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 1034|回复: 0

知识百科:小行星命名,那些名字是怎么上天的?

[复制链接]

56

主题

705

帖子

1480

积分

金牌飞友

Rank: 6Rank: 6

积分
1480
飞币
773
注册时间
2017-9-3
发表于 2024-9-28 20:18:01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点标题下方的蓝字可关注湖南教育网官方微信!

导读
今年9月,天上的小行星又多了几个名字,其中包括英国皇后乐队主唱Freddie Mercury,也包括中国地区广播电视技术上的奠基人之一、上海市天文学会会员何允。

不仅是小行星,浩瀚无垠的宇宙中,存在着各式各样的天体。凡是记录在案的天体,全都各有其名,让天文学家能一一“认领”。在这些名字中,有很多是我们熟悉的中国科学家的名字,命名的过程也有着许多有趣的故事。

最绚丽多彩的天体命名
宇宙中第一个小行星的发现要追溯到1801年,但到了1850年,天文学家才开始给小行星起名字。那时候,来自德国、意大利、英国、法国的少数几位天文学家用望远镜目视搜索,发现了聚集在火星和木星轨道之间绕日运行的13个小行星。

行星和卫星有以神话中的神灵命名的传统,于是当时的天文学家就商定,小行星的命名也沿用这个传统,并且应该是女性神灵,同时规定命名权归发现者。在此之后,这一发现者和发现者所属机构持有命名权的小行星命名法则就被后世保留并继承至今。

到了19世纪下半叶,天文照相方法兴起,小行星观测的效率大增,到19~20世纪之交,已发现的小行星总数已达500个。这使得延续了半个世纪的命名法缺陷之处日益显现,为此,从事小行星观测的欧美几个国家的天文学家协商,将命名的范围从天上神灵扩大到世间的人和物,但名字必须是女性化的规定不变。

20世纪初,小行星命名法则的修订者们废止了称谓女性化的规定,树立了一个约束力最少的天体命名法。
如何成为“来自星星的你”

如今,小行星的命名由国际天文学联合会小天体提名委员会执行。所有的小行星命名,都须报经国际小行星中心和小天体提名委员会审议通过,然后才公布于世成为该天体的永久名字,并为世界各国公认。

一个小行星在被命名前,要经历临时编号、暂定编号和永久编号三个阶段。因为天文学家或天文爱好者观测到一个小行星后,不能立刻确定它是否为新发现的小行星,这时先给它一个临时编号。当这个小行星在不同的夜晚被观测到,并报告国际天文学联合会国际小行星中心,确认是新发现的小行星之后,就会得到一个国际统一格式的“暂定编号”。当一个小行星至少四次在回归中心被观测到,并且精确测定出其运行轨道参数后,它就会得到国际小行星中心给予的永久编号。

小行星是唯一由发现者来命名并且获得国际公认的一类天体,小行星命名体现了发现者个人的兴趣和意志。截止到2016年6月,天文网站公布的小行星的电子版专名已经增加到20091个。这些名字中与中国有关的也非常多,内容包罗万象,有科学家、机构、历史事件、文学家、音乐家、舞蹈家、历史名人、神话和传奇人物、国名、城名、港湾和江河湖海、园林和名山峻岭、动物植物、树木花卉、缩称和笔名等。

在这些小行星的名字中,中国古代和现代科学家的名字是非常引人注目的一部分。以中国古代科学家命名的小行星包括张衡、祖冲之、郭守敬、沈括等。1990年,为表彰旅美著名物理学家吴健雄的杰出贡献,紫金山天文台将该台发现的编号为“2752”的小行星命名为“吴健雄星”。此后,一批小行星陆续以当代杰出科学家,如物理学家杨振宁、李政道、周光召,数学家陈景润,水稻专家袁隆平等命名。今年1月,以五位中国科学家名字命名小行星的仪式举行,屠呦呦、谢家麟、吴良镛、郑哲敏、张存浩的名字从此被写入了浩渺的星空。

在小行星的命名中,科学家与文学家、艺术家等一样,并没有什么特别的规定。

素材来源于科普中国,有删减

编辑整理:知翼、刘亮、汤佳

转载请注明来源于“湖南教育网(hunanjiaoyuwang)”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加入联盟

本版积分规则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