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发表于 2025-3-10 09:31:22
|
显示全部楼层
1. 小行星带位于火星和木星轨道之间,这是一个由成千上万小行星组成的密集区域。科学家估计,此处存在大约50万颗小行星。
2. 关于小行星带的起源,目前普遍接受的观点是:在太阳系形成早期,由于某些未知原因,位于火星和木星之间的区域未能累积足够的物质形成一颗大行星。因此,这个区域残留了大量的原始小行星。
3. 小行星带中的小行星体积都相对较小。最早被发现的四颗小行星——谷神星(Ceres)、智神星(Pallas)、婚神星(Juno)和灶神星(Vesta),被称为“四大金刚”,它们是小行星中体积最大的四颗。
4. 在“四大金刚”中,谷神星直径约为1000千米,是最大的;而婚神星直径则只有约200千米,是四者中最小的。除去这四颗最大的小行星,其他的小行星体积更小,有些甚至直径不足1千米。
5. 尽管小行星的体积远小于卫星,但在太阳系中,它们与九大行星地位相当,被纳入行星的行列。大多数小行星形状不规则,表面粗糙,结构疏松,其表层含有水矿物。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