嫦娥六号又有新发现,证实月球岩浆洋模型,空间站航天员饼干揭秘
2月28日,据国家航天局消息,由国家航天局组织,中国地质科学院地质研究所离子探针中心牵头组成的联合研究团队,发布了嫦娥六号月球背面样品的最新研究成果,相关论文已在国际学术期刊《科学》上发表。这一成果意义非凡,为人类研究月球起源与演化等重大科学问题提供了关键科学依据。
那么,这个成果究竟是什么,又是如何被发现的呢?
嫦娥六号新成果
先直接说此次研究的新成果,那就是验证了月球岩浆洋模型。
月球岩浆洋模型是什么?
月球岩浆洋模型是一种关于月球形成初期演化过程的假说。
该模型认为,在月球形成早期,由于巨大的撞击事件或其他剧烈的天文过程,月球整体处于高温熔融状态,形成了一个深度达数百千米甚至更厚的全球性岩浆洋。
随后随着时间的推移,岩浆洋逐渐冷却成结晶。
在这个过程中,密度较低的矿物,如斜长石等,会向上漂浮并聚集,最终形成了月球的地壳。
而密度较大的矿物,如橄榄石、辉石等,则下沉形成月球的地幔。
同时,在岩浆洋结晶的后期,一些不相容元素会在残余的岩浆中逐渐富集,这些残余岩浆最终结晶形成了位于月壳和月幔之间的富含钾、稀土元素和磷的物质层,被称为克里普物质层。
月球岩浆洋模型为解释月球的许多特征提供了理论框架,如月球地壳的分层结构、不同区域的化学成分差异等,是目前被广泛接受的关于月球早期演化的重要理论之一。
但后期基于月球陨石、遥感观测等的研究发现,月球背面和正面的演化不完全一致,该假说由此受到了质疑。
而我们嫦娥六号从月球背面南极 - 艾特肯盆地带回的样品,打破了这一僵局。
研究团队发现月球背面和正面样品中玄武岩的成分相似,且月球背面也存在克里普物质层,这表明月球形成初期应存在全月尺度的岩浆洋。
并且本次研究样品中玄武岩的主体形成年龄为28.23亿年,为月球背面晚期火山活动提供了关键年代学证据。
研究成果意义重大
从科学研究角度来看,这一成果为月球起源与演化的研究提供了关键证据。
完善了月球岩浆洋模型,让科学家对月球早期的演化有了更清晰的认识。
这也为后续研究月球的形成和发展奠定了更坚实的基础,比如可以基于此进一步研究月球在岩浆洋结晶后,不同区域是如何差异化演化的。
另外,此研究成果也有助于我们了解地球的早期历史,甚至为太阳系早期演化的研究提供线索。
因为月球与地球的起源和演化息息相关,有一种假说称月球是早期地球受到行星尺度撞击后分离的碎块凝聚形成。
嫦娥六号的这一最新科学成果,是人类探索月球征程中的一座重要里程碑,让我们对月球的认识更进了一步,也为未来的深空探测和宇宙研究照亮了前行的道路。
深空探索,不能少了空间站航天员饼干。
它由我国航天员科研训练中心研发,主要用于航天员在遇见特殊情况,或在返程过程中与地面人员失去联系,需要独自生活一段时间内食用的食品。
为此,空间站航天员饼干不仅方便携带,开袋即食。还能为身体快速补充能量,提高机体耐力,为机体持续供能6小时。
在航天员没有其他食品,或急需为身体快速补充能量时。只需一包空间站航天员饼干,便可让他们缓解饥饿、恢复活力。
相比于普通压缩食品,空间站航天员饼干的优点可不止这些。
它用料扎实,采用了进口燕麦和进口乳清蛋白、纯可可脂。
乳清蛋白是从牛奶中提取的顶级蛋白质,不仅易吸收,还具备多种活性物质。
空间站航天员饼干还含有丰富的膳食纤维,有助于吸收。
作为专为航天员研发的航天食品,空间站航天员饼干遵循航天食品卫生要求生产。
航天食品卫生要求严格高于国家食品行业标准,也严格高于军用食品通用规范。
大家常说军用食品具备更高的品质,其实航天食品才是。
空间站航天员饼干作为航天食品,做到了0反式脂肪酸、0防腐剂、0蔗糖。
同时在国家食品行业标准和军用食品通用规范都未关注到的真菌毒素和金属污染物,也都做了严苛的要求。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