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ehu 发表于 2025-1-27 13:33:46

升空仅73秒,“挑战者号”航天飞机解体爆炸,7名宇航员当场罹难

1986年1月28日,“挑战者号” 航天飞机在升空仅73秒后,瞬间变成了一个巨大的火球,机上7名宇航员全部罹难。这场事故在全球引起了轩然大波,大家都对航天事业的安全性,产生了一种前所未有的担忧。


“挑战者号”是NASA的第二架航天飞机,于1983年4月4日首飞。它由庞大的机身、三角形机翼和固体火箭助推器组成。从1983年到1986年,“挑战者号”多次执行飞行任务,开展了大量的科学实验。
当天上午,“挑战者号” 航天飞机搭载着7名宇航员升空,准备执行一项名为“STS-51-L”的任务。他们之中有经验丰富的指挥官,有首次进入太空的新人,还有一位准备在太空中进行教学的教师。


起初,一切进展都十分顺利,火箭助推器喷射出熊熊烈焰,航天飞机缓缓上升。但在升空仅73秒后,随着一声巨响,航天飞机突然在空中解体。巨大的火球照亮了整个天空,碎片纷纷洒落,现场顿时陷入一片死寂。
“挑战者号” 事故发生后,NASA迅速成立了罗杰斯委员会,对事故原因展开全面的调查。经过漫长而细致的调查,真相逐渐浮出水面。原来,这场灾难的罪魁祸首,竟是一个看似毫不起眼的橡胶 “O” 型密封圈。


“挑战者号” 右侧固体火箭助推器的 “O” 型密封圈,本应起到隔离燃料和氧化剂的关键作用。但在发射当天,佛罗里达州的气温极低,甚至已经达到了零度以下。在这样的极低温环境下,橡胶材质的 “O” 型密封圈失去了弹性,发生了凝固失效。
于是,固体燃料不受控制的猛烈燃烧起来,高温火焰迅速烧灼至外部的燃料舱。随着燃料舱结构的失效,燃料开始泄漏,最终导致了整个航天飞机的爆炸解体。据统计,“挑战者号” 爆炸时,释放出的能量相当于1000吨TNT炸药同时爆炸,威力之大令人咋舌。


其实在发射前,为航天飞机提供火箭助推器的莫顿・瑟奥科尔公司,有高级工程师就已经察觉到了这个问题。他们深知在如此低温的环境下,橡胶材质的密封圈很可能会失效。于是,他们给NASA打了足足6个小时的电话,希望NASA能够重视这个问题,推迟发射计划。
然而,NASA高层却没有理会他们的建议,依然决定按原定计划发射。正是这种对安全隐患的忽视,让7条鲜活的生命消逝,也让美国航天事业遭受了沉重的打击。


而在挑战者号事故后的几十年里,航天技术取得了长足的进步。例如,在材料科学方面,研发出了更加耐低温、高性能的密封材料。在工程设计上,对航天飞机的结构进行了优化,提高了其安全性和可靠性。
如今,当我们回首挑战者号事故时,心中依然充满了悲痛和惋惜。但我们不能仅仅停留在对过去的缅怀中,更应该从这场悲剧中汲取教训,以更加严谨、科学的态度去探索未知的世界。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升空仅73秒,“挑战者号”航天飞机解体爆炸,7名宇航员当场罹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