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小行星带位于火星和木星两个星之间。
小行星带是太阳系内介于火星和木星轨道之间的小行星密集区域,98.5%的小行星都在此处被发现,已经被编号小行星有120,437颗。由于小行星带是小行星最密集的区域,这个区域因此也被称为主带。
小行星带距离太阳约2.17-3.64天文单位的空间区域内,聚集了大约50万颗以上的小行星。这么多小行星能够被凝聚在小行星带中,除了太阳的引力作用以外,木星的引力也起着作用。
小行星带由原始太阳星云中的一群星子(比行星微小的行星前身)形成。但是,因为木星的重力影响,阻碍了这些星子形成行星,造成许多星子相互碰撞,并形成许多残骸和碎片。小行星带内最大的三颗小行星分别是智神星、婚神星和灶神星,平均直径都超过400 公里。
在主带中仅有一颗矮行星——谷神星,直径约为950公里;其余的小行星都较小,有些甚至只有尘埃大小。小行星带的物质非常稀薄,已经有好几艘太空船安全通过而未曾发生意外。在主带内的小行星依照它们的光谱和主要形式分成三类:碳质、硅酸盐和金属。
早期发现
1766年,德国的一位中学教师约翰·丹尼尔·提丢斯(Johann Daniel Titius)猜测太阳系内的行星离太阳的距离构成一个简单的数列。1772年,柏林天文台台长约翰·波得(Johann Elert Bode)将这个数列归纳为著名的提丢斯-波得定则, 天文学家认为在距太阳距离为2.8天文单位火星和木星之间处应有一颗未发现的行星。
1781年年3月13日,威廉·赫歇尔(William Herschel)发现了天王星,人们发现天王星轨道也符合提丢斯-波得定则,因此加深了看法。18世纪末,有许多人开始寻找这颗未被发现的行星。
当时欧洲的天文学家们组织了世界上第一次国际科研合作项目,在哥达天文台的领导下全天被分为24个区,欧洲各国的天文学家们系统地在这些区域内搜索这颗被称为“幽灵”的行星。但这个项目没有任何成果。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