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加入联盟
找回密码
航空人生
新一代连飞客户端下载
空管人生
中国航空运动协会推荐
WEFLY
模拟飞行玩家聊天工具
门户
文章
商城
二手市场
外包服务
模飞软件
硬件设备
飞行体验
学院
云课堂
问答
资料下载
论坛
模拟飞行
低空飞行
太空探索
星圈
资源
企业
太空探索论坛
»
论坛
›
外层空间
›
月球
›
走出一条高质量、高效益的月球探测之路 | 人民日报 ...
返回列表
发新帖
查看:
713
|
回复:
0
走出一条高质量、高效益的月球探测之路 | 人民日报
[复制链接]
FKUAV
FKUAV
当前离线
积分
1736
窥视卡
雷达卡
417
主题
562
帖子
1736
积分
金牌飞友
金牌飞友, 积分 1736, 距离下一级还需 1264 积分
金牌飞友, 积分 1736, 距离下一级还需 1264 积分
积分
1736
飞币
1061
注册时间
2017-7-8
发消息
发表于 2024-11-28 11:19:26
|
显示全部楼层
|
阅读模式
编者按: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科学技术要打头阵,科技创新是必由之路。高新技术是讨不来、要不来的,必须加快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科研工作者是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骨干,要拿出“人生能有几回搏”的劲头,放开手脚创新创造,为建设科技强国奉献才智、写下精彩篇章。
近年来,我国重大科技工程、重大科技基础设施建设如火如荼,一个个“进度条”不断刷新,推动着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国之重器”的背后,离不开科研团队多年的不懈努力和辛苦付出。
2024年6月25日下午,内蒙古四子王旗阿木古郎草原,一顶红白相间的巨型降落伞缓缓落下,嫦娥六号返回器回到地面。至此,嫦娥六号完成了世界首次月球背面采样返回的壮举,实现了月球逆行轨道设计与控制、月背智能采样、月背起飞上升等三大技术突破,这也是我国迄今为止开展的最复杂的深空探测任务。
9月23日,习近平总书记在接见探月工程嫦娥六号任务参研参试人员代表时指出,嫦娥六号完成了人类历史上首次月球背面采样,突破了多项关键技术,是我国建设航天强国、科技强国取得的又一标志性成果,是我国探月工程的重要里程碑。
从嫦娥一号到嫦娥六号,20年来,凝结着无数航天人的智慧和心血,探月工程聚焦关键核心技术领域持续攻关,在科学发现、技术创新、工程实践、成果转化、国际合作等方面取得丰硕成果,走出一条高质量、高效益的月球探测之路,为我国航天事业发展、为人类探索宇宙空间作出了重大贡献。
近日,记者走进探月工程参研参试团队,听他们讲述勇攀科技高峰的故事。
月背升起“玄武岩”版国旗
“必须通过周到细致的工作,确保万无一失”
按照计划,完成月球表面无人自主采集样品后,嫦娥六号着陆器携带的五星红旗将在月球背面展开。6月3日,北京航天飞行控制中心测控现场信息显示,国旗展开指令已正确执行。
此时,中国科学院国家空间科学中心高级工程师、嫦娥六号探测器有效载荷总体主任设计师李慧军紧盯着北京航天飞行控制中心屏幕,期待月球背面展开的五星红旗出现。不一会儿,一抹鲜艳的“中国红”在屏幕上展开。“那一刻,虽然急切但内心还是有把握的,我对月面国旗展示系统研制很有信心!”李慧军告诉记者。
作为嫦娥五号的备份,2017年嫦娥六号有效载荷相关产品已经生产出来。由于经过了长期贮存,月面国旗展示系统评估后需更换超期旗面。最可靠稳妥且工作量最小的方案是生产一套“织物版”月面国旗。
2022年8月,武汉纺织大学团队提出一种想法——用玄武岩纤维制造月面国旗。玄武岩纤维旗面平整、视觉效果好,耐高温、耐低温、耐辐射,还能牵引后续月球资源原位利用。考虑到这些优点,有效载荷总体决定尝试新方案,并得到探月工程总体、探测器总体等的支持。
“当时距离交付正样产品只有1年左右时间,而按照航天系统工程要求,一个新研制产品具备高可靠交付状态通常需要2到3年。”李慧军说。
研制团队也有些担心:改用玄武岩纤维新旗面,如果出现在轨无法展开或者展示效果不佳怎么办?“必须通过周到细致的工作,确保万无一失。”
为让“玄武岩”版国旗精彩展示,科研人员迅速行动起来,梳理困难,一一解决。探测器总体对探测器系统做了最小化改动,有效解决了嫦娥六号落点光照条件对国旗展示效果产生影响的问题;有效载荷总体会同中国航天科工集团四院九部、武汉纺织大学研制团队高效完成了玄武岩旗面的设计、制造,以及适应性鉴定试验、成像效果专项试验等工作。
“不同专业研制团队密切协同,通过精心策划的试验验证,我们拿出了翔实的数据,打消了各方顾虑。”李慧军说。
20年来,我国探月工程每一次突破、每一步跨越,都是无数科技工作者协同攻关的结果。
创造月壤研究的“中国速度”
“我们对嫦娥六号样品研究充满期待,也满怀信心”
6月25日,嫦娥六号返回器顺利携带回1953.3克月壤样品。这是人类首次获得月球背面样品,举世瞩目,将会为月球正反面的差异性的原因以及月球的形成历史提供更新的认识。
8月21日,国家航天局遴选了嫦娥五号样品研究中13家优势单位16个研究团队,组织了第一次样品研究方案及申请评审。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以下简称“地质地球所”)凭借对嫦娥五号样品研究的突出表现,位列其中。
2020年12月17日,嫦娥五号从月球带回1731克月壤样品。地质地球所申领到了3克月壤,装在两个小瓶子里,一瓶装了1克,另外一瓶装了2克。
中国科学院院士、地质地球所研究员李献华至今难忘见到月壤样品的那一刻。“月壤太细了!月壤的平均粒度只有50微米。”
李献华说:“我们拿着样品都不敢轻易打开,因为很多很细的颗粒不只会粘在玻璃上,也可能会‘飘出’瓶外。”
初见月壤的兴奋还没褪去,压力就接踵而至。
“当时,全世界都在等着嫦娥五号样品的研究结果,希望知道嫦娥五号月壤能给人类带来什么样的月球新故事。同时,我们也面临很大质疑:一些人觉得美国阿波罗登月采回来的月壤样品有380多千克,而我们只采到了1.7千克样品,很快出新成果可能吗?”研究团队成员之一、地质地球所研究员贺怀宇坦言,“别人的样品比我们多那么多,要想‘出新’确实不容易。”
怎么办?只有争分夺秒抓紧干!
拿到嫦娥五号月壤样品的第一时间,地质地球所就召开了项目启动会。在会上,所长吴福元向研究团队提出明确要求:“一个星期内完成定年、岩石地球化学、水含量和锶、钕、氢等同位素分析,然后再用一个星期时间写成论文投稿。”
计划并不是盲目制定的。在此之前,研究团队的每个成员都做了充分的准备,有着深厚的知识和技术积累。
“拿到嫦娥五号月壤样品前不久,我们还用所里保存多年的‘阿波罗月尘’样品做过研究和分析,相当于提前进行了一次演练。因此,大家心里比较有底,技术流程全部都经过了验证。”团队成员之一、地质地球所研究员杨蔚说。
为了能按时完成任务,地质地球所提前把所里相关的仪器设备调试到了最佳状态。在月壤研究过程中,所里其他课题组研究人员都得为月壤样品研究“让路”。
在大家夜以继日的努力下,很快如期取得了第一个重磅成果,创造了月壤研究的“中国速度”。研究团队仅用0.15克月壤,7天完成分析,16天完成论文,100天在《自然》上同时发表3篇论文,将科学界已知的月球岩浆活动结束时间推后了10亿年。
贺怀宇说:“能这么快取得成果,还得益于我们国家科研人员在嫦娥五号任务前对其着陆区域的选择和判断,成功采集到了最年轻的月球玄武岩样本。因为是全新的、从未被研究过的样本,也让我们能迅速获得很多新的认识。”
3年多来,国家航天局已向国内131个研究团队发放7批次共85.48克嫦娥五号月壤样品,第一批国际申请已完成专家评审。目前已产出100多篇科技论文,一次又一次刷新了人类对月球的认知。
“有了嫦娥五号月壤研究的积累,我们对嫦娥六号样品研究充满期待,也满怀信心。”贺怀宇说。
▲图①:研发团队检查月面自主智能微小机器人。中国航天科技集团五院502所供图;图②:科研人员在设置仪器条件测试月球样品年龄。中国科学院地质地球所供图;图③:科研人员做月球轨道交会对接任务专项试验。中国航天科技集团五院502所供图;图④:在北京航天飞行控制中心,工作人员在监测嫦娥六号上升器自月球背面起飞状况。金立旺摄;图⑤:嫦娥六号探测器落月模拟画面。金立旺摄
节选自:《中国探月工程——走出一条高质量、高效益的月球探测之路(科技视点·勇当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排头兵)》
记者:喻思南 刘诗瑶 吴月辉
来源:人民日报(2024-10-28 第19版)
责任编辑:刘映含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提升卡
置顶卡
沉默卡
喧嚣卡
变色卡
千斤顶
照妖镜
返回列表
发新帖
高级模式
B
Color
Image
Link
Quote
Code
Smilies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加入联盟
本版积分规则
发表回复
回帖后跳转到最后一页
浏览过的版块
视频专区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