和纪念品。
一石三鸟,一次极其大胆的挑战
图片来自 新浪早在 2011 年,中国其实已经进行过火星探测的“尝试”,而且还是中俄合作——“萤火一号”火星探测器,组件中包含俄罗斯研制的 Fobos-Grunt 探测器,能够在火星表面软着陆之后采集土壤之后带回地球。而中国的“萤火一号”探测器将变身为一颗火星的卫星,对火星的电离层、磁场等周围环境进行长期的研究。但是很可惜,“萤火一号”出师不利,搭载其前往火星的天顶-2SB 并未能将探测器带入原定轨道,让探测器最终坠入了大气层,彻底烧成了灰烬。
图片来自 新华社根据中国航天局原来的规划,中国火星探测计划其实可以分为四个阶段:
“绕”:让探测器进入火星环绕轨道,执行探测任务。
“落”:探测器直接以软着陆的方式着陆到火星表面。
“巡”:火星车通过着陆器到达火星表面,并且开展一定范围的探测。
“回”:火星探测器采集样本之后返回。
这也是太空探索中常见的“步骤”,人类史上的所有探月任务基本也是按照这个顺序进行。令人出乎意料的是,在昨天的发布会上中国首次火星探测任务工程总设计师张荣桥表示:
2020 年中国将一次性实现“环绕、着陆、巡视”三个目标。这也是其他国家火星探测过程中从未有过的尝试,随之而来的是更大的挑战。当然目的也非常明显:一口气在火星探索上弯道“超车”。想要完成这次任务,涉及到一系列关键技术:环绕火星全球遥感探测、突入火星大气、下降、着陆、巡视、远距离测控通信等,这也将成为中国科学实力和国家实力的一次集中体现。毕竟如果我们连火星都不能“征服”,又怎么可能向遥远的星空继续迈进?
爱范儿招聘新创组记者!简历请投:recruit@ifanr.com
职位要求:
- 至少 1 年媒体从业经验;
- 熟悉主流技术创新以及高速成长中的新技术、新模式,了解产业趋势以及技术如何影响人;
- 能用有趣、浅显的语言解读新技术;
- 无障碍地阅读外媒新闻
工作职责:
- 负责新创领域(新产品、新技术、新模式)的报道;
- 面对热点事件,独立操作大型或深度选题,包括策划、采访和写作
工作地点:广州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提升卡
置顶卡
沉默卡
喧嚣卡
变色卡
千斤顶
照妖镜
返回列表
发新帖
高级模式
B
Color
Image
Link
Quote
Code
Smilies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加入联盟
本版积分规则
发表回复
回帖后跳转到最后一页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