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加入联盟
找回密码
航空人生
新一代连飞客户端下载
空管人生
中国航空运动协会推荐
WEFLY
模拟飞行玩家聊天工具
门户
文章
商城
二手市场
外包服务
模飞软件
硬件设备
飞行体验
学院
云课堂
问答
资料下载
论坛
模拟飞行
低空飞行
太空探索
星圈
资源
企业
太空探索论坛
»
论坛
›
太空穿越
›
航天飞机
›
宇宙飞船还是航天飞机——解决重大分歧的中国办法 ...
返回列表
发新帖
查看:
718
|
回复:
0
宇宙飞船还是航天飞机——解决重大分歧的中国办法
[复制链接]
glob3d
glob3d
当前离线
积分
828
窥视卡
雷达卡
205
主题
296
帖子
828
积分
高级飞友
高级飞友, 积分 828, 距离下一级还需 172 积分
高级飞友, 积分 828, 距离下一级还需 172 积分
积分
828
飞币
550
注册时间
2017-7-6
发消息
发表于 2024-9-14 01:52:03
|
显示全部楼层
|
阅读模式
回顾“机派”“船派”激烈争论以及最终决策的过程,可以发现中国式解决分歧的几个特色,或者说高招。
01
《国之重器》这本书讲了五个“重器”案例,其中之一是载人航天。这部分里有一个很有意思的内容:我国的载人航天,是使用航天飞机,还是宇宙飞船?这个重大问题的决策过程。
当时,“机派”和“船派”理由都很充足,双方激烈争论,领导也难以定夺。最终,我国的载人航天飞行使用的是宇宙飞船——神舟系列。那么,这个重大分歧是怎么解决的呢?“船派”是怎么取得胜利的呢?
回顾这个过程,很有意思的是:这个决策过程,充分显示了解决重大分歧的中国式办法,其中包含了很多现实智慧,相信对大家很有启发。
今天就来说说这个过程。
02
1970年代,我国曾经研究过载人航天,有了初步方案,名为曙光号飞船。虽然有了初步方案,但当时经济、技术、工业制造等多方面的能力差距较大,难以深入推进。中央批示:先把地球上的事情搞好,地球外的事往后放放。
中国载人航天的真正启动,是在1985年。当时美国提出“星球大战计划”,我国必须有所准备,为此,有关部门召开了中国首届空间站研讨会。时隔10多年以后,再次提出了发展载人航天的问题。
研讨会只是务虚,什么也没决定,但会后相关消息传出来,引发了全国上下对是否要发展载人航天的激烈争论。支持派的意见不用说了。反对派的意见是:国家还很穷,应该把有限的钱用在刀刃上,尽量提高人民生活水平。
一番激烈争论以后,虽然社会上众说纷纭,但航天方面的专家达成了共识:载人航天应该启动,不必继续争论了。
虽然航天专家们有了共识,但毕竟社会上争论激烈。因此,中央作出指示,先进行概念性、技术可行性研究论证。充分论证以后,再做决断。也就是先小规模干起来,小步快跑,但不必大力宣传,保持低调。
如此,研究论证了两年,到1987年,要确定是航天飞机还是宇宙飞船了。这个事不定下来,后面的路没法走。为此,在航天技术专家委员会下面,设立了一个专家组,负责研究这个问题。组长是航天专家钱振业。钱振业个人的观点是用宇宙飞船,也就是“船派”。
专家组成立以后,内部争论激烈,意见难以统一。既然如此,那就征求更多人的意见吧。于是,开始在全国范围征求意见。一石激起千层浪,航天飞机还是宇宙飞船?这个问题激起了众多技术专家的强烈兴趣。航天工业部、航空工业部(后来合并为航空航天工业部)、国防科工委、中国科学院、总参谋部等60多家单位、2000多名专家参与讨论。大家提出一大堆方案,讨论非常热烈。
03
讨论了一年,意见还是不统一,“机派”“船派”针锋相对,越吵越热闹。为了尽快把这事定下来,专家组出面,邀请全国几十名德高望重的资深专家专门开个会。会上也是一直吵,吵了七天七夜,还是定不下来。
眼看着吵不出个结果来,会议决定,综合各项指标,来了打分决胜负。分数算出来一看,“机派”84分,“船派”83.69分。“机派”虽然占了上风,但优势只有小小的0.31分,还是相持不下。
没办法,组长钱振业只好宣布,暂时先不定下来,继续再讨论一年。
“机派”的主要意见是:航天飞机技术先进,可以一步达到国际领先水平,而且,航天飞机可以反复使用,经济上更划算。宇宙飞船已经有20多年了,属于落后技术,将来一定会被淘汰。既然这样,应该一开始采用先进的航天飞机。
“船派”的主要意见是:航天飞机固然先进,但技术难度很大,研发把握不大,耗时太久。宇宙飞船虽然技术比较老旧,但也因此技术比较成熟,把握性很大,可以更快更好地实现载人航天。
反复研究以后,钱振业领导的专家组决定,采用宇宙飞船方案,先把人送上天去,以后再发展更复杂更高级的航天飞机。
专家组把他们的决定上报航天技术专家委员会。这个委员会共有七名委员。王永志为代表的三人是“机派”,其余四人是“船派”。接到专家组的报告以后,委员会开会表决,“船派”4比3领先。不过,“船派”中也有人摇摆不定。严格来说,投票结果介于4比3和3比4之间,等于是打个平手,还是定不下来。看来,投票并不能解决问题。
专家们意见一直不统一,负责干活儿的航空航天部可坐不住了。他们派出两名副部长,专门拜访了王永志。他们知道,只要说服了王永志,专家意见就能基本统一了。在会面中,两位副部长说:中央等着听取汇报,这事不能再拖了。航天飞机虽好,但研发至少需要20年,时间太长。他们倾向于更容易、所需时间更短的宇宙飞船。
王永志虽然是“机派”,但听了二位副部长的一席话,也理解了问题的重点所在。虽然各种不舍,但王永志毅然决定,转而支持宇宙飞船方案。就这样,专家委员会总算做出了决定。
这里顺便说一句,王永志本来是“机派”,但为了顾全大局,放弃自己的主张,转而支持“船派”,为拍板决策立了大功,后来,就任命他为载人航天工程的首席设计师——顾全大局,是很重要的素质。
1988年8月,航空航天工业部上报中央,建议采用宇宙飞船方案。中央的表态是:好,年底最终确定方案。
可是,好事多磨,到了1988年年底,方案并没确定下来。
04
原来,得知中央即将确定飞船方案以后,众多“机派”科学家心急如焚,用写信、打报告甚至找机会当面“进谏”的办法,敦促中央改用航天飞机。他们坚持认为,宇宙飞船的技术太落后,没前途,不如一步到位,直接发展高大上的航天飞机。
面对纷至沓来的科学家意见,1989年8月,国家航天领导小组犹豫了,打算给中央写个报告,建议改用航天飞机。报告写好以后,他们专门去征询钱学森的意见。在这个关键时刻,钱学森发挥了重要作用。他在报告上写了10个字:
应将飞船方案也报中央。
显然,钱学森倾向飞船方案。他认为,航天飞机和宇宙飞船两个方案,本身的优劣是次要的,最重要的是,国家经济、技术的实力能承受哪一个。基于这个理由,宇宙飞船显然更稳妥,更适合作为第一步。
对钱学森的意见,中央很重视。1991年,时任总理李鹏当面听取航空航天部的汇报。此后,又经过一番讨论和研究,到1992年1月,综合各方面的意见,尤其是参考钱学森的意见,中央决定,中国的载人航天,从载人飞船起步。“船派”最终胜出。
同时,中央指示,进一步详细论证载人飞船的相关问题。又经过半年的论证,1992年6月,最终的可行性报告完成。1992年9月21日,在中央政治局常委会会议上,常委们一致认可载人飞船方案,领导们表态:“就是动用国库,把黄金拿出来卖了,也要搞”。
中国载人航天的“921工程”正式上马。至此,历经7年的“机派”“船派”大争论有了最终结果。
2003年10月15日,中国首位宇航员杨利伟乘坐“神舟”宇宙飞船成功进入太空。中国实现了载人航天。
05
回顾“机派”“船派”激烈争论以及最终决策的过程,可以发现中国式解决分歧的几个特色,或者说高招。
第一,在解决分歧时,有足够的耐心。分歧越大,耐心越多。
因为有耐心,所以不靠投票或某个政治、学术权威一锤定音。那样做,固然“合乎程序”,但失败一方一定口服心不服。这样,就破坏了团队的合作。被否定的一方,气哼哼的,在工作中会有意无意地“制造障碍”“破坏”。
人有一种心理,总想要证明自己是对的。因此,如果他的意见被否定了,然后项目失败了,他作为团队一员,虽然利益受损,但心理上却得到了满足:“不听我的,现在砸锅了吧。活该!看你们下次听不听我的!”
结果就是,团队中有一帮人暗地里希望工作失败。可以想象,即使没有那种公然的阻碍和破坏,但气哼哼的人,在工作中很难倾尽全力。这可不是好事。
所以,解决分歧,尤其是重大分歧,不要轻易用投票或权威等“强势”压人。那样,虽然表面上解决了问题,但实际上却分裂了团队,得不偿失。
中国式的解决办法,是用足够的耐心,足够长的时间,让大家反思考虑方方面面。在足够长的时间里,被否定的一方,也能渐渐接受最终结果。即使不是愉快的接受,至少能心平气和地接受。而且,足够长的时间,能让各方在决策后的新格局中找到自己的位置,“机派”的人,在宇宙飞船建造中也有重要的职责。这样,失败一方就不至于满盘皆输,而是输了面子得到里子。这个结果,很多人就可以接受了。
第二,虽然不生硬地用投票和权威压人,但在长时间的磋商和决策过程中,也适当使用投票、权威的力量,不直接因此做出决策,但会因此影响人。
在整个七年决策过程中,不止一次使用投票。虽然投了票,但并没根据投票结果直接决定。不过,投票并不因此白费。投票的作用在于,让分歧明确化,大家都知道自己这一方不是压倒性多数,问题很复杂,不是简单的黑白分明。这样就不会把问题简单化、阴谋化。
权威的作用,在钱学森那里表现得最为典型。钱老的学术权威无可置疑,大家很尊重和重视他的意见。虽然如此,也不用他的意见直接压人。如果用他的意见直接压人,被压的人多半不服气——钱学森就一定对么?!但不直接压人,意见相反的人反而会认真考虑。给你时间想来想去,很可能就想通了。毕竟,“大人物”的影响力是很大的。
实际上,钱学森自己,也不是直截了当地表达意见,而是婉转地表达了倾向于“船派”的意见,为的就是避免“用权威压人”的感觉。
第三,在公开的争论、投票等等以外,更重视小范围面对面的沟通,也就是“开小会”。人性的规律是:越是开大会,越是当着众人,立场越僵硬,越难以做出妥协和让步。甚至,即使已经认识到自己观点的不足,但众目睽睽之下,也不愿当众认错或者让步,而是坚持到底。
但是,如果是在小范围的面对面沟通中,人们反而会更加理智,更愿意倾听其他意见,也更有可能做出让步和妥协。王永志原来是“机派”,但航空航天部两位副部长登门拜访,一番面对面的谈话,让王永志更充分地考虑了“船派”意见,转而接受了“船派”。
设想一下,如果是开大会,两位副部长和王永志公开辩论,然后公开投票,就算最后能有一个结果,王永志很可能会成为更坚定的“机派”,并坚持己见,继续斗争到底。
总之,中国式解决分歧的办法,核心在于“不伤和气”“慢慢来”,也就是在维护整体团结的情况下,用耐心的说服和足够长的时间,让反对派逐渐改变想法,最终达成一致。
经过这种办法达成的一致,虽然不能让各方百分百满意,但基本上不会造成团队的分裂,也能保持各方的继续合作,也为后续的发展保留了充足的空间。
这种中国式解决办法中包含的智慧,发人深省,很有启发。
很多人认为,面对分歧,用投票或者权威-暴力直接压制,只要公开公正透明,就行了。其实,这是简单粗暴的办法,不但不能真正弥合分歧,解决问题,反而会激化矛盾,制造分裂。尤其是对于那些重大分歧,这种简单粗暴的办法,简直是破坏性的。
真正的问题和难题,在于长期维持人们的合作,不掀桌子不散摊子,在保持合作的情况下化解分歧,团结起来向前看向前走。
中国正是因为在这方面拥有丰富的智慧和经验,文明和历史才能一脉相承、绵绵不绝。
这是值得我们自豪的重大优势。
欧阳桃花 曾德麟:《国之重器——如何突破关键技术》,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24年7月。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提升卡
置顶卡
沉默卡
喧嚣卡
变色卡
千斤顶
照妖镜
返回列表
发新帖
高级模式
B
Color
Image
Link
Quote
Code
Smilies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加入联盟
本版积分规则
发表回复
回帖后跳转到最后一页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