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消息,兵工科技2024年第7期《朝鲜试射新型高超音速导弹》全新上市,喜欢的朋友可以关注微信公众号兵工科技快讯或者扫描文中二维码进行购买!
近日,韩国成功发射第二颗军事侦察卫星,卫星进入预定轨道并成功与地面站进行通信。这意味着韩军首次拥有了携带高性能成像雷达的侦察卫星。有分析认为,这是韩国向建设独立的天基侦察网迈出的关键一步,亦是构建“韩国型三轴体系”的重要一环。
近日,韩国成功发射第二颗军事侦察卫星,卫星进入预定轨道并成功与地面站进行通信
韩军“425项目”
近年来,为了提升本国的军事实力和威慑力,韩国正在积极构建所谓的“三轴作战体系”。“韩国型三轴作战体系”是集侦察、防御、打击和战略威慑功能于一体的战略战术体系,包括对朝鲜大规模杀伤性武器进行先发制人打击的“杀伤链系统”、对朝鲜弹道导弹进行拦截的“韩国型导弹防御系统”和对朝鲜指挥系统进行精确打击的“大规模惩戒报复作战计划”。其中,军事侦察卫星是构建“韩国型三轴体系”的重要一环。
2023年12月,韩国首颗军事侦察卫星“军事侦察卫星1号”发射成功,韩国初步获得独立情报、监视和侦察能力。“军事侦察卫星1号”发射前,韩国军方尚未拥有专门的侦察卫星,对朝侦察情报除依靠美方提供外,也利用“阿里郎”系列卫星获取有限的朝鲜地面信息。但美国并不能保证与韩国分享高敏感信息的卫星照片,提供的情报时效性和清晰度往往难以满足需要。尽管本国“阿里郎”系列卫星的分辨率已由最初的6.6米提高至0.55米,但距离世界主流侦察卫星的0.3米至0.5米分辨率仍有差距,难以满足军方日益提高的精度要求。为此,韩国军方希望研发专门的侦察卫星,将分辨率控制在0.5米以内,并通过自主发射侦察卫星,加强太空侦察自主能力,减少对美国的情报依赖。
2017年8月,韩国国防部启动“425项目”,计划投入1.2万亿韩元(约合9.27亿美元),到2025年将5颗500公斤级侦察卫星送入太空,包括4颗搭载高性能合成孔径雷达(SAR)的雷达成像卫星和1颗搭载光电/红外传感器(EO/IR)的光学成像卫星,“425项目”的名称取自“SAR+EO”的韩国语发音。项目由韩国防卫事业厅、国防科学研究所主导,韩国航空宇宙研究院韩国卫星技术研究中心开创公司、韩国航空宇宙产业公司与韩华系统公司等参与研发,欧洲泰雷兹·阿莱尼亚宇航公司是卫星研发的主要国际合作方,美国SpaceX公司承担全部5颗卫星的发射任务。
韩国“阿里郎5号”卫星设想图
性能特点
“军事侦察卫星1号”是一颗光学成像侦察卫星。成像侦察卫星一般包括光学成像和雷达成像两种,光学侦察卫星一般配备了可见光/红外线相机等光学侦察设备,分辨率较高,能够发现朝鲜移动式导弹发射车以及导弹发射时的尾焰,对探测朝鲜核导发射迹象意义重大,但易受光照、气象条件等因素影响,全天候侦察能力不足;而雷达侦察卫星通常配备合成孔径雷达,通过向地面发射电磁波、接收地面回波来探测地面情况,基本不受气象条件的影响,可全天候侦察,还可以识别伪装目标、发现一定深度的地下目标,对实时监控朝军动向,准确定位朝鲜地下指挥中心和坑道洞库阵地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缺点是分辨率普遍低于光学侦察卫星。因此,有能力的国家通常会组合发射两种类型的成像侦察卫星,以便相互配合,优势互补。
兵工科技杂志微信商城,长按或扫描二维码进店购买
据韩国媒体报道,“军事侦察卫星1号”是以多用途对地观测卫星“阿里郎7号”为基础,搭载精度更高的光电/红外传感器研制而成,卫星主体、光学载荷仪器和星载系统实现100%自主设计,65%至70%的主要部件实现国产化。通过研发该卫星,韩国掌握了高速机动卫星体姿态控制和超高分辨率大口径光学载荷制造等技术,为后续光学成像卫星开发运用奠定了基础。经过必要的测试和校准后,“军事侦察卫星1号”预计于2024年6月至7月正式执行监视侦察任务,届时该卫星将在400至600公里高度的极地轨道环绕地球运行,每天过顶朝鲜半岛2次,拍摄的影像分辨率达到0.3米,能够识别地面长宽30厘米的物体。
朝鲜“万里镜-1号”军事侦察卫星,韩称自己的军事侦察卫星性能远优于朝鲜“万里镜-1号”
韩国军方人士称,军事侦察卫星应当具备亚米级分辨率,即识别地面长宽1米以下物体的能力性能远优于朝鲜“万里镜-1号”。
韩国防卫事业厅计划2024年内发射第2、第3颗军事侦察卫星,并在2025年完成全部4颗卫星发射。目前2号军事侦察卫星已经发射成功,随后不久将进行第三颗军事卫星的发射工作。据悉,“军事侦察卫星2号”和“军事侦察卫星3号”研发由国防科学研究所主导,韩国航空宇宙产业公司、韩华系统等国防承包商参与,LURA(大型展开式反射组合体)天线、数据链系统(DLS)等卫星大部分核心部件由欧洲泰雷兹·阿莱尼亚宇航公司制造。
与搭载光电/红外传感器的“军事侦察卫星1号”不同,剩余4颗侦察卫星都是搭载高性能合成孔径雷达的雷达成像卫星,入轨后将绕倾斜轨道环绕地球运行,每天过顶朝鲜半岛4至6次,可全天候、全天时对地观测。这4颗卫星与“军事侦察卫星-1”相配合,将能够以2小时的周期对朝鲜核心目标进行监视和侦察。届时,韩军对朝鲜“核导挑衅迹象”、纵深地区战略目标的监视力量将大幅提升,从而有效遏制朝鲜的核导威胁。再配合仍在轨运行以及规划中的6颗“阿里郎”系列卫星,韩军的对地侦察能力将迈上一个新的台阶。
2023韩国国际海洋防卫产业展上展示的雷达成像卫星模型
寄予厚望
韩国国防部表示,“425项目”的5颗军事侦察卫星将成为“韩国型三轴体系”的核心战力,为强化“杀伤链”系统奠定坚实基础。韩国军方可以在必要时获取朝鲜核心目标的高分辨率图像,迅速探测朝鲜核导发射迹象,并在发射前将其消灭,起到先发制人打击的“杀伤链体系”所需的“眼睛”作用。
“425项目”卫星设计使用寿命5年。2023年9月,有韩国媒体报道称,韩国军方正在探讨推进“425项目”后续项目,计划投入约3万亿韩元,研发10颗大型侦察卫星。据悉,韩国国防部直辖的情报本部已制定内部计划,追加开发8颗雷达成像卫星和2颗光学成像卫星,作为韩军首个侦察卫星项目“425项目”的后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