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 23 马赫高速再入,昊龙号航天飞机首次亮相,钱老的梦可以实现了
阅读此文前,诚邀您点击一下“关注”按钮,方便以后持续为您推送此类文章,同时也便于您进行讨论与分享,您的支持是我们坚持创作的动力~<hr>
https://p3-sign.toutiaoimg.com/tos-cn-i-axegupay5k/7cd188084c7645b3ac6ce4d00070b1c4~tplv-tt-large.image?_iz=30575&lk3s=06827d14&x-expires=1733119741&x-signature=vxrfEvTRqf7fFTTB2nDeHpen9ms%3D
我国载人航天已常态化运行,下一步即将常态化的,是航天货运飞机定期飞往天宫。
“昊龙”,中国航空工业集团,为航天货运飞机的命名。
另一家单位成都飞机设计研究所,也一起参与了隶属于“空天科技”的,重要研发项目。
https://p6-sign.toutiaoimg.com/tos-cn-i-6w9my0ksvp/0601adbf05244de4bde5d44c3087eeed~tplv-tt-large.image?_iz=30575&lk3s=06827d14&x-expires=1733119741&x-signature=fuX4bSSf06ShDnCP9zAXGG0GT%2BI%3D
随着“昊龙”模型,将亮相下个月的珠海航展,30多年前钱学森的,那个梦想终于实现了!
飞往太空的飞机
“昊龙”靠火箭飞往太空,能和天宫一号空间站对接,在“去”太空的过程中,和神舟系列飞船的方式相同。
https://p3-sign.toutiaoimg.com/tos-cn-i-6w9my0ksvp/4156b9b824934fc3baac98f28990480e~tplv-tt-large.image?_iz=30575&lk3s=06827d14&x-expires=1733119741&x-signature=c2OzoIIstX8mcjY%2Fby42Hi32%2FFo%3D
而它最大区别,是“回”的方式不一样。
以往人们看新闻,所有神舟系列飞船降落到,内蒙古的固定着陆场。
新闻画面中的飞船落地,都伴随着硕大降落伞的飘扬。
飞船,基本上属于无动力装置航天器,靠火箭升空,返回地面时,则是靠地球引力自由落地。
但“昊龙”既然是飞机,它是拥有动力装置的,返回地面时,它能以超高马赫运行。
尤其再入大气层后,将立刻化身常规飞机,到达特定高度后,能以水平姿势着陆。
https://p3-sign.toutiaoimg.com/tos-cn-i-6w9my0ksvp/388a683351bc48d3ba2611be5b0bd099~tplv-tt-large.image?_iz=30575&lk3s=06827d14&x-expires=1733119741&x-signature=%2FrdmEr6blzyIJ%2BndjHHVv7whmcw%3D
相比于只能使用一次的飞船,“昊龙”每次返回地球,经过维修运营,还能承担下一次的飞行任务。
定期“货运线路”
航天员定期、成批次前往天宫一号,我国空间站常态化运行之下,无论是宇航员,还是空间站本身,都需要大量物资维生。
眼下物资运输,大概有两种方式。
第一种是宇航员前往太空时,会一并携带所需物资,另一种则是单独的发射任务。
https://p3-sign.toutiaoimg.com/tos-cn-i-6w9my0ksvp/c5a71b5f463647ecaf1aa88c74b6c835~tplv-tt-large.image?_iz=30575&lk3s=06827d14&x-expires=1733119741&x-signature=1vKVb3EpIHYebpdQMCV6oD3SmSg%3D
两种方式,所用载具都是无动力装置的飞船,一次运送任务完成,飞船也报废了。
因此每一次的运送,都要启用新的飞船。
不过“昊龙”未来上岗,因为可重复使用,运输的频率可以增高,运送成本亦能大大降低。
这就相当于,地面和空间站之间,有了一条固定的“货运线路”。
值得一提的是:随着货运航天飞机即将投入运营,未来宇航员前往空间站也能坐上飞机,即载人航天飞机。
https://p3-sign.toutiaoimg.com/tos-cn-i-6w9my0ksvp/82a1a44690984759b1a5497ce69c5ae2~tplv-tt-large.image?_iz=30575&lk3s=06827d14&x-expires=1733119741&x-signature=OzBniYPkdZziqzvgO9fmkbM9gOs%3D
连续4年进行的试验
如果你平时关注,航天科技类的信息就会发现。
至少从2020年开始,我国就在持续试验,新的航天器了!
可重复使用试验航天器,定期飞赴太空、运行,并能在有动力装置的情况下,降落在固定地点。
https://p3-sign.toutiaoimg.com/tos-cn-i-6w9my0ksvp/bade7ffe5973433f9585e9ede1ba7796~tplv-tt-large.image?_iz=30575&lk3s=06827d14&x-expires=1733119741&x-signature=4umhoK9KVD2uVtzeL1%2BINYrj9jU%3D
根据以往新闻报道来看,该航天器在太空运行,单次时间长达两百多天以上。
由于信息有限,外界还不知道这种试验性质的航天器,究竟是货运还是载人的?
但有一点可以肯定,载人和货运两种能力,未来的航天飞机都将具备。
随着航天飞机即将投入使用,也意味着我国的航天载具,将迈入一个全新的时代。
而且在30多年前,钱学森等一众科学家,就曾畅想过。
https://p3-sign.toutiaoimg.com/tos-cn-i-6w9my0ksvp/2ae23d41c65d42a288c42dfbc63cd100~tplv-tt-large.image?_iz=30575&lk3s=06827d14&x-expires=1733119741&x-signature=H0YaKi9W0aXRHe5hjbXUPOHtcQw%3D
航天载具之争
飞天梦,从古至今的中国人都在畅想。
航天梦,随着当年“863计划”的正式落地,航天技术发展也有了“863-2”的正式代号。
围绕航天技术,科学家主要考虑两个问题,用什么载具把人送上太空?进入太空后用何种,空间站系统维生?
https://p3-sign.toutiaoimg.com/tos-cn-i-6w9my0ksvp/9a621bd5e5e94540a3efeea1e891d0c5~tplv-tt-large.image?_iz=30575&lk3s=06827d14&x-expires=1733119741&x-signature=U489xwMWyqyLQK9tnfFpLHhfF6c%3D
这两个重大的思考,其代号分别是“863-204”和“863-205”,两个代号对应不同的专家组。
第一个专家组成立才两个月,国内大量科研院所积极参与,并很快拿出了多达11种科技方案。
经过汇总,最终有5个方案脱颖而出,接下来的争论,也都是围绕这些方案展开的。
https://p3-sign.toutiaoimg.com/tos-cn-i-6w9my0ksvp/f0b1656c71ec4d38bebcc4ea7bca6542~tplv-tt-large.image?_iz=30575&lk3s=06827d14&x-expires=1733119741&x-signature=LO1bBn1lXwtlpYO2%2FdCiSPu49As%3D
简单来看,5种方案每一种都兼具载人和载货能力。
其区别在于,4个方案是带动力装置的飞机方案,1个方案是飞船方案,而4个飞机方案中,动力装置也存在区别。
有的没有主动力系统,靠火箭助推,有的是火箭助推器和主动力装置并存,还有两个方案,都是靠主动力驱动的。
最后争论的落脚地,是要无动力装置的飞船,还是要动力驱动的飞机?
https://p3-sign.toutiaoimg.com/tos-cn-i-6w9my0ksvp/36f85a5eded34cd3ae06deb1278c3841~tplv-tt-large.image?_iz=30575&lk3s=06827d14&x-expires=1733119741&x-signature=uEGCxJLoUrQaVhf78rotk3UKLmo%3D
参与论证的科学家的主要意见是,有动力装置的飞机。
不管是空天飞机还是火箭飞机,一定是未来发展的方向。
但国家当时受限于技术,以及综合发展水平,不宜急于展开空天飞机等,更先进的航天载具的研发。
讨论陷入胶着,究竟选择哪种方案上报国家,科学家们的态度几乎不分伯仲。
https://p3-sign.toutiaoimg.com/tos-cn-i-6w9my0ksvp/b6da3c19a1be47aebd2c139ae4db7e24~tplv-tt-large.image?_iz=30575&lk3s=06827d14&x-expires=1733119741&x-signature=cU8jJ67rRhApHca7Iq4ccCx18UU%3D
要飞船还是要飞机
就当时的发展态势看,飞船确实已是落后于时代的产物。
但彼时美苏两国,都在竞相研发航天飞机。
但从我国的角度看,发展飞船有此前返回式卫星打下的基础,而且彼时我国,既还没有把人送入太空,更没有空间站等设备。
https://p3-sign.toutiaoimg.com/tos-cn-i-6w9my0ksvp/457ee2d1506341af9e80f3ec80e14841~tplv-tt-large.image?_iz=30575&lk3s=06827d14&x-expires=1733119741&x-signature=bwIkpvDjoxMY5E%2BcH28%2FTDV3k08%3D
所以在一些科学家看来,在未来一段时期内,往返太空的运载需求并不会太大。
再结合我国当时的经济发展水平,飞船即便只能使用一次,综合性价比也是更高的。
最后从研发进度看,科学家彼时预测,飞船的攻关将在10年左右完成。
到21世纪初,就能把人送入太空,时间进程上相对较快。
对比之下,有动力装置的飞机,则是更先进的产物。
它能重复使用,尤其是载人航天步入常态化运行阶段后,大运载需求增多,能重复利用的飞机自然更具性价比。
https://p3-sign.toutiaoimg.com/tos-cn-i-6w9my0ksvp/73371fc872be41d1abf54dac390a4e6f~tplv-tt-large.image?_iz=30575&lk3s=06827d14&x-expires=1733119741&x-signature=8FgaOFsOcba5sFs7hZk2hz01Wak%3D
可正如科学家们担心的那样,更先进的载具,技术研发进程会更慢,也需要更多的投入力度。
到了1989年,初步论证的结果是发展飞机方案,相关部门要把报告呈送给中央之前,又专门征询了钱学森的意见。
彼时的钱学森,已不在一线工作。
此前两年多的论证,他虽然没有参与,但经常能收到,围绕讨论的各种简报。
https://p3-sign.toutiaoimg.com/tos-cn-i-6w9my0ksvp/dafe3c9e425b43279fa6f026d1e5cb01~tplv-tt-large.image?_iz=30575&lk3s=06827d14&x-expires=1733119741&x-signature=FW%2BelrzJ5Ui6MRfHNMZ0QWkXPEA%3D
最终,钱老郑重地给出了自己的意见,飞船方案也应一并上报中央。
相对于此前的论证,钱学森并不认为这仅是个技术问题,需要综合全面的去看待这个问题。
国家综合实力层面,国民经济还不富裕时,科研经费的使用和技术攻关,就更应该有针对性。
https://p3-sign.toutiaoimg.com/tos-cn-i-6w9my0ksvp/089e2016440441599eaea7ef365e7cf7~tplv-tt-large.image?_iz=30575&lk3s=06827d14&x-expires=1733119741&x-signature=6NqoK%2BUXjzpptmL%2F6%2F4Ma2sRYT4%3D
技术层面,就在我国围绕方案讨论之时,1986年初的美国,发生了挑战者号航天飞机爆炸事件。
所以在钱学森看来,技术固然要发展最先进的,但在具体实施的过程中,也要考虑到难度和风险。
就这样,先发展载人飞船,而后再发展航天飞机的思路一步步确立,并成为国家的航天规划。
https://p3-sign.toutiaoimg.com/tos-cn-i-6w9my0ksvp/7382fe4dadae41e3b57057baf2ac4cfb~tplv-tt-large.image?_iz=30575&lk3s=06827d14&x-expires=1733119741&x-signature=8F1pXYy6v9qIIO7huWzKQFCWihE%3D
结语:30多年过去了,“昊龙”航天飞机就要奔赴太空!
回顾30多年来的航天发展历程,情况也正如钱学森等一众科学家的预料,我们的发展每一步,都走的很稳健。
https://p3-sign.toutiaoimg.com/tos-cn-i-6w9my0ksvp/36d35cfd98a44b5291e7722c274a75f6~tplv-tt-large.image?_iz=30575&lk3s=06827d14&x-expires=1733119741&x-signature=XNPgpqc4TT5%2FoYB7G9m0lZ2nRJs%3D
如今,我们已迈入航天飞机高频次运行的时代。
当代中国航天人的行动,和此前钱学森等老一辈科学家的梦想,终于在浩瀚的太空汇聚!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