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发表于 2024-10-18 13:44:35
|
显示全部楼层
1970年4月24日,中国在甘肃酒泉成功发射了“东方红一号”卫星,这是中国发射的第一颗人造卫星,使中国成为继苏联、美国、法国、日本之后,世界上第五个能独立发射人造卫星的国家。
1971年3月3日,中国发射了第一颗科学实验卫星“实践一号”,该卫星在预定轨道上工作了八年。随后,中国又陆续发射了“实践二号”、“实践三号”、“实践四号”和“实践五号”,大大推进了中国空间科学的发展。
1975年11月26日,中国发射了第一颗返回式遥感卫星,卫星按预定计划于当月29日返回地面。这使中国成为世界上继美国和苏联之后第三个掌握人造卫星返回技术的国家。
1979年,“远望”1号航天测量船建成并投入使用,使中国成为世界上第四个拥有远洋航天测量船的国家。此后,中国又先后建成了“远望”2号、“远望”3号和“远望”4号航天测量船。目前,中国已形成先进的陆海基航天测控网,技术达到了世界先进水平。
1980年5月18日,中国向太平洋预定海域成功地发射了远程运载火箭,标志着中国具备了发射高轨道人造卫星的发射能力。
1981年9月20日,中国第一次用一枚运载火箭发射了三颗科学实验卫星,使中国成为世界上第三个掌握一箭多星发射技术的国家。
1984年4月8日,中国发射第一颗地球静止轨道试验通信卫星,并在4月16日成功定点于东经125°赤道上空。这标志着中国掌握了地球静止轨道卫星发射、测控和准确定点等技术。
1986年2月1日,中国发射了第一颗实用地球静止轨道通信广播卫星,并在2月20日定点成功。这标志着中国卫星通信技术由试验阶段进入了实用阶段。
1988年9月7日,中国发射了第一颗试验性气象卫星“风云一号”,这是中国自行研制和发射的第一颗极地轨道气象卫星。
1990年4月7日,中国自行研制的“长征三号”运载火箭在西昌卫星发射基地,成功将美国制造的“亚洲1号”通信卫星送入预定的轨道,标志着中国航天发射服务开始进入国际市场。截至目前,中国已将27颗国外制造的卫星成功送入太空,在国际商业卫星发射服务市场中占有一席之地。
1990年7月16日,“长征”2号捆绑式火箭首次在西昌发射成功,其低轨道运载能力达9.2吨,为发射中国载人航天器打下了基础。
1992年9月,中国载人飞船正式列入国家计划,被命名为“神舟”号飞船载人航天工程。为此,中国研制了载人飞船和可靠性运载火箭,开展了航天医学和空间生命科学的工程研究,选拔了预备航天员,研制了一批空间遥感和空间科学试验装置。
1999年11月20日,中国自主研制的“神舟”一号无人飞船发射成功,经过二十一小时十一分的太空飞行,“神舟”一号顺利返回地球。中国载人航天工程首次飞行试验取得圆满成功。
2001年1月10日,“神舟”二号无人飞船发射升空,按照预定轨道在太空飞行近七天、环绕地球一百零八圈后返回。这是新世纪全世界第一次航天发射,标志着中国载人航天事业取得了新进展,向实现载人航天飞行迈出了可喜的一步。
2002年3月25日,“神舟”三号无人飞船成功发射并于四月一日顺利返回。这是中国发射的第一艘完全处于载人状态的无人飞船,表明中国航天已掌握了天地往返技术,并突破了一系列关键技术。
2002年12月29日,发射了“神舟”四号无人飞船。十多分钟后,“神舟”四号成功进入太空预定轨道。这是中国载人航天工程进行的第四次无人飞行试验,也是“神舟”飞船在无人状态下考核最全面的一次飞行试验。
2003年10月15日,中国自主研制的“神舟”五号载人飞船,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由“长征二号F”运载火箭发射成功,航天员杨利伟成为首位飞上太空的中国人。
2003年12月29日,探测-1号卫星由长征-2C火箭发射成功。
2004年7月25日,探测-2号卫星由长征-2C火箭发射成功。“双星计划”被评为“2004年十大科技进展新闻”之一。
2004年9月9日,长征-4B火箭同时将实践-6A、实践-6B空间环境探测卫星发射成功。两颗卫星主要进行空间环境探测、空间辐射环境及其效应探测以及其他的空间试验。
2004年9月27日,第20颗返回式卫星由长征-2D在酒泉发射升空。这颗卫星的整体性能比以往发射的同类卫星有较大的改进和提高。该卫星于10月15日成功返回地面。
2004年10月19日,中国在西昌卫星发射中心成功地发射了“风云二号”静止气象卫星。这是中国第一颗业务静止气象卫星。
2005年10月12日上午9:00,神舟六号飞船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发射升空,费俊龙和聂海胜两名中国航天员被送入太空。10月17日4时33分,返回舱在四子王旗主着陆场成功降落。
2008年,中国成功发射了神州7号载人飞船,实现了航天员出舱活动等关键技术突破。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