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加入联盟
找回密码
航空人生
新一代连飞客户端下载
空管人生
中国航空运动协会推荐
WEFLY
模拟飞行玩家聊天工具
门户
文章
商城
二手市场
外包服务
模飞软件
硬件设备
飞行体验
学院
云课堂
问答
资料下载
论坛
模拟飞行
低空飞行
太空探索
星圈
资源
企业
太空探索论坛
»
论坛
›
外层空间
›
木星
›
朱诺号刷屏的同时,你知道中国的木星系统探测计划吗? ...
返回列表
发新帖
查看:
654
|
回复:
0
朱诺号刷屏的同时,你知道中国的木星系统探测计划吗?
[复制链接]
ytyt666
ytyt666
当前离线
积分
1894
窥视卡
雷达卡
66
主题
910
帖子
1894
积分
金牌飞友
金牌飞友, 积分 1894, 距离下一级还需 1106 积分
金牌飞友, 积分 1894, 距离下一级还需 1106 积分
积分
1894
飞币
982
注册时间
2017-8-13
发消息
发表于 2024-8-24 13:49:45
|
显示全部楼层
|
阅读模式
点击上方“中国科大学生会”可订阅哦!
上周,美国宇航局的“朱诺”号木星探测器历经千难万险,终于成功的进入了木星轨道,为了这一刻的到来,“朱诺”号在茫茫太空遨游了长达5年之久。接下来“朱诺”号将展开历时20个月,绕木星轨道飞行37圈的科学探测活动。 “朱诺”与木星的这次团聚是木星探测史上一个新的里程碑,我们可以期待“朱诺”号为人类带来新的惊喜。
木星探测历史
在“朱诺”号之前,也有不少深空探测器造访过木星。下面小编就来给你梳理下这些一往无前的科学“勇士”。
任务类型
类型
发射时间
意义
先驱者10号
飞掠
1972年3月3 日
第一艘近距离观测木星的飞行器
先驱者11号
飞掠
1973年4月6日
第二个用来研究木星和
外太阳系
的
空间探测器
。
旅行者1号
飞掠
1979年3月5日
第一个提供了木星、土星以及其卫星详细照片的探测器
旅行者2号
飞掠
1977年8月20日
第一艘造访
天王星
和
海王星
的宇宙飞船
尤利西斯号
飞掠
1990年10月6日
尤利西斯号为了探测太阳的极区于1992年2月8日接近木星
卡西尼-惠更斯号
飞掠
1997年10月15日
任务是环绕土星飞行,对土星及其大气、光环、卫星和磁场进行深入考察
新地平线号
飞掠
2006年1月19日
2007年1月8日,新地平线号探测器开始木星探测并观测
木卫十七
(Callirrhoe)。
伽利略号
环绕
1989年10月18日
美国航天局第一个直接专用探测木星的航天器
深空行星探测主要分为两种形式,一种是“飞掠”,另一种是“环绕”。探测器要实现环绕,不仅需要加速挣脱行星引力,而且还要在接近目标行星的合适距离进行制动,从而被行星俘获进入预定轨道。飞掠相比环绕实现起来更加简单,借助行星引力助推原理就可以让探测器不断加速,飞掠目标行星进行观测即可。在这些造访过木星的探测器中,只有“伽利略”完成了对木星的环绕探测,由此可见对木星环绕探测的难度之大。“朱诺”号是继“伽利略”号第二颗对木星进行环绕观测的卫星,它将在更近的距离对木星展开探测,完成“伽利略”号未竟的使命。
看到这里读者是不是有些心潮澎湃,心里暗暗憧憬:我们国家什么时候才能有自己的木星探测计划?
其实,这个是真的有!下面小编就让你一睹为快!
我国“木星系统探测”计划
2016年3月中科院国家空间科学中心发布《2016年-2030年空间科学规划研究报告》,其中就提到了中国的“木星系统探测”计划。规划指出“木星系统探测”的总体科学目标主要包括:
(1)研究木星磁层结构。
获取轨道器环绕“木卫二”和木星磁层等离子体与“木卫二”大气的耦合作用、感应磁场及其电流等数据,研究木星系统的磁层结构特性,并反演“木卫二”内部结构特性。
(2)研究“木卫二”大气模型。
获取“木卫二”的磁场、等离子体和大气的组分、密度、温度、风场、粒子辐射、电磁波动等探测数据,开展“木卫二”空间环境与大气演化模型的综合性研究。
(3)研究“木卫二”表面冰层形貌及厚度。
获取“木卫二”表面形貌、矿物组成和微波等探测数据,分析其地形地貌、地质构造和地下物质组成特性,研究其冰层厚度及其演化特性。
(4)研究金星-地球-木星间的太阳风结构。
通过金星的助力飞行,获取金星-地球-木星间的太阳风等离子体随时空变化的探测数据,研究金星-地球-木星间的太阳风结构及其演化过程。
(5)研究地球生命的地外生存状态及其演变特性。
开展木星系统探测器的生物实验,观测并研究地球生命在不同空间段的生命状态、适应性反应及其变化过程。初步方案为:以环绕探测方式,重点对木星磁层结构、“木卫二”的大气和冰层、行星际空间环境等进行探测,并进行地球生命的地外演变特性的观测。
从这个规划中可以看出我国的木星探测计划不仅仅专注于木星,而且还侧重木星系统的探测。我们都知道木星是太阳系最大的行星,它周围吸引了高达60多颗卫星,而其中最有名的莫过于伊奥、欧罗巴、嘉里美和卡利斯托这四颗卫星,其中木卫二(欧罗巴)的盐水海洋环境极有可能孕育生命,木星的这些天然卫星与木星在历史的形成演化上相互作用,同样具有非常高的研究价值。对木星系统的探测研究有利于加深对太阳系起源及演化的认识,甚至对了解地球生命的地外生存状态有极大地帮助。对于探测方式,规划也指出我们不仅仅要飞掠木星及其卫星探测其空间环境的演变,同时也要对其进行环绕做更细致的观测,以便深入了解它们的特性,例如磁场、大气和冰层等。
“桃源”计划也涉及木星
《2016年-2030年空间科学规划研究报告》中的“桃源”计划也涉及到了木星探测。“桃源”计划旨在探索地外生命和智慧生命,研究普适的生命起源、演化与基本规律。主要考虑“木卫二”或“土卫二”科学探测计划,有计划地选择太阳系行星(木星或土星)可能存在冰壳和地下海洋及大气层的卫星为探测目标,利用着陆器和巡视器取样在线分析探测大气、冰壳及海水中可能存在的生命物质或形式。
“桃源”计划利用微型化的拉曼光谱、荧光技术和基因芯片技术对“木卫二”大气、冰壳和海水就地检测分析构成蛋白质分子的主要成分,色氨酸、酪氨酸等分子信号和极端微生物的生命形式。测定生命在木星样品里可能的特征和特性,测定原位或被送回地球的地外样品,遥测行星大气层和表面,鉴别远距离技术获得的生物信号。
我国的“木星探测”指日可待
在《2016年-2030年空间科学规划研究报告》发布时,规划报告的总负责人、中国科学院国家空间科学中心主任吴季接受采访时透露,中国空间科学家提出的“木星系统探测”计划是到2030年我国空间科学拟开展的科学研究与实施的一部分。
这说明中国人有望在2030年将我们自己研制的木星探测器送到木星身边。
深空探测一直是国际空间探索的热点,由于距离更广,技术要求更高,因此具有更广的空间应用前景。中国在这方面也没有落后,规划中也提出了“系外行星探测”计划、“火星探测”计划、“小行星探测”计划等一系列深空探测规划。相关专家也表示,这项计划只是科学家的规划,尚未上升到立项层面,待时机成熟才有可能实施。但是相信随着我国综合国力地不断增强,空间科学技术能力地不断提升,在科学家的不懈努力下,一定会有“中国”星,替我们去揭开太阳系行星神秘的面纱。
本文来自国家空间科学中心微信公众号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提升卡
置顶卡
沉默卡
喧嚣卡
变色卡
千斤顶
照妖镜
返回列表
发新帖
高级模式
B
Color
Image
Link
Quote
Code
Smilies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加入联盟
本版积分规则
发表回复
回帖后跳转到最后一页
浏览过的版块
太空政策讨论
运载火箭
视频专区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