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更好地整合国内科研资源用于航天科技的研发工作,1969年8月15日,原印度国家空间研究委员会(INCOSPAR)进行重组,更名为“印度空间研究组织”(即今日的ISRO),作为印度最主要的国家航天研发机构,负责日常科研及发射等任务。当然光有这些还远远不够,1972年印度还专门成立了航天委员会(Space Commission)以及航天部(Department of Space),直属于印度总理办公室。新成立的航天部除了直接管理新改组的ISRO外,还接管了一批相关专业领域的科研单位,比如物理研究实验室(Physical Research Laboratory),国家大气研究实验室(National Atmospheric Research Laboratory)等,原来非常分散的各专业科研力量终于被有效地统合集中起来。而重组后的ISRO则下设国家遥感中心,空间应用中心,液体推进系统中心,维克拉姆·萨拉巴伊航天中心等多家附属机构。
印度国产运载火箭的处女秀居然以这种方式结束,着实让在现场观摩的各级领导大跌眼镜。作为整个“卫星运载火箭”计划的总负责人,时年仅48岁的卡拉姆痛苦不已,多年的心血换来的居然是众目睽睽之下的这般光景。发射失败后,印度各大媒体蜂拥到发射基地一探究竟,而作为航天部部长的萨迪什·达万则拉着卡拉姆一同面对媒体各种形同刁难的采访。萨迪什在接受采访时反复强调:“我们是失败了,但我坚信我们的团队下一回一定能取得成功!”(We failed! But I have a very good trust in my team that next time we will be succeeding for sure),领导的这句话对当时有些气馁的卡拉姆和广大印度航天人而言无异于一剂强心针。
80年代末90年代初,在汲取了ALSV的经验教训之后,卡拉姆联合“液体系统推进系统中心”(Liquid Propulsion Systems Centre)与“ISRO惯性系统单位”(ISRO Inertial Systems Unit)等多个附属科研院所一道,在参考前苏联部分中型运载火箭的基础上,研制成功了PSLV型运载火箭。该型火箭依旧采用四级助推模式,但与前代火箭不同的是,该型火箭同时采用液体与固体燃料。第一级采用固体燃料推进(以端羟基聚丁二烯为推进剂),推力为4860KN,第二级采用液体燃料推进(即印度自主研发的维卡斯火箭发动机),推力为724KN,第四级火箭采用液体燃料推进(即双压燃料输送系统的液体火箭发动机),推力分别为14KN。同时与ALSV类似,PSLV在第一级火箭上布置了多达6枚的捆绑式固体燃料助推火箭(四支较大的发射时与主发动机同时点燃,另外两个较小的在升空后再点燃)。相比较推力孱弱的前代火箭,PSLV型火箭的运载能力得到大幅提升,充沛的动力可以将3800公斤的物体发射到近地轨道,将1750公斤的物体送入太阳同步轨道,或将1200公斤物体送入地球同步轨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