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 910|回复: 0

2016年中国十大太空新闻

[复制链接]

54

主题

672

帖子

1418

积分

金牌飞友

Rank: 6Rank: 6

积分
1418
飞币
745
注册时间
2017-8-23
发表于 2024-11-5 16:44:31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图为演示火星车从着陆巡视器分离,开到火星表面。来源:新华网。

2016年1月11日,中国首次火星探测任务正式立项,计划于2020年在海南文昌发射场,由长征五号运载火箭将火星探测器直接送入地火转移轨道。8月23日,“中国火星探测工程名称和图形标识全球征集活动”新闻发布会在北京召开,会上首次公布了中国首个火星探测器和火星车外观设计构型。中国首次火星探测一次实现“环绕、着陆、巡视”三个目标,这是其他国家第一次实施火星探测从所未有。探测器在器箭分离后经过约7个月巡航飞行被火星捕获,环绕器环绕火星飞行后要与着陆巡视器分离,然后进入任务轨道开展对火星全球探测,同时为着陆巡视器开展中继通讯。着陆巡视器与环绕器分离后进入火星大气,经过气动外形减速、降落伞减速和反推发动机动力减速,最后下降着陆在火星表面,火星车驶离着陆平台,开始火星表面巡视探测,探测火星的形貌、土壤、环境、大气,研究火星上的水冰分布、物理场和内部结构。

2016年中国十大太空新闻w2.jpg

2016年4月18日,中国首颗微重力科学实验卫星实践十号返回地球。来源:新华网

北京时间2016年4月6日1时38分,中国首颗微重力科学实验卫星--实践十号返回式科学实验卫星,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由长征二号丁运载火箭发射升空,进入预定轨道。实践十号利用太空中微重力等特殊环境完成了19项科学实验,涉及微重力流体物理、重力生物效应、空间生物技术等多个领域。4月18日,顺利完成12天太空飞行后,实践十号卫星在内蒙古四子王旗预定区域安全着陆,我国首颗微重力科学和空间生命科学实验卫星任务圆满成功,

不仅标志着我国返回式卫星迎来第二个春天,而且实践十号也成为我国首颗在四子王旗采用弹道式回收的返回式卫星。在实践十号进行的实验中,小鼠早期胚胎在太空中顺利完成从2细胞到囊胚的全程发育。这是世界上第一次实现哺乳动物胚胎在太空发育。

2016年中国十大太空新闻w3.jpg

长征七号火箭升空瞬间。来源:新华网

2016年6月25日20时00分,中国载人航天工程为发射货运飞船而全新研制的长征七号运载火箭,在海南文昌航天发射场点火升空,约603秒后,载荷组合体与火箭成功分离,进入近地点200千米、远地点394千米的椭圆轨道,长征七号运载火箭首次发射圆满成功。长征七号运载火箭为两级结构,捆绑四枚助推器,全长53.1米,起飞质量597吨,近地轨道运载能力13.5吨,采用了液氧煤油发动机等新技术,是绿色、无毒、无污染的新一代中型运载火箭,有效提升我国空间运载能力。本次发射搭载了远征1A上面级、多用途飞船缩比返回舱、遨龙一号空间碎片主动清理飞行器、天鸽飞行器、在轨加注实验装置和翱翔之星立方星等6项7个载荷。多用途飞船缩比返回舱试验的主要任务是获取返回舱飞行的气动力和气动热数据,验证可拆卸防热结构设计,为后续中国新型载人飞船的论证设计和关键技术攻关奠定基础。长征七号也是文昌航天发射场的首次发射任务。

2016年中国十大太空新闻w4.jpg

图为发射前的量子科学实验卫星“墨子号”。来源:新华网。

北京时间8月16日凌晨1时40分,中国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用长征二号丁运载火箭成功将世界首颗量子科学实验卫星“墨子号”发射升空。这使中国在世界上首次实现卫星和地面之间的量子通信,构建天地一体化的量子保密通信与科学实验体系。本次任务还搭载发射了中科院研制的稀薄大气科学实验卫星和西班牙科学实验小卫星。

2016年中国十大太空新闻w5.jpg

群山之中的“天眼”--FAST望远镜。

9月25日,位于中国贵州省平塘县大窝凼的世界最大单口径射电望远镜——500米口径球面射电望远镜(FAST)宣告落成启用,开始探索宇宙深处的奥秘。FAST望远镜有能力巡视宇宙中的中性氢、探测星际分子、观测脉冲星、搜寻星际通讯信号。作为一个多学科基础研究平台,FAST能用一年时间发现约7000颗脉冲星,研究极端状态下的物质结构与物理规律;有希望发现奇异星和夸克星物质;发现中子星—黑洞双星,无需依赖模型精确测定黑洞质量;通过精确测定脉冲星到达时间来检测引力波;作为最大的台站加入国际甚长基线网,为天体超精细结构成像。中国“天眼” 建成后,与号称“地面最大的机器”德国埃菲尔斯伯格100米口径望远镜相比,其灵敏度能提高约10倍;与被评为人类20世纪十大工程之首的美国阿雷西博300米口径射电望远镜相比,“天眼”的灵敏度是其2.25倍。

2016年中国十大太空新闻w6.jpg

10月30日,中国航天员陈冬在天宫二号科普失重心血管研究实验,这是陈冬介绍激光多普勒探头。来源:新华社。

北京时间9月15日22时04分,搭载天宫二号空间实验室的长征二号FT2运载火箭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点火发射。约575秒后,天宫二号与火箭成功分离,进入预定轨道,发射取得圆满成功。北京时间10月17日早晨7点30分,神舟十一号飞船搭载景海鹏和陈冬两名男航天员,由长征2F遥十一火箭发射升空。这是中国自2013年完成神舟十号载人飞行任务后,时隔三年再次进行载人航天发射。神舟十一号飞船入轨后,与天宫二号对接组成组合体。两名航天员在天宫二号内完成系列在轨试验和科学实验。北京时间11月18日13时59分,神舟十一号飞船返回舱在内蒙古中部预定区域成功着陆,执行飞行任务的航天员景海鹏、陈冬身体状态良好,天宫二号与神舟十一号载人飞行任务取得圆满成功。天宫二号空间实验室是在天宫一号目标飞行器备份产品的基础上改进研制而成,全长10.4米,最大直径3.35米,太阳翼展宽约18.4米,重8.6吨,采用实验舱和资源舱两舱构型,设计在轨寿命不小于两年,主要任务是接受载人飞船和货运飞船访问,开展空间科学实验和相关技术试验,验证空间站建造和运营相关关键技术。

2016年中国十大太空新闻w7.jpg

升空中的长征五号。来源:网络。

北京时间11月3日20时43分,中国首枚大型运载火箭长征五号在文昌航天发射场发射成功,由实践十七号卫星和远征二号上面级组成的载荷组合体在长征五号运载火箭的托举下成功进入预定轨道。长征五号运载能力大致与欧空局阿丽亚娜5型运载火箭,与美国德尔塔-4重型运载火箭,俄罗斯质子-M运载火箭基本同级,属于大运载的重型火箭。长征五号低地球轨道运载能力达25吨,同步转移轨道运载能力达14吨,是目前亚洲运力最强的火箭,也是目前全球现役火箭中运力第二强的火箭。远征二号上面级是中国目前规模最大、变轨能力最强的液体动力上面级,与长征五号运载火箭组合使用后,可有效提升一箭多星发射并直接入轨的能力,进一步提高长征五号运载火箭发射任务适用性和使用灵活性。

2016年中国十大太空新闻w8.jpg

脉冲星试验卫星成功发射。

北京时间11月10日7时42分,中国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用长征十一号运载火箭,成功发射了脉冲星试验卫星。脉冲星被称作宇宙中的灯塔,它们特征明显、易于辨识,在宇宙中的定位位置比较精准。值得一提的是,脉冲星具有极其稳定的周期,其稳定度比目前最稳定的氢原子钟还要高1万倍以上,被誉为自然界最精准的天文时钟。被誉为最稳定“天文时钟”的脉冲星,可以辅助飞船在导航过程中摆脱对地面依赖,直接利用宇宙星体实现自主导航。此次脉冲星导航试验卫星将解决三个问题——“看得见”、“测得准”、“用得上”。即在轨试验验证自主研制的X射线脉冲星探测器,进行X射线脉冲星观测,验证脉冲星导航技术体制、探索新型导航技术。一旦脉冲星导航得到应用,将解决现有地面导航方式精度不足问题,更好地服务于未来星际航行和深空探测,具有重要的战略研究价值。本次发射也是长征十一号运载火箭的第二次发射任务。

2016年中国十大太空新闻w9.jpg

发射前,科研人员对“风云四号”卫星进行检测。来源:中国航天科技集团上海航天技术研究院。北京时间12月11日0时11分,长征三号乙运载火箭在西昌卫星发射中心点火升空,将我国新一代地球静止轨道气象卫星——风云四号01星送入预定轨道,发射取得圆满成功。12月17日17时39分,经过6天17小时五次变轨,风云四号01星成功定点于东经99.5度赤道上空。测控数据显示,卫星空间姿态稳定、星上各种仪器工作正常。自此,风云四号01星正式命名为风云四号A星,加入到我国风云气象卫星大家庭。风云四号A星是中国首颗静止轨道上三轴稳定的定量遥感卫星,代表着当今气象卫星最先进水平,在多方面实现了重大技术突破。

图为12月1日,科研人员在中科院长春光学精密机械与物理研究所高光谱实验室对“碳卫星”高光谱探测仪进行偏振特性测量。来源:新华网。

北京时间12月22日3时22分,我国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用长征二号丁运载火箭,成功将中国首颗全球二氧化碳监测科学实验卫星发射升空,此次任务还搭载发射了1颗高分微纳卫星和2颗光谱微纳卫星。此次发射的碳卫星,是我国首颗用于监测全球大气二氧化碳含量的科学实验卫星。该卫星的成功研制和后续在轨稳定运行,将使我国初步形成针对全球、中国及其他重点地区的大气二氧化碳浓度监测能力,填补了我国在温室气体检测方面的技术空白,其成果对我国掌握全球变暖的变化规律和全球碳排放分布、提高我国在应对全球气候变化的国际话语权等方面具有重要意义。

长征五号首飞纪实



·END·

打造中国领先的太空资讯站

搜索公众账号“ 腾讯太空 ”或“ qqtaikong ”获取最新资讯

点击“阅读原文”查看腾讯太空首页(space.qq.com)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加入联盟

本版积分规则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