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加入联盟
找回密码
航空人生
新一代连飞客户端下载
空管人生
中国航空运动协会推荐
WEFLY
模拟飞行玩家聊天工具
门户
文章
商城
二手市场
外包服务
模飞软件
硬件设备
飞行体验
学院
云课堂
问答
资料下载
论坛
模拟飞行
低空飞行
太空探索
星圈
资源
企业
太空探索论坛
»
论坛
›
太空穿越
›
卫星
›
探秘苍穹,解码风云 | 广州气象卫星地面站深度体验 ...
返回列表
发新帖
查看:
1018
|
回复:
0
探秘苍穹,解码风云 | 广州气象卫星地面站深度体验
[复制链接]
nanshi00
nanshi00
当前离线
积分
1577
窥视卡
雷达卡
57
主题
742
帖子
1577
积分
金牌飞友
金牌飞友, 积分 1577, 距离下一级还需 1423 积分
金牌飞友, 积分 1577, 距离下一级还需 1423 积分
积分
1577
飞币
831
注册时间
2017-8-28
发消息
发表于 2024-11-22 18:09:40
|
显示全部楼层
|
阅读模式
2024.11
—— 研学记 ——
探秘苍穹,解码风云
独家探秘广州气象卫星地面站
天空之上,星河浩瀚,群星闪耀
神秘而又动人心弦
我们不再满足于在屏幕前遥望
而是渴望接近和探索气象之谜
01
风云变幻,见证中国气象卫星的崛起
一踏入参观大厅,大屏上风云卫星家族的发展历程正缓缓展开。从最初的摸索与尝试,到如今在国际舞台上独领风骚,每一步都凝聚着中国气象卫星科技工作者的心血与智慧。同学们的目光被紧紧吸引,仿佛穿越时空,与中国气象卫星一同经历了从无到有、从弱到强的辉煌历程。
02
“中国龙”腾空,致敬幕后英雄
风云卫星博物馆
随着讲解老师的步伐,我们踏入了风云卫星博物馆。进入风云卫星博物馆,全国唯一一套第一代气象卫星控制监测系统呈现在眼前。当风云一号A星、B星运行寿命未能达到目标,受到巨大质疑时,气象卫星队伍不惧困难,努力奋斗,取得风云一号C星成功入轨并长期运行的佳绩。
在这里,一张名为“中国龙”的卫星遥感图像震撼人心。它展现出气象卫星科技的非凡实力。这张图像不仅是对祖国大好河山的深情致敬,更是对无数气象卫星科技工作者默默奉献的崇高赞誉。
meteorology
博物馆
03
互动体验,气象知识触手可及
进入互动大厅,一场科技与知识的盛宴正等待着我们。气象卫星知识答题系统、气象卫星极轨与静止轨道演示模型、天气预报模拟讲解系统……各种高科技装置和互动项目让人目不暇接。同学们纷纷登上模拟讲解的讲台,化身成为气象讲解员,指点着地图上的风云变动,体验了一把天气预报员的乐趣。在工作人员的悉心讲解下,同学们不仅了解了极地轨道卫星和静止轨道卫星的不同之处,更对气象卫星的工作原理和重要性有了更加深刻的认识。
心得体会
高二7班刘增锐:
天鹿湖畔,金风飒飒。今天我们一行参观了广州气象卫星地面站。
科中学子领略风云变幻。进入参观大厅,周恩来总理“要搞我们自己的气象卫星”的标语之下,风云一号卫星样星就展现在眼前。正对面,大屏播放着风云卫星家族的发展历程,同学们对中国气象卫星的发展有了深入的了解认识。
作为国家气象卫星应用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这里承载着我国气象监测的发展历程。我深感震撼与自豪,也更加深入地了解气象卫星事业,收获了相关的知识。今后每当再次遇见题目上的遥感图像,不仅能从中提炼出其反映的气象信息,更能领悟到其背后蕴藏着的气象卫星科技工作者们的无私奉献与创新精神。
高二7班古雅心:
本次出行,高二(3)班和高二(7)班的同学们一起参观了广东省气象卫星遥感中心。
作为我国气象卫星地面应用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广东省气象卫星遥感中心承担着气象卫星资料的接收、处理、转发及应用产品生成等任务,为我国的防灾减灾、气象预报、环境监测等领域提供了重要的数据支持。自周恩来总理高瞻远瞩地指出“要搞自己的气象卫星”,中国踏上了研制气象卫星的风云之路。在卫星基地,两个富有趣味性的科普短片的引入让全体同学对气象卫星遥感技术的应用范围有了更全面的了解。这些应用不仅提高了我们对自然灾害的预警能力,也为我们的生产和生活提供了更多的便利和保障。同时,大家得以一览第一颗气象卫星”风云一号”样品,深刻体会到了航天卫星气象科技的蓬勃发展。
在参观过程中,同学们被一些互动装置和科普项目所吸引:扮演气象播报员,体验天气预报的乐趣;参与地理知识竞赛及互动小游戏,拓宽地理知识面……
本次活动,令大家受益匪浅。在未来的日子里,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和应用的不断拓展,气象卫星遥感技术将会为我们的生活带来更多的便利和保障。
高二3班 张乐:
很感谢学校给予我们这样的机会,走进广州气象卫星地面站,去了解大气科学。进入气象站的时候,我发现气象站中有两种不一样的雷达装置。在工作人员的讲解下,我了解到有极地轨道卫星和静止轨道卫星。他们各有各的优点,面对不同的场景,发挥着不同的职能。同时,我们还认识了我国的气象卫星——“风云”系列,随着国家科创能力的不断增强,我们的气象卫星越来越智能化,国产化。习近平总书记说过,中方愿意利用风云二号气象卫星为各方提供气象服务,体现了我们的气象卫星走向国际化,为全球服务,展现了中国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所做出的努力。
高二7班吴佳籼:
11月2号,在秋高气爽的这天,我们来到广州气象卫星地面站,学习地理知识,深入了解气象学,拓宽眼界,增强科学素养。
刚踏入广州气象站的大门,我们就被那高耸的观测塔、精密的仪器设备所吸引。气象站占地广阔,布局合理,每一处都透露出专业与严谨的气息。在老师的带领下,我们首先了解了与气象工作有关的极轨卫星与静止卫星,了解它们的作用与发展历史,体会到中国卫星发展的艰难曲折。带队老师生动又有趣的讲解一下子吸引了我们,近距离观看仪器,让卫星在我们的脑海里有了清晰的轮廓,在同学们心里种下航天与气象的种子。
紧接着,我们进入到了体验中心,在这里,有趣的小游戏与气象知识为我们上了一节生动有趣的地理课。随着参观的深入,我深刻体会到了现代气象预报背后强大的科技支撑。气象站不仅依赖传统的观测手段,还广泛运用了雷达、卫星遥感、数值天气预报模型等高科技手段。特别是在数据处理中心,看到大量实时气象数据通过高速网络汇聚,经过复杂的算法分析后,转化为精准的天气预报信息,我深感震撼。这种“天空地一体化”的观测体系,大大提高了预报的准确性和时效性。
参观过程中,老师还详细介绍了气象信息与人们日常生活的紧密联系。从农业生产到城市交通,从防灾减灾到健康养生,气象服务无处不在。比如,通过精确预测台风路径,可以提前做好防御措施,减少灾害损失;而空气质量预报则能帮助公众合理安排出行,保护身体健康。这让我意识到,气象学不仅仅是一门自然科学,更是服务于社会、造福于民的重要领域。参观广州气象站是一次既深刻又富有教育意义的体验,它不仅让我对气象学有了更加直观和深入的理解,还让我深刻感受到了现代气象科技在保障人们生活、促进社会发展关键作用。
高二7班周仁正:
此次气象站之行,无疑令我与同学们收获良多。自下车后,我便被科技与自然的完美结合所震撼、吸引。一个个“锅盖”指向天空,似在遥望深蓝,在工作人员的热情讲解下,我了解到这些“锅盖”实际上是接受我国风云卫星的天线。随着学习的不断深入,我们了解到了我国自研气象卫星的风云岁月,并越发为先辈科研工作者的艰苦奋斗精神与伟大创造精神撼动,意识到风云气象卫星对我国人民日常生活的重要性,对我国社会发展的重大意义与重要贡献,为风云气象卫星发射后我国主动承担国际责任的大国风度所感召,不禁再次泛起对先辈的无边敬佩,论语中说“博学而笃志,切问而近思。”,我应当始终向先辈们学习,不断奋进,做当代新青年。
每一次凝视那些高精尖的气象设备,每一次聆听讲解员深入浅出的讲解,都让我们深刻感受到了科技的魅力与力量。本次旅程,同学们见证了中国气象卫星从起步到飞跃的辉煌历程,感受到了气象科技工作者们默默奉献、不懈追求的崇高精神。他们用智慧和汗水,为我们绘制了一幅幅风云变幻的壮丽画卷,让同学们对气象科学有了更加深入的了解和认识。
△高二(3)班
△高二(7)班
END
图文素材|高二(3)、高二(7)班
编辑|莫楚文
审稿|江力桑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提升卡
置顶卡
沉默卡
喧嚣卡
变色卡
千斤顶
照妖镜
返回列表
发新帖
高级模式
B
Color
Image
Link
Quote
Code
Smilies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加入联盟
本版积分规则
发表回复
回帖后跳转到最后一页
浏览过的版块
视频专区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