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解:宇宙历史的示意图强调了再电离这一现象。在恒星或者星系形成之前,宇宙中充满了阻光的中性原子。尽管大部分宇宙直到5.5亿年之后才发生再电离,随着第一波主要的再电离浪潮在大约2.5亿年之后发生,一些恒星开始幸运的形成,而这大约是大爆炸之后的五千万到一亿年之后。与此同时,使用正确的工具,我们便能重现最早的星系。(S. G. DJORGOVSKI ET AL., CALTECH DIGITAL MEDIA CENTER)
图解:根据老化光假设,我们从每一物体接收到的每秒光子数量与距离的平方成比例下降,而我们看到的物体的数量会随着距离的平方不断的增加。物体看起来会更红,但会随着距离的变化持续发射恒定数量的每秒光子数。然而,在一个不断膨胀的宇宙中,随着时间推移,我们收到的每秒光子数会不断下降,因为随着宇宙膨胀它们要移动更远的距离,同时通过红移它们的能量也会不断下降。即使将星系演化考虑进其中也会造成一个不断变化的表面亮度,而这一亮度在距离非常远的时候也会变得非常微弱,这和我们观察结果是一致的。(WIKIMEDIA COMMONS USER STIGMATELLA AURANTIACA)
图解:很显然,膨胀率(y轴)和距离(x轴)的关系曲线与过去加速膨胀的宇宙是符合的,遥远的星系在今天已经开始加速衰退。这是哈勃的原始工作的现代版本,以当初几千倍的速度扩展。这一现象不是直线发展的,这表明宇宙膨胀率是随着时间变化的。宇宙的弧线变化表明了暗能量的存在以及晚期的主导地位。(NED WRIGHT, BASED ON THE LATEST DATA FROM BETOULE ET AL. (2014))
图解:暴胀期间发生时的量子涨落延伸到了整个宇宙,当暴胀结束,它们又变成了密度起伏。随着时间推移,这形成了当今宇宙的大尺度结构,以及在宇宙微波背景辐射中观察到的温度变化。这些预测对于证实宇宙微调机制的有效性是至关重要的。(E. SIEGEL, WITH IMAGES DERIVED FROM ESA/PLANCK AND THE DOE/NASA/ NSF INTERAGENCY TASK FORCE ON CMB RESEARC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