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 814|回复: 0

摩天大厦飞上天——重型运载火箭

[复制链接]

33

主题

674

帖子

1432

积分

金牌飞友

Rank: 6Rank: 6

积分
1432
飞币
749
注册时间
2017-9-5
发表于 7 天前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2020年5月5日晚18时,长征五号乙型运载火箭于中国文昌航天发射场完成首次飞行任务,首飞取得圆满成功!



图源 科普中国 江程杰

运载火箭,目前是人类探索太空最主要的发射载具。不论是卫星、探测器、飞船、空间站,乃至于一些航天飞机,都离不开运载火箭的帮助。我们知道,越是复杂、多功能的飞行器,一般就越是笨重。向深空进发需要消耗的能量远高于近地轨道,为了获得更高的速度就需要更多的燃料。因此,要发射大型人造卫星、飞船到近地轨道,亦或者是发射火星探测器、建立月球基地、推动深空探测,都需要使用到重型运载火箭。

长征五号乙,目前是中国现役阶段近地轨道运载能力最大的新一代火箭,其起飞重量达到837.5吨,近地轨道运载能力大于22吨。全长53.66米,相当于26层住宅楼的高度。



中国长征系列运载火箭的部分成员

想想就让人激动——26层高的“钢铁大楼”,在火焰和闪光中一飞冲天,直上云霄,是何等壮观的场面。而在人类历史上,已经有很多这样的”钢铁大楼”发射升空,构筑了人类探索太空的通天栈道。今天,我们就挑选一些人类历史上,最著名的重型运载火箭,简单地与大家分享。

前苏联/俄罗斯

前苏联给人留有一种刻板印象——又笨又粗糙,制造出来的火箭故障率偏高,但又不是不能用。然而这种印象是完全错误且片面的,如果说前苏联的火箭产品粗笨不可靠,那么,完全造不出这些所谓“粗笨且不可靠”火箭的,除了美国以外世界上的绝大多数国家,是不是都不行?

到现在,前苏联的遗产,如今俄罗斯主持制造和运营的“联盟号系列飞船”,几乎成了国际空间站唯一的客运飞船,也是国际空间站的主力补给货运飞船之一,就连NASA,暂时也不得不花重金购买联盟号的座位。



联盟号飞船,从90年代到神舟系列飞船服役之前,这是全世界唯一的载人飞船。也是目前,唯一能搭载人员往返国际空间站的飞船。

联盟号飞船由联盟号火箭或质子号火箭发射,这其中的质子号火箭,就是与如今的“胖五”,长征五号同一个级别的火箭。

01

功勋卓著——质子号火箭

质子号火箭(Proton,俄语:Протон,研制型号UR-500),是前苏联一种,非导弹衍生的,专门为航天任务设计的运载火箭,是俄罗斯在发射大型航天器时的主要运载工具之一。



质子-M火箭正在起竖

质子-M运载火箭高58.2米,最大直径7.4米,重约705吨(不同型号高度和重量有差别),有五种主要衍生型号,分别是二级型的Proton-D(即原版的UR-500),三级型的Proton-K,四级型的Proton-M以及Proton-K/D组级和Proton-K/DM组级。

质子号火箭是稍显落后的“毒箭”,也就是以偏二甲肼(C2H8N2)作为燃料,四氧化二氮作为氧化剂的传统运载火箭。其燃烧产物为氮气(N2)和水蒸汽(H2O)、二氧化碳(CO2),并不会产生任何大气污染,但如果因为操作失误或是突发情况造成燃料发生泄漏,就会上升为非常严重的污染事故。尽管肼类燃料有造成环境污染等诸多问题,但同时期,依然被很多火箭发动机(包括阿波罗飞船、航天飞机、中国的长征二号系列等)所采用,很大一部分原因归功于其能量密度高,成本相对较低且运输贮存相对方便。可谓“多美遮百丑”。



四氧化二氮分子结构

质子-K火箭,高50米,三级火箭共约618吨(不含载荷)。低地球轨道(LEO)运载能力为19.76吨,最高纪录为22.776吨。它于1967年首飞,服役至2013年完全退役。2013年3月30日的最后一次发射结束了这位英雄长达46年的“箭”旅生涯,共计发射310次,成功发射275次,成功率89%。



质子-K火箭发射瞬间

质子-M火箭,是质子号系列家族中较为年轻的,首飞于2001年4月7日。这款火箭在质子K的基础上,降低了结构重量,改进了发动机,提高了运载效率。其起飞质量约705吨,高度约58.2米,近地轨道运载能力也提高到了23吨。



质子-M火箭在哈萨克斯坦拜科努尔发射场

质子号火箭直到今年都还在服役,这可是一款1965年首飞的火箭,到今天已经有55岁高龄,使其成为了最为成功的重型火箭之一。2014年12月15日,质子号火箭完成了第400次发射。目前为止,已经发射了423次,其中失败共计34次。成功率算不上很高,目前正在渐渐走向退役。

2019年10月,俄罗斯赫鲁尼切夫机器制造公司宣布将制造最后11枚“质子”号运载火箭,完成这批生产后,俄罗斯将开始使用替代的新型“安加拉(Angara)”运载火箭。承载了无数荣光和功勋的质子号火箭,将正式退役。

02

拭目以待——安加拉火箭

前面已经提到,俄罗斯正准备用全新的安加拉(Angara)火箭来替代现有的质子号火箭。比起大名鼎鼎的老元勋质子号,中国的读者可能很少听说安加拉火箭。



Angara-A5(图源)

安加拉在设计之初,就包含了替代质子号的目的。原因简单而无奈——苏联解体了,原来生产质子号零部件的很多工厂,都位于现在的乌克兰境内;原本用于发射质子号的发射基地-拜科努尔太空城,则位于现在的哈萨克斯坦境内。哈萨克斯坦一直以来和俄罗斯关系不错,也许还能继续合作,但是乌克兰,现在和俄罗斯是剑拔弩张。

因此,新一代的运载火箭,最好是能全部由俄罗斯自己生产,在俄罗斯本土的发射场发射——这就催生了安加拉系列火箭。

安加拉火箭的第一级和第二级,都将使用液氧-煤油发动机,而第三级将使用液氢-液氧发动机,不过,其计划中的部分型号不会使用第三级火箭。相比质子号,毫无疑问是更加环保和安全的。

安加拉火箭将会是一个庞大的族系,LEO运载能力将会涵盖从2吨(Angara 1.1)到24.5吨(Angara A5),乃至于50吨(Angara A7.2B)的范围,有一种包揽未来俄罗斯所有发射任务的野心。



Angara系列中的1.1,A3,A5P,A5V,A7五种火箭的对比

奈何如今的大毛,科研能力退步严重,这枚火箭的设计计划最早可以追溯到1992年,但是直到2014年,即提出计划的22年之后,安加拉火箭才终于进行了第一次试飞,携带1.43吨的载荷,做了亚轨道(即抛物线)飞行试验。



2014年7月,安加拉火箭的芯级(Angara-1.2pp)第一次试飞前

目前为止,安加拉火箭只进行了两次试验飞行。除了上面说到的第一次实验,另一次,将2吨的载荷带入了地球同步轨道(GSO)。2014年Angara-a5首飞成功,但报道称,a5的发动机存在设计缺陷,首飞成功之后就再也没有任何发射消息了,即便官方多次宣称可能要进行二次发射,但毛子已经心有余力不足了。就目前来看,安加拉火箭的进度稍稍落后于长征五号,不知道在未来,二者能不能同台竞技。

03

  太空竞赛的悲歌——N1火箭

提起上世纪六七十年代,美苏两个超级大国之间轰轰烈烈的太空竞赛,总是不得不提起这段长达十八年竞赛的高潮部分——月球竞赛。月球竞赛的终局最终以美国的全面胜利而被历史记录,也直接让美国人锁定了太空竞赛的胜局。帮助美国人赢得月球竞赛的,就是超重型火箭——土星五号,这个我们稍后再讲。作为土星五号的竞争者,苏联的N1火箭,也是一款超重型火箭,但是却并没能像土星五号一样,在历史上留下浓墨重彩的一笔。



土星五号(左)与N1/L3火箭(右)对比,中间下方有一个非常微小的,作为参考的人

N1/L3火箭,是N1火箭为登月任务设计的衍生型号,实际上就是在N1的上面级搭载L3月球载荷的意思。火箭高度105.3米,直径17米,相当于大约35层楼高。发射重量2750吨,设计上可以将95吨的载荷送入LEO。



美国KH-8间谍卫星拍摄的N1火箭

跟N1火箭比起来,前面提到的长征5号、质子号、安加拉号,都是弟中弟。N1火箭的第一级,到目前为止,依旧是人类火箭历史上最强劲的一级火箭。然而,正是由于这个第一级设计过于复杂,因而可靠性不高,N1火箭的四次试射,都栽在了第一级故障上。N1设计之初就是为了与土星五号竞争,因此设计仓促,技术不稳定。第一级的燃料泵设计缺陷以及13个巨大的火箭发动机的均衡供应等问题,直接引起了四次严重的事故。其中的第二次,N1火箭在发射后不久,直接坠落回发射台,引发了人类历史上最剧烈的,非原子弹引起的爆炸之一。



N1火箭在发射台上

可以说,正是由于N1火箭的连续失利和最终取消,导致前苏联落后于美国的探月脚步,最终在月球竞赛中败北。反过来,这也足以体现重型运载火箭,对一个国家的航天事业是多么的重要。

美国

美国是一个奇特的国家,他们最辉煌的成就,都来自于举国体制,政府包办的时期,但是他们却总要想方设法否认举国体制,否认政府的力量。我们要介绍的,美国的两枚著名的重型运载火箭,就恰到好处地展现了这相互矛盾的两面。

01

举国体制,土星五号

土星五号是人类历史上最大,最重,运载能力最强的火箭,它主要承担了阿波罗计划的发射,将人类送上了月球。但凡提及重型火箭的文章,他是不可能缺席的,足以见其历史意义和重要性。而这篇文章的主题——摩天大厦飞上天,也正是来源于土星五号——它比自由女神像(93米)还高。



土星五号的发射

土星五号,高110.6米,直径10.1米,发射重量2970吨,能将140吨载荷送入LEO,人类历史上,无出其右者。



重型火箭的对比。其中,只有Energia(能源号),Falcon Heavy(重型猎鹰),N1以及土星5号(Saturn V)进行过实际试验或发射成功过

从1967年到1973年的7年间,一共建造了15枚土星五号火箭,而其中的13枚已经被用于执行任务。因其高昂的造价和发射成本(单次发射的成本达到1.8亿多美元,放到今天大约是12.3亿美元),形象地说——相当于每年有两支航母编队在肯尼迪太空中心腾空而起,化为无尽的光芒和火焰。

可见的是,土星五号实在是过于昂贵,就算是美国,也渐渐无以为继。在阿波罗任务结束以后,土星五号的传奇历史只能被划下圆圆的句号,它书写的辉煌历史一去不复返,而它的躯体只能静静地躺在美国博物馆留给后人观赏留念。

02

私营公司,重型猎鹰

对于关注人类航天事业的读者,对于太空探索公司(SpaceX)的重型猎鹰火箭(Falcon Heavy)都一定非常熟悉了。与土星五号截然相反的是,重型猎鹰并不属于任何一个政府部门——至少表面上是私营公司造出来的。



重型猎鹰在发射台上

重型猎鹰的设计风格,不再是冷战时期那种,要求极高的设计风格。毕竟美国和苏联,轻易不敢丢人,相对于政府机构某个计划的失败与否,对于私人公司SpaceX来说则不需顾及太多自己的颜面问题。三天炸一艘飞船,两天掉一支火箭,乃至于自家的货运飞船在国际空间站上被检查出来甲醛超标——那都不是事儿,再大的失败,都因为能力不足而可以原谅;再小的成功,都因为能力不足而格外辉煌。因此重型猎鹰的策略就是,画最酷炫的设计图,装最轻盈的结构件,用最便宜的计算机,堆最熟悉的发动机,发射一枚又便宜、又强劲的火箭——他们也非常优秀地做到了。



重型猎鹰的第一次发射任务

重型猎鹰高70米,芯一级是一枚猎鹰9(Falcon-9)火箭的一级,而两侧捆绑了另外两枚猎鹰9火箭,作为助推器,每一枚猎鹰9的直径是3.66米。发射重量1420吨,能将63吨的载荷送入LEO,是目前人类运载能力最强的火箭,也是仅次于土星五号,人类有史以来,曾进入地球轨道的,运载力量第二强的火箭。

此外,芯一级、两个助推器级,在设计上都是可以回收复用的,以此进一步降低成本。



2019年6月25日,重型猎鹰的第三次发射,两枚助推器是重复使用过的

我们前面说到,N1火箭由于其芯级具有数量较多的火箭发动机,导致整个动力系统太过复杂,频频出错。而重型猎鹰的芯一级和助推级,总共足足有27个火箭发动机,并且同时点火工作。在出现错误时,发动机还会智能调节推力,避免推力失衡,或者在有需要的时候,选择性地开启或关闭特定数量的发动机,以使得火箭可以稳稳地着陆在预定的着陆场——这展现了美国强大的电子工业和自动控制水平。



重型猎鹰点火瞬间,27台梅林1D火箭发动机喷射着光焰

可以说,重型猎鹰用到的发动机不算先进,火箭的结构设计也不算先进,可重复使用火箭的理念也不算先进——但是能将这一切结合起来并获得成功,是非常值得赞叹的,也是值得我们学习的。

中国

这几天对长征五号的报道不少,大家对于它应该是比较熟悉的了。从前文的描述我们也可以看出来,我们距离世界最先进水平,尤其是美国,还是有不小的差距。长征5号能将22吨载荷送入LEO,确实不少,但却赶不上重型猎鹰、更远远比不上土星五号。



长征5号大,但是还不够大

然而,我国人民近100年来,素来信奉“大就是美,多就是好”的简单哲学信条,不管是工业,还是农业,皆以其为指导方针。那么在航天事业中,怎么可能不想搞出一款举世无双的大火箭来?

那就是在规划之中的长征9号了。



长征5号,长征FH(长征9号的另一种构型),长征9号的结构对比

长征九号目前还在研制中,相关的火箭发动机、结构件、控制系统乃至于外形,都还在紧锣密鼓地进行测试,没有完全确定。目前,官方给出的首飞节点,定在2030年,并将成为载人月球着陆器的发射载具。也就是说,我们可能还需要10年,才能看到长征9号的磅礴身姿。

就目前透露的设计参数来说,长征9号将能运载140吨载荷进入LEO,或运送50吨载荷进入月球转移轨道,抑或是运送44吨载荷进入火星转移轨道。起飞质量大约4137吨,全长约100米。



长征九号大小参考

长征9号采用“三级半”结构,即芯级共三级,再捆绑一组助推器。芯一级直径大约10米,采用4台480吨级的液氧煤油高压补燃火箭发动机,可能是YF-480。助推器级可能各有两台YF480。最终加起来,起飞推力大约是5873吨(57600千牛)。想想看,这相当于我国的052B型驱逐舰的满载排水量——换句话说,这个推力,可以把一艘驱逐舰,原地举起。



052B型驱逐舰,169武汉号

长征9号芯二级采用2台220吨级液氢液氧高压补燃发动机,直径从10米(液氢箱)过渡到7.5米(液氧箱),芯三级采用4台25吨级的膨胀循环液氢液氧发动机。如果设计能够实现,那么,长征9号将会取得和土星5号相仿的运载能力。虽然从运载效率上,落后于土星5号(起飞重量2970吨,LEO运力同样是140吨),但是首先解决了有无问题,才能考虑解决好坏问题。



长征九号与土星五号对比,以长征三号乙作为参照

如今,长征九号芯一级的火箭发动机,已经进行了第一次试车,也许不久后会有更多的捷报传来——但真正投入使用,还是10年后的事情。要想见到属于我们自己的,100米的高楼“一飞冲天”,还需要耐心等待。

所以现在,让我们为长征五号和新型载人飞船的凯旋而欢呼!为中国航天事业发展迈出重要的一步而欢呼!



2020年5月8日13时49分,我国新一代载人飞船试验船返回舱,在东风着陆场预定区域成功着陆,试验取得圆满成功

美编:黄紫薇

校对:张腾飞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加入联盟

本版积分规则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