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导语:
上世纪60年代,美苏冷战愈发白热化,双方在航天领域的竞争也愈加激烈。
在苏联成功发射人造地球卫星和进行首次载人航天之后,随着火箭运载技术不断提升,后续的目标被提上日程。
1969年,美国人成功登陆月球,宣告航天技术的一次飞跃;同年,苏联断然取消月球计划,重新审视太空站计划。
为适应多种任务的需求,苏联研制了计划中最重要的组件——航天飞机“暴风雪号”。
当时它被看作是美国航天飞机的最大威胁,但却逐渐沦为“苏联太空站号”和“和平号”的卫星,最终被遗弃。
一、苏联“暴风雪号”险些击落美国登月航天飞机。
“暴风雪号”是苏联为太空站计划研制的航天飞机,也是苏联航天飞机史上的第一架飞船,专用于太空站的补给往返工作,这也为苏联后期建造诸如“和平号”和“太空站号”等空间站奠定了基础。
1969年,美国人成功登陆月球,这让当时苏联火箭专家特别是谢尔盖·科罗利奇感到异常震惊,因为在美国发射阿波罗号着陆器的同时,苏联的“暴风雪号”正在进行最后一次测试,计划着陆的目标是“和平号”太空站。
当时苏联计划用月球着陆器和载人飞船进行太空站的建设,但苏联月球计划的执行被推迟了,这也意味着苏联在积累成功搭建太空站所需的知识和经验。
为了适应登陆月球的任务,苏联团队使用了一种飞船和月球登陆器合二为一的“暴风雪号”舰艇,也让它成为苏联的“阿波罗号”航天飞船。
美国航天飞机防护罩的内部是航天飞机,在外部是防护罩;而苏联的“暴风雪号”则是相反,它的内部是防护罩,外部则是真正的航天飞机,这就意味着在防护舱发射完成并进入轨道后,需要先打开防护罩,然后从防护罩飞船中提出“暴风雪号”飞船,再将其抬升至“和平号”太空站,最后乘坐“和平号”飞船返回地面。
苏联当时正致力于发展旷日持久的“和平号”太空站,美国死在了月球上,所以苏联对于这一点印象非常深刻;而随着美国不断向“和平号”太空站靠近,苏联也不断降低火箭的轨道,以便于苏联空间站和美国登月航天飞机相遇,这被称为“美式轨道”。
这一轨道是苏联专门为了应付美国而规定的,其飞行器总共有四艘,分别为轨道器“哥伦比亚号”和“发现号”、以及“和平号”和“暴风雪号”,它们按照顺序依次进入轨道;
“哥伦比亚号”和“发现号”通过独立发射器发射,第一艘“美国航天飞机”进入轨道;
“和平号”第二艘宇宙飞船进入轨道;
第三艘宇宙飞船“暴风雪号”进入轨道,将“和平号”太空站送回地球。
在苏联这一轮变化中,其和美国在太空战上的规划略有不同。
它是一个带翅膀的飞船,翅膀上每侧有一个引擎,能够执行返回地球的任务,这是当时所有航天飞机都没有的配置,因为航天飞机的底部有火箭发动机,他们需要待在天上,而“暴风雪号”下面却是“和平号”太空站,因此才会进行改进。
“暴风雪号”是苏联的性能最高、最先进的外星航天飞机,也是苏联亮相的新配置,苏联的太空人完成了对其的第一次实验。
1969年10月11日,防护罩的“暴风雪号”进入轨道,但是由于燃气泄漏险些导致“暴风雪号”爆炸,这令当时的科罗利奇心惊肉跳。
在“暴风雪号”开始和“和平号”太空站会合时,苏联采取了一种行动,它降低了飞行器的速度;美国趁机抵近苏联,但是由于速度的原因,两个飞船没能同时进入轨道,因此“和平号”和“哥伦比亚号”错过了一次相遇的机会。
但是,由于美国没有注意到并没有成功进入轨道,因此误认为它们已经被击落,为了逃避美国的追击,苏联不得不把“和平号”停留在轨道上,并命令两架“暴风雪号”后续飞行器不要发射,结果两个飞行器引擎也坏了。
在“和平号”停留在轨道上一个多月后,苏联奇迹般的修好了一架“暴风雪号”,终于能够让太空站万无一失,之后苏联终于让“和平号”再次升空。
然而,苏联对美国的追逐却是矛盾的:苏联认为“和平号”要是被登陆月球的飞船击落,美国就会声名狼藉;
苏联认为美国会在苏联飞行轨道下摧毁苏联飞船,这个观点在当时是不现实的。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