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 1315|回复: 0

自信!8分钟新闻大公开,“月蜘蛛”曝光,从零开始教建月球基地

[复制链接]

261

主题

352

帖子

1010

积分

金牌飞友

Rank: 6Rank: 6

积分
1010
飞币
666
注册时间
2017-6-30
发表于 前天 02:35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中国航天真是越来越自信了。
有着真正的实力说话,我们的航天信息,披露得是越来越详细。
这不,就上个月,我们负责月球基地建设研究的科学家,被央视采访的内容播出。


整个新闻长达8分钟,可谓是事无巨细,负责的丁烈云院士,温文尔雅,将我们在月球建设基地的困难和成就娓娓道来。
许多人担心,会不会被别人,特别是美国人学去。
其实大可不必,我们详细了解丁院士说的内容后,一定会把心放肚子里。
而且我们保持开放的行为,不光为了向外传授,还为了积极汲取全世界的智慧人才的养分。
这是我们中国今年七月举办的月球基地2050国际创新大赛的获奖名单。


看看里面的优秀作品。


有建造透明穹顶,自成一体的生态园。


有便于火箭发射的掩体式。


有半地下的气囊式。


有小型连体胶囊舱。


当然,这些天马行空的方案,如果没有月球探测,甚至是登陆月球的能力,一切都只能是空中楼阁。
而最近几年,频繁光顾月球,并成功着陆,探测月表的航天器,可以说全是中国的嫦娥。


我们的嫦娥计划也已经从嫦娥一号的绕月飞行,进行到了嫦娥六号的月背取土返回。


就此,整个地球,真正能够执行月球基地建设的国家,可以说只有中国了。
你别觉得夸张。
举一个例子。
如果在月球建设基地,就涉及到土木作业,月壤的情况就要了解。
我们来看看丁院士实验室里的模拟月壤。


看到没,是分层的,下面是大颗粒,越往上颗粒越小。


这是因为,经受“风化”(宇宙辐射、陨石撞击等),越是上层,就粉碎的越严重。
就这一点,首先,知道的国家少之又少,而且,即使现在知道了,那你有具体的各个分层颗粒比例吗?
知道大颗粒有多大,小颗粒有多小吗?
知道月球不同地区的地质情况吗?
你什么都不知道。
这就是我们公开研究实验室的自信所在。
有时候,掌握的知识越多,越不怕告诉别人。
在嫦娥六号带回的近2公斤的月壤帮助下,我们的科学家可以说真正掌握了月壤的结构成分。


丁院士的队伍,就是在这个基础上,开展了他们的月球基地研究。


他们选择的是月壤制砖。
这个大家多少都有些了解。
说白了,就是月球什么最多,我们就用什么盖房子。
鉴于月球的特殊环境条件。
月壤砖建造的月球基地造型,是双层蛋壳型。
名字很有古意,叫月壶尊。


月壶尊的这个双层,有两个意思。
第一,是壳体结构的双层。


可以防范细小陨石的撞击,阻挡宇宙射线。
另一个是壳内区域的双层。


里面设计成了上下双层,特别是将上层设为生活区,下层为工作区。
这样下层的工作区甚至能单独隔离出气闸舱,像我们空间站进行出舱活动准备的气闸舱一样,可以由开放到密闭,再到开放,自由转换,航天员可以在这里更换月球航天服,到月表进行活动。


你以为到这里就完了。
没有,华中科技大学的师生们,有着雄心勃勃的目标,打算同时用月壤砖和3D打印建造一个巨大的月球“玄武基地”。


采用了烧制月壤砖,3D打印预制件,机器人铺设,榫卯连接等方式结合,科学家们能够将基地建的规模更大。


得益于我们发达的机器人技术,丁院士透露了月球大型基地的关键施工人员,一款六足机器人。


院士取名“月蜘蛛”。


实验室甚至制作了能够运行的小型实物。


采访的最后,丁院士表示,他们的目标不止在月球建造基地,实验室已经在模拟建造火星基地。
聆听完丁院士的耐心讲解,让人感慨。也同时让人们对中国第一个建立月球基地充满信心。
因为中美在这方面的区别,太明显了。
美国:我可以这样,我可以那样,设想下以后你可以这样那样。


中国:我们要怎样实现这样,这样的目的是干嘛,我们的目的是干嘛,过程怎么实现,困难是啥。
一个画大饼做ppt,一个以实际应用解决问题为主题。
期待我们的广寒宫早日现身。
文章结尾,我附上月球基地设计大赛的通知要求,也许下一届,等我们月球基地扩建的时候,你或者你的孩子,就能投稿了呢。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加入联盟

本版积分规则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