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加入联盟
找回密码
航空人生
新一代连飞客户端下载
空管人生
中国航空运动协会推荐
WEFLY
模拟飞行玩家聊天工具
门户
文章
商城
二手市场
外包服务
模飞软件
硬件设备
飞行体验
学院
云课堂
问答
资料下载
论坛
模拟飞行
低空飞行
太空探索
星圈
资源
企业
太空探索论坛
»
论坛
›
太空穿越
›
空间站
›
白玉京:国际空间站丧钟已响,天宫空间站路在何方 ...
返回列表
发新帖
查看:
4823
|
回复:
0
白玉京:国际空间站丧钟已响,天宫空间站路在何方
[复制链接]
maofaw
maofaw
当前离线
积分
1467
窥视卡
雷达卡
401
主题
511
帖子
1467
积分
金牌飞友
金牌飞友, 积分 1467, 距离下一级还需 1533 积分
金牌飞友, 积分 1467, 距离下一级还需 1533 积分
积分
1467
飞币
955
注册时间
2017-7-6
发消息
发表于 2024-11-25 17:05:29
|
显示全部楼层
|
阅读模式
【文/观察者网专栏作者 白玉京】
根据CNN11月16日的报道,国际空间站的泄露问题日渐加剧。尽管宇航员们一直在修补问题区域,但情况已经到了白热化的地步。另外据美国“太空”网站消息,空间站的泄露问题已经持续了五年,目前美俄双方在泄露是否严重上存在分歧;俄方“不认为存在灾难性解体的风险”,美国则要求停靠在国际空间站的载人“龙”飞船增加临时座椅以备紧急撤离之需。
国际空间站的年久失修并非捕风捉影的传闻,而是板上钉钉的事实。始建于1998年的国际空间站,是16个国家联合参与的合作项目,最初设计的使用年限是15年,也就是到2013年。目前国际空间站正处于超期服役的状态中,且超期服役的零部件有588个之多。
凡事必有终结,俄罗斯计划最早于2028年离开国际空间站,而其他合作伙伴则表示于2030年离开。不论如何,国际空间站将于2030年陨落的事实已经不可避免。美国迫不及待决定了它的死亡方式,还决出了掘墓人——NASA宣布SpaceX战胜美国“次子”诺格(长子波音,三子洛马),赢得了主持这一太空葬礼的“荣耀”,合同价值高达8.43亿美元。
SpaceX将建造发射离轨飞行器(Deorbit Vehicle,DV),将国际空间站送入大气层烧毁。至少在吃瓜这件事上,SpaceX从不让人失望。NASA和SpaceX急不可耐地公布了离轨飞行器的一些细节和渲染图。
SpaceX公布的离轨飞行器推动国际空间站的渲染图,注意尾部蜂窝煤一样密集的推进器。SpaceX
我们除了全程关注国际空间站的“葬礼”细节之外,也有更迫切的事情需要思考——远比吃瓜更重要。据CCTV报道,中国天宫空间站设计寿命10年,如果从2021年算起,将于2031年退役。换而言之,有没有可能是前后脚的事情?从中美如何应对空间站退役,到中美怎么搞下一代空间站,是无缝衔接,且非常有趣的话题。
强大的离轨飞行器
SpaceX的离轨飞行器,将是人类历史上推力空前强大的外太空飞行器,毕竟要推动的是400多吨的庞然大物。从本质上来说,它是货运“龙”的魔改版,整合了多项成熟的技术,同时进行了显著的增强和改进,以适应国际空间站安全离轨和退役的复杂任务。
为了便于理解,我们不妨把离轨飞行器称为“离轨龙”或“出轨龙”。“出轨龙”将配备46个“天龙座”(Draco)推进器,其中16个用于姿态控制,30个用于降低空间站轨道所需的推进操作。与标准型货运“龙”飞船相比,“出轨龙”的推进剂是货运型的6倍、发电能力是其3到4倍、主干段长一倍,主要用于容纳发动机、推进剂箱、发电系统和其他系统。
“天龙座”推进器名气远没有“默林”和“猛禽”发动机那么响亮,但它其实也是SpaceX帝国的基石,广泛地应用于“龙”飞船。“天龙座”使用具有自燃特性的单组元推进剂,具体为四氧化二氮(N2O4)和单甲基肼(MMH),在混合时无需点火装置即可产生高能量燃烧。
Maxar商业成像卫星最近拍摄的国际空间站照片,绝佳的展示了太空巨物之雄壮,和离轨飞行器的对接位。波音可怜的星际飞船位于中间右下方,从空间站的前对接端口伸出。SpaceX 的离轨飞行器将停靠在同一前对接端口,以便在该计划于 2030 年左右结束时安全地将实验室推出轨道。Maxar
“出轨龙”总重约30吨,容纳了16吨推进剂。但是,推进剂越少越好,而不是越多越好,16吨显然经过SpaceX的精心计算。根据齐奥尔科夫斯基火箭方程粗略估算,推动国际空间站完成离轨约需要22吨推进剂。然而,理论计算跟实际工程存在缺口,通过流程上的优化,16吨足以满足要求——“出轨龙”不会只点火一次就完成国际空间站的离轨操作。大致流程如下:
国际空间站运行高度当前约400千米,最后一批宇航员进入国际空间站后,“出轨龙”对接国际空间站,国际空间站轨道高度自然衰减到330千米,宇航员离开,自然衰减到220千米时,“出轨龙”开始推进,通过多次点火,将国际空间站轨道降低到160千米,进而完成离轨燃烧。国际空间站的最终坠落地点还未确定,可能位于南太平洋,坠落区域呈椭圆形,长轴约为2000千米。按NASA的说法,国际空间站的碎片,大的像轿车,小的像微波炉;砸到小朋友跟花花草草都不太好。
30吨的“出轨龙”是一个庞然大物,发射是一个大难题。可复用的“猎鹰”9显然是不行的,只能把15吨的载荷送入LEO轨道,就算不回收第一级,也只能把22.8吨的载荷打上天。“猎鹰重型”火箭LEO轨道运载能力为63.8吨,理论上问题不大,但实际发射这么大的玩意,还不清楚“猎鹰重型”火箭是否需要进行结构补强和相关的优化设计。
不难看出,不论是建造一款离轨飞行器还是发射一款离轨飞行器,都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世界上有把握做成的没几个。SpaceX的“龙”飞船相当成熟,发射运营得心应手,魔改版的研发,进度可控风险可控,这就是SpaceX能击败诺格的关键原因。NASA抛弃诺格,就是担心诺格的方案得从头开始,一不小心,极易成为新一代“鸽神”。
中国天宫空间站只能用10年?
国际空间站从1998年发射首个模块算起,预计到2030年退役,共计服役42年之久。国际空间站面临退役,中国天宫空间站也一样面临着退役的问题。
中国天宫空间站全貌。中国载人航天办公室
中国天宫空间站的设计寿命是10年,但这是非常保守的一个数字。当然,我们没必要钻牛角尖,死抠“42年”和“10年”这两个数字,得出国际空间站一定优于中国空间站的结论。其实国际空间站原始寿命也就15年左右,历经数次延寿。中国载人航天工程空间站系统总指挥王翔曾在央视采访中回应称,空间站的实际使用寿命远比10年的设计寿命要长。
天宫空间站跟国际空间站都采取了模块化设计,通过维修和更换模块化舱段,实际使用寿命将达到15年甚至更长。而国际空间站的设计和建造,美国拉了俄罗斯、日本、加拿大等国参与,有好有坏。好处是分担资金成本和技术成本,坏处是众口难调,节奏不好把握,比如加拿大设计必不可少的机械臂,拖过后腿。天宫空间站则由中国独立建造,各个舱段不求人,更换和维修不需要征求别的国家同意,自然有利于在实操中延长天宫空间站的寿命。
10年也好,15年也罢,天宫空间站退役时,也一样面临如同国际空间站退役时的两个核心问题,其一是中国或许也需开发离轨飞行器,但这个问题还算好回答,毕竟可以摸着SpaceX的石头过河。其二是下一代空间站由谁来造,怎么造?
“半个”空间站
国际空间站基本可以视为国家队联盟的产物,美加等国政府和国立航天机构牵头投入资金,研发建造。国际空间站退役后,美西方国家队将建造“半个”空间站;美国民商队将接过国家队的大旗,挑起下一代空间站开发建造的大梁。
猎户座飞船(左)正在接近月球门户,注意图中细节,月球门户是一个运行在月球轨道的空间站。NASA
美国正在推动“阿耳忒弥斯”(希腊神话月之女神,太阳神阿波罗的姐姐)重返月球计划,将建造一个月球门户(Lunar Gateway)。这是一个小型空间站,旨在作为宇航员的通信枢纽、科学实验室和居住舱,不仅用来登月,还用来探火。这是一个跨国合作项目,参与者包括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 ( NASA ) 、欧洲航天局(ESA)、日本宇宙航空研究开发机构(JAXA)、加拿大航天局(CSA)。
“月球门户”主要由以下几个模块化单元组成:推进模块(PPE)、居住和后勤前哨(HALO)、月球国际居住舱(I-HAB)、欧洲燃料补给/基础设施和电信系统( ESPRIT) 服务舱。月球门户将运行在月球轨道,而不是近地轨道,规模远远不及庞大的国际空间站。这就是上文为什么说“半个”的原因。
不过,受规模和主要用途的限制,月球门户只能充当下一代空间站的一个补充和备份。
太空三加一
NASA已经授出三份金额差不太多的合同,支持三家公司分别建造下一代空间站。而选择三家,也是出于鸡蛋不能放一个篮子的考虑,鼓励市场化竞争。
星空实验室空间站,由纳米支架公司主导,合作伙伴洛马的标志非常醒目网络图片
美国之子波音、诺格和洛马堂而皇之地混进了民商队的革命队伍,当然如果硬要把它们当民商也不是不行。诺格作为美国次子,实力十分雄厚,先前在国际空间站刷了不少经验值,收购轨道科学后,还搞过“天鹅”号货运飞船往返国际空前站。诺格的飞船不求人,火箭也不用求人,“天鹅”号货运飞船可用“宇宙神”V重型火箭发射。从目前的经验值和垄断的资源来说,诺格实力显然超出另外两家。
除“三强”之外,美国还有一个空间站计划,就是公理公司(Axiom)的公理空间站。它跟“三强”的不同点在于,公理空间站相当于一个寄生体,在国际空间站寿终正寝之前,需要先对接国际空间站,后续再分离独立运行。
空间站商业化并不容易
这里比较奇怪的地方有两点,一是波音和洛马只是打辅助,目前没有独立建站的欲望,诺格独占C位。二是,美国当今的航天一哥SpaceX竟然没有出现在建设下一代空间站的名单里。
其实这两点可以用一个原因来归结,就是美西方搞的下一代空间站是商业空间站,不是国际空间站这种不计真金白银的政治符号。
2023年12月22日,诺格“天鹅座”货运飞船从国际空间站的加拿大臂2号发射升空后的瞬间。NASA
建造空间站,有点像攀登珠峰。过去,攀登珠峰需要举国之力来搞,通过国家运动员集训实现,成为国家比拼实力和荣耀的象征;而如今攀登珠峰,商业化模式非常成熟,成为企业家和大人物刷存在感刷的打卡胜地,以后万一有“珠峰媛”什么的,也不用稀奇。
随着技术的进步,建造飞船、火箭的技术白菜化扩散,所需的资源、资金和技术不一定需要国家队之力。像建造空间站舱段和在轨对接这些关键技术,在NASA的支持下,美国民商队是有可能掌握并完成闭环的。
这一代的国际空间站和,包括天宫空间站,都是不赚钱的。美国希望下一代空间站能商业化,未必大赚特赚,至少得有个商业化的开端,不能跟国际空间站一样赔本赚吆喝。星链的商业化日趋成熟,带动并反哺了猎鹰火箭、龙飞船等全产业链的商业化,猎鹰火箭和星链业务都是赚钱买卖,过了被人们嘲笑的“烧钱”期。
跟星链完全不同的是,下一代空间站的商业化模式和路径,非常不清晰。蓝色起源也好,纳米支架也吧,现在也说不清怎么通过空间站赚钱——为了找钱在PPT上画饼是另外一回事。
波音、洛马、SpaceX不扛独立建设空间站,就是跟商业化不好实现有关。头铁的诺格,能走多远还真不好说,NASA给的1.2亿美元,当作启动资金都差得很远。SpaceX是非常精明的,不当下一代空间站的扛把子,不等于不参与下一代空间站,飞船和火箭各家多少都得考虑求SpaceX合作。比如,月球门户的建造,SpaceX就接了一份活,这份钱挣得实打实。
美国考虑下一代空间站商业化,中国也一样得考虑这个的问题。民商队全部或部分参与一下代空间站的建造,有百益而无一害。这是新时代之下,全新意义的举国之力办大事,有益于资金和技术的加速发展和流动,更有益于减轻国家的负担。
美国下一代空间站的商业化之路会很难,中国下一代空间站商业化之路会更难。单从技术上来说,中国民商队跟美国民商队有很大差距。中国民商队还没有跑通复用火箭、重型火箭、货运飞船、载人飞船、太空对接、在轨组装这些关键环节。好在中国民商队正在飞速发展,好在时间站在我们这一边,天宫空间站还能为我们争取很多时间。假以时日,中国民商队有可能成为真正意义上,推动经济的新质生产力。
本文系观察者网独家稿件,文章内容纯属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平台观点,未经授权,不得转载,否则将追究法律责任。关注观察者网微信guanchacn,每日阅读趣味文章。
空间站路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提升卡
置顶卡
沉默卡
喧嚣卡
变色卡
千斤顶
照妖镜
返回列表
发新帖
高级模式
B
Color
Image
Link
Quote
Code
Smilies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加入联盟
本版积分规则
发表回复
回帖后跳转到最后一页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