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发表于 2024-10-17 17:18:32
|
显示全部楼层
国际上对新彗星的发现一直比较重视,每年发现的新彗星平均4-5颗。彗星发现后,一般先给予临时命名。彗星的临时命名是“发现者(最多不超过3个人的名字)、发现年份以及发现次序”。发现次序用拉丁字母表示,例如,我国紫金山天文台1965年发现的两颗彗星,是这一年发现的第二颗和第三颗彗星,因此临时命名为1965b和1965C。根据观测算出轨道后,就按彗星在这一年过近日点的先后次序在年代后用罗马数字取代拉丁字母,作为永久命名,如上述的两颗彗星就分别为1965Ⅰ和1965Ⅱ。某一年新发现的彗星可能在另一年过近日点,所以永久命名常推迟二三年,以避免因再发现新彗星而更动命名序号。 一些著名大彗星,一般都有专门的名字,如哈雷彗星、恩克彗星、比拉彗星。 随着研究工作的不断深入,天文学家发现这种彗星命名法有不尽人意之处,于是国际天文学联合会(IAU)1994年第22届大会作出决议,改进原有的彗星编号体制,决定从1995年1月起,采用新的命名办法,即以发现时的公元年份加上此年的那半个月的大写拉丁字母(A=1月1-15日,B=1月16-31日,C=2月1-15日,……Y=12月16-31日,I除外),再加上在该个半个月中代表发现先后次序的阿拉伯数字,举例来说,如果某彗星是1996年2月下半月发现的第三颗彗星,临时编号即为1996D3。 为了使每颗彗星的性质一目了然,决议还规定在彗星名字前面加上前缀,P/表示短周期彗星(P<200年);C/表示长周期彗星(C>200年);D/表示不再回归的彗星;A/表示可能是一颗小行星的彗星;X/表示不可能算出轨道的彗星。另外,对短周期彗星在其轨道周期确认之后,按其过近日点或在其发现后在远日点附近被观测到的先后次序,在这颗彗星的名字前面冠以一编号,对所有短周期彗星从1开始,顺序排列。哈雷彗星编号为1号,恩克为2号,科普夫为22号。如果一颗彗星已经分裂,则要在它的名字后面分别加上“-A”,“-B”等,如比拉彗星原来的名字为3D/1772E1、3D/1805V1,分裂后的名字为3D-A、3D-B等。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