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 1627|回复: 0

美媒豆腐渣工程,中国空间站造价80亿,国际空间站1000亿,真的?

[复制链接]

424

主题

520

帖子

1475

积分

金牌飞友

Rank: 6Rank: 6

积分
1475
飞币
948
注册时间
2017-7-20
发表于 2024-11-23 07:50:49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我国空间站造价80亿美元,国际空间站是一千亿美元,你还别说光从造价上来说,有那么点意思。
但别忘记了我们有一个特殊属性,什么东西落到手里,都能把它弄成白菜价。
比如C形环密封,美国垄断技术足足五十年,其他国家就不会,三百万一个,可我国突破之后就成了三十万。
大名鼎鼎的盾构机一台3.8亿,还是二手的,嫌贵?想要议价?门都没有,爱要不要,不要一边待着去,不二价。
一咬牙买了!可设备需要维护,把人家师傅请来,一个小时的费用4000到6000元,人家给换个刀片,最少十天,多了一个来月。
人工费高的离谱不说,刀片还得人家师傅指定厂商,一个管片300万,如果嫌贵,还是那句话,爱要不要,不要就一边待着去,再丢下一句,你不会造。
按照西方专家的话,给中国人一百年的时间,也搞不出盾构机。
这必须得上课,于是国产两千五百万的盾构机就被造出来了。
而空间站何尝不是走的这条路?
当年国际空间站建设的时候,我国也不是不想参与其中,但奈何人家不要,把路都堵死了,就是针对我国。



美媒豆腐渣工程,中国空间站造价80亿,国际空间站1000亿,真的?-1.jpg


那行,你不要我们,我们就自己弄,空间站吗?谁还不是从零开始的?
翻翻口袋里的小钱钱,就开始铆足劲做。
现在好了,国际空间站快要掉下来了,我国的空间站已经飘在轨道上,还是新的,羡煞很多国家,都想要申请上去看看。
所以三十年河东,三十年河西的事,这些年我国还真就做了不少。
也就是说造价的高低,不是豆腐不豆腐的关键,看实用性。
当然,还有一个问题,我国的空间站属于三代空间站,国际空间站属于四代空间站。
要是这么看的话,我国的空间站似乎落后一点?
关于这个问题,来看看这四代空间站,就明白了到底落不落后。
一代和二代空间站




美媒豆腐渣工程,中国空间站造价80亿,国际空间站1000亿,真的?-2.jpg


这两代空间站的领头人是前苏联。
1961年四月十二号,加加林登上东方一号宇宙飞船,进入到太空,绕着地球转了一圈,用了一小时四十八分,这是人类开启进入太空的起点。
美国不甘落后,八年后实施阿波罗计划,进行第五次载人任务,并进行了人类第一次登月。
用了八天十三个小时,绕着月球飞了三十圈,最终停留在月球二十一个小时。
两个国家在太空技术上,为了争夺各种第一,进行了一次又一次的比赛。
在这种情况之下,前苏联推出了礼炮计划。
所谓的礼炮计划,简单的说就是在围绕地球的轨道上建立空间站。
于是从1971年到1986年,这十五年的时间里,发射了九个太空站,最终成功的只有七个。
而这七个太空站,就是人类历史上一代和二代太空站。
一代和二代太空站的区分,从形式上区分,一代只有一个对接口,二代有两个对接口。
从意义上讲,一代仅仅是一种实验性质的空间站。
建立一个对接口,就是为了验证一下,飞船和空间站对接技术,宇航员在空间站内、站外的工作和生活状况,以及各种设备的适应性等等。
一旦这些实验都完成,那么一代空间站存在的价值就不高了。
比如第一个空间站叫礼炮一号,全长12.5米,最大地方的直径只有四米,重量18.5吨。
由三个舱段构成,轨道舱,服务舱以及对接舱,最为重要的实验之一就是对接。

美媒豆腐渣工程,中国空间站造价80亿,国际空间站1000亿,真的?-3.jpg


第一次实验对接是在1971年四月二十三号,这次对接进行了五个半小时,但失败了,三名宇航员返回。
第二次实验对接在六月七号,这才成功对接,三名宇航员在里面生活了二十三天的时间。
当然如此昂贵的实验,不可能只进行对接,在这二十三天里,三名宇航员进行了各种实验,比如对地球进行观测,仅仅矿产勘测就发现了十处稀有金属矿脉,一百一十七处石油产区。
在通讯方面验证了当时的技术,每隔九十分钟的时间里只能进行二十分钟的通话。
虽然这次太空实验很成功,但三名宇航员在返回的途中,遇到了失压事故,以至于三名宇航员遇难。
也是因为这次事故,有了一些严格的规定,比如宇航员无论是升空还是返回,必须穿宇航服;飞船和空间站必须有紧急加压设备。
所以一代空间站属于实验性质,属于对空间站探索验证的阶段,一旦这些探索验证完成,就会被丢弃了。
而礼炮一号在轨运行了一百七十五天之后,就坠入大气层烧毁。
从礼炮一号到礼炮五号,全部都是一代空间站,其中包括两次失败的空间站DOS—2和宇宙—557。
一代礼炮空间站不仅有科研使用的,还有军用的(三个),比如在礼炮三号上将轰炸机的自卫航炮安装了上去,但实验证明实用价值不高,因为航炮击发时,会发生旋转,根本不可能使用。
礼炮六号和礼炮七号属于二代空间站,可以进行长期驻留轨道。
二代空间中的两个对接口的目的,就是可以让两艘飞船进行同时对接。
而这个时候,美国也准备在太空中打造空间站。

美媒豆腐渣工程,中国空间站造价80亿,国际空间站1000亿,真的?-4.jpg


可在空间站方面,美国显然落后于前苏联,于是美国走了一个捷径,对登月火箭土星五号进行了改装,将其中一截打造成为了空间站结构,取名天空实验室。
需要说明的是,这一截改造的空间站,重达八十吨,内部空间可以达到三百六十八立方米,相当于一所一百二十平方米的大房子。
而前苏联的空间站属于单模块空间站,一代和二代空间站的重量在十八吨到二十吨之间,空间也就八十五立方米左右。
所以美国的这个天空实验室要比前苏联有很大的优势,但价格是相当昂贵的,就算是日常维护也很贵,以美国的财力也没有办法将这个天空实验室长期的维持下去。
从1973年五月十四号推入轨道,在1974年二月八号就关闭了天空实验室,最终在1979年七月十一号坠入大气层烧毁。
那么这个天空实验室算是一代空间站,只有一个对接口。
三代空间站




美媒豆腐渣工程,中国空间站造价80亿,国际空间站1000亿,真的?-5.jpg


三代空间站前苏联在1976年就开始论证,这个就是历史上大名鼎鼎的和平号空间站的前身。
和平号空间站是礼炮系列的技术结晶,所以最大的特点就是模块化组装,将整个空间站细划分成一个个舱段,然后把这些舱段一个个的发射到太空中进行组装,最后出来的就是空间站。
过程就像是搭积木一样,也可以叫做积木式结构。
和平号空间站先是将礼炮七号进行升级,加装一些设备,比如太阳能列阵,计算设备等等,重量升级到20.4吨,加压空间也加大到九十立方米。
然后通过十年的时间,发射各种舱段,将主体搭建出来。
不过可惜的是,在完成和平空间站的时候,前苏联解体了。
之后就和美国在航天方面进行了合作,和平号空间站在双方的推动下,成为了一个重量达一百二十九吨,空间三百五十立方米的庞然大物。
四代空间站




美媒豆腐渣工程,中国空间站造价80亿,国际空间站1000亿,真的?-6.jpg


前苏联发展和平号空间站的时候,美国也在计划自由号空间站。
前苏联解体之后,美国参与到和平号空间站中,在这个过程中,双方决定共同建立一个空间站,这就是第四代空间站,也就是现在的国际空间站。
那么四代空间站和三代空间站有什么区别呢?
四代比三代更大,更复杂,使用的结构是桁架结构加积木式结构。
首先按照积木式结构,将空间站搭建起来,这和三代空间站的搭建是一样的。
但在这里有一个问题,国际空间站的各个舱段由不同的国家制造,导致制造出来的标准是不一样的,舱体和舱体之间是没有办法直接对接,中间需要一个转接器才行。
而且因为各个舱段发射的时代不同,技术也不同,导致出现很多问题。
比如空间站虽然在太空,但所在轨道属于近地轨道,有稀薄的大气对其产生阻力,导致每个月会下降两公里。
这就需要使用助推器维持这个高度,为此国际空间站每年消耗的燃料就有四吨,而这些燃料还必须有专门的舱段进行存放。
当然了燃料消耗了,就需要补给,所以国际空间站一年至少要进行四次飞行补给。
而我国空间站使用电推力器,一年一次补给就可以维持高度了。
所以这两个问题导致国际空间站存在一些问题。
哪为什么会有桁架结构呢?
这得了解一下什么叫桁架结构。
桁架结构是指使用杆件将物体的两端给连接起来,加以固定。



美媒豆腐渣工程,中国空间站造价80亿,国际空间站1000亿,真的?-7.jpg


那么国际空间站使用桁架结构,主要是为了布置大型太阳能电池翼,解决三代空间站的电池翼相互遮蔽的问题。
虽然桁架结构解决了遮蔽问题,但带来了另一个问题,必须外挂散热片才可,导致重量变大。
最终桁架长度达到了180米,布置出四部太阳能电池翼,可以输出一百千瓦的功率。
所以说国际空间站虽然使用桁架结构,其实说到底还是积木式的,与三代空间站相比较没有什么技术变化。
如果有什么差距,就是四代比三代的费用高。
比如说国际空间站重四百一十九吨,空间有九百一十六立方米,大小和一个七层高的小型体育馆差不多。
运行起来每年的维护费用就高达五十亿美元,如果遇到一些特殊事情,这些钱还不够。
再有就是送宇航员上去,一次最多六个人,一个人就得花费八千一百万美元。
二十多年来国际空间站总的费用,已经达到了两千多亿美元,
老话说的好,花钱得花到刀刃上,花的多不见的好。
那么中国空间站作为三代空间站有什么优势呢?




美媒豆腐渣工程,中国空间站造价80亿,国际空间站1000亿,真的?-8.jpg


费用就不说了。
说建设,2020年开始建设,到2022年投入使用。
两年十一次飞行任务,就可以使用,而且至少可以运行十年,当然如果进行维护的话,可以更长。
而国际空间站从1998年第一次送组件算起,到了2009年还在组装桁架。
我国空间站这可比国际空间站搭建的时间要短很多的。
而且我国的空间站其实是可以进行升级的,有备用对接口。
毕竟这是一种积木式结构,一旦进行升级,不仅可以扩大使用空间,还可以换新的。
比如在原来的基础上,再搭建出一个全新的核心舱,依托核心舱然后再搭建出一个全新的空间站,至于之前的是可以抛弃的。
再有就是国际空间站使用桁架结构解决遮蔽太阳能翼问题,我国空间站就没有这个问题,因为使用柔性太阳电池翼,展开面积有134平方米,收起来只有一本书的厚度,但发电能力和国际空间站的一样,所以桁架结构对于我国空间站来说没用。
就一句话,四代空间站虽然多一个桁架结构,其实技术和三代空间站也差不多。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加入联盟

本版积分规则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