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 1726|回复: 0

我国空间站要向全世界开放?合作可以,分3个等级,没那么简单

[复制链接]

195

主题

273

帖子

792

积分

高级飞友

Rank: 4

积分
792
飞币
517
注册时间
2017-8-4
发表于 2024-9-7 19:36:09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声明:本文内容均引用权威资料结合个人观点进行撰写,文末已标注文献来源,请知悉。
2024年5月3日17时27分,嫦娥六号携带法国、意大利、欧空局和巴基斯坦的设备奔月,随后18个国家又分享到了中国带回的月壤样本。
这些举动被不少人视为中国逐步开放太空合作的信号。
与此同时,随着国际空间站预计在2031年退役,全球航天界的目光开始聚焦于中国天宫空间站。
那么中国可能会向全世界开放空间站吗?如果开放,这种“合作”真的会像想的那么简单吗?


中国空间站:太空中的“东方明珠”

说起空间站,很多人第一反应可能是国际空间站(ISS),但就在距离地球约400公里的轨道上,还有另一个“庞然大物”正在默默运行——中国的天宫空间站。
天宫空间站由核心舱“天和”和两个实验舱“问天”、“梦天”组成,整体呈“T”字形结构。


虽然体积不及国际空间站,但也有相当的规模:总重量超过100吨,内部可用空间约110立方米,相当于3-4个标准集装箱的大小。
这个“东方明珠”不仅外表亮眼,内在更是“深藏不露”。空间站内部设施一应俱全,堪称太空中的“五星级酒店”。


先进的生命支持系统确保航天员有舒适的生活环境,各类实验柜和仪器让他们可以进行多领域的科学实验,甚至还安装了专门的健身设备,比如跑步机,确保航天员在太空中也能保持身体健康。


自2021年4月开始建设以来,天宫空间站已经成功接待了多批“太空访客”。
我们的航天员在这个太空家园中生活工作几个月,开展了一系列科学实验和太空行走活动。
可以说,天宫空间站已经成为了中国在浩瀚太空中的一个稳固据点。


中国应该世界开放空间站吗?

那么问题来了,中国好不容易建成了自己的空间站,为什么还要向全世界开放呢?
首先,这是中国展示“大国担当”的重要举措。能够独立建造和运营空间站的国家,全世界屈指可数。
中国通过开放天宫空间站,会向国际社会传达了一个明确信息:我们不仅有能力进行尖端的航天活动,还愿意与世界分享这一能力。


这是一种“软实力”的展现,有助于提升中国在国际舞台上的影响力和话语权。
向世界开放空间站能够加强全球协作,推进科技发展。探索宇宙从来就不是“单打独斗”的事,而是需要全人类共同努力的事业。
通过邀请其他国家的科学家参与天宫空间站的研究项目,中国可以与全球顶尖人才展开合作,共同探讨诸如微重力环境下的生命科学、材料科学等前沿课题。


这种合作不仅能够加速科技进步,还能增进国际间的理解和友谊。
国际合作也有助于分摊空间站的运营成本和风险。
别看空间站在太空中飘着很“轻松”,但维护和运营可是笔不小的开支。


通过开放合作,中国可以引入外部资源,减轻自身的财政压力。
同时,多方参与也意味着风险的分散,有利于空间站的长期稳定运行。
这一决策还可以视为中国为后国际空间站时代做出的战略布局。


国际空间站计划在2031年左右退役,届时天宫空间站很可能成为唯一在轨运行的载人空间站。
通过现在就开始推动国际合作,中国正在为未来可能出现的“太空主导地位”做好准备。


三步走:中国的空间站合作模式

如果空间站接纳更多的人进来,那肯定要安排好任务和计划。
事实上,这些计划已经都开始在展开了,只是还没有完全对接外国的太空舱,让外国的航天员进入舱内罢了。


第一级:科学实验合作。这是最基础的合作形式,也是门槛最低的一种。
在这一级别中,各国科研机构可以提出实验方案,经过审核后,由中国航天员代为在空间站上执行实验。实验数据将与提出方案的科学家共享。
这种合作方式已经有了先例,比如中国与欧洲航天局合作的“天地生物节律”实验就是通过这种方式进行的。
这一级别的合作为全球科学家提供了宝贵的太空实验平台,同时也不涉及敏感技术,因此相对容易实施。


第二级:技术合作。这一级别的合作更加深入,涉及空间站的部分技术开发和设备研制。
合作伙伴可以参与某个科学实验柜的共同研发,或者某个子系统的设计。这种合作要求合作方具备较强的航天技术实力,同时也涉及一些敏感技术,因此门槛比第一级高出不少。
通过这种合作,中国可以借鉴国际先进经验,提升自身技术水平,同时也为合作伙伴提供了参与尖端航天项目的机会。


第三级:航天员合作。这是最高级别的合作,允许合作国派遣自己的航天员到天宫空间站执行任务。
这意味着外国航天员需要参与长期的训练,学习操作空间站的各个系统,甚至可能进行太空行走。
这种合作的门槛最高,不仅需要合作国有较强的航天实力,还需要双方非常信任对方。毕竟,允许其他国家的宇航员进入自己的空间站,接触核心技术,这需要相当程度的战略互信。


合作之路:没那么简单

虽然中国有可能要开放空间站,但这条合作之路可没那么好走。
首先是技术水平的差异。相比于国际空间站,中国空间站采用了许多先进的技术,很多都是中国自主研发的。
甚至连按键标识都是中文的!你想外国航天员如果不经过更加严格的筛选和培训,恐怕连开个舱门都费劲。


其次是安全审核机制。空间站可是我们的国家级别的战略资产,安全问题可容不得半点马虎。
万一有人想趁机窃取核心技术怎么办?所以,对外国航天员的审核必然会十分严格。这就像家里请的保姆,一般情况不可能让她知道保险柜的密码吧。


另一个棘手的问题是知识产权。在尖端科技合作中,这是个关键问题。
举个例子,假如中国与某国科学家合作研发了新技术,这项技术的专利该归谁?
如果外国航天员在天宫空间站上有重大发现,这个发现的权益该如何分配?
这些问题都需要在合作之初就通过详细的协议明确规定,以避免日后的纠纷。


这些复杂的因素都可能对合作造成阻碍。所以说,中国开放空间站这条路可不好走,需要解决的问题很多!
嫦娥六号的月壤分给18国,却独漏美国,这下可让美国人很不舒服。
随着中国与国际的太空合作日渐密集,而美国登月计划却一直处于搁置状态,很可能到时美国会第一个跳出来要与我们空间站对接。


印度作为大国角力的“中间人”,哪个国家反而都不敢排除他,到时如果开放的计划,他的申请也是大概率少不了。
从长远眼光看未来,还是要摒弃眼前的矛盾,合作共赢才是未来。
你们觉得呢?我们要开放国际空间站,让他们一起分享这座“太空圣殿”的果实吗?


参考资料:
1.环球网.2023-10-26《共同探索浩瀚宇宙!中国空间站向全世界发出邀请》
2.人民网.2023-01-10《中国空间站敞开大门欢迎全球科学家(观象台)》
3.央视新闻.2024-04-24《沉浸式探访中国空间站:这里有“宇宙级”观景窗》
4.环球网.2024-07-01《嫦娥六号携月背采样成功返回,外媒:一个极其愚蠢的原因让NASA不能研究宝贵样本》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加入联盟

本版积分规则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