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一、宇宙中的趣闻轶事
1. 宇宙中的 “第一位” 们
在人类探索宇宙的漫长历程中,诞生了许多具有重大意义的 “第一位”。
距今 400 年的伽利略是第一位通过望远镜观测太空的人。他的这一壮举为人类打开了观测宇宙的新视角,开启了天文学的新纪元。
1957 年,苏联人造卫星 2 号将狗莱卡送入太空,莱卡成为第一位进入太空的地球生物。莱卡原本是莫斯科的一条流浪狗,聪慧、乖巧且身体强壮。它被选中后,经过训练搭乘苏联第二颗人造卫星进入太空。然而,莱卡的命运是悲惨的,它在进入太空后几个小时,就因惊吓和高温中暑引起身体机能衰竭而死去。莱卡的牺牲为人类的太空探索事业做出了巨大贡献,它的故事也被人们铭记。2007 年 11 月 3 日,俄罗斯太空研究部门为莱卡举行了纪念碑揭幕仪式。
1961 年,第一位进入太空的美国人艾伦谢泼德乘坐水星三号进入太空。他的飞行器虽然没有进入轨道,但他飞到 116 英里高,并在安全降落到大西洋之前飞行了 303 英里。
1963 年,苏维埃宇航员瓦莲京娜・捷列什科娃成为第一位进入太空的女性,她乘坐东方 6 号进入太空,展现了女性在太空探索中的勇敢和坚韧。
1983 年,小古恩・盖伊・布鲁福德作为第一位进入太空的非洲裔美国人,乘坐挑战者号进入太空。他后来又参与了三次飞行,为非洲裔美国人在太空探索领域树立了榜样。
1992 年,梅・杰米森成为第一位进入太空的非洲裔美国女性,她乘坐奋进号进入太空,进一步丰富了太空探索的多元性。
萨利・莱德也是一位具有重要意义的人物。她于 1983 年 6 月 18 日乘坐挑战者号进入太空,是第一位进入太空的美国女性,同时也是最年轻的进入太空的美国人。
2. 宇宙中的奇特现象
宇宙中充满了各种奇特的现象,让人们对其充满了好奇和探索的欲望。
在宇宙中,花会散发不同气味。例如在发现号航天飞机上生长的各种玫瑰的芳香被复制并融入日本资生堂公司销售的 “禅” 香水中。这是因为花的释放芳香时依靠温度、湿度以及花的年龄这些环境因素,在太空中的环境与地球不同,所以花会散发不同的气味。
空间是可弯曲且在扩张。在一开始,它就在以可被测量的速度扩张。这一现象是现代宇宙学研究的重要课题之一。
《星球大战》电影中的小行星带与现实中的不同,相撞几率小。小行星本身大约有 40 万平方英里,与小行星相撞的几率大约是十亿分之一。
宇宙中声音无法传播。声波是一种压力波,需要介质才能传播。而宇宙中几乎是真空状态,缺乏传播声音的介质,所以声音无法在宇宙中传播。
在宇宙中沸水会产生巨大波状气泡。这是因为宇宙中缺少伴随重力的对流和浮力,与地球上沸水产生的成千上万细小气泡不同。
宇宙大爆炸理论认为,宇宙经历突然剧烈膨胀。宇宙是由一个致密炽热的奇点于 137 亿年前一次大爆炸后膨胀形成的。在创世之初的一瞬间,宇宙经历了一次突然的剧烈膨胀,迅速膨胀或迅速跑掉,每 10 - 34 秒就会增长一倍。整个 “砰” 的时间不会超过 10 - 34 秒,但是它改变了宇宙,从一个巴掌大变成了至少比它大 1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 倍的东西。
在宇宙中火焰呈球状发散。因为宇宙中没有重力,膨胀的热空气在所有方向受阻力相同,所以火焰会从其源头呈球状发散。如果想在太空船或太空站中点燃火柴需要在有氧环境下进行,因为火焰燃烧需要氧气。
一些细菌群落在太空中生长速度更快且更具杀伤性。比如,太空大肠杆菌菌落的生长速度是在地球上的两倍。此外,在宇宙飞船中生长沙门氏菌比起地球上的更具杀伤性。
电视机上 1% 的静电可能是大爆炸遗留。理论家们认为,如果你把一台电视机调到任何一个它收不到的频道,电视机上 1% 的静电都是大爆炸遗留下来的。
二、太阳系的独特趣谈
1. 木星 —— 行星杀手
- 木星引力强,阻碍火星之间行星形成,形成小行星带。在年轻的太阳系中,木星就如同一个巨大的 “行星杀手”。其强大的引力使得它和火星之间难以形成其他行星,最终导致了小行星带的出现。据推测,太阳系诞生初期,这里原本可能有 2-3 颗与地球环境相仿的星球,但都在木星的干扰下未能成功形成。
- 木星像大铁球干扰其他星球形成,甚至砸碎它们。木星的引力非常之大,在太阳系形成初期,它就像一个大铁球,不仅可以摧毁建筑物,干扰其他行星的形成,甚至能够打碎整个行星。至少 2-3 颗与地球类似的星球,都被木星扼杀在了摇篮里。
- 木星的轨道稳定对太阳系内部环境有重要影响。木星虽然是 “行星杀手”,却在太阳系中一直保护着地球。木星大大小小的卫星数量一共有 68 颗,这都是因为木星的超强引力。当宇宙中发生天体爆炸,这些碎片开始向太阳系中各个行星袭来的时候,木星就会用强大的引力把那些碎片都吸到自己身上,然后再将这些碎片扔出太阳系,为太阳系中各行星之间稳定的运行环境做出了贡献。
2. 太阳的质量占比
- 太阳质量占太阳系总质量的 99%,直径大约为 140 万千米。太阳质量占据了整个太阳系质量的 99.86%,拥有绝对的统治力,用强大的引力约束着太阳系其他天体。太阳的影响力绝不仅仅在八大行星之间,在海王星之外的柯伊伯带,仍然受到太阳引力束缚。而柯伊伯带外面是更为广阔的奥尔特云,一直延伸到太阳边缘。太阳引力实在是很强大,奥尔特云里面的各种天体仍然摆脱不了太阳引力的束缚。
3. 飞越小行星带
- 火星和木星之间的小行星带,小行星相互分离,平均距离远,穿越很容易。火星与木星之间的小行星带目前发现且编号的有 12 万多颗,带内最大的三颗小行星分别是智神星、婚神星和灶神星,平均直径更是超过 400 公里。实际上,小行星带中的小行星相互分离,平均距离较远,对于航天器来说穿越很容易。
4. 人类在太阳系的痕迹
- 人类的宇宙飞船遍访太阳系内主要天体,留下众多探测器。太阳系探索迄今 60 年,人类的宇宙飞船遍访太阳系内主要天体,留下众多探测器。以 NASA 为例,1972 - 1977 年的五年间就有 “先驱者” 10 - 11 号、“旅行者” 1 - 2 号 4 台探测器为此发射升空。“旅行者 2 号” 最为 “兢兢业业”,它于 1977 年发射,如愿造访了木星及其外侧的所有行星,也让人类第一次看到了天王星和海王星的模样。
5. 旅行者 1 号离开太阳系
- 2013 年旅行者 1 号被认为飞离太阳系,但太阳系边界仍有争议。关于 “太阳系边缘” 存在多种说法。其中之一是被称为 “太阳风层顶” 的边界区域。2012 年 8 月,“旅行者 1 号” 飞越了太阳风层顶,完完全全、名副其实地进入了恒星际太空。但 “旅行者 1 号” 目前仍处于太阳的引力影响范围之内。科学家们预计,在大约 300 年后,“旅行者 1 号” 将开始进入奥尔特云的内边缘。
6. 和冥王星比大小
- 2008 年冥王星被 “开除” 九大行星,其直径小,表面积比俄罗斯国土面积小。2008 年冥王星被 “开除” 九大行星,其直径小,表面积比俄罗斯国土面积小。
- 冥王星地质活动活跃,可能存在冰火山。冥王星地质活动活跃,可能存在冰火山。
7. 躺着自转的天王星
- 天王星黄赤交角约 98°,躺着自转,与众不同。天王星黄赤交角约 98°,躺着自转,这种独特的自转方式使得天王星在太阳系中与众不同。
三、宇宙的奇妙猜想
1. 微尘中的世界
在佛教传说中,释迦牟尼能在一粒微尘中创造世界。当我们审视我们所处的宇宙时,会发现它同样神奇。宇宙存在于虚无之中,其边缘实际并不存在,只是人们的想象。若以我们所处位置为中心,将离我们最远的位置视为宇宙边缘,这个边缘会重合为一个点。因为在所谓的边缘之外没有空间,边缘上任何两点间的距离都是零。从这个角度理解,我们的宇宙仿佛被封闭在一个点里,这个点只是一个概念,没有大小,没有实体存在。但这个点却别有洞天,如同阳光中浮动的一粒微尘,或许里面也隐藏着一个如我们的宇宙般丰富多彩的世界,有创世的磅礴、风花雪月以及无数人的悲欢离合,也有像我们一样正在对这个宇宙展开想象和思索的生命。
2. “环绕” 宇宙,回到起点?
我们知道环绕地球航行最终会回到起点,这证明了地球是圆的。那么在宇宙中沿直线飞行是否也能回到起点呢?假设在理想状态下,不考虑时间等因素,这个问题或许有不一样的答案。在宇宙中,如同在地球仪上,离北极点最远的是南极点,在球面上任何一点都能找到与之相对应的距离最远的一个点。假定地球在宇宙的中心,我们测量周围空间,找出距离地球最远的地方,当做宇宙的边缘,而这个边缘其实就是重合在一起的一个点。到达这个点后,我们会发现现在距离我们最远的点变成了地球,我们向任何方向前进,都会到达地球。如果沿着来的方向继续前进,我们到达地球的路线和离开地球出发的路线会在一条直线上。也就是说,在宇宙中沿直线前进,有可能像环绕地球一样最终回到起点。
就如外媒报道中提到的,宇宙空间可能不像已知的那样平坦,而可能是弯曲的,像一个巨大的充气气球。研究人员检查宇宙微波背景的数据得出结论:宇宙不是平直的。
如果宇宙是弯曲的,那么如果你沿直线在太空飞行,最终可能会回到起点,这个想法被称为 “封闭宇宙”。同时,也有观点认为,如果宇宙的形状像一个长圆柱体,两端相连形成一个甜甜圈的形状,那么沿着环面,平行线永远不会相交,测量到的遥远光线的畸变与平坦的宇宙完全一致。但是你朝一个方向飞行,最终也会回到原处。然而,目前在我们可以测量宇宙的尺度上,从我们的有利位置向各个方向大约 460 亿光年,没有迹象表明宇宙是弯曲的。而且即使宇宙是某种可以回到起点的形状,但由于宇宙一直在膨胀,远距离的膨胀速度超过光速,而飞船的速度是有上限的,所以飞船无论如何都很难回到原点。
3. 多重宇宙、人择宇宙等理论
- 多重宇宙理论认为可能存在多个类似或不类似的宇宙。就像有科学家提出的平行宇宙理论,认为存在着无数个与我们的世界相似但又有细微差别的世界,这些世界可能由于某些事件或选择而发生了分岔,导致了不同的历史和未来。还有膜宇宙理论,认为我们的宇宙只是一个高维空间中的一个膜,存在着其他的膜宇宙,这些膜宇宙可能彼此相距很近,甚至可能相互碰撞。以及气泡宇宙理论,认为我们的宇宙只是一个无穷无尽的背景中的一个气泡,存在着其他的气泡宇宙,这些气泡宇宙可能彼此相隔很远,也可能彼此相互接触。
- 人择宇宙理论认为宇宙特性是因为人类存在。人择宇宙学原理由鲍罗和泰伯拉提出,分为弱人择原理和强人择原理。弱人择原理认为人们生存在众多个宇宙演化模型中的一个,如果我们不是身处当前这个模型,宇宙将以不同方式演化,我们也不会存在于此。强人择原理则更加肯定地主张,宇宙一定会生出智慧生物,不允许宇宙以其他不能够维持我们生存的选择出现。当出现后,文化将会以一种有智慧的形式存在下去并传遍宇宙,并终会达到极点和其他宇宙进行交流。
- 还有唯一宇宙、程序员宇宙等奇妙猜想。虽然目前这些都只是猜想,但它们为我们探索宇宙提供了更多的可能性和思考方向。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