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antansticma 发表于 6 天前

美国30年造不出的航天飞机,中国有了!与可回收火箭有啥不同?

声明:本文内容均引用权威资料结合个人观点进行撰写,文末已标注文献来源及截图,请知悉。
你有没有想过能够乘坐一种航天飞机,这种航天器不仅能直指云霄,还能控制其随意往返,让太空成为临时停机场。这样的构想美国研究了几十年,但最终却因为可行性问题而放弃。
而如今,这样的设想或许即将在中国的科技加持下,成为可能。


频繁解体,美国航天飞机梦也随之解体!

古人所幻想的“上能九天揽月,下能五洋捉鳖”,如今的人类都已实现。但其实并不是所有的“上天”都能揽到月,这里还要细分为航天和航空两个部分。
我们所乘坐的飞机都是属于某某航空公司,通常指的是在大气层内进行的飞行活动;而航天就属于火箭、卫星的功能范畴,要克服大气阻力进入太空。
一般来说,航天设备都是直指太空,无法在大气层内稳定停留。



冷战时期,美苏在科技、军事等领域的争霸不可谓是神仙打架,从1957年的苏联的“斯普特尼克1号”人造卫星的发射,正式拉开了人类探索太空的序幕,当然也将美国拉进了太空竞赛的队伍中来。
之后的事情大家都知道,今天苏联往太空上送一个人,明天美国也要往太空送一个人,甚至都把人送到月球上去了。
由于需要频繁出入太空,美国便有了一个想法,为何不把火箭设计成像飞机一样,可以多次往返,循环利用,这样成本不就降低很多了吗?


于是美国在60年代左右,开始着手研发起了航天飞机。第一个阶段性的结果便是X-15高速飞行器。

这是一种超音速火箭的动力飞行器,其发动机还是由两台推力较小的火箭发动机改装而成,使用液体形态的氧和氨作为原料。X-15在当时频频打破最快飞行器记录,最终突破到了6.72马赫,并最高飞行到了100公里以上的距离。

虽然X-15并没有真正实现太空飞行,但已经突破了100公里的“卡门线”,某种程度上也算是达成“进入外太空”的成就。


直到1981年,美国的“哥伦比亚号”,成功进行了轨道试飞,并返回地面,这才是美国近20余年,研究的第一个真正意义上的航天飞机。找到感觉后,美国又相继推出了“挑战者号”、“亚特兰蒂斯号”和“奋进号”。

本以为美国即将成为航天飞机的引领者,就像载人登月一样,又要快人一步了,但不出意外的话还是出意外了。


1986 年,“挑战者号”发射不久即快速解体爆炸,致使机上人员全部丧生。2003年“哥伦比亚号”旧戏重演,不过这次是在返回降落时解体,但幸好有一定的保护措施,但也造成了一定的伤亡。


最重要的是,NASA根本无法解决飞行器无故解体的问题,即使投入大量研发资金,但仍没有重大突破,2011年,美国无奈的只能放弃了研究了半个世纪的航天飞机计划。


美国放弃的航天飞机,中国却迎来“昊龙”!

连美国都无法完成的任务,如今地球上还有国家能做到吗?
有,中国能。
中国版的航天飞机便是由中国航空工业集团,自主设计的一款可重复往返太空空间站的飞行器,它还有一个霸气的名字,名为“昊龙”。


与美国不同的是,中国可不是只会玩一些PPT科研的小把戏,就在前不久的10月29日,神州十九号载人飞船任务的新闻发布会上,昊龙货运飞船计划首次公开,而此时的我们就已经进入了工程飞行验证阶段,并非只停留在图纸上。

有人就好奇了,既然连美国都放弃了,为何中国还要执着于这样虚无缥缈的技术?



如果你这样想可就大错特错了,美国不行的事,中国未必不行,或者说中国必须行!
如今的太空发展,已经不再像冷战时期那样,当时的美苏争霸有点像小孩子赌气,比的就是一个孰强孰弱,根本不管做出来的东西有用没用,看着高大上就行,因此很多技术在当时那个年代没办法发挥出应有的功效。


但现在不一样了,尤其是空间站的建设,如今可不能象征性的向太空送两个人,显摆一下实力这么简单了,而是要真真切切的在太空中开展工作。
这样的话就导致两种情况出现,一是量的增加,每次需要运输的东西相比以前大幅增加,传统的火箭已无法满足需求;二是有些研究项目可能需要频繁更新材料,到时候总不能一天发一个火箭吧,再有钱也不能这样挥霍。


虽然美国在过去的航天飞机项目中遇到了一些瓶颈,但这并不意味着这一领域没有未来。现在的中国具备了在航天技术方面实现突破的能力,这一切源于多方面的技术积累与发展。

中国在火箭技术、航天材料和自动化控制等方面已经取得了显著进展。例如,中国的长征系列运载火箭已经多次成功发射,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同时,新型复合材料的使用,提升了航天器的强度和耐久性,为航天飞机的设计提供了更好的基础。



随着嫦娥工程和天宫空间站的建设,中国已经形成了一套完善的航天器设计和制造体系,能高效地整合各类技术,推动航天飞机项目的研发。
因此无论是从技术可行性,还是技术的需求性来说,航天飞机我国是势必在行。


航天飞机VS马斯克火箭:谁才是太空探索的未来?

大家一听到“可回收”、“重复利用”这样的字眼最有可能会想到谁?没错,就是那个男人——马斯克。
马斯克一直以来搞的不就是可回收火箭技术吗?那马斯克的可回收火箭,和航天飞机有什么区别?
首先,最大的区别在于设计理念和功能。马斯克的“猎鹰9”火箭,主要专注于单纯的垂直发射和回收,只能回收火箭的第一级推力部分,火箭的第二级则一次性使用,完成任务后不能再回收。


相比之下,航天飞机不仅是“可回收”的,它更像是一架多功能航天飞行器,具备完整的太空飞行能力,能够进行多次飞行,并且可以执行一些复杂任务,如维修卫星、空间站对接,甚至从地面起飞并像飞机一样降落。
航天飞机的多功能性,使其能执行更为复杂的任务。它不仅仅是运送载荷,还能搭载人员,参与太空实验,甚至进行太空维修工作。航天飞机的设计包含了人员载运、太空行走和空间站对接等能力,符合多种不同的太空任务需求。


而马斯克的可回收火箭,则专注于简化火箭的发射与回收流程,主要解决了进入太空的运载需求,火箭的回收侧重于降低发射成本,而不是提供多功能的航天平台。
怪不得马斯克的可回收火箭项目,在美国如此受到重视,能够得到美国相关的航天部门如此之多的援助,原来是因为他们自己造不出来,只能将宝全压在了马斯克身上,这也不失为是一种“曲线救国”的路线。


结语

航天飞机并非是一个虚无缥缈的梦想,而是未来人类太空探索的必经之路。面对新的挑战和机遇,中国凭借自身的技术积累、系统集成能力和国家支持,正在为这一伟大目标而不懈努力。

目前来看,马斯克的火箭回收技术已经在快速发展,但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未来可能会出现更多的结合两者优点的解决方案并为太空探索打开了一个更加经济和可持续的未来。

中国的航天飞机在不久的未来也一定会交出一份让所有人眼前一亮的答卷!
信息来源:
X-15 百度百科
2024-10-17 澎湃新闻 首次!SpaceX完成“筷子夹火箭”式星舰回收,马斯克8年前设想成真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美国30年造不出的航天飞机,中国有了!与可回收火箭有啥不同?