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加入联盟
找回密码
航空人生
新一代连飞客户端下载
空管人生
中国航空运动协会推荐
WEFLY
模拟飞行玩家聊天工具
门户
文章
商城
二手市场
外包服务
模飞软件
硬件设备
飞行体验
学院
云课堂
问答
资料下载
论坛
模拟飞行
低空飞行
太空探索
星圈
资源
企业
太空探索论坛
»
论坛
›
太空穿越
›
太空探测器
›
嫦娥三号工作10年了,核能取暖立大功,祝融号为啥不用核 ...
返回列表
发新帖
查看:
1054
|
回复:
0
嫦娥三号工作10年了,核能取暖立大功,祝融号为啥不用核能?
[复制链接]
DMA340
DMA340
当前离线
积分
1549
窥视卡
雷达卡
435
主题
538
帖子
1549
积分
金牌飞友
金牌飞友, 积分 1549, 距离下一级还需 1451 积分
金牌飞友, 积分 1549, 距离下一级还需 1451 积分
积分
1549
飞币
1004
注册时间
2017-7-16
发消息
发表于 2024-12-1 22:57:01
|
显示全部楼层
|
阅读模式
#来点儿干货#
阅读此文之前,辛苦点击右上角的
“关注”
,既方便您进行讨论与分享,又能给您带来不一样的参与感,感谢您的支持!
<hr>2013年12月14日,嫦娥三号月球探测器在月球着陆,2024年仍有一台科学载荷处于正常工作状态,这台载荷就是嫦娥三号着陆器配置的“月基光学望远镜”。
相比之下,在火星工作的祝融号,从2022年5月18日后就陷入了休眠状态,迟迟没有醒来,以至于很多人都在猜测,祝融号是不是到了和我们说再见的时候。
事实上,嫦娥三号之所以长寿,是因为使用了同位素核热源,源源不断的能源为探测器提供了相对恒温的环境,使其在温度低至零下180度的漫长月夜也不至于冻坏。
如果祝融号也装载了核热源,是不是也会像嫦娥三号那样长寿?
嫦娥三号长寿的原因
实际上,嫦娥三号长寿的原因不仅仅是因为核热源,更重要的是它拥有一套非常先进的月夜生存系统,这套系统也成为其他国家研究的对象。
月球上的一个“月夜”,相当于地球上半个月的时间,而且极度寒冷,当月夜来临时,探测器就会进入休眠状态。
此时,月夜生存系统就要负责合理配置能源,确保探测器不被冻坏,等待月夜过后重新启动。
嫦娥三号搭乘月球车名叫“玉兔号”,在2014年1月25日凌晨进入第二次月夜休眠之前,人们就发现受复杂月球环境的影响,玉兔号月球车出现异常。
按照原来的设计,当月夜来临时,玉兔号的太阳能电池板会收起来,这样可以减少内部散热。
但此时玉兔号的电池板已经无法收起,经过这个月夜之后还能否正常工作,谁也无法预料。
但是幸运的是,月夜生存系统表现得非常出色,通过热量控制,已经提前预留够了能量,同时各个仪器设备的耐低温能力很强,玉兔号成功重启。
此后,玉兔号坚持工作了两年多,总共存活960天,而它的设计寿命是90天,实际寿命是设计寿命的10倍还要多,超过了人类此前所有月球车的寿命,大幅度超额完成任务。
为满足嫦娥三号的月夜生存需求,当年我国从俄罗斯进口了6枚钚-238 RHU,这只是从能源方面提供了保证,能不能将能源用好才是关键,嫦娥三号进行了巧妙的创新设计。
它完全不用电力驱动,也不使用风扇和循环泵,而是只使用同位素加热,并利用月球引力实现流体循环,这样就可以让同位素热源的热量更加有效的被利用。
当年苏联的月球车也使用同位素热源,他们是使用密封保温,用风扇吹动氮气,利用气体循环来实现热量的传导。
这种方案的问题在于,月夜期间使用电力带动风机,一旦出现电力故障或风机故障,整个系统就将停摆。
嫦娥三号的设计方案不用担心这些问题,只要月球引力存在,热源能够提供热量,就可以持续实现热力循环,更为直接有效。
同时,这种设计方案还剔除了很多相关设备,能够为探测器“瘦身”,当年苏联的月夜生存设备有150公斤,美国的是870公斤,而嫦娥三号只有10公斤,加上玉兔号月球车的月夜生存系统也才15公斤。
中国的方案,为研发小型化、微型化的航天探测器提供了思路。
总体来说,嫦娥三号的长寿一方面是因为使用了同位素热源,另一方面是采用了更有保障的热量循环系统,同时各个设备在极端条件下的可靠性能也是一个重要因素。
这样看来,嫦娥三号可能还会工作更长时间,根据计算,目前它所携带的热源应当还可以提供10年的供暖,如果其他的设备不出现意外故障,嫦娥三号有希望再工作10年。
冬眠的祝融号能否醒来?
截至2023年末,祝融号始终没有再次苏醒,一些国外媒体认为祝融号已经“死亡”,但也有一些科学家认为祝融号很可能会醒来,为何会有这样的争论呢?
火星虽然以“火”为名,但实际上是一颗极为寒冷的星球。
火星到太阳的距离,要比地球到太阳遥远,接收到的太阳辐射能量只有地球的43%,所以火星要比地球寒冷得多,夏季平均气温为零下60度,冬季平均气温为零下120度。
火星围绕太阳旋转的公转周期约为687个地球日,和地球上两年的时间差不多,这就使得火星每个季节的长度相当于地球上的半年。
祝融号是在2021年5月着陆火星,当时正是火星夏末初秋的季节,到了2022年7月,火星将进入最寒冷的季节,所以在此之前,祝融号于2022年5月进入冬眠。
和地球上一样,火星夏季的时候,太阳是直射的,当冬季来临,太阳就会从很偏的角度照射过来。
由于祝融号使用的是太阳能,冬季微弱的阳光所提供的能源就会大幅降低,所以这个时候祝融号使用正十一烷保温,关闭所有耗电设备,进入冬眠。
祝融号已经在火星表面工作347个火星日,累计行驶1921米,已经远超90个火星日的设计寿命,应该说很好的完成了任务,但是人们还是希望有奇迹出现,所以关于祝融号能否再次苏醒的讨论一直存在。
祝融号一直没有苏醒,分析认为可能是由于这样一些原因,首先是祝融号可能彻底被“冻死”了,由于火星冬季的超低气温,仪器设备被冻坏,如果是这样,祝融号就没有了再次苏醒的可能。
同时,火星的冬季经常伴随着巨大的沙尘暴,这样的沙尘暴可以持续数月,阳光难以穿透,这种气候会使祝融号全身被沙尘覆盖。
只有等到沙尘暴逐渐停止,天空变得透明,祝融号才能自动调整太阳能板的角度,并且利用改进的特殊材料,将身上的沙尘抖落,只有这样,才可以获得充分的太阳能,苏醒过来。
一旦某个环节出现问题,无法获得足够的能源,祝融号自然就无法再次苏醒。
那么,祝融号为何一定要使用太阳能呢?难道不能也像嫦娥三号那样使用同位素热源?
祝融号为何使用太阳能?
事实上,祝融号可以将太阳能储存起来,到了夜间再释放出来供暖,因为火星上没有月球上长达半个月的黑夜,火星的夜晚也是12个小时,这么短的时间,太阳能的热量是够用的。
而使用核能,对于火星探测来说是存在风险的。
从地球飞往火星要比飞往月球远得多,在太空当中,探测器直接暴露在宇宙辐射之下,如果使用核能,探测器本身就成为一个辐射源,对周围空间会产生何种影响难以预测。
人类对于火星的研究远远没有月球深入,在登陆火星之后,一旦探测器出现问题,发生核能泄露,很难及时进行干预,无法判断是否会对火星环境造成影响。
而太阳能显然不存在这种问题,不会改变所处太空环境中固有的状态,而且核能还有半衰期,但太阳不会,只要阳光依然照射,理论上祝融号就可以不断获得能量。
美国“好奇”号和“毅力”号火星车使用的就是核能,整个装置重达45公斤,携带了4.8公斤的二氧化钚,这样的核能装置一套就要7000万美元。
对于我国来说,以这样的成本来执行目前规划的火星探测任务,非常不划算。
另外,我国的核原料与美国、俄罗斯相比,就显得比较欠缺。
美国和前苏联曾大量制造核武器,钚238作为副产品有很多库存,能够得到足够多的纯度达标的原料来生产核电池,我国则没有这个条件。
祝融号设计的有太阳翼和集热器,这和我国天宫空间站上使用的是同一款,发电效率不低于31%。
所以在正常情况下,祝融号的电力供应不比使用核能的美国“毅力”号差,甚至还要更强劲,这就可以兼顾成本与效果,在综合考虑之下,祝融号才选择了太阳能。
祝融号作为我国首次登陆火星的探测器,在完成预定任务的同时,也为未来的火星探测提供了丰富的资料和经验,相信随着技术的进步,未来我国的火星探测会有更大的进步。
同时,核能的利用在太空探索方面存在广阔的前景,只不过目前的技术还需要进一步提高,在太空恶劣的条件下,核能无疑可以提供高效、稳定、强劲的能源,假如人类掌握了可控核聚变的成熟技术,或许会改变整个人类的科技面貌。
嫦娥三号之后,我国的探月工程继续稳步前进,嫦娥四号于月球背面着陆,所携带的玉兔二号月球车目前正在工作中;嫦娥五号携带月壤返回地球,实现了探月的重大突破。
目前,嫦娥六号、七号、八号都已列入计划,将陆续执行既定的探月任务,我国的太空探索事业将不断走向星辰大海。
未来,月宫的嫦娥和玉兔或许不再是传说,月球旅行也会成为现实,人类的目光终将投向广袤无垠的星空。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提升卡
置顶卡
沉默卡
喧嚣卡
变色卡
千斤顶
照妖镜
返回列表
发新帖
高级模式
B
Color
Image
Link
Quote
Code
Smilies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加入联盟
本版积分规则
发表回复
回帖后跳转到最后一页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