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加入联盟
找回密码
航空人生
新一代连飞客户端下载
空管人生
中国航空运动协会推荐
WEFLY
模拟飞行玩家聊天工具
门户
文章
商城
二手市场
外包服务
模飞软件
硬件设备
飞行体验
学院
云课堂
问答
资料下载
论坛
模拟飞行
低空飞行
太空探索
星圈
资源
企业
太空探索论坛
»
论坛
›
太空穿越
›
卫星
›
中国星链往事
返回列表
发新帖
查看:
733
|
回复:
0
中国星链往事
[复制链接]
zhuimeng0101
zhuimeng0101
当前离线
积分
1661
窥视卡
雷达卡
54
主题
781
帖子
1661
积分
金牌飞友
金牌飞友, 积分 1661, 距离下一级还需 1339 积分
金牌飞友, 积分 1661, 距离下一级还需 1339 积分
积分
1661
飞币
851
注册时间
2017-8-7
发消息
发表于 2024-12-2 20:11:03
|
显示全部楼层
|
阅读模式
文章来源于公众号:太空那些事儿
ID:SpaceHerald
每次提到SpaceX的星链(starlink),很容易让人们联想到备受关注的GW星座与G60星座。
GW为中国星网公司主导,最初向国际电信联盟(ITU)申报了12992颗卫星(后续有增加)。G60星座又名“千帆星座”,是目前国内除GW星座之外,另一重要的卫星互联网发射计划。(上海松江区委书记程向民曾表示,G60星链一期将实施 1296 颗,未来将实现一万两千多颗卫星的组网)
与“中华神盾”(国产宙斯盾舰)、“中国特斯拉”(某某新能源车)、“中国星舰”(传说的长征9号)类似,在坊间,“中国星链”一词应运而生。
初代中国星链
中国的“卫星互联网热”并非近两年才兴起,早在6年前就出现过。
2018年,徐鸣辞去猎豹移动总裁,成立银河航天,随后公布了银河星座计划(曾计划2022年完成第一批144颗卫星部署,后续升级到800多颗卫星,最后升级至2800颗)。
从当年开始,徐鸣微信的签名是:方向对了,就不怕远。
更早几年成立的九天微星,也是计划从2018年下半年开始部署低轨物联网卫星星座,3年内部署完成72颗组网计划。
天仪研究院、欧比特、华讯方舟等各家企业,也都有着自己的星座计划,组网卫星数量从几十颗到几百颗不等。
一时间,民商卫星公司掀起了第一波“造星”热潮。
图/艾瑞《2018中国商业发射市场研究报告》
热衷造星的不止有民企。
2018年,中国航天科技集团有限公司(航天科技)和中国航天科工集团有限公司(航天科工),也各自宣布低轨通信卫星星座的计划,“虹云工程”和“鸿雁全球卫星星座系统”(鸿雁星座)。
时任航天科工二院院长张忠阳(现任中国航天科技集团有限公司总经理)曾对媒体表示,虹云工程将在2018年实施技术验证星的发射,预计在2018年年底前开展低轨宽带通信的演示验证及应用示范。
这一年,SpaceX的星链项目刚刚启动。2018年3月,猎鹰九号火箭成功发射两颗星链的试验星,开展对地通信的相关测试。
图/2019年国内商业企业星座规划
2018-2019年的以上这些星座,某种角度看,算是中国卫星互联网的1.0版本。
2019年航天日,国防科工局、装发两部门对商业航天(主要是民商火箭)提出了“鼓励、有序”的指导方针。
市场的投资机构闻风而动,中国卫星互联网公司引发第一轮资本热潮。
“给投资人路演,大部分时间是做科普、讲政策,有些人是真看不懂。”参与了第一波卫星创业的刘星说,“但看得清的,出手还是比较迅速。”
2018年下半年,银河航天与九天微星各自完成了A+轮融资,一批民商航天企业也在这个时间前后或拿到融资、或成立。
刘星说:“那时候,卫星做的不多,做的最多的就是PPT(商业计划书)。”
彼时,九天微星的CEO谢涛感慨,“太空创业最好的时候,很快就要来了。”
风云变幻中迭代
在2018年底,虹云工程与鸿雁星座的首星发射成功,但此后就再无的后续组网发射的消息。一些民企的星座计划,也未能按时实施建设。
2020年4月,卫星互联网被国家发改委首次纳入新基建范围,卫星互联网概念股走强,多家相关公司股票股价上涨。
行业内外不少人弹冠相庆,认为商业卫星和火箭的春天即将到来。
但也有不少人谨慎乐观。
“行业纳入新基建是好事,关注商业航天赛道、出手投资我们的资本多了,”刘星认为,“但对于民企来说,‘新基建’的有关指导意见、细化政策还需要观察、消化和落实。”
此时,日后备受关注的星网公司,已在孕育之中。
当年9月,我国向国际电信联盟(ITU)递交了一份卫星频谱分配文件,申请了高达12992颗卫星的频谱分配。文件也曝光了两个名为GW-A59和GW-2的低轨宽带卫星星座计划。
直到2021年,人们才知道了更清晰的消息:中国星网公司成立。
图/2021.4 中国卫星网络集团有限公司成立
消息一经发布,引发社会各界高度关注,“中国将要打造巨型卫星互联网星座”的消息开始在市场上传播。
主流观点均认为在国家统筹协调下和民营资本将持续推动产业链成熟,中国卫星互联网建设有望进入加速落地期。
同样是在2021年,8月,两颗试验卫星G60号卫星、松江号卫星(贝塔a/b星)搭载长征六号火箭升空,在轨验证了链路指标、激光通讯、电推进等内容。
当时媒体报道:未来几年,该项目还计划陆续实施72颗、228颗和最终600颗卫星的组网,打造真正覆盖全球的“卫星互联网”新型基础设施,为全球用户提供高速、实时、安全、可靠的综合性宽带连接服务。
这个从72颗到600颗的星座项目就是G60的早期版本,不过,后来规划的组网规模远远大于这个数字。
图/G60星链产业基地启航
G60星链的名称正式公布,也是在这一年。
2021年11月26日,“G60星链”产业基地启航仪式在松江区举行,宣告卫星互联网产业基地的启航。
国内外星座(部分)发展变化,图源/泰伯智库
至此,包括虹云工程和鸿雁星座在内的一众相关星座建设计划,都被规模更大的GW、G60所取代。
被纳入合作方的还有五院、八院和中国科学院微小卫星创新研究院(卫星创新院)。
两大航天集团,在事实上失去了对卫星互联网建设的话语权。一些曾雄心勃勃的民商卫星公司,也成为了两家巨大星座项目的“乙方”(仅指卫星互联网通信领域)。
关关难过,关关得过
频率、时限。
国际上频轨资源获取采用“先登先占”原则,批量申报优势资源成为抢占频轨资源的通用策略(各国例行操作)。
按国际电联的新规:申请卫星频率和轨位资源的公司需要在获得许可后2年内完成星座中10%的卫星部署,5年内完成50%,7年内全部完成部署。否则将对申报的星座规模进行削减。
因此,如何在规定时间内完成已申报的数万颗中国星链,是一道关键考题。
图/中国星座申报情况;ITU,国盛证券研究所
产品进度、发射排期。
除申报外,如果要开始星座组网发射,还涉及研发、生产、报批(许可)、搭载发射等多个环节。
实际的难度比预想的更大。
某星座曾在2022年针对民商火箭做组网发射意向招标,国内多家民商火箭公司积极响应,并有3型新火箭入围签约。
不过,甲方除了要求运力足够(一箭XX星),中标的火箭还需要在2024年6月前成功发射,验证产品可靠性,才能正式执行组网卫星发射任务。
现在来看,实际进度并不如意。
“一方面我们高估了产品研发的速度,另一方面,卫星方也低估了在后续流程、发射环节的难度。”曾参与过投标项目的梁子说,“他们肯定是要找别的火箭来参与(发射)了,不然今年任务完不成。”
商业闭环。
对中国星链们来说,除了频率时间窗口和发射压力,还有后续要面对标题的考题:商业闭环。
大规模的星座组网发射,其实最直接受益的可能是承接卫星研发制造的配套方,以及提供发射服务火箭方。
卫星互联网如何盈利?
“不论是国家星座、还是商业公司,如何完成商业闭环都是最大的问题。最终谁来买单?”长期关注卫星领域投资的李智说。
国内外星座(部分)发展变化,图源/泰伯智库
泰伯智库预测,未来10年,卫星互联网通信将在太空经济中占有相当大的地位。
现在来看,与现有通信运营商合作,甚至成为新的通信运营商,面向C端市场,或许是方向之一。
近期热议的手机直连卫星、车机直连卫星,就是一种新尝试。国内几大运营商也在卫星通信领域动作频频,或密集调研、或合作试水。
不论哪个难关,对中国星链们来说,最紧迫的是:时间。
大的要来了?或许还有变局
G60已算是中国星链中动作迅速的。
2018年垣信成立,2019年完成试验星发射,2021年“G60星链”产业基地开工。
2022年,垣信卫星与中科辰新共同发起设立上海格思航天。
从上海市政府官网发布的信息看,该公司作为卫星ODM(原始设计制造商)厂商,直接承接来自垣信卫星的量产卫星设计制造和卫星核心组部件研发设计业务。
2023年12月,格思航天G60卫星数字工厂正式投产并实现首颗批产卫星下线,年产量预计可达300颗。按近期格思航天曹金对媒体的说法,未来可实现大约1.5天生产1颗卫星,未来几年会陆续发射一千多颗卫星。
图源/界面新闻
去年末和今年初,格思和垣信分别获得新一轮融资。
其中,垣信卫星A轮融资金额高达67亿元人民币,创下了我国卫星企业单轮融资最大金额的纪录。
中国星网公司相对稳健。在成立前,至少用了2年时间做筹备,对行业做了充分的调研,成立后几年里,陆续发射了多颗试验星。
未来,GW或也将开始发射组网发射。
图源/中国经营报
六年间,从PPT星座到1.5天造1颗卫星,中国卫星互联网建设,正在提速。
不少人感叹:大的要来了!
不过,商业航天虽然热起来了,但民商企业在卫星互联网建设上,还难以和巨头“平等对话”。
资深从业者肖叶说:“把轻量级和超重量级选手放到同台竞技比武,并不合适,如果真要助力民企发展,就该分不同组别、不同级别。”
4月29日北京空天产业信息论坛召开,在民商企业圆桌对话上,有主持人提出关键词:开放。
什么叫开放?
具备条件卫星企业或机构都可以参与卫星互联网的建设和运营。在保护竞争下,能给民营公司一定份额的订单、项目(纯民企参与竞标)。在一定规则下,外资可适当参与中国商业航天发展。……
有意思的是,今年1月,北京市发布的商业航天行动方案里,也提到了要建成天地一体通导遥巨型星座体系。
2024航天日期间,湖北“楚天星座”(超低轨通遥一体星座)发布,计划组网卫星将达300颗。
未来,除了GW、G60、银河等已申报的星座外,或许还会有“新选手”进场卫星互联网。
如何让组网星座“活跃”,让民商卫星企业“活好”,让参与行业的资本“活动”。
应是中国星链未来的故事。
参考及引用:https://baijiahao.baidu.com/s?id=1797462420166455254&wfr=spider&for=pc;https://www.bilibili.com/video/BV1d142197jL/?spm_id_from=333.999.top_right_bar_window_history.content.click&vd_source=69e837f3b5038983029b5cbe27482609https://www.sohu.com/a/199866680_313170;http://www.cb.com.cn/index/show/bzyc/cv/cv135218381648;泰伯智库《2024全球及中国卫星互联网全景研究报告》企查查、ITU,国盛证券研究所 、灰机wiki及网络公开信息。DongfangHour、李壹鏖对文本亦有贡献。
酷玩实验室经授权转载如需转载,请联系原作者
静待未来!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提升卡
置顶卡
沉默卡
喧嚣卡
变色卡
千斤顶
照妖镜
返回列表
发新帖
高级模式
B
Color
Image
Link
Quote
Code
Smilies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加入联盟
本版积分规则
发表回复
回帖后跳转到最后一页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